APP下载

生物防治在菏泽小麦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2023-09-12赵华中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山东菏泽2744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9期
关键词:连喷条锈病赤霉病

●赵华中(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 山东 菏泽 274400)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理位置34°39'~35°52' N,114°45'~116°25' E。由于地处黄河下游,菏泽市的地貌以黄河冲积平原为主,境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菏泽属于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季少雨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降雨量减少;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阳光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7.9~2556.9 h,年平均降水量为590.0~726.7 mm。这样的地理环境使菏泽市发展农业具有极大优势。小麦是菏泽市主要的农作物,2022年,菏泽市小麦的种植面积高达924.38万亩(每亩约667 m2,下同),总产达439.3 万吨,亩产475.26 kg,再次实现夏粮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麦农的经济收入。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生物防治技术效果明显,成本低廉,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证食品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生物防治是指依靠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活体或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来防治植物病害的一种手段[2]。在小麦的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积极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也保护生态环境。生物防治技术主要通过生物源农药、害虫的天敌和性信息素来实现。

1 小麦赤霉病

1.1 病害概述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烂麦头或红麦头,是由禾谷镰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小麦病害[3]。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的病害,连雨天气容易引起病菌的侵染。赤霉病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会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的危害最大。各个受害部位的病症表现及危害,见表1。

表1 小麦赤霉病的病症表现及危害表

赤霉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形态在小麦的受害部位或种子上越夏、越冬,也会在土壤中越冬。潮湿温暖的气候容易引发小麦赤霉病,菏泽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应注意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小麦的扬花期和黄熟期是赤霉病的高发期。

1.2 生物防治

主要采用生物源农药喷施的方法。小麦的生物源农药主要有四霉素、多抗霉素B、烯肟菌酯等。选用四环霉素,可在发病初期每亩地用50~60 mL 的0.3%四霉素水剂喷施,连喷2~3次,两次间隔7~10 d,全株均匀喷雾。选用多抗霉素B,可在小麦扬花初期用2%多抗霉素B+8%苯醚甲环唑混合喷施,每亩用量为25~30 g,连续喷施2~3 次,每次间隔7 d 左右。选用烯肟菌酯,需用7%烯肟菌酯+21%多菌灵混合成烯肟·多菌灵,小麦扬花期后到灌浆期遇阴雨天时喷药,每亩用药60~90 g,兑水30~45 kg 均匀喷施,连喷1~2 次,两次间隔7~10 d。

2 小麦条锈病

2.1 病害概述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病害,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叶鞘、茎秆、穗部也会受到侵染。发病初期,受害部位会有黄色的粉疱产生,也就是病原菌的夏孢子堆,成株期常沿叶脉呈虚线状排列,粉孢为狭长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较小,有时也会呈现黄色或橘黄色。后期,夏孢子堆会长出黑色的疱斑,也就是冬孢子堆。冬孢子寄生在小麦的表皮下,孢子呈现狭长形,呈条状排列。条锈病会导致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抑制植株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小麦的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2.2 生物防治

小麦的条锈病生物防治要掌握3 个阶段。第1 阶段在小麦的苗期,每亩用1000 亿芽孢/g 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20 g,兑水后对小麦植株均匀喷施。第2 阶段在小麦的返青拔节期后或条锈病发生初期,每亩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水剂330~550 g,兑水均匀喷施,连喷2~3 次,每次间隔7~10 d。第3 阶段在小麦的拔节期到抽穗期或条锈病发生初期,每亩用短小芽孢杆菌QST2808 菌株可湿性粉剂333~533 g,兑水均匀喷施,连喷2~3 次,两次间隔7~10 d。

3 小麦白粉病

3.1 病害概述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的小麦病害,主要的侵染对象为小麦的叶片,严重时小麦的叶鞘、茎秆和穗部也会受到牵连。感染白粉病初期,受害部位会有黄色的小点,之后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白色霉粉颜色会变成灰白色至褐色,并出现很多针头大小的散生黑色小点粒。轻症时病斑散落,病情严重时病斑会连到一起,导致小麦植株整体覆盖一层灰白色到淡褐色的霉层。通常情况下,小麦发生白粉病后,植株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受害重,叶片正面病斑数量比叶片背面病斑数量多。白粉病的发生使小麦茎叶褪绿发黄、失水干枯、易倒伏,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抽穗困难、麦穗籽少粒瘪,更严重者小麦大幅度减产或绝收,严重损害麦农的经济收入。

3.2 生物防治

枯草芽孢杆菌是防治白粉病的有效药[5],小麦苗期用可10 亿孢子的枯草芽孢杆菌1000~1500倍液喷施,重点喷施小麦的中下部叶片,连喷2~3 次,每次间隔7~10 d。发病初期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施,每亩用量为50~70 kg,连用2~3 次,两次间隔7~10 d。或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90~230 mL 喷雾防治,连用2~3 次,两次间隔7~10 d。

4 小麦蚜虫

4.1 虫害概述

小麦蚜虫俗称油虫、腻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小麦蚜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小麦茎叶和嫩穗的汁液。苗期受害,受害小麦植株叶片发黄,长势衰弱,严重时,小麦会枯黄致死。小麦的拔节期到孕穗期受害,小麦抽不出穗,或抽出的麦穗长势不良。小麦的生长后期受害,蚜虫刺吸过的部位有黄色的小斑点产生,麦叶再逐渐变黄,导致小麦籽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粒,甚至整株枯死,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蚜虫在危害时还会分泌蜜露,从而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小麦蚜虫还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尤其以麦黄矮病的传播概率最大。

4.2 生物防治

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保护和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等天敌来抑制虫口。当蚜虫大面积爆发时可人工繁殖释放天敌,使其有效控制蚜虫。生物源药剂使用200 万个孢子/mL块状耳霉菌悬浮剂1500~2000 倍液喷雾。还可以每亩使用150 亿孢子/g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160~200 g,兑水40~50 kg 喷雾。当田间百穗蚜为800 只以上,天敌数量与蚜虫数量比低于1∶150 时,开始使用药剂,连喷2~3 次,两次间隔7~10 d,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喷药次数。

5 小麦黏虫

5.1 虫害概述

小麦黏虫是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以幼虫形态危害小麦,叶片、穗部是其主要的取食对象,造成小麦减产。1~3 龄的幼虫以叶肉为食,受害叶片有透明的条纹状斑纹产生。3 龄以后的幼虫沿叶片边缘啃食叶片,使叶片缺刻,严重时幼虫会将小麦的叶片吃光,变成光秆。小麦抽穗后,幼虫会咬断穗子或咬食小枝梗,致使大量的麦粒落粒。黏虫大面积发生时仅在1~2 d 就将小麦叶片吃光,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损失严重。黏虫具有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和暴食性,是值得注意的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

5.2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黏虫的天敌,主要有寄生蜂、寄生蝇等。利用成虫的性信息素诱杀成虫,以减少产卵量,从而减少幼虫基数。可用干式飞蛾诱捕器装备黏虫性诱剂,在成虫活跃期间每亩悬挂1 个。生物源药剂可使苦参碱,每亩用0.3%的苦参碱水剂100~170 mL 兑水,发病初期使用,连用2~3 次,两次间隔7~10 d。

6 总结

生物防治是绿色防治理念的有效实施方法,既能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病虫害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生物防治病虫害同时也应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使用,如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用综合防治的手段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理想效果。菏泽市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连喷条锈病赤霉病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设施嫁接西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赤霉病的控制处理方法探析
三七常见四种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