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室内乐团组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
2023-09-12李晨艾婉斯
李晨 艾婉斯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关注并探索音乐。室内乐团的发展,就是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之一。室内乐作为大学生乐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多样性的技法、扣人心弦的双音及变化细微的复调吸引众多大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艺术队伍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愈发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在这种背景下,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提高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室内乐团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成为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室内乐团组建及训练的现实问题,并对此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 室内乐团概念概述
现代意义上的室内乐团包括的范围很广,大到十多人,甚至几十人的室内乐团,小到弦乐四重奏、三重奏或者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以弦乐四重奏为例,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迄今历经二百余年,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19世纪初,西方音乐发展进入浪漫主义时期,此时音乐多含有人为的主观跳跃色彩,弦乐四重奏不适应这些动荡不安的因素,长期处于低谷,期间贝多芬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弦乐四重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磋磨终于迎来了曙光,以巴托克为中心的音乐巨匠们把弦乐四重奏变得异彩纷呈、光芒万丈。最初的弦乐四重奏是在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上层贵族阶级聚会时演奏,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为主,后创作作品较少,发展缓慢,依然延续前期作品[1]。19世纪末,德彪西、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著名作曲家运用多种新手法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
2 大学生方面的训练策略探究
2.1 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2.1.1 设置招募门槛
一支室内乐团排练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乐团的演奏水平。为提升乐团整体素质,可在招募时设定招募门槛,以社会水平等级考试作为标准,优先招收四级及以上或具有同级别演奏能力的团员[2]。招募范围可面向全校各专业招募有意愿的音乐人才,以器乐专业大学生为主。
在高校中组建室内乐团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较大,大四的团员由于面临一系列个人因素,不能经常参加到乐团的排练中来。因此,在招募团员时,应该优先选择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事先做好准备,方便人员进行替换,确保乐团演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新老团员之间也需要磨合,才可进行正常排练。新成员应先做好左右手的基础训练,再开始排练,以缩短磨合期。在招募各种乐手时,要以乐团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每一种乐器所需的人数进行衡量。
2.1.2 集中日常训练时间
就个体而言,非专业大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专业课后,少有机会进行练习。笔者建议:(1)在不影响正常的专业学习的前提下,视具体情况进行加练;(2)若团员因个人原因无法参与加练,可在一周内安排2~3次视频打卡,内容与这一周的排练有关[4]。
就集体而言,应根据学期进度,有规律地进行排练。例如:1~2周为复习周,其主要内容为上学期排练过的曲目,给新团员更多时间适应这个团体;3~14周为正常排练周,大部分高等院校,如沈阳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等,都是一周1~2次,每次2~3个小时。乐器演奏属于一门需要熟能生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重复进行正确的练习。因此,将排练的时间设定为每周两次,每次1~1.5小时最佳,具体排练时间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15~16周是“测验周”,乐队可以将排练次数降低到两周一次。
2.1.3 开展技巧专项训练
除上述排练方法外,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团员,应进行弦乐技术专项训练[5]。技巧是头脑指挥生理做出的必要的左右手、手臂、手指的演奏动作的能力,以小提琴为例:可粗略分为左右手的训练[6]。对于左手,首先应掌握一把位的五种手型位置,然后循序渐进,逐渐练习1至3把位换把和揉弦;对于右手,主要是弓法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好直线运弓、连弓等基本弓法即可。加拉米安在他的《小提琴演奏和教学的原则》一书中提到:当一个问题已经掌握了,就不要再反复地练习它,应当把它放掉去练习新的难题[7]。因此,在学会一种技巧之后,可以进行新的技巧训练,再将以前的拿出来巩固。掌握以上内容后,就可以从简到繁,做一些简单的音阶练习,为今后打下良好基础。
2.2 大学生对合作观念认知不够
2.2.1 构建“交响思维”体系
在乐团中,团员应具备一定的“交响思维”,即多声部合作的意识,它區别于传统的“独奏思维”,是乐团排练成功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所谓“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交响思维”指的是乐团之间多声部的协调,以及团员间的默契,它不需要团员们有多么出色的表演技巧,而是要劲往一处使,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达到作品整体的音响和谐。
在排练时,声部长在拿到新曲子时,应该将各自声部的均衡、节奏的把握以及各个乐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弄清楚。然后向团员讲解,让团员对自己的声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更好地展开训练。
2.2.2 增加大学生实践训练经验
作为一位乐团成员,丰富的实践经验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感悟到“乐团思维”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并针对缺点加以修正。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完美的演出,都是团员们经过不断的调整磨合,才得以呈现。学校的各种汇报表演,都是很好的机会,既能丰富校园文化,又能提升乐团的名气,还能招揽到更多的音乐人才。只有在舞台上亲身感受过,才能客观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3 教师方面的训练策略探究
3.1 转变教育观念,做到“因人而异”
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路上关键的领路人,其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教育方法更不是机械性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因此,老师们要因材施教,把现行的教学制度和大学生乐团融合起来。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一名专业从事教育的人才,应当对各种类型的学生有着深刻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每一个大学生的教育方法,将各种新型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乐团的训练中,让他们在自有基础上不断进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效果将直接关系到思政工作的成效。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党和民族的未来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到学艺先学德,学做戏先做人。
音乐作为高校中一门重要学科,在实现教育育人的过程中应找准教学定位,意识到思政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日常排练中,多选用红色经典曲目,在红色经典旋律中深刻感受文化自信。在排练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历史还原,为大学生播放纪录片,讲述历史人物英勇事迹,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在排练中领悟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追忆那些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4 学校方面的训练策略探究
4.1 明确大学生室内乐团建设和发展的意义
4.1.1 国家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一个国家交响乐水平的高低,体现出这个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水平。因此,站在高校的角度看,在校内成立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且较为专业的乐团是必要可行的,对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1.2 学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发展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高校不仅要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一流的教师团队,更要提升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吸引更多的優秀学子。目前,国内外一些高校已经率先成立了室内乐团,并在国内和国际上较大规模、较高层次的演出中获得较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和国外的竞争日趋激烈,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因此,唯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与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相匹配。
4.2 为学生提供正确引导
高校是众多优秀学子汇集的地方,其中不乏具有音乐才华的学生,成立室内乐团可以为这些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更系统地进行学习,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音乐具有医疗保健的功能,透过音乐可以让学生身心愉快、精力充沛、情绪稳定,降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通过聆听音乐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疲劳。
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它能让人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每一首音乐作品经过反复的品味、细致地分析都可以领悟到其深邃内涵。长此以往,可以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带动大学生整体音乐水平的提高。
5 结语
高校建立学生室内乐团,可以提升学校知名度,增添荣誉,丰富特色校园文化,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利用学校乐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让他们在良好的音乐熏陶中净化思想,洗涤心灵,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因此,教师与高校应立足室内乐团组建和教学训练现状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提升方法,让大学生室内乐团在高校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演奏水平,树立乐团思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新时代对音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要求。相信在高校音乐发展的推动下,中国音乐文化必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引用
[1] 袁韵佳.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管弦乐队发展史略[D].青岛:青岛大学,2011.
[2] 孙嘉,丁琰彦.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提升的对策分析[J].戏剧之家,2022(13):119-121.
[3] 王皓儒.浅谈普通高中校园民族管弦乐团的组织与排练[J].今传媒,2016(6):159-160.
[4] 张黎.小学生管弦乐团的构建与发展模式探究——以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管弦乐团为例[J].考试周刊,2020(72):157-158.
[5] 万玉杰.试论地方应用型高校民族管弦乐团的专业化发展探索——以河池学院为例[J].艺术评鉴,2021(13):111-113.
[6] 李小妹.高校民乐团中弦乐声部的建设[J].大众文艺,2018 (7):196-197.
[7] 加拉米安,著.张世祥,译.小提琴演奏和教学的原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课题项目: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GJB1422325)
作者简介:李晨(2002—),女,山东济宁人,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艾婉斯(1982—),女,辽宁沈阳人,本科,讲师,就职于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