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3-09-12林志勇

新教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校本德育

林志勇

学校课程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生长点,抓好这个环节,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建立适合的小学学校课程内容体系,形成一套可持续实施和推进学校课程发展的策略,我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和办学特色,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实施策略、课程建设保障三方面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课程内容的设置

我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发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拓展课程与德育课程,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

拓展课程内容即围绕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教育资源、学校特色、本校教师兴趣与特长构建拓展性社团课程。学校开设的社团依据课程体系分为体育、艺术、科技三大类别,具体包括足球、篮球、啦啦操、举重、合唱、书法、绘画、管乐团、科技、动漫创客等20多个。

德育课程内容即基于德育综合活动、尊重教育规律、生命成长规律,创办有生命情怀的教育,构建系统完善的德育课程。包括传统节日课程、学生实践性活动课程、礼仪教育与安全教育课程等,以及每月主题班会、开学典礼、入队仪式、六一节活动、毕业典礼、研学活动、夏令营等德育课程。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

将课程方案扎实有效地落实落地,是实现学校课程目标的重要一环。基于对课程建设目标和学校校情的考虑,我校提倡教育新理念和新方法,引导师生创生课程,变革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有效推进课程实施的策略,达到了提升课程实施质量、提升学习整体效益的目标。

1.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要求,我校寻求从单科课程到主题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组,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定位转变,从一元单向到多元多向的教学组织发展,不断改進学校课程结构,使学校课程更具有立德树人的意蕴。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围绕核心素养的内涵来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

新课程改革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基于学校实际的课程优化,是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我校将多学科的知识融入数学课堂,提升数学课堂的文化底蕴。具体的,教师将语文成语故事与数学名人故事相结合、将科学的健康饮食金字塔与轴对称的知识相结合、将信息技术学科Excel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数学计算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知识,从已知的领域进入未知的领域。这样既能够取得数学与多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步的前行都是我校以“学生的发展”为轨迹的实践探索,每一次的尝试都是我校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彼岸的追寻,我们希望以在数学和语文学科中的课程开发精神来带动更多学科、更多教师参与其中,使得我校的课程校本化更为丰富、多元、立体。

2.拓展课程走班制实施。我校将拓展课程划分为体艺科拓展课程、校队学生社团等类别,每个类别均有面向全校每个学生的基本课程,也有服务部分学生提高发展的课程。学校依据课程规划,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由校教导处安排在每天的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实行走班制上课。每天的社团活动是学生喜爱的环节,他们可以参加自己喜爱的各类社团,学习相关的知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生爱上社团课程,爱上老师,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学生也在多次在市、区级各类社团比赛中获奖。

在拓展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有效管理,充分调动各社团活动扎实开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我校学生特长培养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学校还制订了学生社团活动量化评估细则,使学生社团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3.德育课程常态化实施。为了使学校德育能立足学生的需要及学校实际,学校不断完善、丰富、开发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身心成长需要的德育综合活动。学校每学期会组织开展每周升旗仪式、校园三节(体育节、读书节、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同时根据校情、生情开展学生研学、劳动实践活动等德育课程,坚持做到德育课程常态化开展。学校将德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家校共育对学生进行家务劳动技能、生活技能的培养,从而把德育课程生活化、常态化落到实处。

在德育课程实施中,学校还将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期间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按照课程理念进行系统化整合,使之成为便于实施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内容让学生在各种生动情境中增长使命感、责任感,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德育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学校成功激发了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促进学生成为一名文明、阳光、自信向上的五实小人。

三、课程建设的保障

1.价值引领。学校根据融生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管理体系,把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与融生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深化课程的价值引领,从文化自觉的高度认识融生教育理念对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规划中,我们把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努力营造一种直观的文化环境,让学校文化具有引领性,使其成为学校的精神图腾,领航学校的课程建设。

2.组织建设。围绕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建立有效的课程组织机构,才能保证课程建设的落实与推进。因此,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要准确定位各自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加强各级管理队伍的建设。各层级管理队伍要创新课程建设工作,要明确自己在课程建设中的过程责任和岗位责任,把课程建设目标真正有效地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3.能力提升。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也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在课程的开发与改进中,除了要有学校配套的机制保障外,还应当引导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贡献力量。因此,学校鼓励全体教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加强对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研究。同时,学校以师德建设和教师校本研训为重点,持续开展教师专业提升工程,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从而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4.制度保障。组织的良性运行与事项的顺利执行都需要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因此,我们对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发挥好教代会的功能,激发师生参与学校行政管理事务和制度建设,让师生把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出来,用民主管理、人本管理的方式来夯实学校制度的运行,形成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民主公开的管理文化。通过以上举措,学校师生加强了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也不断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第五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校本德育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