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科学+核心素养”视域下概念教学案例分析

2023-09-12董黎军李建雄赵夫辰李子明

物理教学探讨 2023年8期
关键词:物理概念脑科学案例

董黎军 李建雄 赵夫辰 李子明

摘   要:脑科学的发展促进着人类智慧与才能的提升。脑科学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意义建构对学生科学思维、情境创设对学生认知引导、学生情绪和评估对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关键能力的获得、必备品格的形成,无不依赖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将脑科学与教育规律相融合,可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进而掌握物理规律。在脑科学理论指导下,围绕过程性的“教”与“学”,建构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探索物理概念教学中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路径。

关键词:脑科学;物理概念;核心素养;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3)8-0031-5

脑科学的“保证和觉醒系统”“信息接受和处理系统”“评估和情绪系统”“调节与控制系统”四大系统制约并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1]。而从脑科学出发的课堂教学,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过程性评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学促教,以教促改,以改促评,进而利用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及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在将“学—教—评”融合、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达到开发学生大脑潜力的目的。

以“密度”概念教学为例,探索“脑科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物理概念课堂教学。

1    “脑科学+核心素养”视域下“密度”概念教学分析

【课标分析】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教学目标】 通过比值法建立密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明白密度概念的图像表述方式、数学表述方式和文字表述方式;能从数学和物理的角度解释密度概念的内涵,准确说出密度常用的单位,能解释密度的现象。

(1)学什么:密度概念建立的分析、归纳、比值类比的思维方法;密度概念呈现的三种形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单位。

(2)学到什么程度:课标明确指出“通过实验,理解密度概念”。其学习的程度为“描述、解释”,即能够运用比值法建立密度概念的处理方法,能举例说明密度大小的决定因素,能用密度知识解释与密度有关的问题。

(3)怎么学: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活动探究,利用比值法得出密度的概念;通过实验结论,解释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记住密度的单位及其常见的数据;通过活动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初中物理第一个(理解层次)重要的概念,也是学习力学体系承上启下的核心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以及实验要测定的对象,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及实验表格,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物质的密度;通过速度概念的类比,加深比值法对物理概念学习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还不能从物理学和数学的角度去区分密度,对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kg/m3与g/cm3之间的关系等还会混淆。尤其是对密度概念的表述形式、密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密度的公式理解不深。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通过直观的实验,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其次,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以数学思维为工具,通过速度概念的类比,逐步抽象形成密度概念。最后,在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解题时,要注重思维的培养与方法的引领,使其熟练运用密度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学会用比值法定义密度概念。

(2)通过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从物理学和数学的角度去区分密度的含义。

(3)能准确说出密度的常用单位,能解释密度的现象。

【学习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应用密度的概念、公式,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难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能准确解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评价】 脑科学围绕学习目标,将教育方式、教育资源、教育规律和脑科学的规律融合统一起来。具体来说,由于学习目标设计是明确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和可评价的,因此,可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明确学生学什么及学到什么程度,从而保证三者的内在一致性。

2    教学设计过程

2.1    激疑引趣,促进深度连接

【视频引课】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神奇的“泡沫铝和气凝胶”的特点及其应用。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科学技术巨大的进步,这些新材料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息息相关。

【评价】 脑科学证实,当环境刺激输入时,神经元之间、不同神经结构之间的纤维连接会自主地生长,形成新的突触连接,并修正或者剪切已经存在的神经连接[2]。因此,在新课引入环节,播放视频材料“泡沫铝和气凝胶”的特点及其应用,指向下一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为探究学习本节课内容奠定基础。

2.2    任务驱动,把握目标方向

【学习目标】 利用多媒体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评价】 脑科学研究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情绪、思想映射等,以实现教育的最大价值,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2]。因此,该环节用多媒体呈现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沿着“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科学探究。

2.3    诱惑冲突,激发思考意识

问题1:如何鉴别图1中物体(铜、铁、铝、木)是什么材料?根据什么鉴别?

问题2:老师手中还有一组材料,它们是油漆过的铜、铁、铝、木块(图2),怎样来鉴别?王冠的秘密也是用相同的方法破解,依据的就是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评价】 脑科学表明,教学要创设真实、丰富、复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消除学生对失败的恐惧[2]。本环节精心设计情境问题,激活学习动机,遵循“情境—问题—探究—交流—反思—迁移”的教学逻辑,沿着“激疑—设疑—探疑—质疑—解疑”的问题主线,围绕“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的先决性条件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4    任务导向,凸显科学探究

问题3: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

问题4: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

问题5: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

问题6:这些物理量用什么工具测量?

【活动一】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表1)。

(1)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指导学生在数据关系不易直接观察到时,可以借助图像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处理数据,并发现物理量间的关系。

(2)分析论证: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并在图像中正确描点(图3),通过数学归纳和观察图像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结论:通过数学归纳和观察图像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问题7: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2、图4)。

问题8:既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那么,“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反映什么呢?

结论:通过数学归纳和观察图像得出结论——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接下来,通过类比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学习密度的概念,指出“比值定义法”。

【评价】 以开发脑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过程的动态性、方式的多样性等,突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实现高效且可持续的课堂教学效果。本环节通过活动一、二,运用比值法,归纳抽象出密度概念(对应学习目标1和2)。整个学习过程,沿着预设的活动形成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突出了概念建构的意义与策略,即为什么研究密度的概念,怎么研究,采用了什么实验的手段和什么思维方法。总体来说,该环节理清了概念表述的形式——图像、文字、公式;阐述了密度概念的内涵,即对象的特有属性;学习内容环环相扣,学生表现行为积极向上,迁移在速度概念中使用到的比值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法和个性特征有效凸显。

2.5    厘清本质,养成思维习惯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即

问题9: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说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单位:kg/m3或g/cm3,其中1 g/cm3=103 kg/m3

问题10:冰和水的组成成分相同,但密度不同,原因是什么?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吗?

【联系实际】 自然界的密度之最:被称为密度大王的黑洞,密度可达5×1019 kg/m3;“脉冲星”的密度高达1018 kg/m3;“中子星”的天体密度达1016 kg/m3;“白矮星”的天体密度为3.0×1010 kg/m3;锇的密度为22.6×103 kg/m3等。

自然界密度最小:锂的密度只有0.534 g/cm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活动三】 利用漏斗和不同饮料汁(表3)调制分层果汁饮料(图5)。

【评价】 脑科学研究表明,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提高右脑倾向和形象思维[3]。若传输的信息与学生自身的经验有关聯,更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本环节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发生规律,设计学习密度定义、公式、单位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活动(对应学习目标3)。学习内容的丰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习过程的多种刺激、多种学习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问题导向的探究活动达到了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

2.6    迁移应用,培养思维能力

问题1:气凝胶坚固耐用,是航天探测中不可替代的材料,在正常情况下呈现烟云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含量为99.8%的空气。气凝胶的绝缘能力强,导热性和折射率很低,可以承受自身重量几千倍的压力和1 400 ℃的高温[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 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ρ气凝胶=5×10-6 kg/m3)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

问题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6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酒精消毒液已成为居家必备用品。小强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某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7甲所示,应向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测量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为78 g;

②将烧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7乙所示,量筒内消毒液的体积为_____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如图7丙所示,则其质量为___________g;

④消毒液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⑤测完密度后,小强发现,由于天平没调零,测量结果偏大2 g,则测得的液体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方案比较:如果在上述步骤②中,将烧杯中全部消毒液倒入量筒,再测液体体积得出的结论,与步骤②方案比较哪种好?

【评价】 脑科学认为,情感因素影响着大脑最初进入的信息,即情感推动注意,注意推动学习[2]。为此,应该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检测的对象、内容和方式,通过问题的解决来积累思维方法,并在测评中强化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形成科学认知架构。检测本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地体现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课程理念。

2.7    评价交流,健全思维品质

请同学们从“知识层面”“方法层面”“思维层面”“探究层面”进行评估与交流。

【评价】 脑科学研究表明,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而科学的评价,可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进取的精神,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疾患[4]。

准确、系统、合理的评价与反思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知识体系,发展学生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善于评价的学科素养,真正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总之,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学—评”一体化,带领教师走向了一个新的教学起点。脑科学突出了学习为中心、标准为纲领、目标达成为基准、评价为准心的一体化复杂系统工程,为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素养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孝威,黄秉宪.脑的四个功能系统学说[J].应用心理学,2003,23(2):3-5.

[2]冯春艳.脑科学知识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课程,2021,17(9):40-46.

[3]高峰.固体也能轻如烟[J].华夏星火,2002,9(11):60.

[4]陶西平.脑科学与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6,4(12):1.(栏目编辑    邓   磊)

猜你喜欢

物理概念脑科学案例
从STEM到STEAM:脑科学基础及教育启示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脑科学改变教育
董奇:脑科学研究与未来教育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浅析高中教材中几组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关于物理概念、 规律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