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距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3-09-12吴学明胡华平王婷
吴学明 胡华平 王婷
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古代文学的赏析内容增多,研究的角度不同,形成诸多研究文献内容。本文是从审美距离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赏析,首先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义,并解读文学研究中审美文学的内涵。其次,分析审美距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应用策略,并以《牡丹亭》和《桃花源记》两个作品为研究文本对审美距离进行具体解析,以供参考。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说,审美距离指的是读者在文学欣赏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这种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知的深入,不断改变的。当前现代美学的相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心理距离成为美学研究中的创新领域,这是指从时间和空间不同的距离角度分析审美的影响,感受文学价值。这个审美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得学界更多的关注。
1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义
古代时期人们已经萌生审美思想,而且古代的审美与现代审美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比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描述的是自然与美间的关联性,是我国道教对美的看法。“无我之境”指代的是一种境界,是禅宗对美的欣赏,也体现出一种艺术美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欣赏中,不能仅以某一个空间和时间为参考点,片面看待作品与文本,而是要结合历史的发展,形成不同的审美维度。美学研究中无外乎情与美,通过美学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有利于促进读者从不同角度品味文学作品的魅力,并通过切身感受体会艺术魅力[1]。这个过程可以促进作品与读者形成良好的正向互动,保证作品形式与情感的结合,使读者收获更深刻的阅读体验,提升文学的欣赏境界。
2 中国古代文学中审美距离的内涵
审美距离是文学研究中重要的艺术要素,也是审美研究中的重要原理,“距离”指的是艺术与现实间的界限,真正体现艺术的特点,有时这个界限很模糊,有时这个界限又十分分明。审美距离研究,在后期的发展中,提出了距离可变性、矛盾律等研究理念。文学表现中针对的文学对象题材不同,形成的主题距离感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从文学角度来说,文学赏析中重要的并不是文章中的内容,而是结构。文学的审美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审美距离基础上,距离建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文章结构中的材料选择,而是材料的处理方式。比如,文学中特定的修辞方式,是文学审美中将艺术与现实分开的重要方法;即使同一类题材,如果采用的修辞方式不同,形成的審美距离也会存在差异。上述审美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学审美中也是一样的。
3 审美距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从审美距离看古代文学修辞的运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部分具有一种超然的意境,而这种意境的构建与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应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古代文学的诗歌创作中,经常采用“用典”的修辞方法,这是一种审美距离的重要表现方式。“用典”通过传说故事和语言等,为读者提供更大的感知和思考空间,让他们能感受作者含蓄的情感表达。以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词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就用了典故。西晋的张翰,西风一起,想到家乡的美食正是应季,就辞官还家。辛弃疾以典故表达了有家难归的相思,和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愤懑不平之情。“类比”手法,也是古代文学的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能将感情表达得意蕴隽永。以《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为例,由诗词的名字可以得知这是一首与友人告别的诗词,诗词的开头描述了即将分别的场景,营造一种悲伤的意境。最后“堕泪羊公却姓杨”一句,很多人都表示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实则这句诗词中采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羊”与“杨”的读音相近。此人将杨元素比作羊祜,是一种对友人的赞赏。古诗词通过对修辞方法的应用,使表达的意境更深远,有利于读者的细细品味,反复思考,理解内在含义。
3.2 从审美距离看古代文学意境的营造
审美距离直接影响审美态度,一旦审美的主客体间形成距离,就会体现出美感。古代文学作品创作中,一般会通过“悠远”的意境体现出审美距离,使主体打破各种因素的限制,构建一种超然的审美意境[2]。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著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创作的古诗词主要体现了田园生活的诗意,表达了脱离凡尘世俗的洒脱、喜悦之情,形成一种虚空的精神自由意境。他喜欢田间采菊,篱下饮酒,即使身处乱世之中,仍可与世隔绝,“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正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田园氛围、悠远意境的营造,划分了“出世”和“入世”的距离之感,才使得读者能感受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悠然、飘逸的态度。
苏轼是宋朝时期豪放派的代表,是我国古代文学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他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传达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意境。但是,苏轼并没有详细描述自己的思念,而是通过梦境与现实的结合,体现出作者的情感,首先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说明两人已经死别十年之久,体现出思念之深。“千里孤坟”说明妻子的坟墓与自己现在所在之处远隔千里,不仅表现现实中的距离,同时也体现出生死的距离,说明自己与亡妻间难以企及的无法再相见之殇。之后又用了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将梦境与现实结合,亡妻去世已经十年,不可能有相逢的一日,或者只能出现在梦中,但是即使在梦中也不会再认识。“小轩窗,正梳妆”是苏轼对妻子在世时的回忆,拉开了空间的距离。作者在创作这首诗词的过程中,从时间、空间不同角度呈现出距离感,而这些距离的虚实设计,都是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4 审美距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体应用
4.1《牡丹亭》中的审美距离解析
《惊梦》是《牡丹亭》中的折子戏,也是比较经典的作品。由于当时的多种原因,在《牡丹亭》的描述中很多内容无法采用特定的手法进行材料处理,无法对描述的内容进行近距离的描述,而是要拉开距离。比如,在开始描写杜丽娘伤春,并形成了千古名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展现出杜丽娘心情的悲伤。之后写杜丽娘思春,“吾今年已二八……蟾宫之客”体现出杜丽娘开始思春,而这一思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描述了杜丽娘的春梦[3]。但是对梦中的具体情形进行隐藏,并以花神的口吻对杜丽娘的春梦进行解析。
在这一折的描述中,将整个过程描述得非常含蓄,而且应用大篇幅的“兴”的修辞手法,而“兴”的主体为无法公之于众的性事,采用大量的比喻,引用大量的典故,对这些无法直白写出的内容进行处理。而写实性的内容被彻底屏蔽。因此,在这部分描写中掩盖了性事的描写,使事实内容通过暗示和比喻的方式进行取代。这种描述的方式《牡丹亭》并非个例,中国古代文学中大部分与性有关的内容都会采用类似的方式。如果将“性”这方面的内容大肆铺陈,那么不仅从文学创作方面来看是一大败笔,而且这种写作方法也不会被当时的朝代所容。
《惊梦》这一折戏是杜丽娘与柳梦梅相见之前的内容,未见之前二者间已经在梦中相会,这是一种不符合逻辑的场景。但是作者设计这一折戏的意图,正是体现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4]。在原著中作者用春梦中的非真实发生的事物与梦中情的真实性进行对比,通过比兴的手法,使无法表达的内容变成梦境,拉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但是从整部戏剧的结构来看,这个远距离的梦境又使现实的情感变得有可能。
4.2《桃花源记》中的审美距离解析
《桃花源记》中作者同样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构思,相对于《惊梦》中通过比兴的方式拉近后续情感的距离来说,《桃花源记》中虚构的桃花源与现实也过于遥远,因此为了保证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性,作者在创作中也将这种虚构的理想王国进行拉近。在文章的开头,通过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交代了事情的发生,再以类似于电影中拉远镜头的描述手法,对武陵人的行进路线进行追踪,从“缘溪行”开始到“复兴数十步,豁然开朗”,展现出武陵人一路的行走轨迹,每一处都异常真实。然后,从现实向桃花源的理想国度转化,描写桃花源中所见的景物,“土地平旷……怡然自乐”,这个理想的国度是当时人们不可企及的,武陵人在桃花源中得到里面人的款待后告辞离去,其中交代了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最后写渔人出来后的详细描述,包括重新回到渔船,并一路做下标记,到告知太守。这部分的描述中使人读之存在疑问:桃花源人不希望外界知道这里的事情,那么為何又能热情款待渔人,并放人回去,做标记,诣太守。最后,文章又加了一小段,讲述的是南阳刘子骥,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听说这件事情后也寻迹桃花源,但是一直未找到,直到去世也没有寻到这方圣土。很多人对《桃花源记》的评价中,都认为最后这一段比较突兀、繁冗,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意味。但实际上,作者描述最后一段的目的,是为文章提供更多真实性的线索,南阳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是公认的品质高尚、喜爱游览山水之人[5]。这个真实人物的索引,可以将人从虚构的场景拉到现实,形成时空距离。此外,还有很多人批判武陵渔人,认为他既然已经得到桃花源人的款待,并答应“不足为外人道也”,但出来后却处处做标记,并告知太守,显然是不守信用之人。但如果文章不如此交代,那么桃花源如何被外人所知,这个故事又从何而起。所以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远近镜头的切换以及时间、空间距离的转换,都是为故事的真实性而服务。
《桃花源记》中并没有使用修辞方式,只有桃花作为某种隐喻。但是,这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修辞方法,即“赋”的修辞方法。赋指的是直白铺陈、叙事的方式,在这篇文章中应用得淋漓尽致。通过直白的描述,实现理想与现实距离的拉近,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章内容的真实性。
通过对《牡丹亭·惊梦》和《桃花源记》二者的对比分析可知,《牡丹亭·惊梦》中采用了“比兴”的创作手法,拉远了主体描述的距离;而《桃花源记》中则通过“赋”的方式缩进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审美距离建设与作品题材相关,但更主要的体现在写作修辞方面。通过修辞的中介作用,控制审美主体与作品的距离,形成不同的感知效果。
5 结语
我国古代文学著作,不仅体现在语言的精妙和结构的精巧,还体现在审美距离的设置,使虚无与实际、理想与现实间形成一个支点,保证平衡性、连贯性。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中,审美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和手段,审美距离体现在时间与空间不同的维度,通过审美距离的设置,作者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传递思想;通过审美距离的分析,读者可以感受作者各环节设置的内涵,从不同侧面深入了解文学作品创作的严谨性和表达的含蓄性。因此在文学欣赏中,对审美距离展开研究,可以为我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方向、拓宽道路。
引用
[1] 李佳雯.时空维度的审美距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1(9):186-187.
[2] 罗鸿,胡誉.审美距离视域下“赋、比、兴”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22,35(9):24-26.
[3] 于慧芬.距离与超越:苦难经验的审美化——论80年代反思文学的苦难审美化(之二)[J]. 当代作家评论,2019(1):169 -175.
[4] 王晖.论徐訏小说创作审美距离的营构[J].名作欣赏,2018 (18):66-69.
[5] 杨晖,肖成.“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J].中州学刊, 2016(11):163-167.
作者简介:吴学明(1968—),男,浙江杭州人,本科,就职于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胡华平(1974—),男,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王婷(1990—),女,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南昌大学共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