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2023-09-12赵小辉王玉丽

山东水利 2023年6期
关键词:济南黄河供水

赵小辉,周 勇,王玉丽

(济南黄河河务局济阳黄河河务局,山东 济南 251400)

黄河济南段上起平阴县东阿镇后姜沟村,下止济阳区仁凤镇老桑家渡村,自西向东流经平阴、长清、槐荫、天桥、起步区、历城、高新、章丘、济阳9 个区(县),河道长183 km,堤长172.594 km,纵比降约1/10 000,占山东黄河河道总长的近1/3,是典型的“二级悬河”。河床普遍高于两岸地面4~6 m,设防水位高出两岸地面8~12 m,河段防洪压力大。河道上宽下窄,相应排洪能力上大下小,黄河济南段有险工23 处,控导工程49 处;水闸18 座,其中引黄水闸11 座;各类桥梁30 座,其中浮桥17 座,铁路桥4 座,公路桥9 座。

近年来,山东省全力推动济南“跨河发展”,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但黄河工程面貌与跨河发展的城市建设存在不适应,人水发展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滩区治理开发整体滞后,缺乏长效性,尤其是城区段滩区缺少生态保护和建设,且多为农田,种植单一,与滩区内植物多样性和人水和谐发展理念不协调。特别是济南跨河发展,黄河变成“城中河”,对黄河济南段的发展及水资源管理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1 采取措施

1.1 强化顶层谋划设计,统一管理调度水资源

对标新阶段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聚焦“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深化构建供水安全体系”,综合采取用水总量管控、取水用途管制、用水效率约束、取水监测计量等措施,形成同步发力的组合拳,推动黄河全面落实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

1.2 严格管控用水总量,提高水资源调度能力

规范用水计划编报与下达,结合取水许可水量,及时组织申报、审核用水计划建议,提高用水计划建议编报精度,强化用水需求管控,强化责任落实与用水总量动态监管。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水量调度责任人名单,水资源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倒逼履职尽责,对存在超量引水风险的地区,适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发布预警并视情限制引水,各管理单位依规向用水单位或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等致函提示,提高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对黄河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的责任意识,做好辖区内用水总量动态监管工作,确保用水总量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着力提升精准实时调度能力。统筹兼顾河道内、外各类用水需求,实现黄河不断流、黄河河口三角洲断面生态基流全部达标。

1.3 强化取水许可监管,确保依法依规供水

定期组织取水专项整治,确保水资源保护到位。完善取水口超许可取水预警通报机制。对每一个引黄口门严格按照取水许可进行管理,强化水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取水口取水量超许可预警系统的应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定期通报取水口取水情况,督促监管单位对存在超量取水风险的取水口采取制约措施,管控取水总量。两级水调部门将取水许可和用水计划作为引黄供水的前置条件,对每个取水口供水协议进行事前审查,确保依法依规供水。

1.4 加强生态用水管理,发挥水资源生态效益

以有效维护黄河健康生命、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为目标,强化与水行政、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形成“河务牵头、各司其职、协调联动、规范高效”的生态调度新格局,坚持事前审查、事中监管、事后评估的河道外生态补水管理机制,发挥出黄河水资源生态效益。

1.5 协同推进跨流域调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根据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生态补水的部署及地方部门用水需求,健全全方位、全链条长效沟通协调机制,力争向供水地区多供水、供好水。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好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确保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6 健全水调会商机制,启用水资源保护新模式

建立健全水量调度会商新机制。建立水调、水资源、督查共同参与的水调会商新模式,在编报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过程中,对无证用水等违规需求“一票否决”;通过超许可预警模块发现取水口存在超许可用水风险的,视情进行预警、实时调度管控引水流量;督查过程中发现违规取用水的,及时下达调度指令限制其引水。

1.7 强化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全面推进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围绕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搭建水资源信息化系统,采取数学模型搭建、仿真模拟等手段提高水资源信息收集效率,同时也能满足可视化管理灌输区域水资源调度工作的要求。基于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应用,根据不同地区的用水特点,准确划分水资源管理工作范围,既能促进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提高,又能为与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便利。水资源部门在有效开展信息采集与数据传输等工作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完善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内部的信息采集与数据传输功能。将水文水资源监测点纳入信息化网络,实现各个监测点位监测信息的实时上传,确保水文信息共享。

2 管理成效

2.1 供水保泉,助力济南高质量发展

建成了一批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和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济南黄河建成引黄水闸11 座,年引水量达5.68 亿m3,为全市10 个区(县)提供了水源保障。其中鹊山水库和玉清湖水库均为引黄水库,供应90%的城市用水,黄河水也用于小清河、平阴玫瑰湖湿地、章丘白云湖的补源。自2002 年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济南黄河已连续18 年不断流。

2003 年9 月6 日,停喷548 d 的趵突泉再次复涌,至今已持续喷涌17 年,创下了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持续喷涌时间最长的纪录。黄河在保障济南市供水安全、支撑经济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生态修复,改善济南生态环境

自1999 年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河济南段实现了连续河道不断流。地区的植被恢复呈顺向演替趋势,沼泽、草甸和灌丛等生态斑块面积增加,提高了湿地生态质量,改善了鸟类生态环境,丰富了生物多样性。黄河济南段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不断加强,严格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实施了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和河湖“清四乱”行动等工作。水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干流水质基本达到Ⅲ类。

3 几点建议

3.1 从高质量发展高度建立长效生态补水机制

通过生态补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非汛期河流缺水、干涸的局面,恢复了河道基流,增强河水自净能力,降低了土壤含盐量,改善了流域生态,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层次性、稳定性、整体性特点,所以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缓慢演替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以及持续地维持与保护,需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应加快建立长效的生态补水机制,实现生态补水常态化。

3.2 因势利导,提高生态用水效率

从科学调度与管理入手,加强生态水资源的管理与使用。生态水引水时段集中在3~6 月,与春灌用水时间相冲突。生态水用水区域大多数远离黄河,引黄渠道较长,沿途经过城镇较多,如果单供生态水,沿途农民取水较多,将造成生态水的较大损耗。为保证生态水能顺利送达指定区域,减少损耗,同时减轻地方水费压力,实行农灌高峰期生态水与农业水混供的调水模式能有效提高生态水利用率。同时应加大农业灌溉工程节水改造,提高用水效率。

3.3 树立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意识,确保专水专用

综合分析生态引水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思想认识问题。大多数基层供水管理人员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水专水专用管理难度大。许多小型灌区在黄河水自引黄闸出来后基本处于失管状态,大部分灌区则无力管理,群众抢水现象严重,随意提开分水闸门、破坏闸门、在干渠架设临时泵站抽水等现象时有发生,水利部门管理力不从心。由于管理不力等多方因素,各种用水指标控制难度非常大,特别是湿地、盐碱地需要生态补水时更无法保证专水专用。因此,供水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专水专用的管理意识,着力提升生态水输送效率,保障生态补水发挥应有的效益。

3.4 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

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始终将节水摆在首要战略位置,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建立健全水量分配、监督、考核的节水制度政策,抓住取用水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强化全链条监管,助力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3.5 提升流域现代化治理能力

加强流域治理管理,当好黄河“代言人”,一体推进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完善流域保护治理协同机制;坚持依法依规保护治理黄河,提前谋划黄河保护立法相关领域配套法规制定;建立健全直管水利工程标准化体系,研究流域内水利工程监管制度,逐步构建体现黄河特点的现代化流域水治理体系,提升流域现代化治理能力。

4 结 语

目前,济南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稳步推进,按生态规律办事,兴利除害,让河流自然生命生生不息,才能实现人民群众“洪水无忧、饮水放心、用水便捷、亲水宜居、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满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助力济南高质量“拥河发展”。

猜你喜欢

济南黄河供水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黄河』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