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瑶族反面刺绣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3-09-12樊珊珊叶静文

西部皮革 2023年15期
关键词:瑶族手工艺刺绣

樊珊珊,叶静文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541001)

0 引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文化称为桂系文化、八桂文化,拥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全区共有70 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14 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反面刺绣是广西瑶族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新型手工艺品的涌现,反面刺绣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很多的问题。

1 反面刺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瑶族反面刺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据考古学研究,瑶族反面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瑶族传统文化中,反面刺绣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手工艺,代代相传。瑶族人民通过反面刺绣技艺,传承着祖先的智慧和文化,记录着他们的故事和价值观念。反面刺绣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图案设计、材料准备、绣制和精饰等[1]。刺绣图案中常常融入了瑶族人民对自然界、生活和信仰的理解和表达。例如,图案中的花鸟虫鱼代表着瑶族人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崇拜,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和仙人象征着瑶族人民的信仰和追求。此外,瑶族反面刺绣还通过图案和纹饰传递着瑶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家族传承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文化价值。

2 反面刺绣的技艺和特点

2.1 反面刺绣的技艺

反面刺绣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刺绣技艺,它不同于其他的刺绣技艺,有着独特的手法和风格。反面刺绣的特点之一是使用黑色的绣布,常见的材料包括丝绸、麻布或细棉布。由于刺绣的过程在绣布的背面进行,所以在正面看不到刺绣的线和针脚,而只能看到绣线穿插形成的图案。反面刺绣的技艺要求非常高,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一根绣线的长度、密度和张力,以确保图案的线条清晰、色彩鲜艳且平整。同时,刺绣师傅还需要熟悉各种绣针的使用和绣线的选取,以达到最佳的刺绣效果。

2.2 反面刺绣的艺术特点

反面刺绣的特点在于其图案设计精美,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充满了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2]。因为瑶族没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她们通过服装服饰品为载体,运用挑花刺绣与织锦工艺将图案记录到服装服饰品中,在某种程度上服饰图案起到了文字的作用。瑶族人民通过搜集大自然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进行抽象变形,演变为服饰中的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并将这些纹样巧妙地重构体现在服饰中,因此图案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2.2.1 造型具有高度概括与抽象性

瑶族反面刺绣图案造型具有高度概括性,通常通过简洁而精细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丰富的意义和文化特征。比如:瑶族反面刺绣中的人物形象通常以简洁而抽象的方式表现。人物的形象常常由几条线条勾勒出,突出其特征,如头部、身体和手臂等。这些人物图案常常代表着瑶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文化习俗。瑶族反面刺绣中也经常出现各种动物的形象,最常见的是十二生肖。这些动物图案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勾勒出它们的轮廓,突出了动物的力量和神秘感。

2.2.2 构图具有和谐与平衡的美感

瑶族反面刺绣图案常常采用对称构图,即将图案沿中心轴线对称地排列。这种对称性可以是水平对称,即左右对称;也可以是垂直对称,即上下对称;还可以是轴对称,即以某个中心点为轴进行对称。对称构图赋予图案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呈现出一种镜像和对应的美感。这种构图风格体现了瑶族人民对平衡与和谐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瑶族文化中对形式美的重视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2.2.3 色彩具有对比与统一的精美

瑶族反面刺绣常常使用对比鲜明的色彩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种对比色彩的运用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图案更加生动醒目。尽管瑶族反面刺绣中会运用对比色彩,但整体上仍追求色彩的统一和调和。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通过巧妙的搭配和平衡来实现。在整个刺绣作品中,色彩的运用要符合一定的规律和整体效果,以保持和谐的视觉感受。

3 反面刺绣的传承现状及困境

为了解广西瑶族反面刺绣的传承现状,笔者先后去往广西兴安县、桂林龙胜县,以及龙尾村先后进行了实地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广西瑶族反面刺绣的传承现状及困境。

3.1 反面刺绣的传承现状

3.1.1 家族传承

广西瑶族反面刺绣的主要传承方式是家族内的传承。在龙胜黄洛瑶寨,大部分的瑶族女性都会反面刺绣,通过与传承人潘继凤交流了解到,她现在也在尽力教自己的孙女,希望教会她们,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此外兴安县里的手工艺人也都会尝试传承给自己的子女,据传承人邓正娇说道,她的女儿同样也在学习反面刺绣。家庭是基本的社会单元,也是瑶族刺绣文化的主要传承途径。对于年长的女性来说,刺绣已经成为了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对于一些年轻的女性,反面刺绣还远没有成为其灵魂深处的支柱。

3.1.2 社会传承

兴安县有关部门针对目前瑶绣发展面临的困境,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加大对瑶绣的宣传力度和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瑶绣,每年都会不定时举办瑶绣培训班。近年来,龙胜县文化部门挖掘和培育少数民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蜡染和刺绣织锦等传习培训班,加大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成立了许多传统技艺培训班。

3.1.3 师徒传承

传承人潘继凤告诉我们,她在村寨里有8 个徒弟。师徒传承的过程通常是长期的,并且不仅仅涉及技术层面,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传承人会将他们对刺绣艺术的热爱和敬畏传达给学徒,引导他们培养对瑶族文化的认同和继承责任感。

3.1.4 学校传承

华江县委、县政府将瑶绣文化艺术列入中小学校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从2016 年开始,在华江中心小学开课免费教授孩子们学习瑶绣。除此之外,龙胜小学也邀请潘继凤每周公益教授红瑶服饰制作技艺。学校传承在推广和传承瑶族反面刺绣技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传承能够确保技艺的持续传承和发展。

3.2 反面刺绣的传承困境

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反面刺绣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3.2.1 反面刺绣的市场需求不断下降

过去,瑶族服饰在瑶族同胞的生产生活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使得瑶族反面刺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瑶族刺绣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空间[3]。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流行文化的进入,瑶族人民越来越认同现代服饰的美观与便利,有部分年轻人认为传统服饰过于守旧而不新潮,更愿意在生产与生活中穿着牛仔服等现代服饰。从这个角度来看,瑶族服饰的生存现状其实也代表了瑶族刺绣的生存现状。

3.2.2 工艺技法复杂缺少新一代的传承人

众所周知,反面刺绣的生产工艺程序复杂精细,技术含量很高,且是人工完成,耗时很长,人工成本相对较高,一套完整的瑶族服饰需要花费半年之久。广西瑶族目前刺绣从业者几乎都是年纪较大的绣娘,年轻绣师数量稀少,技艺精湛的反面刺绣技艺濒临失传。从当前反面刺绣的发展状况来看,其专业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比较单一,基本是以师傅教徒弟的小作坊形式进行,尚未有大中专或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专门研究其发展和技术传承,没有形成教育体系。此外,反面刺绣的生产周期长,对技术和艺术的要求也很高,手工艺人才一般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这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很难有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

3.2.3 政府和社会的保护与发展力度不足

政策支持不足是反面刺绣发展的一个瓶颈。政策的缺失和不完善导致反面刺绣的发展缺乏有效引导和支持。政策缺失和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制定反面刺绣传承、开发和保护的专门政策和规划,二是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不够到位,导致政策效果不佳。政策的缺失和不完善不仅影响了反面刺绣的传承和发展,也导致了相关产业的衰退。资金支持也是反面刺绣发展的一大问题。传承和发展反面刺绣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培训、研究、设计、制作、销售等各个环节。然而,目前很多反面刺绣传承人、刺绣工坊和相关企业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很难开展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此外,由于反面刺绣的制作成本较高,价格也较高,这也限制了其市场的扩展和发展。

4 反面刺绣的传承和发展建议

尽管反面刺绣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很多的问题,但是其市场和应用前景依然值得期待。针对广西瑶族反面刺绣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加强反面刺绣产业的合作和交流,拓宽销售渠道

首先,需要加强反面刺绣产业内部的合作和交流。反面刺绣的生产和销售涉及多个环节,如设计、制作、销售等。因此,需要建立反面刺绣产业联盟或协会,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这样可以提高反面刺绣产业的整体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需要加强反面刺绣与其他文化产业的交流和合作。反面刺绣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与其他文化产业如旅游、手工艺品等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将反面刺绣与旅游、文化展示等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4]。最后,需要加强反面刺绣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可以通过开展反面刺绣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在线上平台上开设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展示反面刺绣的历史文化背景、技艺特点和产品品质等信息,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4.2 为年轻一代刺绣师提供专业的技艺培训和传承

为了解决反面刺绣缺乏新一代的传承人问题,建立起反面刺绣的培训机制至关重要。这个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刺绣培训基地,在传统的刺绣产区建立刺绣培训基地,提供专业的技艺培训和传承。基地可以招聘老一辈的瑶族刺绣师作为培训师,为年轻一代提供刺绣技巧的全面培训。其次制定刺绣课程体系,建立反面刺绣的课程体系,包括刺绣基础知识、图案设计、刺绣工具使用、材料选取和处理、刺绣技巧和流程等,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技艺的核心技术传承下来,让年轻一代掌握刺绣的精髓。此外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在培训基地建立反面刺绣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和水平。平台可以展示反面刺绣作品,吸引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反面刺绣,并让学生参与反面刺绣的生产和设计,增强他们对刺绣技艺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建立交流平台,组织年轻一代刺绣师参加国内外的刺绣展览、比赛、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视野和刺绣水平,与更多的人和机构交流合作,拓宽反面刺绣的市场。

4.3 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提高保护和发展力度

为了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至关重要[5]。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反面刺绣技艺的资金支持。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优惠贷款、给予税收减免等方式,为反面刺绣的生产、销售和传承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政府可以加强对反面刺绣技艺的法律保护。可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明确反面刺绣技艺的权益和利益,打击侵权行为,保护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此外,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反面刺绣的认可和支持。可以通过组织展览、发布专题报道、开展文化交流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和欣赏度。加强对反面刺绣技艺的保护和发展力度,这不仅有利于反面刺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5 结语

在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下,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而广西瑶族反面刺绣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面临着种种发展困境和生存危机。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广西瑶族反面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让瑶族文化永远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猜你喜欢

瑶族手工艺刺绣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瑶族织锦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