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纯山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分析与提升措施

2023-09-11陈文杰刘锦晖乔德华秦春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23年15期
关键词:镇原县提升措施农民

陈文杰 刘锦晖 乔德华 秦春林

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西北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滞后,是后扶贫时代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提升山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既是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要求,也是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的整体要求。笔者利用3年驻村帮扶机会,采用蹲点式田野调查方法,通过与山区农民共同生活劳作,近身观察山区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细微洞察山区农民的心理状况,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山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特征,剖析其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山区农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发展能力缺乏;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不强,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收入偏低,发展信心不足,接受新生事物缓慢,观念转变滞后等情况。信息闭塞与能力不足交织,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相互制约,家庭境况抑制发展激情,精神状态遏制内生动力,产业扶持措施不到位等因素都影响农民发展能力和主动性的发挥。从6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激发提高山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措施,即加强观念转化,厚植发展欲望;加速文化转型,塑造创业精神;强化主体意识,释放发展潜能;完善基础设施,留住本地人才;发挥乡贤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实施“造塬”工程,提升发展基础。

关键词:西北山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措施;镇原县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15-0253-05

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ZD005);甘肃省软科学专项(编号:20CX9ZA092、20CX4ZA093);甘肃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编号:2020GAAS-CGZH03)。

作者简介:陈文杰(1978—),男,甘肃高台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管理与农业经济研究。E-mail:395317360@qq.com。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2]。作为农村的主人,广大农民群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进入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体依然是广大农民。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考察时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3]对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农民群众是最深厚的基础,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最原始的动能。而农民整合个人天赋、政策支持、资源禀赋的综合潜能,则是影响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性因素。无论是从人类进步的历史宏观层面来看,还是从个人成长进步的微观层面来看,人类的自我发展能力都是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并且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产生和提高[4]。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农民适应新形势、锻造新能力、开展新实践。纯山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在纯山区的农民具有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立足实践,加强对纯山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和提升措施的研究,促进纯山区农民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在未来的农业农村发展中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全球化农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续担当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的主力军,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2018—2021年,笔者曾在农村一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期间结合亲身经历,就如何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证研究,以甘肃省镇原县JS村为例,对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途径进行讨论。

JS村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北部,地处平均海拔1 500 m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距县城60多km,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当地年降水量300~550 mm,年蒸发量2 200 mm,年平均气温7~10 ℃,属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JS村2013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165户705人,贫困发生率53.25%;2014—2019年度累计减贫115户537人;2019年底剩贫困人口47户158人,贫困村发生率降至11.93%;2020年被国务院列为挂牌督战贫困村。严酷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对当地群众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1 山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现状分析

自我发展能力是自身因素(体能、智能、文化程度等)和外部因素(生产生活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农民不断利用并改造自然、努力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水平的能力[5]。在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中,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健康状况、文化水平等因素是内因,经济、社会、区域环境等因素是外因;在相同或类似的生活环境中,外因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相同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1.1 文化水平较低,发展能力缺乏

JS村下辖6个自然村,共332户1 285人,18~60岁劳动年龄人口(不含在校学生)758人,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269人,占35.5%;初中文化程度333人,占43.9%;高中及同等学历99人,占13.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7人(这部分人都在外地工作或打工,只是户口没有迁出),占7.5%。就从业状况来看,常年外出务工520人,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数的68.6%;选择在家务农的有238人,仅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31.4%。进一步对在家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小学和文盲有130人,高达54.6%,初中学历80人,占33.6%。這说明,在本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近九成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且小学水平占一半以上。

较低的文化水平,既抑制了农民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能力,也抑制了人们创造性地开拓发展新途径、新产业、新方式的活力。村民杨某某高中毕业后先到外地打工,有了一些见识后,回家搞起了肉羊养殖。在积累了一定的养殖技术、经验并扩大规模后,杨某某创办了养殖合作社,带领养羊大户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走上了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道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多次受到当地市、县、乡政府部门的表彰奖励。截至目前,养殖合作社养羊400多只,养牛30多头。2018年,他又顺应脱贫攻坚需求,着眼于全村种植业的发展,创办了蒲河缘果蔬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发展早熟马铃薯、设施蔬菜等产业,拓宽了村民致富的渠道。杨某某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在村里是一个典型,他头脑灵活,思想活跃,能积极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特别是舍得投资大型拖拉机、颗粒饲料加工机具、秸秆青贮打包机等,只要生产中能用到的、市场上有销售的机械,他都主动去了解并买回来使用。同村还有一户养羊大户,户主何某某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虽然养羊规模也在100只以上,但主要以传统的放养模式进行养殖,没有新技术、没有新机械,出售也是按传统在秋冬季节销售,而不能根据市场情况灵活掌握,所以效益相对较低。这充分说明文化程度对人的思想以及生产生活的影响。

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举办了多期农业生产、烹饪、家政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但都是短期的、临时性的、单向的技能型培训,在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过程中仍存在薄弱环节。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亟需提高农民的综合能力。

1.2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不强,发展活力不够

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极深,靠几亩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生活,安贫乐道,服从、迷信、保守,长期处于“贫、愚、弱、私”的恶性循环中,沉重的思想枷锁使其没有及时跟上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4]。这种祖祖辈辈墨守陈规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强大“惯性”,禁锢了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逐渐消磨了他们改善生存境遇的欲望和向往新生活的心志,而这个欲望正是增强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最基础、最原始、也是最强大的力量[6]。没有对美好生活的新愿景、新向往,便没有改变现实生活的新思想、新实践,他们变得思想僵化、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1.3 经济收入偏低,发展信心不足

村民杨某曾在朋友圈发布了动态:“辛辛苦苦一辈子,能挣到几个钱,这就是农村人的生活。”既道出农民的辛酸,也道出了对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无奈。受地形地貌等自然生产条件的制约,位于甘肃省陇东雨养农业区的JS村,只能进行小农户小作坊式的生产,农民种植小麦、玉米的产量较低(小麦产量约3 000 kg/hm2、收入约6 000元/hm2;玉米产量约5 250 kg/hm2、收入约12 000元/hm2)。以一个家庭种植0.67 hm2小麦、1.34 hm2玉米计算,1年的收入只有1万余元。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农民维持生计只能依赖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艰辛劳作1年后,获得如此微薄的收入,严重挫伤农民依靠土地勤劳致富的信心,无奈的农民只能把土地当作一种维持生计的手段,而非发家致富的出路,他们的奋斗热情因此而减退。

1.4 接受新生事物缓慢,观念转变滞后

以住房为例,当地传统的居住形式是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窑洞,虽然历史悠久,但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脱贫攻坚期间,为了实现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党和政府为窑洞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户修建了安全住房,并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这是借政策之利改善自家居住条件的大好时机,但全村没有一户主动申请享受这项政策,甚至在房屋建成后大部分村民因“住惯了窑洞”而不愿搬进新建的安全住房。

生活习惯如此,经济发展亦是如此,思想的僵化造成對新事物的“无视”。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一大批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持续不断地输入到农村地区,而农民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将直接决定这些发展理念、改革措施、技术设备的运行效果。2020年9月,驻村帮扶工作队为解决全村牛羊饲草品质差和过冬饲草不足的问题,面向全村养殖户举办了旨在提高养殖户收益的“秸秆青贮观摩”技术培训活动,现场演示指导玉米秸秆的青贮方法,并免费提供青贮袋等农资。但随后的入户调研结果不尽如人意,只有7%生活条件较好的养殖户采纳了秸秆青贮技术,其余养殖户无动于衷。

2 山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2.1 信息闭塞与能力不足交织影响

随着农户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地域通达性、农户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等因素对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显得更为重要[7]。就JS村而言,一方面,由于地处偏远山区,远离区域中心城镇,交通不便,出行成本较高,客观上造成了村民走出去见世面和直接获取信息的机会偏少;另一方面,虽然网络技术已经在山区普及,但网上的海量内容让村民难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更毋论对信息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加工利用。无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使许多农民的思维不能被启迪、眼界不够开阔、思想不够解放;不能加工利用信息,使当地农民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也不能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

2.2 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相互制约

自然地理环境是文化发生发展的必要空间和前提条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影响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和性格气质等方面,任何文化的发生和发展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地理条件[8]。JS村的丘陵沟壑地形,天然地使村民分散居住于不同的山坳里,形成封闭半封闭的生活环境。交流让人互鉴,互鉴推动发展。这种封闭半封闭的生活环境,不但阻滞山区群众在和外界社会交流中产生创新与发展的步伐[9]、阻隔邻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抑制“你追我赶、见贤思齐”发展氛围的形成,削弱群体内、个体间的内在推力——良性竞争[6]。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安于现状、眼界狭隘、思维局限、墨守陈规、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的落后文化。大山阻挡了村民的视野,也限制了村民的思维。

2.3 家庭境况抑制了发展的激情

家和万事兴,一个健全和谐幸福的家庭能激励人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并迸发出不竭的力量;反之,一个残缺不全或背负沉重枷锁的家庭会使人变得意志消沉,甚至毫无斗志和动力。48岁村民刘某的妻子因嫌日子清贫、生活条件差,于10年前离婚远走他乡,家中剩下的4口人分别是80多岁的父母亲、上小学的儿子和刘某本人。2018年,当地政府出台了惠民政策“对养基础母羊10只以上,或养基础母牛2头以上,或养猪8头以上的养殖户,给予产业奖补资金2万元”,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笔者作为他的帮扶责任人,多次上门动员他借政策之利发展养殖业,均没得到响应;提出帮他修建圈舍发展养殖业,他依然回绝。邻里讥笑他懒惰,但笔者的分析是,因为刘某没有妻子,家庭负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不堪生活重负而失去了改善生活境遇的精神动力。JS村地处大山深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出行困难,经济落后,社会文化守旧,外地姑娘都不愿意嫁到此地。村民杨某,30多岁依然没有成家,大部分时间宅家而卧,不事农田,不做家务,混日头下山。像杨某这样没有成家的青壮年全村有60多人,都存在生活态度消极的现象。

2.4 精神状态不振,内生动力不足

JS村的许多群众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和贫困的生活境遇,畏首畏尾,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好,缺乏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的勇气,也缺乏主动改善生活境遇的信心;面对长期以来低产出、低收入的生计现实,缺乏改变的思想动力。同时,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在极大改善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使部分农户产生了对政策和救济的依赖性,滋生了“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

2.5 产业扶持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农民主动性的发挥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政府主导的农村产业发展为JS村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产业培育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现象,在宣传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农民没有完全接受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例如,在大力推行丹参、柴胡、万寿菊等新型种植业和鸡、兔等新型养殖业时,由于不符合农民的种养意愿,不但产业发展不理想,反而因没有尊重农民的主体意愿,“政府推一推、农民动一动”,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山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措施

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关键在于挖掘和提升农村内部发展潜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山区农民自主性大开发、自我发展能力大提高提供了绝好的机遇。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从以下6个方面来培育和提升纯山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3.1 加强思想转化,厚植发展欲望

自我发展欲望反映了农民的思想动态并起到影响行为产生的作用[10],是内生动力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内生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1]。”增强内生动力,厚植发展欲望,提振“精气神”,最基础的做法是帮助村民开阔视野,转变思想,改变传统观念和定式思维,培育追求新生活的思想观念,产生想“飞”的动力,进而提升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后,培育农民群众更高层次的需求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农民群众以现场观摩学习的方式,让他们走出大山,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神;没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乡镇干部与帮扶干部启发教育等方式,让农民直观地感受先进地区的农村发展新成果和农民生活新方式,诱发他们心中对新生活的期望,引导他们描绘生活新蓝图,塑造生活新愿景,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最原始的发展欲望,从而增强发展的能动性、主动性。

3.2 加速文化转型,塑造创业精神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价值观通过塑造人们的职业操守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经济发展也会通过改变文化氛围而进一步影响人们的发展欲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对于经济社会方面,乡村文化发展则较为滞后,高权力距离与低个人主义倾向仍然是农民个人发展的主要制约性因素[12]。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加速文化转型,在着力宣传培养愚公精神、奋斗精神的同时,深入宣传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培养创业理想,塑造创业精神,激发创业愿望,鼓励农民群众不断开拓思想观念,实现自我创新,积极投身创业活动,努力增加收入。把乡村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高素质农民为目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畅通与外界的交流交融交汇,让陇东传统农耕文化在博采众长中焕发新的生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力量源泉。把培育发展欲望、良性竞争与适度搬迁结合起来,立足当地,考虑方便生产,将居住于山坳里的农民就近搬迁集中居住,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营造有利于交流交融的生活环境,培育见贤思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性竞争氛围。

3.3 强化主体意识,释放发展潜能

农民是农村真正的主人,是赢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主力军,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和决定性力量,是农村的最终建设者。未来农村发展的关键,是在充分尊重农民真实意愿的基础上,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培养提升农民自谋发展、自主参与市场经营的意识和能力[13]。从农业生产实际和资源禀赋出发,依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通过让农民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展农村多种新业态,并最终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有机结合。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代种代养、联耕联种等形式适度规模化经营,畅通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渠道,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投入支持、制度安排、政策激励效能[14]。

3.4 完善基础设施,留住本地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但现实存在的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加速了农村人才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农村发展的力量源泉逐渐枯竭。要减缓农村人才外流,就需要通过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推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民生保障等公共资源和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促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立足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补强产业基础短板弱项,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生产精简规模化、精准智慧化、轻简高效化的条件基础,让农业成为可投资、有收益、有奔头的产业。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强人居环境整治[15],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让农村成为青年人才愿意留下立业、愿意返乡创业的地方,让农村成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3.5 发挥乡贤作用,强化示范引领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不会消沉。村民杨某因供2个大学生和2个高中生上学而致贫,虽然生活压力大,但他并没有丧失发展的信心。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鼓舞和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杨某鼓足勇气,提振信心,租种了4 hm2土地,还养了60多只羊、2头牛、13窝蜜蜂,成为了当地典型的致富能手。在他的影响下,附近与他接触较多的4、5户农户也都成为勤劳致富的典型。地方政府善于发现典型、培育典型、树立典型的机制,建立利用农民丰收节等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开展典型宣传活动的机制,运用和发挥好村规民约、红黑榜等载体,真正让红黑榜成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有效平台。加强本土带头人队伍培养,鼓励“能人”建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探索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双重导向机制,加强对真正能发挥带动、示范作用的带头人的政策激励,投入支持、金融帮扶,最终让“能人”“乡贤”“带头人”成为人人学习和向往的对象,成为乡村发展的“标杆”。

3.6 实施“造塬”工程,提升发展基础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因地制宜,利用现代化机械,实施“造塬”工程,削峰填谷,把部分山地改造成小型塬面或梯田,既可提升产业发展基础,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又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就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创造较好的居住条件,逐步将JS村分散居住于山坳的农户搬迁到新建成的塬面,相对集中居住,使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既方便了农业生产,又减少了远距离“异地搬迁”引起的生产就業难题,更能改善山区农民的生活居住条件,使他们出行不再爬山,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直接交流,提升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推动形成比学赶帮、见贤思齐的良好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21-07-15)[2022-12-30].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7/15/c_1127658385.htm.

[2]新华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意见[EB/OL]. [2022-12-30]. http://www.moa.gov.cn/xw/zwdt/202102/t20210221_6361863.htm.

[3]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N]. 人民日报,2022-06-10(1).

[4]何 花. 增强西部农民自主性发展能力的探索:基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1):119-123.

[5]曾艳华. 农民发展能力的问题与对策[J]. 改革与战略,2006,22(6):29-33.

[6]李 毅,孙焕良,范 焕. 武陵山片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精准培育[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5):81-85.

[7]李小建,周雄飞,乔家君,等. 不同环境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对收入增长的影响[J]. 地理学报,2009,64(6):643-653.

[8]毛 曦. 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的理论思考[J]. 唐都学刊,2001,17(3):55-61.

[9]张晋龙.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及其成因分析[J]. 新疆社科论坛,2020(2):69-74.

[10]李胜连,李雨康,黄立军.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宁夏生态移民发展能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16(4):65-67.

[11]习近平. 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7-09-01)[2021-02-22]. http://www.tuanjiebao.com/2017-09/01/content_117836.htm.

[12]胡汉辉,王 莹,缪超男.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组态效应对国家层面创业水平的影响: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6):55-64,152.

[13]赵智勇. 增强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N]. 人民日报,2006-9-8(9).

[14]“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EB/OL]. (2020-07-09)[2022-01-09]. http://www.china-cer.com.cn/shisiwuguihua/202007096535.html.

[15]新华网.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EB/OL]. (2022-02-11)[2022-03-01].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2/11/c_1128357732.htm.

猜你喜欢

镇原县提升措施农民
中秋节
厘清责任边界 推进家校一体化育人——以镇原县为例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打赢“三位一体”攻坚战——镇原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Train controller and the Reggia ride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刍议
立意为先,谋篇布局,揣摩细节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