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养一体化生产行为决策对农户收入效应的影响研究*

2023-09-11马瑛杨宏伟赵和萍苏向辉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种养决策农户

马瑛,杨宏伟,赵和萍,苏向辉

(1. 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乌鲁木齐市,830052; 2.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乌鲁木齐市,830052)

0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形势也日益严峻,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发挥农业的生态经济优势、推动农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推动种养业融合发展及提升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2020及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畜禽粪污、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一文也指出,要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

一体化是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主体相互融合、相互包容的动态过程,种养一体化可以引述为:农户以当地生产资源条件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结合,合理调整种养结构,形成种养互作、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农业经营模式。近年来,诸多学者围绕种养一体化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研究。种养一体化不仅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结经营模式,还包含单个农业经营主体对种养产业环节一体化的发展[1]。目前种养一体化主要有沼气工程集中利用、商品有机肥生产集中利用和家庭循环利用三种模式[2]。对于个体农户来说,要实现系统的、高效的家庭种养一体化模式,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成本,农业经营风险过高[3],与自身的资源条件不匹配。因此张凯淳[4]认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才是种养一体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但也有李雯丽[5]指出,不能用“一刀切”的思维看待这一问题,我国各地区间农业生产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各地的资源条件选择相匹配的种养一体化模式,且需要给予相配套的资金补贴[6]。二是对于种养一体化效益的研究。定量研究方面,余经纬[7]测算得出,合肥市种养一体化的综合效益高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分离式,孙芳等[8]对河北等地种养一体化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种养一体化在改善农地生产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户收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定性分析方面,舒畅等[9]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得出,江苏、上海等地种养一体化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受农产品附加值的影响,山东农户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来源于饲草料生产成本的降低和运输费用的减少[10]。

纵观已有研究,学者们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对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经营效益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1)现有文献大多基于定性分析的角度对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基于定量研究的视角对种养一体化经济效益进行测算的文献较少;(2)既有文献多从农户个体特征以及家庭特征等方面研究种养一体化采纳决策的影响因素,较少有学者兼顾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外部资源特征对农户种养一体化采纳决策的影响;(3)从地域视角来看,现有文献对于西北地区种养一体化的研究鲜有涉及,作为西北地区的农业大省,新疆近年来也在积极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基于此,本研究基于欠发达地区—新疆农户的614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ogit及PSM模型,加入外部资源特征这一维度,对农户收入效应进行对比测算,深入掌握研究区农户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现状和种养一体化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以期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农户对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采纳逻辑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农户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将传统经营模式与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预期净收益进行比较,寻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若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决策效用高于传统经营模式,则农户会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否则反之。依据Robinson提出的多目标效用理论,假设农户有K个目标,rk表示为满足第K个目标的程度[11],则农户目标期望效用可以记为:MaxE[U(r1,r2,r3…rk)]。

影响农户决策目标实现的因素包含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12],本研究的内部因素主要涵盖个体及家庭特征两方面资源禀赋特征,外部因素主要指外部资源特征对农户种养一体化目标决策的影响。

农户对农业经营模式的采纳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农户具有不同个人禀赋。年龄大的农户对新思想、新模式的接收度不高,农业经营方式较为传统,一般不愿轻易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因而年龄往往对农户农业技术的采纳决策具有负向影响[13]。Feder等[14]研究发现,农户文化程度的高低往往会影响其对知识的接受、认知和消化能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可能越容易客观认知到种养结合模式的经营风险与经济效益,因而越倾向于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务农年限越久的农户越容易形成固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习惯,让其向种养结合生产模式转变需要做出较多改变,且要付出额外成本。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H1:年龄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有显著负向影响;文化程度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务农年限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有显著负向影响。

农户的家庭特征诸如人口负担系数、固定资产价值、社会关系等也会对农户种养一体化采纳决策产生影响。在家庭人口负担系数较低的情况下,农户的家庭成本支出较少,容易积累到大量富余资金开展种养一体化经营,固定资产价值越高,社会关系越丰富,农户越易获得信贷资金支持,且越易获取到各类信息,采纳新的经营模式后,农户即使未获得预期收入,也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种养一体化经营存在较高运输成本,因此地块集中性越高,种养一体化经营的投入成本越低,农户越倾向于开展种养一体化经营。温丹等[15]研究发现,耕地面积越大的农户越易实现生态种养。王淑彬等[16]认为小规模农户更易实现种养一体化,因此耕地面积对农户采纳决策的影响暂不确定。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H2:家庭人口负担系数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固定资产价值、社会关系、地块是否集中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的个体决策行为往往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专业化、标准化种养一体化系统技术门槛较高,种养一体化技术有效扩散的前提是让农户提高自身对技术的“实践易用性”,地方政府组织的农业技能培训[17]、出台的政策补贴等激励措施,以及农户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技术指导等外部资源特征均能对农户种养一体化技术产生正向影响。此外,信贷缺失会直接影响到农户的采纳决策行为,资金投入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关键一环,没有足够的信贷支持,即使农户有种养一体化经营的意愿,也可能因资金不足作罢。因此,本研究假设种养一体化技术获取便利性、政府支持力度及信贷可得性这些外部资源特征均对农户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采纳决策有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H3:种养一体化技术获取便利性、政策支持力度、信贷可得性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对于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农户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王淑彬[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小、中、大规模生猪种养一体化经营养殖场的综合效益比未进行种养一体化的养殖场分别高出16%、20%和17%,鲁晓雨等[19]测算得出,种养一体化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比未进行种养一体化经营的家庭农场高出7.4%。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H4: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能够提升农户收入。

农户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采纳决策过程见图1。

图1 农户种养一体化模式的采纳决策过程

2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2.1 数据来源

2021年6—9月,课题组前往新疆呼图壁县、奇台县、沙雅县、焉耆县等6个县(市)调研。为避免在数据处理阶段损失过多农户样本,采取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户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尽可能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农户样本数量趋于平衡。共发放问卷630份,获得有效问卷614份,有效回收率97.46%。样本特征见表1。

表1 样本特征Tab. 1 Sample features

由表1可知,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农户占样本总量的50.16%,未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农户占样本总量的49.84%;农户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户占总体样本的比例最多;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大多数农户年龄集中在41~50岁及51~60岁两个区间段,且农户务农年限基本在11年以上;43.65%的农户家庭人口负担系数处于40%~60%的水平;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力度的加大,农业规模化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大部分农户耕地面积在3.35 hm2以上。

2.2 变量设定

本研究用农户家庭人均农业年净收入作为因变量,用来衡量农户的收入水平,核心变量设定为是否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依据前文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成果,将解释变量分为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及外部资源特征3个维度。其中,个体特征包括年龄、农户文化程度及务农年限3个变量。家庭特征包括家庭人口负担系数、家庭固定资产价值、社会关系、耕地面积及地块集中度5个变量,其中,依据实际调研情况,用农户平均每月家庭礼金支出次数是否超过3次来衡量社会关系是否丰富,用农户是否有一处以上的地块来衡量地块是否集中。外部资源特征分为种养一体化技术获取便利性、政策支持力度及信贷可得性3个变量,其中,用近三年申贷成功次数来衡量农户的信贷可得性,3次及以上为较高,2次为一般,1次及以下为较低。用以上变量综合衡量农户种养一体化采纳决策对农户收入效应的影响,变量定义及赋值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与赋值Tab. 2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assignment

2.3 研究方法

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固定资产价值、耕地面积等资源禀赋差异会影响农户家庭收入[20],根据前文理论分析可知,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农户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采纳决策,因而采用基准回归研究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决策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时,将可观测到的资源禀赋因素全部纳入控制变量,不可观测因素使得种养一体化采纳决策与随机误差项相关,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进而导致估计结果偏误,鉴于此,本研究将是否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作为核心变量,采用Rosenbaum和Rubin提出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估计其对农户的收入效应[21],解决研究种存在的“自选择”问题。其主要思想为:利用倾向性得分将对照组(未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农户)与实验组(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农户)样本特征相近的农户进行匹配,通过比较两组样本数据得到是否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ATT)。

(1)

ATT——第i个农户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与未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收入水平之差,也就是农户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带来的收入净效应。

首先,采用Logit或Probit估计农户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条件概率,得到倾向值得分(PS)。然后采用最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及核匹配对两组样本数据进行匹配,并通过平衡性检验来评价模型的匹配效果。最后依据匹配结果分析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净效应。其中,构建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模型

(2)

式中:yi——第i个农户的农业收入水平,为确保各变量数据之间的平滑性,对收入取对数记作lnyi;

α、β——待估计系数;

Zi——除核心变量以外的影响农户农业收入水平的控制变量;

εi——随机扰动项。

3 结果与分析

3.1 Logit模型估计结果

运用Stata软件对样本进行匹配前,首先运用Logit模型计算样本倾向性得分,构建以农户是否采纳种养一体化决策为因变量的Logit模型,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Logit模型估计结果见表3。

表3 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Logit模型估计结果Tab. 3 Estimated results of the Logit model for farmers’ integrated decision-making in planting and breeding

由表3可知,个体特征变量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农户文化程度与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影响力系数为0.251 9,与前文的研究假设H1一致。具体表现为,农户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主要由于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对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认识越客观全面,为了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农户更容易将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付诸实践。

家庭特征变量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家庭固定资产价值及地块是否集中与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184 5和0.577 5,与前文的研究假设H2一致。说明农户家庭固定资产价值越高越倾向于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需要大量资金、机械设备等,相对于家庭固定资产价值低的农户,家庭固定资产价值较高的农户资本更加丰厚,抗风险能力更强,实现种养一体化经营也更加容易。大部分农户对畜禽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往往需要支付额外的运输成本,相对于地块分散的农户,地块集中性高的农户畜禽粪污运输成本更低,也更加倾向于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

外部资源特征中,种养一体化技术获取便利性、政策支持力度及信贷可得性分别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562 0、0.230 8和0.237 7,与前文的研究假设H3一致。农户从政府、企业、村集体组织等外界渠道获取到的种养一体化技术指导越全面、越充分,农户越容易学习并运用种养一体化技术。地方政府对种养一体化的政策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户的资金压力,补贴力度越大,农户种养一体化经营的积极性越高,种养一体化的政策性项目建设力度越大,政策宣传覆盖面越广,越容易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进而扩大技术传播范围,提高农户对种养一体化技术的采纳度。农户信贷可得性越高,越不容易受到资金约束,更容易转变经营模式,利用充足资金开展种养一体化经营。其余变量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的影响不显著,受篇幅限制在此不再赘述。

3.2 PSM匹配效果检验

采用最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及核匹配三种方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农户进行筛选匹配,利用平衡性检验来验证PSM模型的匹配效果,由图2可知,对比样本匹配前各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匹配后各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基本控制在10%以内,远低于20%,说明PSM降低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性,样本匹配效果较好。

图2 标准化偏差

3.3 农户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收入效应

采用最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及核匹配估计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农户的收入效应,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最近邻匹配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农户家庭农业人均年净收入的对数分别为1.797 7和1.418 8,平均处理效应为0.378 9,变化率为26.71%,半径匹配与和核匹配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农业人均年净收入对数变化率为30.07%。三种匹配结果均表明采用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可以提高农户收入,且与未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农户相比,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至少能够使农户收入增加26.71%,验证了前文的研究假设H4。

表4 农户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收入效应估计Tab. 4 Estimation of income effect of farmer’s integrated planting and breeding business model

从单个农户的角度看,新疆单个农户对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采纳程度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其对农户收入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方面,尤其在一些种养平衡度不协调的区域,为降低畜禽粪污的处置成本,农户养殖产生的多余畜禽粪污会免费给予其他农户还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种养业的农资投入成本,进而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对于采用多主体联结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农户来说,其对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采纳度较高,北疆充足的水土资源有利于将良种繁育与优质饲草种植相结合,南疆天然的草场资源有利于农户种植低耗水高产出饲草减轻草场压力,提高种养平衡配套程度,联结农户能够依靠特色资源优势,与新疆当地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体,易获得专业化技术指导,实现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经营,进而达到“废物循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清洁可控、废弃物零排放”的系统种养一体化生产效果,农户更容易发展绿色农业和订单式农业,可以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附加值,且规模化程度越高的利益联合体越易获得新疆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户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纵向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种养一体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4 结论与启示

基于614位农户的样本数据,运用Logit模型及PSM模型对农户种养一体化采纳决策影响因素展开剖析,并进一步研究了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农户收入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个体特征中,文化程度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的影响力系数为0.251 9,表明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更易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家庭特征中,家庭固定资产价值较高、地块较为集中的农户更易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且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184 5和0.577 5。外部资源特征中,获取种养一体化技术较为便利、获得政府支持力度较大、信贷可得性较高的农户更易采纳种养一体化经营,且对农户种养一体化决策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562 0、0.230 8和0.237 7。(2)PSM匹配结果表明,开展种养一体化经营至少能够使农户收入增加26.71%,说明种养一体化经营方式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增收。

为进一步提高农户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的采纳强度,促进农户增收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草畜配套、利益联结、政银支持、循环发展”绿色种养模式:(1)合理协调种养规模、实现种养平衡发展。地方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以新疆资源优势较好的几个县(市)为典型示范区,依托南北疆各地特色种植业、畜牧业资源,发展种养一体化产业,尤其针对南疆土地较为细碎的区域,按照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连片程度,合理划分和整合种养业资源,将小范围区域内各类农户的种养业有机统一。(2)加强利益主体联结、实现纵向延伸融合。设立种养产业专项补贴提高农户种养一体化的采纳强度,大力支持利益联结体的发展,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合作社为补充,家庭农场为单位,向农户扩散种养一体化专业技术,生产新疆当地的特色优质绿色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3)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优化外部支持环境。金融机构加强对种养一体化产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农业经营主体有充足的资金购置场地、专业设备等,鼓励新疆各县(市)建立和实施特色种养一体化建设项目,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为农业经营主体起到宣传示范带动作用。地方政府加强政策宣传、政策补贴及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农户逐渐转变经营模式,从未采纳到采纳、从采纳到完全采纳逐渐过渡,全面提升种养一体化的综合效益,促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种养决策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