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的策略
2023-09-11吴萍
吴萍
【摘 要】“双减”政策实施后,各教师煞费苦心地给学生“减负”,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课堂教学质量,而忽略了对作业的有效设计。只有设计与学生能力相当、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等不同类型的作业,才能将不同作业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作业中不断地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策略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但对教师设计的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要求,教师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规律,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以及创造性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率,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重趣味,激发语文学习乐趣
“双减”政策发布前,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还是以书面抄写作业为主,形式较为机械化、枯燥。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做作业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动力。在新的要求下,教师可通过创新手段,把语文一些常规的拼音、组词、阅读等记忆性的作业设计成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巩固语文知识,这样也能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这个单元的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等不同类型的拼音知识,教师经常会布置让学生根据声母和韵母去拼读字或词语的作业。“双减”政策实施后,低年级不能布置书面作业,但要保证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对作业进行重新设计。笔者认为可以把这部分作业设计成一种家庭游戏:家长可以设计并制作一套声母与韵母的卡片,把声母与韵母分成两组,让学生从中各选取一张进行拼组,并试一下能否读出发音。学生在此类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就能掌握哪些声母与韵母可以搭配,哪些拼组不能读出声音。家长也可以把所有声母卡片的顺序打乱,并从中抽走几张,然后让学生分析抽走的卡片分别是什么声母。学生想要知道是哪些卡片被抽走了,就会按照声母顺序表对卡片进行排位,然后发现少了哪些声母。这样的游戏不会让学生感觉在做作业,他们在游戏中就能掌握好声母的知识点。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减少卡片的总量以及被抽走的卡片数量,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游戏获得成功的乐趣。教师也可在课堂上开展此游戏,既能检测学生对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同样可以把部分抄写词语或组词的作业设计成“趣味拼卡—词语接龙”的游戏,先让学生把一些词语制作成卡片,然后进行词语或者成语接龙(如“面不改色—色色俱全—全神贯注”)。通过把作业设计成上述的游戏形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学生对拼音、词语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习语文变得越来越轻松。
二、注重“量”变,提升作业效率
“双减”政策实施前,教师布置的作业会以一定的“量”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有些家长为了子女的成绩也是煞费苦心,为子女购买各种教辅资料,希望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成绩。“双减”政策对学生书面作业的总量和完成时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布置量大、低效、机械、单一的作业,要注重在作业的“量”上做出改变,以提升学生的作业效率。
如教师在布置抄写词语的作业时,不仅要在抄写词语的数量上进行改变,也要在布置的时间上进行调整。对于之前布置抄写10个数量的词语,每个词语抄写三遍的作业,有些学生完成时间比较久,笔者就对这一类型的作业进行了“量”的改变。同样是10个词语抄写三遍的作业,让花费时间比较久的学生只抄写一遍或者两遍,但是要求他们抄写时字迹工整、笔画笔顺正确;对于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抄写作业的学生,笔者让他们自行多抄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词语或者自认为比较容易出错的词语。通过抄写词语的数量变化,不仅让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而且还会提升学生的字词掌握能力。同样的方式也可以用到作文的作业中。以往的教学,教师布置作文作业一般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一定字数的作文,但总有一些学生纯粹是为了凑够字数而完成作文,文中多处出现前言不搭后语、语序颠倒的情况。教师可将作文进行优化设计,不对字数做要求,但要求学生写出符合主题、注重过程、语言表达通顺、大意完整的作文。这样改变作文字数的硬性要求,引导学生灵活应用修辞手法等语文基础知识完成写作,既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作业效率,也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注重分层,发展个性差异
语文教学是一项比较繁重的过程,教师为了能够了解全班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会对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课后作业。每个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几分钟就能完成课后作业,但综合能力却无法得到好的发展。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完成课后书面作业的时间较长,完成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又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后,教师可以设计“商超作业”(如下表),作业以商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每类“商品”中自主选择一组来完成。
设计这样的作业,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展示不同梯度的作业,真正体现作业分层性,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自由选择作业,优生可以“吃饱”,其他学生也能“吃够”,让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分层作业让作业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更加匹配,让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注重实践,升华综合素养
“双减”政策下,學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及知识整合的能力越发受到重视,这也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进行改革,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自主探究知识。笔者认为,将语文与数学、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融合并设计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笔者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此课的手抄报。学生在制作语文手抄报的过程中,首先设计好版面,这时就需要利用数学的知识,如版面的几分之几用来展示作者的个人情况,标题设计需要占到版面的几分之几。学生接着设计一些图形,需要借助数学中“比例尺”的知识点。再接着,学生需要查找一些作者的简介、胡萝卜的特点等不同类型的资料,他们会通过信息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利用网络进行搜索,选择需要的资料或者图片。最后,他们还得对手抄报进行涂色,这时就应用到了美术方面的知识,比如颜色的搭配、版面如何设计更加美观等。这样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能更好地完成手抄报作品,也提升了他们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故事进行作文创作比赛;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人物进行舞台剧表演;可以让学生根据科学学科所讲授的知识制作灯笼,进行猜灯谜比赛。通过设计此类多学科融合的实践作业,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乐趣,也能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教师要设计趣味的作业,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精准设计作业量,提高学生语文作业效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实现因材施教;注重对实践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提升语文素养,提升语文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