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媒体平台开展就业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2023-09-11郭敏朱宏博
郭敏 朱宏博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工作对新媒体平台的黏性不断增强,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关键一环。然而,当前高校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就业工作仍面临就业主体复杂等诸多挑战。本文聚焦高校就业学生主要关注的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以西安财经大学就业公众号“西财大就业中心”为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相关解决方案,旨在为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就业;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020-04
基金项目:西安财经大学辅导员精品项目:后疫情时代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以西安财经大学为例(22FCXJP01);西安财经大学202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为例(23xcj056)。
一、高校就业工作的地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的二十大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高校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思路举措,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奋力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各类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当代青年群体来说,新媒体不仅是一种生活和学习的工具,更是另一种生存环境[1]。高校工作者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新媒体为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发展契机,促进新媒体和就业工作两者的有机结合,为高校就业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可借鉴的方式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促进就业工作更好发展,从而有效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现状
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国际局势变化和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高校开展就业工作任务艰巨繁重。
(一)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攀升
截至2023年,全国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达到1158万,同比增加82万人。陕西省毕业生总数达45.4万人,比2022届增加5.3万人。西安财经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已达到近几年的峰值。不论是放眼全国,还是从各省的具体情况来看,亦或是聚焦到具体高校,毕业生总數都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趋势。从就业市场的供给侧来看,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但是人才培养质量并不乐观。
(二)有效岗位不足
2022年12月1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相比于“六稳”“六保”,新的“三稳”将“稳增长”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部分行业和领域的用人需求下降,甚至部分用人单位将招聘进程延后。智联招聘、58同城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有32%的企业表示会缩减校园招聘的编制,总体招聘岗位需求同比下降20%。从就业市场的需求侧来看,用工需求下降,就业岗位需求总量下降,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三)考研考公和“慢就业”现象凸显
毕业生中选择升学深造和体制内就业的人数再创新高。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达474万,增长幅度为3.72%;2023年国考过审人数260万,录用比为70:1。考研考公人数不断增加且竞争压力逐年加大。此外,部分学生受“躺平”“摆烂”等思潮影响,在思想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干脆选择不就业。智联招聘根据2022年3-4月的调研数据发布了就业报告,15.9%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慢就业”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待业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2]。
(四)碎片化就业咨询与毕业生对整合就业信息需求的矛盾突出
近几年,网络招聘成为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途径,而就业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缺乏分类和整合的碎片化就业信息超出了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虽然许多高校已经逐步将新媒体运用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之中,但是,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局限,还不能从本质上消解企业用人与高校就业指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无法达到信息的整合与流动,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出现就业困难等情况。
(五)大学生就业焦虑加剧就业难度
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个人期望薪酬、个人期望单位、父母期望薪酬以及父母期望单位等均是焦虑的因素。一项关于对3014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高度焦虑占比15.06%,中度焦虑占比65. 83%,就业焦虑总体水平高达80.8%以上。
(六)取消报到证带来的不确定影响
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报到证取消后,新的毕业去向登记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工作具体如何开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统筹规划。
三、高校新媒体平台开展就业工作的地位与现状
当今大学生群体以“Z世代”为主,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这群大学生活跃于各大新媒体平台,甚至有许多已经是资深网民。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4.2%、19.6%和16.7%。高校毕业生大多处于22岁左右,是网民的主要群体[3]。传统高校就业工作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网络作为当前信息的重要载体,拥有“短平快”的传播特点,特别是在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的今天,依托新媒体平台推动高校就业工作能够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成效。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新的生机,促使就业工作的推进方式更为多元与全面。抖音、微博、B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早已成为大学生开展学习生活的重要媒介。特别是疫情期间,线下招聘会的缩减,微信公众号的就业信息成为学生了解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微信公众号“西财大就业中心”是西安财经大学就业中心的官方微信宣传平台,作为该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宣传阵地,该公众号宣传覆盖面呈扩大趋势,用户关注度也在逐年增加。目前,经过近4年的努力,其创新推动就业工作取得了实效。截至2023年3月“西财大就业中心”的用户量已有近2万人,发文2000余篇,其中,原创100多篇,平均每篇推文的阅读量在300左右。公众号内容覆盖招聘信息、实习招聘、干货大锦囊、通知公告、政策解读、讲座预告、我的就业故事、明日宣讲等栏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该公众号常读用户影响力逐步提升,宣传有效性凸显,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指导成效,但是,与其他高校新媒体平台促就业的推广成效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高校新媒体平台开展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正在持续推进。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就业工作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
(一)新媒体平台的内容针对性较弱
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就业工作是为了给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毕业生平稳就业。然而,目前新媒体平台进行的就业工作几乎是整体的而不是个别的,极少有新媒体平台会区分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不同信息,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面对信息多而乱等情况,无法及时获得针对性强的就业信息。
微信公众号“西财大就业中心”的推文内容覆盖面广,但是,也存在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毕业生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筛选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岗位,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有针对性的信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减少对公众号的依赖度,进而转到“BOSS直聘”“智联招聘”“58同城”等平台进行精准的岗位选择。对于还没有步入职场和社会的毕业生而言,这些平台的企业招聘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很难去辨别其中的真假,从而可能耗费大学生的求职时间,甚至导致无法就业。
(二)新媒体平台受众覆盖面不足
就业工作不仅要贯穿高校工作始终,也要覆盖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涯。新媒体平台作为当下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平台,大多是在大三或者大四阶段受到关注,大一、大二的学生不清楚本专业未来的市场需求情况,更不明白就业工作的竞争度,继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较为茫然,以至于高校在推动毕业生就业时显得比较被动,难以推动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三)新媒体平台运营欠佳
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状况是决定新媒体平台能否正确发挥宣传指导作用的重中之重。微信公众号简介是运营环节的重要一步,也是受众了解该公众号的第一步。“西财大就业中心”作为高校的主要就业新媒体平台,其简介为“你将有你的天空,我只是摆渡人。远一声,你脱俗的经历,请务别过;近一言,最新的就业、考研、考公经验技巧尽收眼底。关注西安财经大学就业服务中心,前程路上,竭诚相助,愿君心可安。”相比于公众号简介简单明了的特点,该介绍显得冗长且杂乱,介绍性弱。
受众对某一公众号形成阅读习惯的关键在于该公众号能否定时推送文章。“陕西师范大学就业中心”一般在18:00进行推送;“西安交大就业创业”一般在7:00推送;“西大就业创业”一般在19:00推送;“西北政法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一般在16:00至17:00推送;这些公众号的推送时间都固定在一个时间点或者是一个时间段,相比之下,“西财大就业中心”的推送时间则没有固定的推送时间点和时间段,不利于受眾养成阅读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黏性。
五、高校新媒体平台就业工作的优化对策
党的二十大为中国经济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对社会人才需求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媒体平台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就业工作者应当积极利用新媒体优势,结合学校实际,守正创新,切实提升新媒体开展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建立健全新媒体平台促就业体制机制
受国内产业加速转型、国外市场需求缩减等因素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很多困难,整体面临诸多挑战。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在校培养方案,不断完善高校新媒体平台相关促就业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监管力度,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
(二)加强新媒体工作队伍建设
一方面,高校就业工作者应当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当前就业形势,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题学习、培训,汲取深层次新媒体促就业“养分”,提升精准开展新媒体促就业的本领。例如,有针对性地开展网文写作、视频编辑、H5制作、新媒体运营等学习。另一方面,要构建新媒体工作小组,落实责任制,及时了解大学生就业动态,紧跟时代脚步,拓宽新媒体平台促就业新思路,找准新媒体运营新方向,确定符合公众号属性的简介和固定推文时间,创新工作方法,根据学生所需优化新媒体平台的相关内容,为就业工作提供更多助力。
(三)扩大就业工作的覆盖面
就业工作贯穿高校工作始终,要将就业工作落实、落细,就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推进就业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高校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细化内容,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促就业功能。例如,高校可以在大一学生入学后,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学校以及学院的就业新媒体平台,学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就业形势,对自我和职业进行探索,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大二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发展意愿,通过就业信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大三学生可以结合就业信息,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实习积累应聘经验,学习求职技巧,制作简历,了解面试技巧和职场礼仪;大四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中的就业信息,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信息,为面试做好准备。
(四)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工作要改革创新,就要针对新媒体平台制定相关指导政策,使新媒体平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毕业生就业,同时,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专业特点提供相关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公众号“北大就业”会不定期发布不同行业的招聘信息汇总,例如“金融行业招聘信息汇总”“教育行业招聘信息汇总”以及“科研与技术服务业招聘信息汇总”等。公众号“清华就业”在消息模块分列了“制造业”“能源”“电子信息”“选调”“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建筑工程”“地域”以及“地产”十个合集,助力大学生快速甄选信息,通过点击相关合集,就能看到这一合集里近期针对该专业的就业信息。此外,相关人员也要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解决就业创业方面遇到的难题,顺利实现就业[4]。
六、结 语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要求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改变和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方式方法。当前,高校就业工作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要抓住机遇,紧跟时代潮流,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利用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让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都能及时获得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吴蓓,罗媛.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缺失问题及解决对策[J].就业与保障,2023(4):97-99.
[2] 李颂.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6):45-46.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s://cnnic.cn/n4/2023/0302/c199-10755.html,2023-03-02.
[4] 顾云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发展[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3):136-138.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