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文化自信视野下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2023-09-11

关键词:视野高中生德育

袁 明

(泾川县第一中学,甘肃 平凉 744399)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着眼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思想与新理念,为高中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思维灵感与人文滋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高中生借助阅读素材中的文本信息积累大量的西方文化、生活风俗、传统礼仪等知识,能帮助高中生开阔文化视野、丰富知识见闻,切实帮助高中生提升语言积累与文化素养。教师立足文化自信视野,深度考量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借助教学实践切实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有助于实现高中生的品德提升与素质发展。

一、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契合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高中生针对阅读素材进行语法剖析、汉语翻译以及内容总结,尤其是阅读素材中的名人故事、文化知识、传统礼仪等文本信息都能有效渗透德育。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自然与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有密不可分的渊源,还具有相互渗透的兼容空间。教师可以借助素材内容有效渗透英雄教育、爱国教育、奉献教育、责任教育、担当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利用高品质的思想品德教育信息对高中生进行精雕细刻,将高中生培养成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能打造高品质的英语课堂教学。

二、文化自信视野下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首先,文化自信视野下英语德育渗透能为高中生提供高品质、高价值、高效益的文化知识、思想启迪与品德滋养,帮助高中生高效率地进行知识积累、视野开阔与文化感悟,助力高中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素质发展。因此,文化自信视野下的英语德育渗透能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心以及民族归属感。

其次,文化自信视野下英语德育渗透能为教师设计与实施英语教学提供好方法与好途径,切实提升英语教学的设计性、策略性、文化性与优质性,打造科学高效的品质课堂。文化自信视野下英语德育渗透能促进英语教学走向科学指导、提质增效以及拓展转型,打造优质化的育人环境。

最后,文化自信视野下英语德育渗透能推动科学育人观在英语教学中的贯彻执行,圆满完成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时代教育使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与落实。文化自信视野下英语德育渗透能加速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融合与发展,科学推动英语课堂教学走向生本化与人文化。

三、文化自信视野下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文化自信是高中生进行英语学习、文化感悟与主体成长的立足点,教师应立足文化自信视野,借助德育活动防止高中生出现“邯郸学步”的认知尴尬。

(一)借助演讲教学渗透德育活动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文内容开展演讲活动,组织高中生以课文内容中的历史名人与经典事件为探究内容,积极展示个人的主观看法与思想意识,借助高中生的慷慨陈词渗透德育,实现开展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目的。而且,教师还要融入一些文化自信教育,防止出现高中生盲目崇拜的认知误区,科学导引高中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演讲教学能为高中生创设一个主观沟通、思想交流与品德教育的良机,体现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的演讲教学中,教材内容中为高中生提供了一些需要熟记的英雄名字:Nelson Mandela,Norman Bethune,Sun Yat-sen,Neil Armstrong 等,他们都是为国家或世界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教师可以针对这些英雄人物形象开展演讲活动,引导高中生说一说对这些英雄人物形象的主观评价以及经典事迹,还要说一说要学习这些英雄人物形象所承载的思想道德与修养品质,更要说一说个人的人生理想与发展规划。这样,高中生就会立足英雄人物的先进思想、高贵品质与崇高道德展开信息交流与主观沟通,在自由讨论与开放交流中自觉悦纳英雄人物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理想追求,并影响到高中生的奋斗目标与人生理想。另外,教师还要引导高中生引入一些伟人的英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鼓励高中生向伟人学习,拥有高尚的家国情怀与无私奉献的意识,积极培养高中生的英雄情愫。教师要在演讲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道德教育,尤其是英雄教育,为高中生积聚正能量,并借助伟人事迹提升高中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二)借助讨论教学渗透德育活动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文内容开展讨论教学,充分利用高中生主体认知能力较强的客观优势,推动高中生在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与集体讨论中实现灵感交汇与思想碰撞。高中生针对课文内容开展讨论活动,为教师渗透德育活动提供了实施空间,也为教师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活动契机,能将文化自信元素融入集体讨论中。讨论教学能为高中生提供思想交流与自我教育的好机会,也能为渗透德育与文化自信培养提供途径。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 的讨论教学中,Reading 中为高中生提供了“唐山大地震”的一些灾难信息以及救援情况,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是值得高中生自由讨论、互助交流、深度学习的德育素材。为了提升高中生在讨论教学中的参与率,教师可以实施分组活动,让高中生以空间区域为分组标准,形成自由讨论活动单元。当高中生自由讨论地震的危害以及地震预报的困难时,还要组织高中生讨论如何帮助地震灾区的人们尽快完成救援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为了提升德育效果以及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为高中生提供“汶川大地震”的案例素材,尤其是地震发生后解放军率先到达救援现场展开对被困人员的搜救行动。高中生会在分组讨论中积累自然知识与生活常识,会在自我教育中强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意识,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会因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有效强化高中生的民族荣誉感与民族自信心,强化文化自信。教师设计的分组讨论活动不仅能实现对高中生的道德教育,还能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借助电化教学渗透德育活动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文内容开展电化教学,借助多媒体设备为高中生展示课文内容以及课外知识,帮助高中生获取大量语言素材,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电化教学具有突出的表现性与展示力,能为渗透德育活动提供充足的融入途径,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助力高中生健康成长。电化教学能为高中生提供多元化的感官刺激,能自然融入德育资源,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 ound the world 的电化教学中,Reading 部分,教材为高中生提供了一篇题目为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的文章,并介绍了Halloween,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Spring Festival 等世界各地的重要节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高中生提供节日视频信息,帮助高中生了解教材内容中提到的节日,并积累节日知识与文化信息。这样的教学,会让高中生了解世界各地人民对于节日、死亡、英雄、收获、春天的不同观点以及传统风俗,帮助高中生了解各国人民的思想意识与文化风俗,有效丰富高中生的知识见闻与文化视野。另外,教师还要专门为高中生用英语制作教学课件,系统介绍我国的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帮助高中生全面了解传统节日中的人文情怀,充分展示传统节日中的道德教育、文化考量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与敬畏。通过帮助高中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强化高中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深刻感悟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对高中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中的世界节日信息,引入我国传统节日的生活风俗与人文考量,对高中生进行高质量的文化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借助辩论教学渗透德育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文内容组织高中生开展辩论活动,直接对比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在激烈辩论活动中突出东方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智慧积淀,切实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有效增强高中生的民族归属感与民族荣誉感。高中生能在自由辩论中认识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美德的科学性、传承性、艺术性。辩论教学能为高中生提供高品质的德育滋养,切实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三观。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Unit 2 Healthy eating的辩论教学中,高中生对于汉堡包、可乐、炸鸡腿、薯条、比萨饼、牛排、烤肉等西方食品趋之若鹜、来者不拒,甚至产生了一定的盲目崇拜心理,忽视了我国数千年的饮食文化。教师组织高中生开展辩论活动,帮助高中生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匠心独具”与“博大精深”,一起讨论西方食物与我国食物的特点,帮助高中生积累更多更好的饮食文化与健康知识。高中生不仅能强化文化自信,还能理解饮食文化中色香味的均衡、食材的搭配、营养的全面,启迪与教育高中生不崇洋媚外。教师设计的小型辩论活动能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实现思想启迪与品德教育。

(五)借助启发教学渗透德育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文内容开展启发教学,为高中生提供充足的案例资料,引导他们在自主甄别、积极思考、自觉比较中强化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教师还可以借助案例素材对高中生进行德育以及思想教育,借助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剖析能力、判断能力实现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展示启发教学的实效价值。启发教学能以案例事实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对高中生进行德育与思想教育。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的启发教学中,高中生会觉得本单元的剧本内容非常有趣,甚至是滑稽可笑。教师要利用电影《百万英镑》中亨利·亚当斯获得“百万英镑”前的拮据生活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尴尬遭遇,和获得“百万英镑”前后的巨大反差激发高中生积极思考。高中生就会明白“百万英镑”是改变人物命运的幕后推手,帮助高中生看到“资本”对于人性的扭曲与摧残。高中生能从教师提供的案例素材中获得信息对比与有效启发,在主动思考中悦纳思想教育与品德教育,看到西方社会的一角,强化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具有非常突出的人文性、思想性以及教育性,非常适合渗透德育活动,二者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与兼容性。英语教学也适合立足文化自信视野进行德育渗透活动,为高中生提供高品质的认知内容与教育滋养。因此,教师要以文化自信为指导思想,立足英语教学实践,借助演讲教学、讨论教学、电化教学、辩论教学、启发教学渗透德育,为高中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对高中生进行心智启迪、思想教育、品德提升与心灵净化,实现高中生的视野拓展、思想进步与品德提升,科学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视野高中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居· 视野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