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高中生新时代德育

2023-09-11

关键词:育人德育活动

高 军

(深圳市高级中学,广东 深圳 518040)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德育实效,深圳市高级中学德育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德育内容,强化学校德育的六个路径,积极构建新时代德育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加强文化育人,重在熏陶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渗透性和长久性的作用,能激励学生不断成长和进步。

(一)文化育人,理念先行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未来、“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把育人为先的办学理念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起点,培养“团结协作、敢于成功”的学校精神,践行“用功深厚,用心高远”的学校法则,树立“善为拓新、善教乐业、善学求真”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致力于培养“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力”的时代新人,形成了“井然有序的宁静、书香四溢的高雅、春风拂面的温暖、蓬勃向上的朝气”的校园文化。

(二)文化熏陶,紧扣主题

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学校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优秀文化进校园,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意志品质、未来担当等作为主题内容,开发了系列理想信念教育德育课程,走出了不同寻常的文化熏陶之路。学校紧扣时代脉搏,开展特色课程:“时代选择与青年担当”为主题的校长系列党课讲座;“党史立心 筑梦韶华”为主题的系列升旗活动。同时开展了“百年路·少年志”紫堡杯辩论赛;集体观看优秀党史题材文艺作品《觉醒年代》;“庆祖国七十二华诞,忆百年筚路蓝缕”黑板报设计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加强课程育人,重在渗透

学校植根优良传统,力求创新,积极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 号),充分依托校内拓展课程和校外整合课程两大德育课程阵地,双管齐下,凸显课程渗透、强化育人实效。

(一)拓展载体,塑造生态意识

一直以来,学校以生为本,持续拓展德育场域载体,力求丰富德育体验平台,积极塑造德育课程生态意识。每周升旗仪式结合时事,精选教育主题,通过升国旗唱国歌与国旗下的主题演讲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植根于日常,扎根在学生心间;垃圾减量、分类课程在开发环保主题班会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成立“小绿叶”垃圾分类小队,在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提升环保意识;劳动教育课程通过日常班级清洁、定期大扫除、校园卫生包干区等形式渗透劳动教育,强化学生劳动素养;心理预防课程依托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题课堂、心理班会课程、学生心理管理跟踪系统等阵地,探索构建集团校办—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年级—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的多层心理预防与救治机制;GLOBE 德育课程是学校品牌课程的重点项目,其主旨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运用全新的教育思维,面向未来,实施全新的课程体验,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形成公民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具有开放的视野、领袖的情怀和全球公民的责任。

(二)整合资源,开发课程外延

学校努力寻求社会力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开发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安全体验课程中,学校联合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开创性地建成了 “安全教育体验中心”,打造“体验+课程+考核”的学校安全教育模式,起到了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幸福整个社会的良好社会效应。禁毒预防教育课程,学校联合深圳市禁毒局开发深圳市高级中学禁毒教育馆,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2018 年,学校被国家禁毒委、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三、加强活动育人,重在导向

(一)科学设计,加强引导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育人方式。良好的校园活动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自然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校园活动如果想获得学生的欢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目的,需要学校整体思维,系统化思考,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以此加强育人成果。

(二)构建体系,活动育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校园活动设计和举办经验,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活动育人体系。该体系包括入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型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类学生社团活动,以及一年一度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这三类活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和特色舞台。以艺术节为例,学生可以选择参与美术创作与展览、歌唱比赛、英语口语大赛、课本剧比赛、诗词大赛等活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总有一个活动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变得自信且阳光。

四、加强实践育人,重在体验

深圳市高级中学以一系列制度化、精品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增强学生的德育体验为核心,扎实推进各项德育工作落地生花,结出了丰硕的教育果实。

(一)忠诚担当,实践渗透

军训是每个学子的第一堂实践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责任意识和忠诚担当意识。学校十分重视军训,2021 年9 月,由于疫情和校区维修等原因,当届军训被搁置,学校为此专门安排在期末考试结束后补训。站军姿、军体拳、唱军歌、跑操、内务整理等每一项都不打折扣地得以推行。踢正步时学生们的汗珠流到嘴角,尝到的除了苦涩还有高标准严要求带来的坚韧;站军姿时皮肤被晒得黝黑,眼神却更加坚毅;内务整理时反复操作后叠成的“豆腐块”,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如果军训是让学生体会“找点苦吃”“苦中作乐”,那么每届高一年级在高考期间去井冈山的社会实践活动,则让学生深刻地感知到革命先辈创业之艰辛和今日幸福生活之不易。活动依托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通过结对仪式、同吃同住同劳动、重走长征路、参观红色经典、祭奠烈士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红米饭、南瓜汤的咀嚼下咽,革命故事的入脑入心,挽起裤腿和农民伯伯一起下田插秧,都让这些来自国际大都市的学生深切体会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回馈感恩,注重体验

每年3 月学校都有一大批优秀学子踊跃报名参加“我在深高等你——回访初中母校活动”,同学们自发结成团队、查阅资料、联系老师、撰写文案、提升表达。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一方面更加紧贴学校的脉搏,领悟学校的办学理念,把握校园文化特色,另外一方面也从过来人的角度感受到了成长和责任。

每年暑假举行的“为爱奔跑”支教活动,虽然只有部分同学参加,但从前期的宣讲动员到后期的支教汇报,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对接学校和同龄人的窗口。无论是内蒙古草原篝火晚会上的才艺交流,还是广西农村教室里的“英语对话”,都是青春的美丽注脚。

对于深圳学生都要参与的义工服务,学校力图做得更精细、更有实效。时数规定、实地打卡、评优评先、汇报交流、表彰宣传,每个流程都不打折扣。依托全市统一的德育平台,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义工服务数据库,定期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实例,引导全体学生将义工服务做稳做实,在志愿公益活动中服务他人、成就自我。在良好氛围的引领下,家长积极配合,主动提供多元化的义工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德育资源。

五、加强管理育人,重在规则

学校秉承“育人为先,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制度之治”为坚实根基,以“刚柔并济”为重要方式,打造有原则、有温度的管理育人模式。

(一)依托制度,培养意识

制度具有长远性、根本性,构建全面、科学的管理育人制度体系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管理规则化不仅能确保育人工作科学有序开展,而且完善的校纪校规、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的管理氛围,无形中也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结合本校实际自编的校本教材《学生规范手册》《班主任手册》,构建起规范、科学、全面的制度管理体系,大到学籍管理、优秀评比,小到宿舍枕头摆放等,都有明确的管理规定。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能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与规则意识。

(二)刚柔并济,数据加持

首先,打造润物无声的柔性管理体系。刚性管理是学校管理育人的“骨架”,起到基础和支撑的作用;柔性管理是学校管理育人的“血肉”,起到辅助与补充的作用。学校将“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成长,确保学校管理育人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提升管理育人的温度。

其次,创设数据化精准管理育人的智慧体系,实现大数据与德育的深度融合。学校形成“和谐班级管理系统”“心理健康管理系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三大数据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化管理系统,为学生德育发展勾勒出一幅精准的数据画卷。一方面可以智慧化管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潜能;另一方面依据数据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在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困惑,有效提高管理育人的实效性。

六、加强协同育人,重在配合

(一)形成合力,相互赋能

多年来,家校融合教育不仅是学校一贯坚持的举措,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索。学校中心校区的心理咨询成长中心是深圳基础教育领域开办最早的心理咨询中心,每年都会接待大量家长咨询。中心还定期开设讲座,帮助家长解决子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南校区的慧育家长课堂、馨育班主任课堂,北校区的“育贤”家长学堂和东校区的亲子沟通工作坊等,都体现出学校在家校融合共育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也是学校“创办国际一流教育共同体”发展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校社共育,请进走出

学校与社会的融合教育主要是“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是指学校充分引进社会资源,服务相应的教育主题。作为学校社会融合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紫堡大讲堂”活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特聘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家长和热心人士开设公益讲座,与学生畅谈职业体验,介绍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某一领域职业应具备的能力要求等,以积极应对新高考选科制度带来的挑战,使学生能更好地认清自我和相关职业、专业的发展,为升学、就业以及未来人生的发展做好准备和规划。除“紫堡大讲堂”外,在升旗仪式上,派出所民警、交管局领导、消防局官兵先后来校讲解法制、交通安全以及消防教育等。这些来自专业领域的人士,以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同学们带来了最直观的教育和崭新视野。

“走出去”是指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不同类型的人或事,接受社会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学校每学年都会组织几次校外研学活动,设置不同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社会中真听、真看、真感受。职业体验是学校开发的校社融合特色课程之一,由学生家长根据自身资源开发一些现场体验,让学生得以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企业中进行职业体验,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

多年来,深圳市高级中学永葆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守德育主阵地,守正创新,着眼细微,努力推动新时代铸魂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活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