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2023-09-11马士光

关键词:良好习惯行为习惯习惯

马士光

(滕州市南沙河镇仓沟小学,山东 枣庄 277513)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个体道德素养的发展。小学班主任身居教育第一线,担负着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任,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对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德育,从思想和行为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性格爱好、认知特点和发展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小学班主任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让小学生开启自己精彩的人生。素质教育理念下,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也是落实新课标改革“三维目标”的重要手段。班级管理工作是小学班主任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其综合能力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班级管理工作既包括班主任对班级事务、班级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包括学生的自我管理。班级管理工作按照教育教学目标,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组织、协调和发展,以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和班级文化,从中规范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为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小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各个方面,小学班主任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挖掘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培养其自信心,促使小学生向着自己擅长的领域和方向发展;通过班级管理开展团队协作,让小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建立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习惯可以促进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品质,为小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奠定基础,而这对于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是要使小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小学班级容量较大,小学生因年龄特点,自主能力、学习能力、自制力等都相对欠缺。小学班主任通过班级管理工作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可以弥补学生在能力和水平上的不足,同时能提高小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减少班主任班级管理事务,减轻班主任班级管理压力,使班主任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细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见,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促使其自觉遵守班级规范、维护班级环境和风气,有利于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二、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一)增强班级管理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高速发展时期,思想和行为习惯尚未定型,年龄特点使得小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可塑性,在这一时期培养其良好习惯至关重要。班主任要从班级管理意识出发,一方面,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发挥自我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民主管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在参与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发挥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体,小学生喜欢模仿,因此,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规范自我言行,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比如,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带着和善的目光与学生视线接触,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让学生从中学会倾听他人、理解他人的良好品质。再如,班主任在班级劳动中要做好带头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此外,班主任可以将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为典型进行宣扬,比如,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同龄人是小学生熟悉的人,是很好的学习榜样和学习对象。

2.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双减”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让教育教学回归课堂,学生减的是课内外辅导和课业压力,但这无疑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更高要求。在班级管理中,小学生要找准自身定位,不能再将自己视为被管理者,而应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体参与其中。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班主任可以对其安排、布置一些任务,引导和帮助他们完成,从中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对于中高年级段的小学生,随着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学生要变被动为主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自主安排。

以班级卫生来说,这是班级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看到教室内有纸屑垃圾,学生就要做班级环境的管理者,主动清扫,维护班级环境卫生。学生还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等,这些虽然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从中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品质,坚持下来自然就能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对于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涉及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小学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小学教育是奠定学生基础的阶段,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会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计划、有章法,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决定着学生会成长为怎样的人。行为习惯有着非常广泛的覆盖面,包括卫生习惯、道德品质、时间观念等,班主任要在日常班级活动中向学生渗透良好行为的重要性,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长此以往,学生置身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中,自然能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并在班级活动中自觉成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践行者。

2.在良好学习习惯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小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这是其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也存在较多问题,表现为书写不整洁、抄题不仔细、学习态度不积极、依赖性强等,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和学习状态。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向学生讲述不良学习习惯带来的负面作用,甚至是危害。比如,数学中看似不起眼的小数点,如果在科研工作者手中出现错误将会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此外,班主任还要强调良好学习习惯对一个人产生的积极影响。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班级阅读大会,向学生讲述阅读给人带来的乐趣、情感体验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一生。

3.在良好生活习惯中增强学生自理能力

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缺少良好生活习惯的支撑,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着重培养小学生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等生活习惯,让小学生在看似平常的事情中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强化其自理能力。以低年级小学生的卫生习惯为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桌、书包,保持桌面整洁,好的行为习惯会让人心情愉悦,省去翻找书本和文具的时间,使小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理运用奖惩机制,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需要在相应的规范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并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对小学生实施刚柔并济的班级管理模式,以此激发学生内心形成良好习惯的动机。民主式的班级管理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小学班主任在制定相应班级规范的过程中,应促使学生共同参与,这样的班级规范不是“死板式的”要求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是贴近小学生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的约定,更具适切性。

比如,激励在个体成长中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得到他人肯定的小学生会自主强化行为和言行,这就在无形中为其养成良好习惯打下了基础。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挖掘小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小学生在遵守自我参与制定的班级条约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班级管理惩戒机制也不能是空缺的,班主任要掌握好惩戒的尺度,惩戒是目的是修正,不能挫伤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小学生引以为戒从而做出积极良好的改变。

(四)加强家校联动,共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是长久且深远的,家长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尽全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家长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一言一行等都作用在学生身上,一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身言行,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却没有意识到孩子长期受此影响,在思想和行为上也会偏离正确轨道。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要号召家长积极参与,家长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做孩子的榜样,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比如,饭后家长跟孩子一起聊聊在学校的情况,有一段亲子阅读时间,要求孩子做的放下手机家长首先要做到,早睡早起、尊老爱幼,同时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使用后的物品要放回原处方便下次使用、吃苦耐劳等。

家庭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要加强对家校合作的重视,尤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班主任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与家长及时沟通。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加强信息的双向传递,方便班主任和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实现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个体的综合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班主任要开展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并从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班主任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行为习惯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