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让幼儿“勇敢”起来

2023-09-11马雪婷

关键词:勇敢歌唱情境

马雪婷

(南通市通州区运盐河幼儿园,江苏 南通 226300)

“勇敢”是一项优秀品格,以“勇敢”为主题对幼儿开展人格教育,可塑造他们的人格品质,对于他们的终生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儒家强调“三达德”,即智、仁、勇,将“勇敢”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人格之一。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勇敢、智慧、公正、节制”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勇敢”的内涵非常多元,体现了一个人的沉着、坚韧,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敢于直面挫折的信念,也蕴含着个体在面对抉择时的智慧和勇敢。学前教育阶段,是最容易形成“勇敢”品质的阶段,以往由于教师对“勇敢”的内涵理解不深、把握不全面等原因,导致幼儿“勇敢”品格教育落实不好。今后,教师必须抓住幼儿阶段品格养成的关键期,充分尊重、理解、关爱幼儿,多措并举,增强幼儿“勇敢”品质的养成,让幼儿能自主、自信地迎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一、幼儿阶段“勇敢”品格的内涵

(一)何谓“勇敢”

对于“勇敢”,其意义具有多层理解。最初的“勇”,体现了尚武意识,即从力的层面,解释为勇武、彪悍;从心理层面,可解释为坚韧、无畏;从气质层面,可解释为勇毅的状态。其次,“勇敢”的“勇”,又体现了道德范畴内的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重塑勇德”,即将勇武与坚强的意志力融合起来,使其具备“为善”的力量。将“勇敢”作为道德价值,赋予勇敢理性的认知,即勇敢要出于理性的选择,要有理智的参与。面对危险时,在不知其为何物,或难以完成时,依然不惧怕,这样的“勇”,并非真正的勇敢。先贤们提出的“勇”,不是单纯的无所畏惧,而是一个勇敢的人,懂得什么应害怕,难以为继,什么不应害怕,敢于直面。

(二)幼儿“勇敢”品格教育

培养幼儿勇敢品格,重点是加强幼儿强健体魄、理性道德勇气的激发,彰显勇的“不惧”特征。同时,围绕幼儿生活体验,突出幼儿对道德勇气的理解,引领幼儿能践行积极、勇敢的行为,获得坚韧、勇于探索的信念。很多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会选择放弃,甚至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感到恐惧。比如,一些幼儿害怕天黑,一些幼儿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一些幼儿不敢在同伴面前讲话等。教师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弱点。同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要让幼儿懂得,只要不超过自身的能力,就要助人为乐。

二、依托故事体验“勇敢”

在经典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与价值观资源,幼儿喜欢听故事,从故事人物解析中,为幼儿呈现“勇敢”的榜样,从而熏陶幼儿的道德品格。比如“大闹天宫”“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民间故事,为儿童塑造了各具特征的鲜活人物形象,让幼儿从中理解和接受故事所传递的正确价值观。正如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所言,“真正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像什么?像水果,在享受吃水果的过程中吸收营养”。因此,通过讲读儿童故事,指引幼儿将自己与主人公进行对照,从中坚定和认同主人公的道德立场,让勇敢品格寓教于乐。

(一)读《区寄除贼》,认识“勇敢”

在讲故事之前,围绕“勇敢”展开讨论互动。教师可设置有创意的问题,吸引幼儿注意,比如:有谁知道什么是“勇敢”?并适当启发,有的幼儿认为,勇敢就是不会哭;有的认为,勇敢就是别人欺负我,我要反抗;有的幼儿认为,勇敢就是挑战自己不敢做的事;有的则认为,勇敢就是不怕黑。对于“勇敢”的理解,大部分幼儿的理解是相对片面的,教师通过阅读故事,让幼儿认识故事中的人物,理解勇敢的具体含义,为后续体验勇敢、践行勇敢做好准备。在《区寄除贼》故事中,主要讲述了区寄被人贩子带走后,区寄并未哭闹,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敢,与坏人斗智斗勇,最终战胜了坏人。结合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与区寄相关的内容。请幼儿想一想,当区寄身处危险时,他是怎么做的?他的哪些表现属于勇敢行为?进而指引幼儿感知勇敢的含义。如有幼儿回答,区寄敢一个人去放牛;有幼儿回答,区寄被坏人抓走后,不哭,还想办法逃走,这就很勇敢;有幼儿回答,区寄被坏人打,也不哭,很勇敢;有幼儿想到,区寄利用火把把绳子烧断了,很勇敢。通过认识区寄,让幼儿感受到区寄的勇敢,并以区寄为榜样,成为勇敢的孩子。

(二)演《区寄除贼》,感知“勇敢”

幼儿阶段爱表现、乐探索,教师可以结合故事,鼓励幼儿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感受区寄除贼中人物的情感、心理及行为。表演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理解“勇敢”的机会,也让幼儿能真切感受“勇敢”的意义。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蜡烛、木制刀具、绳索等材料,结合故事情节,由幼儿回忆故事,自主展开故事创编与表演活动。教师通过启发、点拨等方式,指导幼儿注意不同人物、不同行为的心理、情绪变化,幼儿能很快明确自己的角色,并积极参与故事表演。幼儿对故事表演热情很高,也很认真,特别是一些幼儿对故事的领悟很深,能注意人物之间的配合,在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都演得很投入,加深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有了真切的表演经历,再围绕“勇敢”展开讨论,幼儿能从移情中感受到“勇敢”,就是要敢于正视困难,并开动脑筋,积极战胜困难。

(三)参与“感受黑暗”,突破心理恐惧

加强幼儿“勇敢”品质的培养,教师要蹲下来,聆听幼儿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一些幼儿害怕黑暗,一些幼儿不敢一个人睡。对于黑暗的恐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感受黑暗”的游戏活动,以此强化幼儿的勇敢能力。首先,教师准备若干条薄毛巾,用于蒙住幼儿的眼睛。在体验“黑暗”游戏前,让幼儿充满战胜内心恐惧的信心。接着,轮流让幼儿蒙上双眼体会黑暗,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在“黑暗”条件下,教师指引幼儿做一些“抓人”游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增加游戏的挑战性。显然,通过游戏体验,能让胆小的幼儿适应“黑暗”,并慢慢战胜。活动结束后,围绕“勇敢”,再让每个幼儿说一说还有哪些害怕的东西,如有的幼儿表示,自己怕蛇;有的幼儿表示,自己怕高;有的表示,自己怕打针;有的表示,自己怕抽血等。教师顺势鼓励幼儿,要勇于克服这些恐惧,战胜恐惧就是一种勇敢。通过“黑暗”游戏活动,让幼儿经历一次战胜内心恐惧的体验。

三、巧用情境调动“勇敢”

“勇敢”品质的培养,要给予幼儿更多勇于体验、勇于表现、勇于实践的机会,而情境教育,就是以生活化、真实的教学场景,来激发幼儿挑战自我的勇气,让幼儿自信起来、开朗起来、勇敢起来。

(一)营造生活化体验情境

在幼儿群体中,有一部分怕生、胆小,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讲话,更不敢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针对这类幼儿,教师提倡要多为他们创设生活化活动情境,激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勇气,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并勇敢地展示自我。比如,教师设置“勇敢的战士”体育游戏,以军事打仗为场景,提前准备饮料瓶做成的“手榴弹”、废旧纸箱做出的“坦克”等玩具,以营造战地环境,吸引幼儿的参与热情。教师先安排活泼好动的幼儿进行演示,根据口令,由幼儿进行动作模仿。如“打枪”,幼儿要用手模仿射击的样子;“拼刺刀”,幼儿要迅速下蹲;“骑马”,幼儿要全身动起来,做出骑马的样子;“投弹”,幼儿要将手中的“手榴弹”投出去。该活动场景热烈,幼儿参与热情高。对于胆小、不爱表现的幼儿,安排活泼的学生帮忙带领,形成一个团队,共同参与战斗演练,锻炼幼儿克服内心的胆怯,收获积极向上的勇敢品质。

(二)适时应用搁置策略

化解幼儿被动、退缩等不良习惯,教师不能一味地催促,而是要给予幼儿自主行动的时间,学会等待“勇敢”。情境教育中,除了搭建幼儿学习情境外,还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去“玩”,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权利,遵循幼儿身心成长规律。每个幼儿在尝试时,都会遇到失败的情形,失败的次数多了,幼儿内心会产生逆反心理,尤其害怕与其他幼儿比较,担心再次失败,于是就表现出退缩的情形。基于此,教师可以对幼儿的失败给予“搁置”处理,及时介入并给予幼儿正确指导,特别是掌握相应的技巧、方法,启迪幼儿再次行动起来,一步步、一次次去尝试,去体验,慢慢地让“勇敢”的品质得以养成。比如,教师设置“勇闯迷宫图”游戏,每个人都有一张迷宫图,一支记号笔,根据游戏规则,观察迷宫图,在规定的时间内,从迷宫的入口开始,画出正确的走出迷宫的路线。一些幼儿在尝试多次失败后就放弃了,不想再玩了。这个时候,教师要走进幼儿,与幼儿探讨面对失败时应怎么做。教师结合自己“游泳”的故事,分享曾经失败的趣事:“老师也会被教练批评,会被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嘲笑,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当想到克服困难,就可以像鱼一样在水里自由自在时,老师又一次次学习。在大家的帮助、指导下,教师慢慢学会了游泳,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你也可以再试一试,只要勇敢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闯关成功。”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又充满了信心,勇敢地去完成闯关游戏。

(三)引入歌唱激活心灵

情境教育要关注幼儿心灵的成长,特别是在培养勇敢品质时,更要鼓足幼儿自信、主动、积极地面对困难。通过唱歌教学,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幼儿放松心情,摆脱顾虑与恐惧。每个幼儿都需要教师的关爱与赞赏,教师通过歌唱,让幼儿走出自卑、走出羞涩。幼儿通过参与歌唱表演,展现自我风采也能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教师要给予真诚的鼓励,不能单纯地说“你真棒”,而是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用鼓励性的语言、肢体动作,让幼儿从心里感受到教师的赞扬。如,某某小朋友,你的歌声真好听,就像百灵鸟一样。还有你的眼睛,在歌唱的时候,笑眯眯的,老师能感受到你的快乐,你的歌声真切地打动了我。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中,内心会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更会在以后的歌唱活动中,积极表现。同时,在歌唱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分组竞赛方式。竞赛就需要比较,各组的幼儿都要放下内心的顾虑,为本组的荣誉而战。对于不爱表现的幼儿,通过集体演唱的方式,让幼儿体验集体荣誉感。如,在学唱《数鸭子》时,各组幼儿在歌唱中还要增加创编动作,声情并茂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对于胆怯的幼儿,会在小组竞演中慢慢敞开心扉,找到自信,收获成功的力量。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联欢活动,让每个幼儿都参与表演,在愉悦的歌唱氛围中,展现幼儿的才华。对于因紧张而退缩的幼儿,在多次展演中也会慢慢克服,逐渐享受表演的坦然与乐趣,心理素质得以增强,勇敢的心灵得以锻炼。

猜你喜欢

勇敢歌唱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为你而歌唱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护患情境会话
当代国内学界“勇敢”美德研究进展及问题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