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官帽子”变身“教育人”
2023-09-11邯郸市丛台区丛台第二小学于生海
■邯郸市丛台区丛台第二小学 于生海
校长职级制改革不只是摘掉校长“官帽子”的管理制度体系变革,其本质在于校长工作领域专业化、校长队伍群体专业化的变革。2019 年,邯郸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骨干校长、燕赵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专业化发展机制,打破校长行政化管理模式,校长工作积极性和能力素质均得到明显提升,城乡办学水平日趋均衡。
创新校长认定选聘,推动专家办学
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学校机构规格没有改变,校长根据原行政级别对应的专业技术职称纳入职称序列,取消行政级别,校长、教师统一执行专业技术职称,新任校长按照职级制规定进行选聘。校长任职实行四年一聘,聘期届满由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参考考核评价结果决定是否续聘。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满两个聘期的校长必须交流,鼓励优秀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实行校长资格认定。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认定由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担任中小学校长必须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每两年认定一次,有效期为6 年。区教育局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从副校长、优秀中层干部中,通过组织推荐、公开考试等方式选拔,并接受任职资格所需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培训和跟岗挂职锻炼培养,经综合考核合格后,认定校长任职资格。校长后备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年终考核优胜劣汰。
完善校长选聘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区组织、人社、纪检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组成校长选聘委员会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公开选聘新任校长。具体由区教育主管部门对拟选聘校长的专业水平、办学业绩、教师认可、同行评价等进行综合评定,通过推荐考察、竞争上岗等方式进行资格认定,选聘产生的人选由区组织、人社部门按程序审批备案后,交由区教育主管部门聘任和管理,区纪检部门对竞聘人员资格、专家评委组成、选聘程序是否公平等进行全程监督,推动校长由传统的委任向职业化、专业化的选聘转变。
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监督保障。2022 年4 月,丛台区印发《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准确定位学校党组织、党组织书记、校长的职责和权利。我校切实贯彻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学校党建工作的制度保障,对涉及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分工、干部人事、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和事关全局性、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要求必须由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完善教职工参与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推进校务公开、专家论证、民主评议等制度,坚持校长职业化、专业化,以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打造学校。
注重校长培育培训,促进能力提升
完善校长培训机制。围绕校长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专业职责要求,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实行校长培训学分管理,将培训学分和培训考核结果作为校长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
开设校长传经讲堂。定期邀请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育家、老校长为年轻校长和新任校长培训,将治学思想、办学理念、教育情怀与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传授分享,带动更多校长在专业道路上快速成长。
创建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省级、市级骨干校长、燕赵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等名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成立名校长工作室,通过主题研讨、学术论坛、网络研修等形式,推进校长队伍培养、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成果推广、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的开发整合等系列工作,促进校长队伍整体素质能力提升。
开展名校集团化办学。发挥名校辐射带动作用,为名校确定一所或多所农村薄弱学校作为帮扶对象,建立名校带动薄弱精准帮扶共同体,围绕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帮扶合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校长考核评价,激发真干实干
树牢实绩导向,用好考核结果。组织专项考核,通过电话随访、问卷调查、现场打票等方式,围绕办学满意度、工作业绩、校长能力、个人荣誉和教育教学研究等,对受聘校长进行考核评价。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校长在一个聘期内,年度考核结果连续两年为优秀的,可在同职级晋升一个档次;聘期内连续考核均为合格等次者,不得晋档;聘期内有一次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以此充分调动校长工作积极性。
实行定期业绩考核。校长聘期内与区教育主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管理书,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由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其中年度考核结合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进行。考核评价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 个等次,严格按照考核结果与校长职级薪酬挂钩,与聘期内校长晋升或诫勉降职挂钩。
开展办学满意度评价。完善学校管理评价体系,区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办学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校长业绩考核和职级认定的重要依据。学校管理人员、家委会成员、教职工代表组成审查小组,定期组织教职工与学生家长等社会层面参与办学满意度调查评价。校长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增进与教师的交流理解,凝练学校精神,从“官本位”向教育家形象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对副校长等学校管理者没有形成完整的考核评定激励体系,可能会有损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导致校长以自己为中心突出个人成绩,为追求教育成果形成个人主义作风,导致工作难以获得教职工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