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之一

2023-09-11河北省教育厅刘凤彪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发展

河北省教育厅 刘凤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离不开立德树人。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教育涂抹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政治色彩。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对此必须有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认识。

一、要在思想深处真正弄清楚“为谁培养人”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有阶级性的,是讲政治的。不能将教育从真实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社会运动中抽离出来,孤立、片面地看待它,必须将教育问题置于产生这种问题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社会运动之中来看待。

现实生活中,常有老师自嘲是“教书匠”“孩子王”,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一切OK了。也有人说“我只是教书,政治与我无关”。其实,这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误读。对这种低级、幼稚的错误认识,早在1950 年,时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先生就进行了深入批判。钱俊瑞先生详细论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特别分析了“我不为谁服务,我不参加政治,我为教育而教育”这种自欺欺人观点的错误性。

一百七十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揭开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学者有关教育神圣、教育平等、教育自由等的神秘面纱,深刻指出:“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邓小平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

这个时代,政治认同、政治立场不可能避而不谈。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没有超越群体利益的绝对自由之人。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制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因此,教育的政治性要求我们必须以历史和世界的时空观来审视教育,审视教育所处的环境。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的世界局势: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以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为代表,西方世界洋溢着“历史终结”的论调,提出历史将终结于资本主义;西方国家有人热衷于以“中国政治崩溃论”唱衰中国;等等。

此外还有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和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社会崩溃论”,以及后来的“中国威胁论”,都是在我国经济遇到困难或国际局势动荡之际,西方世界着意推高的期待中国发生颜色革命的论调。从西方对中国由“崩溃”到“威胁”的集体臆想中,可以窥见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敌意。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从来就是持遏制的态度,仇视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的国际秩序有着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而对发展中国家常常采取“双重标准”。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更是把意识形态作为其实现霸权主义的新战略。

种种经历和事实告诉我们,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政治属性,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深处弄清楚到底为谁培养人。

二、要在理论层面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教育的政治性让我们从思想深处弄清楚了“为谁培养人”这个首要问题,其实也就间接给出了“培养什么人”这个核心问题的基本答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各个方面自由而又充分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每个“单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个人的发展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是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是与社会生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交织在一起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明确了到2035 年和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从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要全面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具备世界主要现代化强国的一般特点,也具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我国国情的鲜明特征,还具有反映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天下情怀。

因而,我们要培养的人,要服务和贡献于这一宏伟目标。简言之,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体来说,我们要培养的人既要有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有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也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恪守职业道德,勇于创新、善于合作,遵章守纪、敬业奉献。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人。

三、要在实践环节下力气解决好“怎样培养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

教育实践的目的,最根本的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思想品德,并从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基本需求出发,努力实现每个人潜能和特长的充分发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育要注重在育人过程中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价值追求的塑造,使受教育者不仅学到知识和技能,而且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人格,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换句话说,“怎样培养人”其实就是如何去实现教育的目的。

发挥好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培育人才的主阵地,拥有最系统最发达最科学的人才培育模式,它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教学内容,按照特定的教学要求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最基本的发展方向,奠定最基础的能力水平。学校教育为个体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整个社会文明的传承延续和发展进步。

理想的教育,是让每个人都具备做人的基本涵养和做事的基本能力,知敬畏、懂感恩、善良淳朴、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的国家,还要在发展中不断塑造灵魂、涵育人格,做到守正而创新、独立且合作、胸怀天下、求真务实,最终成为拥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

单就围绕学生设定的培养目标来说,学校必须让学生在政治信仰、家国情怀,公共道德、担当奉献,知识技能、创新进取等三个层面上有所追求、有所成就。

首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不是靠一名教师、一门学科、一个教学任务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所有教学环节的共同努力。

学校要举全校之力,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开展集体备课、集中攻关,开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挖掘教育素材、扩展备课资源。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考虑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让他们学会做事,更要考虑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引导他们学会做人,为每个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以及才能、志趣、品质提升奠定文化基础。

其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拨云驱雾、指点迷津,承担着光荣的育人使命,是学生人生成长的榜样、道德的楷模。如果说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果实,教师就是育人工程和文化建设的工程师,是播种、培植、养护的园丁。教师履行哪些职责、如何履行职责,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影响着“产品”或果实的质量。所以,教师不仅要强化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水平,更要加强道德修养、丰富精神品质。教师要以履行职责为遵循、以践行使命为目的、以提升境界为根本,不断夯实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担当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

再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要上下贯通、步调一致,不仅成为学校正确办学方向的引领者,又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撑。

全社会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协同办教育。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

党委、政府要建立、完善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创造、培育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发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严以修身”先立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