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猪场防疫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对策

2023-09-11张曼曼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工作者养殖场生猪

张曼曼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33300)

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相对迅速,带动着畜牧业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国内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生猪养殖整体建设速度相对较快。根据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养殖方式差异,形成了许多种类的养殖方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小型生猪养殖场,这类养殖基地多集中在农村地区,整体的养殖数量相对较少,分布也较为分散。尽管现阶段小型猪场的建设成效较为优异,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小型养殖场内部缺乏完善的疾病预防以及管控措施,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完善。

1 农村中小型生猪养殖场防疫效果较差的原因

1.1 养殖工作者缺乏完善的养殖经验

从现阶段农村小型生猪养殖场养殖成效上来进行分析,养殖工作者自身存在的经验问题,往往是降低当前防疫工作实际效果的主要原因。现代化的农村在发展生猪养殖工作时,并没有全面重视其对于养殖区域的选择以及划分工作,在布局方面也存在有相对不合理的地方,整体的分布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状况。而从与居民区之间的距离方面来看,农村小型生猪养殖场距离居民区位置较近,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降低了环境质量,也为不同类型的病菌带来了繁殖的温床。

部分地区将小型养殖场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但是没有重视其对于水电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备建设以及完善工作,使得养殖场内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面对许多困难与问题。如果养殖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了突发性的问题,也会使得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地调整工作,扩大问题的负面影响。从这方面出发,相关养殖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的展开以及推进过程中,需要前期强化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以及建设成效,保障这类设施能够正常的运行。随后还需要依照生猪养殖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养殖场内部的环境管理,依照养殖场外的环境变化,来对养殖场内部进行气温、湿度以及饲料方面的调整,利用这种方式来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暴发的概率。

1.2 小型养殖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现阶段国内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小型生猪养殖场逐步发展,为养殖人员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在实际的发展方面,许多小型养殖场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重视起养殖场内部所具备的环境效益,导致养殖场内部存在相对严重的脏乱差问题。如果养殖场内这类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极易使得养殖场内各类有害病菌迅速繁殖,导致生猪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患上各类传染病。另一方面,许多小型养殖场为了提高整体的养殖效益,会选择增加内部的养殖密度,利用这种方式来提高生猪的出栏量,从而更好地保障养殖效益的逐步提高。而受到生猪养殖密度过高的负面影响,养殖场内部空气流通性会随之降低,使得生猪无法获取充足的新鲜空气,从而为各类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如果此时养殖场内部出现了生猪的患病问题,则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地传播,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为养殖工作者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疾病有着人畜共患的传播特性,因此小型养殖场内一旦出现疾病的暴发,也会为养殖人员带来较为严重的健康威胁。由此需要全面重视小型生猪养殖场内部的环境卫生管理实际成效,带动养殖人员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养殖方面的疾病管控效果。

1.3 免疫操作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现代化的小型生猪养殖场在建设以及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地区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疾病防疫工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对疾病的管控进行了调整以及优化。但是从实际的工作开展以及工作推进上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养殖场在免疫操作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情况,降低了防疫工作的成效。而相关生猪疫苗在前期保存、运输以及接种过程中,如果存在操作方式、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的情况,则会直接降低疫苗的实际接种效果,导致生猪无法在体内生成充足的抗体。

而在推进疫苗的接种工作时,许多生猪养殖人员不具备完善的疫苗接种能力以及疫苗接种经验,对于不同疫苗之间功效的了解也相对较少,因此极易出现将不同类型的疫苗混合在一起为生猪进行接种的情况,使得疫苗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实际功能,生猪所获得的免疫能力也会大打折扣。部分养殖工作者在对生猪展开现代化的疫苗接种工作时,忽视了对于生猪接种部位的消毒工作,在疫苗接种用具的使用方面也存在着许多方式不正确的情况。从整体上来看,还有部分养殖场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且完善的免疫程序以及免疫档案,导致整体的免疫效果无法达到预期[1]。

1.4 部分养殖场存在药物滥用的情况

相关生猪养殖人员在展开小型生猪养殖场的运营工作时,往往会为了提高生猪的生长效益以及生长速度,选择使用各类药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各类生长激素的应用,部分养殖人员会尝试对生猪添加大量生长激素,来促使生猪进行更加快速的生长。在另一方面,由于生猪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疾病,一些养殖人员会给生猪投喂大量的抗生素。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猪的患病问题,但也会导致生猪产生严重的抗药性,最终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还有许多养殖人员在日常工作的展开过程中,一旦遇到生猪的患病问题,会为了降低养殖方面的成本支出,选择根据自身的养殖经验来对生猪展开治疗工作,降低了生猪的生长成效。

2 解决小型猪场防疫效果不佳的对策

2.1 强化前期的选址工作,完善养殖场布局

相关工作者在推进小型生猪养殖场的前期筹备以及建设工作时,如果想更进一步的提高养殖场所具备的疾病防疫能力以及防疫效果,则需要全面优化并完善选址方面的工作内容。从这方面出发,建设人员以及养殖场负责人,需要对养殖场周边的水土环境来展开对应的调研、检测以及考察,利用这种方式来明确选址方面的细枝末节。在选址工作的展开与推进上,应考虑所在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周边是否存在环境污染、养殖场区域内的通风状况是否有利于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工作等。

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后,生猪养殖场内部还应当对交通相对便捷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工作,保障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完善饲料的供给。养殖场自身如果能够拥有优质的交通运输效果与运输能力,也可以在根本上降低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成本。养殖场完成前期的建设工作后,还应当对养殖场的内部布局进行优化与调整完善。此时养殖人员需要依照养殖场内所饲养的生猪种类来进行区域上的划分,利用这种方式来更进一步对不同类型的生猪展开现代化管理工作。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后,还应当对其他功能性区域进行划分,明确养殖区域、生猪活动区域以及隔离区域[2]。

在养殖场内部的出口以及入口方面,也需要强化管控工作,设置专门的消毒设施,保障进出养殖场的相关人员均能够得到全面的消毒,避免外界有害病菌流入到养殖场内。而养殖管理人员也需要对养殖场的各类消毒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以及消毒,减少生猪排泄物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养殖场的运转方面,相关人员也需要确保养殖场内部的温度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范围之内,从而更有效地减少生猪在生长过程中患病问题的出现。

2.2 规范小型生猪养殖场的防疫工作流程

推进这方面工作时,首先需要员工建立防疫意识以及提高防疫能力,带动这部分工作者能够对现代化的防疫方式、防疫工作流程进行学习以及掌握,进一步在完善免疫程序以及防疫检测工作的基础上来补齐疾病预防机制上存在的短板。完成这部分工作后,需要在养殖场内部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优质的疾病预防检测机制,对养殖场内的各方面环境数据展开监测,明确每次消毒工作的推进成效,确保疾病的检测以及疫苗管控能够得到全面的监督以及管理。

其次,需要生猪养殖场负责人定期对养殖场内部工作者进行防疫能力上的考核。在进行这方面工作时,如果发现养殖人员所具备的疾病防控能力与防控意识无法达到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疾病预防需求,则需要及时推进对应的专业能力培训工作,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所具备的专业工作能力,带动防疫工作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体系逐步走向完善[2]。

2.3 对疫苗以及抗生素进行全面的应用工作

相关工作者在推进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工作时,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提高养殖成效,则需要对各类疫苗以及抗生素合理利用。而在疫苗以及抗生素的实际应用方面,相关人员也需要根据国家所制定的相应流程以及标准来推进工作,确保当前所使用的疫苗符合国家规范,质量检测合格,且抗生素的使用剂量能够保持在一个最适宜的范围之内。

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后,如果想要在根源上来降低抗生素这一类药物的使用数量,则需要养殖管理人员全面完善小型生猪养殖场内部的各类消毒工作,定期展开消毒的同时保障消毒用具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应标准,为生猪创造一个相对健康且适宜的生长环境。在另一方面,养殖人员也需要对生猪生长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饲料来源展开全面的管控工作,明确每一类饲料的实际来源以及营养成分,减少劣质饲料流入养殖场的可能性。

2.4 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现代化生猪养殖方案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地促使生猪生长良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则需要根据当前养殖场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宜当前养殖场发展的养殖管理方案。生猪在生长过程中,往往需要相对较多的营养物质补充,才能更好地保障出栏质量以及出栏时的重量能够达到相应标准。由此养殖人员在饲料配比工作时,需要优先筛选出高质量的饲料,根据生猪当前的营养物质需求,来进行对应的饲料调整工作。必要时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其他药物与营养元素,利用这种方式来确保生猪可以在生长过程中获取到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生长成效[3]。

2.5 强化养殖场内养殖工作者的疾病防控意识

现代化小型生猪养殖场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的实际效果,则应当全面重视养殖工作者防疫能力的培育工作,确保养殖人员能够具备良好且完善的疾病防控意识。养殖场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的展开过程中需要充分明确,生猪养殖人员所具备的疾病防控意识以及防控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到养殖工作的展开与推进成效,由此需要强化养殖场内部的防疫宣传工作。

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后,还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传授,完善免疫工作的各方面内容。这部分需要相关工作者全面明确现代化疫苗接种工作对于生猪养殖所具备的向上推进动力,全面保障生猪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疫苗接种工作,从而形成优质的免疫能力[4]。

2.6 完善隔离方面的工作

在推进现代化的小型猪场生猪养殖工作时,相关工作者需要全面明确隔离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养殖推进效果。猪场为方便养殖以及卫生清洁等,会在建设时设计诸多分区,分为养殖区与生活区等。养殖户应该对养殖区与生活区进行隔离,要根据当前的流行状况合理安排隔离消毒工作,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及以上的消毒工作,并且每个月还要进行一次完整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对消毒剂进行适当更换,防止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使得其效果不佳。除此之外,对于有发病症状的猪要及时与健康的猪进行隔离,防止疫病的蔓延。

3 结语

在对小型猪场防疫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时,可以从猪场的完善隔离工作入手;强化养殖场内养殖工作者的疾病防控意识;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现代化生猪养殖方案;对小型生猪养殖场的防疫工作流程进行对应的规范,从而不断提升最终的工作展开以及推进成效。

猜你喜欢

工作者养殖场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关爱工作者之歌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