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10 年国外自评二语教学研究进展与启示

2023-09-10何树燕卫婷婷陈朋邱靖舒

现代英语 2023年9期
关键词:目标语言二语母语

何树燕 卫婷婷 陈朋 邱靖舒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1)

一、 引言

自我评估(简称自评)是指人们对自我当前在某一领域知识能力的评估诊断,是学习者学习自主性和终身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二语教学领域,便引发了国外学者广泛的研究。 自评与同伴评价一起,也成为了二语及外语教学中替代传统教师评估的主要方式。 研究表明,自评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自我效能感及语言技能并促进终身学习的形成。

然而,长期以来国内的外语教学,因为教学大纲设置紧密、考核方法固定等因素,忽视了对于学生课内外自评素养的培养,且认为教师、学校或者其他教育主管部门才有权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客观、公正且的评价。 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了学习自主性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20 版)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1]。 可见,国家对于人才学习主体性越来越重视。 文章聚焦近10 年来国外自评二语教学成果,并进行质性与量化分析,以探究国外自评二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提出对国内自评二语教学研究的启示。

二、 数据来源

文章数据来源于全球最大的数据库web of science,检索主题词组合为:(self-assessment* OR self-evaluation* OR self-rating*) AND (FL OR SL OR second language* OR L2 OR language learning*OR language * OR vocabulary OR grammar OR reading OR Writing Or listening OR speaking),时间为2012~2022 年,文献类型限定为论文。 检索结果为1367 篇,经过通览全文后,剔除了主旨与二语教学无关的文章,最后筛选到有效文献115 篇,其中SSCI 期刊论文56 篇,一般期刊59 篇。

三、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被试母语及二语分布

1. 母语以单一语种为主、混合语种为辅,目标语言仍主要为英语

被试母语多达53 种。 其中单一语种为被试的研究中,母语为波斯语(26 项)、汉语(21 项)和英语(9 项)的在总研究项目中占比47%,其余被试的母语包括西班牙语、日语、挪威语等。 其中被试母语为混合语种的研究中,母语为四种及以上的研究共12 项,为两种的共4 项。 相较被试母语的多样化而言,研究目标语言仍然主要以英语为主,在总的项目中的占比达82%。 其他目标语言包括法语、西班牙语等9 种。

2. 汉语作为被试母语或目标语言的重要性越发突出

被试母语为汉语单一语种的研究比例已达18%。 在12 项四种及以上混合母语被试的研究中,均有一定数量的母语为汉语的被试者参加。 有学者也开始关注汉语作为目标语言的相关研究,这从侧面证明近10 年来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汉语母语群体以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在国际二语教学自评运用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

3. 被试母语由单一语种向混合多语种过渡的趋势明显

混合多母语被试的12 项研究均发表在2015 年及以后,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仅2022 年就发表了4 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的热点包括二语语音自评的准确性、自评干预对于二语学习的促学效果等。由此看出,近10 年来越来越多样化的母语被试者被招募参与自评二语教学不同维度的研究。 在考查自评对于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影响是否相同的同时,也期待让研究结论更具普适性与可信度。

(二)自评研究领域

1. 输出型技能与输入型技能研究

目标领域以输出型技能为主、输入型技能为辅,这与前10 年更偏向输入型语言技能,尤其是阅读的研究重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口语相关研究(单独21 项,与其他技能结合24 项)绝大部分着眼于学习者的整体口语表达能力,但聚焦二语口语具体维度,如语法准确度与多样性、可理解度以及口音等的研究渐增。 写作相关研究(单独29 项,与其他技能结合24 项)中学习者整体写作能力同样是主要关注焦点,但是聚焦具体维度如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呈增长趋势。

2. 单一技能与多技能研究

现有研究主要以考查单一技能自评的研究为主,考查两种或以上多技能的研究相对较少。 单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词汇、语音、翻译等,相关成果共计81 项,占比达70%。 在其余34 项两种及以上多技能混合的相关研究中,关注目标语言整体听说读写能力的研究占了一半以上,共计18 项。

3. 学术语境中的自评能力研究

学者对于自评在学术语境下的关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首先,体现在学术写作与自评结合的研究(6 项),主要探讨不同形式的自评干预对于学术写作能力的促学效果。 此外,自评与学术语境中口头报告相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多(10 项)。 口头报告在各种学术场合,如小型研讨会、大型学术会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产品推广发布等场合同样至关重要。 鉴于此,国内外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

4. 语音和翻译的自评能力研究

有关自评与语音、口笔译结合的研究(各6 项)均刊发在国际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上,语音相关的自评研究目标语言包括法语、韩语、英语和德语。通常母语对二语的口音有明显的调节效应,所以为了保证结果的普适性,相关研究的被试母语背景相当多样化,从几种到几十种不等。 而自评与口笔译的研究中,除1 项的被试母语为阿拉伯语外,其余5项均为汉语,表明国内广大的翻译教学研究者在国际自评二语教学领域有了一定的声音。 但是,研究的目标语言仍然全部为英语,这可以为国内小语种翻译教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可能的研究参考。

(三)学习者自评效度验证研究

学习者的自评能否准确预测其语言能力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方法通常是将自评与教师测评或者标准化语言测试两种外部测试的结果进行单独或组合对比,以验证自评的效度。 大部分结果表明,自评与前述的两种外部测试结果呈现中—高度相关,并可以在地方高校的大规模语言测试中推广使用。 但是,也有的研究结论截然相反。 发现自评结果的准确度有待提高,尚不能替代高利害性的大规模考试和分班考试,只能作为外部语言测试的辅助工具[2]。

对自评效度具有明显调节效应的变量,包括有无自评量表、自评工具、是否进行干预、和语言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 其中,最后一个变量备受关注,但研究结论并未达成共识。 有的研究发现高阶学习者倾向于低估而中低阶学习者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整体二语语言水平和语音能力;有的则发现高阶学习者倾向于高估其二语词汇水平;还有的发现学习者不论水平如何都倾向于低估自己的二语口语能力,而高阶学习者相对而言自评结果要比中低阶学习者的更准确。

(四)自评的促学效果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考查自评对语言学习的单独效应;另一类则对比自评与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对语言学习的单独与组合效应。 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自评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技能。 量表的形式虽然较为多样化,但大部分都结合了书面自我反馈。 这样的自评形式促使学习者不仅需要自我打分,还要反思以找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从而提高语言能力[3]。 研究发现,通过对学生口语词汇多样性的自评干预,学习者对于自己口语词汇学习的优点和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要真正提升词汇学习效果,学习者动态地根据自评制定学习目标是自评中的关键步骤[4]。

另一个重要变量是自评工具的培训干预,即对被试进行量表的培训。 具体包括对量表的讲解、用量表进行同伴互评和他评的训练等。 这样的干预,可以让学习者准确高质量地进行自评以及自我反馈。 分析发现,自评干预对不同水平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促学效果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 Yoon and Lee[5]将184 名韩国六年级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实验班,并对其英语听力和阅读学习进行了十一周的自评干预。 结果发现,自评干预对于高阶学习者的促学效果没有中低阶学习者明显。 同样,Tsang[6]对中国香港大学生的英语口头报告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结论。 但是Liu, J[3]对52 名国内大学生口译能力的研究中,却发现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对于自评干预的结果差异不大。

(五)自评使用者接受度研究

这类研究中单独聚焦学习者对自评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不论语言水平如何也不论干预的语言技能,学习者都对自评持肯定的态度。 另一类将自评归在形成性评价大框架下的研究,主要是调查高中及大学教师与学生对于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反馈和档案袋这些不同形式的形成性评价手段的使用情况及态度反馈。 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肯定了自评的优势,但是教师对于自评及同伴互评的认可度要低于教师反馈以及档案袋两种形式。 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缺乏自评和同伴互评相关的测评素养,不能有效对学习者进行培训,更谈不上在教学中真正运用。

四、 反思与启示

(一)加强术语概念标准化和统一性的研究

学者们对于自评是更注重结果还是过程或二者兼顾并未达成一致。 重自评结果的研究里,被试只需对自己的整体语言能力或单项语言技能进行评分。 重过程的研究里,被试只需要对自我语言学习的过程或策略等进行自查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并制定目标及提升计划。 自评是否基于量规或基于什么样的量规,各研究也不尽相同,总结起来自评的形式有16 种之多。 因此,建议自评二语教学研究应当利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推进国内外权威学者对自评种类、标准以及类型学进行澄清与统一。 一个统一清晰的术语概念才能更好地指导自评对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实证研究,并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普适性。

(二)加强以汉语为母语或者汉语为二语的自评研究

二语教学中对自评的促学效果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但是自评的效度、可信度以及影响自评准确度的重要变量,尚有不同甚至相悖的结论。 此外,虽然国内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自评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7],也有部分国内学者将自评与翻译结合,并将研究发表在了权威的国际期刊上。 但是整体而言,国内外的自评二语教学研究中,以汉语为母语或者汉语为二语的自评相关研究,数量仍然较少。 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母语,也是越来越受欢迎的二语。 因此,深入研究这一群体的自评二语教学,可以推进自评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科学广泛的使用,赋能全世界广大的汉语二语教师及学习者,同时可助力国际自评二语教学相关研究。

(三)加强提升教师形成性评价测评素养的研究

在形成性评价中,自评有利于学习者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要性日益凸显。 虽然学习者整体肯定了自评在语言学习中的积极效果,但是却受限于教师群体形成性评价素养的匮乏。 因此,可以展开以下研究以提升二语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素养:第一,调研了解教师对于形成性评价素养的培训需求。 第二,教师如何制定具有信效度、且匹配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自评工具相关研究。 第三,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者的自我反馈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目标语言二语母语
母语
中国大学生对越南语虚词的误用
母语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概念任务下中英双语者非目标语言的词汇通达
多媒体英语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