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专业为例
2023-09-10杨华
杨 华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传媒学院,南宁 530008)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高校提升育人成效的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就为高校教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达成需要在校企多元育人主体参与、“课堂—学校—企业—社会”多层次育人空间交织、育训结合与工学交替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中探索出更为有效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行业高技术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全面提质升级。 基于此,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专业为例,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研究,以期构建校企思政育人模式,务求“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
一、产教融合和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点
(一)产教融合的提出与发展脉络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人才培养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此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1]。 2021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了首批21 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63 个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在此期间,全国的产教融合开启了“试验田”,促进产教需求融合、政策融合、资源融合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2022 年4月,国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将“产教融合”确立为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的规范化结构形态与运行机制,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定位。 鼓励支持企业与学校合作办专业、办二级学院,推动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近年来各地产教融合改革的重点方向。 其主要目标是持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二)课程思政的发展与特点变化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年之后,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的“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育人居于核心地位,《纲要》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2]。 这是首次在全国性教育文件中用到“课程思政”一词,从顶层设计上将教育理念由以往单独的“思政课程”转变成体系化的“课程思政”,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从课堂教学、教材修订、教学管理、教学方案等方面系统化构建专业课育人体系。 在2018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使命被再次强调,各地高校的课程思政开始聚焦于思政元素挖掘、思政融入方式等内涵式建设,不少高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形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的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新特点
(一)教学主体更多元
长期以来高校传媒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专业教师单人单线的“讲授+实践”为主,存在专业课程之间衔接不畅、学科专业互不相融等情况,教学手段方式的单一容易造成学生主动学习动力不足、对所学技术技能认识不深、对专研磨炼高技能缺乏信心耐心等问题,学生“学”与“做”相脱节,课程缺少内涵式发展支撑。 在此背景之下,国家层面提出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让学校的课程内容与行业产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衔接,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学校与行业产业课程共建、师资共享、人才共育,联合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多主体教学形式的出现,使得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项目导师无可避免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和职业价值取向,对原有学校主导下的思政教育模式造成冲击。 加之多种类型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内涵和要求理解不一、对思政融入手段认识不深、对思政元素挖掘不够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容易出现对学生思想引领表面化、思政教学方法功利化等问题,课程思政实施难度增加,效果容易产生偏移。
(二)教育环境更复杂
传统的传媒专业课程在学校环境中的教育教学场景,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始被实训基地、校外实践企业、企业生产一线等真实生产场景所取代,以往严肃单一的课程教学场景变得更加丰富真实,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被彻底打破。 学生开始提前接触更为复杂的社会生产环境,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群产生更多的联系。 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观点、争议和思潮,与青年学生自身的认识困惑相互交织碰撞,特别在思想观念交锋激烈的传媒行业,学习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积极性,另外也让心理情绪尚未稳定的学生不得不面对更多现实观念的冲击。 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定力不足的学生容易产生片面观点和极端情绪,需要专业教学团队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发现,并有效引导疏解。
(三)课程学习强度更大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不少高校传媒专业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兴技术和行业企业的前沿技术的课程,以适应未来产业的发展。 课程往往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结合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生素质、教学目标等要求,进一步细化教学任务、讲授形式,更加注重工艺细节、过程质量把控和多维度教学效果的达成。 从课程任务设置来看,技术技能点的要求更为具体,针对某一环节所需要的任务训练实践更多,课程评估方式更加量化、更贴近行业标准和实战要求,如考试、课程作业、项目实践、项目设计等,这给学生带来更高强度的课业压力。 对于部分抗压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有的会畏惧高端技术的习得,受挫之后拼搏进取精神不足,消极对待学习,甚至无故旷课,消磨宝贵时光,需要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更好融合,引导学生思想素养与技术技能同步提升、相互促进。
三、课程思政对于产教深度融合的价值意蕴
(一)课程思政是教育赋能产业的根本保障
产教融合是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产教融合的落脚点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服务供给,切实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现实问题[3]。 首先,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训练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素质将为学生在行业中承担重任提供有力的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推动产业的发展。 其次,课程思政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道德支撑,有助于培养产业发展的“软实力”。 再者,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信仰,增强学生对行业产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增进行业凝聚力和稳定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产业才可以更加健康地发展,各方面资源得到科学的调配和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赋能产业发展。
(二)课程思政是培育德技并修人才的重要纽带
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就业创业,引领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由人才“供给—需求”单向链条转向“供给—需求—供给”闭环反馈,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4],进而培养大批“德技并修”的大国工匠,他们除了拥有精湛的技术、高超的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规范。 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社会发展的背景和趋势,掌握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事业追求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解决行业问题和推动行业进步。 例如通过组织课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深入理解行业难题和挑战,提高解决问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三)课程思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主线
课程思政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相一致,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引导着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正确的方向,其实施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思政”的简单组合,而是要挖掘专业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激活学科、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规范,让每一门课、每一堂课都具有育人功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上提供思想引领,符合当下高校创新教学理念、改革培养模式的核心主线,例如在传媒专业知识传授和媒介技术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核心支撑。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新诉求
(一)以主流价值观筑牢精神支柱
伴随着新一代数字媒体技术对教育界和新闻业界影响的不断深入,学校和媒体的宣传教化育人功能逐渐弱化,业界中技术至上、技术滥用等问题对学校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产教融合和课程思政都充分强调职业精神和德育自觉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主张在专业实务层面树立起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自信,向全社会宣传弘扬正能量,这其实是一个逐步建立行业优秀文化自信与自觉的过程[5]。 学校与企业需要将价值观引领、技能技术的培养培训与专业知识的传授融为一体,在产教融合中实现校政企协同育人的根本目标。
(二)以人文价值意蕴构建育人格局
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让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方式,传媒专业课程更为强调技术技能的习得,更多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极力避免教育育人格局空心化,造成技术技能与人文素养相背离,只注重专精技术,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如诚信、责任、公正、互助等,这些恰恰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从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去探索构建全新育人格局,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及其背后的人文价值,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兼顾人文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深度和思维广度,为国家和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以产学协同育人创新育人模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相互衔接、深度融合是实现学生成才就业的有效途径。 通过将产业行业的具体需求、一线人才规格要求和学生的求职愿望、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引入企业职业导师,解决课程育人资源不足的问题,重构升级原有课程体系,在知识、技术、技能的课程教学中穿插思政价值引领、理想追求和职业新观念,充分体现产业行业技术技能的学识性、学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性以及学生择业就业的现实性三者统一,实现跨领域多学科学习融合,创新育人模式。
五、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充分挖掘地方思政资源,让课程思政“活”起来
地方思政元素是对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际情况的反映,与学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 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地方文化、风俗、历史、地理等思政元素,不仅可以丰富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增强了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本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根据各专业优势、特点,瞄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促进课程思政和地方社会的对接,搭建起课程思政和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桥梁,积极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思政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地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深度融合校企思政育人模式,让课程思政“用”起来
传媒专业课程思政的最终应用场景在媒体和企业,而传媒机构采编一线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为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了最鲜活的思政内容,增强师生与传媒机构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现实需求,以提高人才综合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点,主动服务区域优势产业,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育人主体跨界合作。 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课程内容与技术技能应用的深度融合。 例如将媒体主题报道需求作为传媒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以创作红色内容、传播红色文化、构建红色阵地作为校企思政资源融合手段,使教学知识内涵更加丰富,知识教育更富情趣,能力培养更趋务实,在所有课程真正承载起育人的功能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团队教学质量,实现岗、课、赛、证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
(三)创新开拓教学组织形式,让课程思政“做”起来
近年来,传媒专业课程教学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学院派教师的教学理念大多关注理论的讲授而缺少实操训练,实战派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对理论内容安排较少,前者无法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后者又容易忽略对社会人文伦理的全面思考。 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教学团队要平衡好“学”和“做”,合理安排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项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等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对于思政内容的兴趣和深入理解。 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媒体实习、公益活动等,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技术技能亲身应对社会问题和挑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思政素养,形成独立的判断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