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予宏观经济学研究活力的人

2023-09-09王时芬

世界文化 2023年7期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卢卡斯经济学

王时芬

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小罗伯特·艾默生·卢卡斯(Robert Emerson Lucas Junior, 1937—2023),以表彰他对“理性预期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作的贡献”。他的研究,“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卢卡斯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消息传来,最高兴的除了卢卡斯之外,肯定还包括因感情不和而与他离婚的前妻丽塔·科恩—这倒不是因为旧情难忘。

1959年8月,22岁的卢卡斯与同在芝加哥大学读书的本科生丽塔结婚。他们养育了两个儿子。后来由于感情不和,他们于1982年分居,1989年正式办理离婚手续。在谈判离婚协议时,丽塔坚持要写上:如果卢卡斯在1995年10月31日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她应该分得一半的奖金。

对于这种没影儿的事,卢卡斯只当丽塔是在开玩笑,自然满口答应并签了字。谁知从两人离婚的第二年起,被誉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摇篮”的芝加哥大学的行情就节节看涨。从1990年到1993年,每年都有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获奖。1994年歇了一年,1995年10月10日从斯德哥尔摩传来了卢卡斯独享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消息,这时离离婚协议书上约定的最后期限已不到3个星期。卢卡斯和丽塔真是又惊又喜、五味杂陈。领奖归来,卢卡斯不得不按离婚协议的规定,将约100万美元奖金的一半给了丽塔。事后卢卡斯半开玩笑地说:“丽塔简直就是个女巫。这是她的主意,如果我知道能获奖的话,我才不会在协议书上签字呢。”

事后人们都说丽塔在“理性预期”方面比卢卡斯这个真正的理性预期大师都厉害,她凭“第六感觉”在6年前就预期到了他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位众望所归的诺贝尔奖得主、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于2023年5月15日在美国逝世,享年86岁。

卢卡斯既不像萨默斯那样经历丰富,也不像弗里德曼那样开宗立派,但他无疑是一位经济学天才。他在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理论上做出的贡献,将宏观经济学研究从静态变为动态,赋予了研究以鲜活的生命。

1937年卢卡斯出生于华盛顿州的亚基马,是家中的长子。1955年他从西雅图的罗斯福公立学校高中毕业,芝加哥大学愿意给他一份奖学金。他原来的理想是做一名工程师,但芝加哥大学却没有工学院。在顶级名校的诱惑和个人理想之间做了一番权衡之后,他接受了奖学金,从而终止了做工程师的梦想。

那个时代,最热门的专业是物理学,但卢卡斯对此没有兴趣。真正令他向往的是芝加哥大学的人文科学,那些课程对他而言充满了新奇。在选修了西方古代史之后,卢卡斯决定主修历史。学习期间,他读到了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伦尼记述罗马时代终结的著作,强调改朝换代没有摧毁人民的经济生活的连续性。对此,卢卡斯印象深刻。1959年,卢卡斯在芝加哥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

随后,卢卡斯获得伍德罗·威尔逊博士奖学金,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历史专业研究生。在那里他选修了经济史课程,并旁听经济理论课,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决定改学经济学,并因此回到了芝加哥大学。1964年他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决定改学经济学后,卢卡斯曾花了整个夏天专心致志攻读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2009,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经济分析基础》。1960年他开始学习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价格理论。卢卡斯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整个夏天,我都期待着这门著名的课程……弗里德曼的天才和严谨,他愿意遵循经济逻辑而不论结论是什么的品质自然都是原因。每一堂课后,我都努力将弗里德曼所说的用我从萨缪尔森那里学来的数学表达出来。”

1963年,卡内基工学院(现名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给予卢卡斯一个教职。在卡内基工学院的第一年,他花了不少時间学习动态系统和在时间过程中优化的数学,并设想这些方法怎样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经济问题。那几年,卡内基工学院里有一群包括卢卡斯在内的经济学家对动力学和预期的形成有兴趣,他与同事Leonard Rapping合作进行项目研究,还与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1940—2022,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合作完成了一个不完全竞争产业的动力学的理论项目,并写了一篇《不确定下的投资》的文章。在此期间,卢卡斯的经济动力学的全部观点逐渐成形。

此后,卢卡斯又对萨缪尔森的一个货币经济的交叉迭代模型产生了兴趣。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1970年完成、1972年发表的《预期和货币中性》之中。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货币中性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讲主题之一。1995年5月,在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的赞助下,为此文出版25周年专门组织了一个纪念会。

1974年卢卡斯回到芝加哥大学任教。1980年成为芝加哥大学的“约翰·杜威优异贡献教授”。同年,他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8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会士。

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卢卡斯率先将理性预期假说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成为新的宏观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或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的核心人物。卢卡斯毕生在宏观经济模型构造、计量方法、动态经济分析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著名经济学家曼昆(N. Gregory Mankiw)评价他是“20世纪最后25年最具影响力的宏观经济学家”。截至2020年,卢卡斯在世界被引用最多的经济学家中排在第11位。

1960年代之前,凯恩斯主义学派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占有压倒性优势。该学派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在经济不振时应实施宽松的政策以提升经济,在经济过热时则采取紧缩的政策为经济降温,目的在于减少经济波动,保持平稳发展。从1930年代凯恩斯主义帮助世界经济从大萧条中走出来之后,该理论屡试不爽,被许多政府奉为圭臬。

可是,到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危机有两个来源:第一是事件,第二是理论。事件方面,当时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凯恩斯学派对此束手无策,因为如果用宽松的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则通货膨胀率将更高;而如果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则经济衰退将进一步加剧。

理论方面,由于凯恩斯主义在“滞胀”面前已显得左支右绌,难以给出新的应对措施,势必促使研究者们对凯恩斯理论本身进行反思。卢卡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巴罗(Robert Barro)等经过研究,发起了一场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批判。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模型都建立于某些静态的等式之上,经济学家通过将若干个历史参数代入模型,从以往的经验总结出规律来推测未来的趋势。但现实中经济生活是动态的,人们做经济决策时,依据的是当前的各种信息和对未来变动的预期。过去的经验只是在过去各种信息背景下产生的结果,后来政策变化了,人们的决策也会随之变化。

因此,卢卡斯认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有着巨大的缺陷,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凯恩斯的模型建立在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之上而完全忽视了预期对经济行为的作用,是“向后看”的,是“让历史告诉未来”。而人们的经济行为应该建立在理性预期基础之上,是“向前看”的。卢卡斯建立了克服凯恩斯主义经济模型缺陷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引入理性预期因素;2.将以前模型中结构参数从常数改为随机参数。在这种模型中,政策变动被看作是随机参数的变动,并以两种方式影响经济体系,一种方式是改变经济主体的时间序列行为,另一种方式是改变控制体系的其他部分的行为参数。这种行为参数的变动方式主要依赖于政策变动方式,也就是说,政策一旦变动,人们能够预期到其后果,从而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以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个理论的创立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打击是颠覆性的。但回顾理论的创立过程,似乎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年卢卡斯与他在卡内基工学院的好友普雷斯科特合作做的项目最后并不成功,然而,在做项目的两三年中,他深入学习了一般均衡、泛函分析、概率论,并掌握了各种动态优化方法。结合平时与普雷斯科特的讨论内容,他发展出一套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动态方法,即“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概念最初是约翰·穆斯(John Muth)1961年在一篇题为《理性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的文章中提出的。卢卡斯对理性预期假说进行了深化,提出宏观经济模型应该具有微观基础。他指出,各经济主体在做出经济决策之前,会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与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值进行预测。这种预期影响经济中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并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理性预期”理论是卢卡斯众多学术贡献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观点是,由于分析工具错误,政府想要稳定经济而采取的政策不仅没能达到目的,反而因破坏了价格机制而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卢卡斯认为,经济主体按理性方式行事,于是能对经济变量未来的变化作出合乎理性的预期,并以这一预期来指导自己的决策行为。而且,由于人们能对不同经济形势之下政府可能采取的经济政策的后果作出合乎理性的推测,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宏观调节政策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无效的。比如在货币理论方面,一旦政府试图刺激经济而增加货币供给,人们就会预测到此举的后果而纷纷上调物价,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只会导致名义收入和名义通货膨胀率等的上升,而不会影响实际的经济产出。实际的经济变量,只由经济中的实际因素(比如技术条件、人力资本等)决定。这一观点给予推崇国家干预政策的凯恩斯主义以沉重打击,是一场理性预期革命,被称为“卢卡斯批判”。

根据这一理论,卢卡斯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认为经济本身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克服各种困难,恢复均衡。他主张政府只需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测的环境即可,实行一种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长期不变的货币政策和预算保持基本平衡的财政政策,其他的事让市场自己解决。

卢卡斯的另一个重要批判是针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菲利普斯曲线”在1958年由新西兰著名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提出,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一种权衡取舍的关系。失业率高的时期,通货膨胀率会降低但产出也将减少;失业率下降时期,产出增加但通货膨胀率却上升。“菲利普斯曲线”一经提出,就被各国政府用来作为调节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政策基础。可是,按照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失业作为一种实际的经济变量,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生产的技术条件、经济技术结构等实际因素决定的,而与货币数量及通胀水平没有关系,那么利用“菲利普斯曲線”来调节失业率和通胀率也就失去了理论基础。

在卢卡斯之前,弗里德曼和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分别指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长期的“跷跷板”关系,货币政策不具有长期的产出效应,但二者在短期内存在替代关系。卢卡斯发展了他们的观点,认为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二者即使在短期也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

卢卡斯的第三个理论贡献是重新定义了经济政策。过去,政府认为政策的效果应该是对经济活动构成最佳控制。但实际上人们具有理性预期的能力,对政策并不被动接受。当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之后,人们会将政策因素加入到预期中,进而影响当下的行为,这使得政策出台时所参考的变量发生了改变,政策不再是对复杂而被动的经济体系的控制。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政策制定者和经济行为者之间的博弈。博弈论让人们以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政策。

除了在经济学理论上的贡献之外,卢卡斯还擅长运用数学模型表达经济观点。对一个本科学历史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一大传奇,也反映了卢卡斯极强的学习能力。

1970年卢卡斯写完了关于理性预期的重要文章《预期和货币中性》,投稿给顶级期刊《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被编辑拒绝刊登,理由是它太数学化了。编辑写道,在经济学期刊还没有数学化之前,他反对这篇论文的技术风格。匿名评审也同意:“我发现这篇论文过于正式,我不确定是否能完全理解卢卡斯提出的经济学定理……我一直在密切关注AER发表的文章风格,与之相比,卢卡斯的论述显得异常枯燥。例如,它比起初的萨缪尔森论文或Cass-Yaari论文的叙述更为正式,而这两篇论文都努力在定理的经济学内容上下功夫。”卢卡斯则指责编辑偏好那些简单的文章,用他的原话来说,他们“只是在经营《新闻周刊》”。最终,卢卡斯将那篇论文转投另一份顶刊《经济理论》(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并在1972年发表。

卢卡斯的另一个特色是直言不讳,丝毫不假辞令。1978年,在联邦储备银行波士顿分行的一本报告集中,卢卡斯和萨金特写道:“现在,明白无误的事实是—与经济学理论是否深奥无关—(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预测方法是彻底错误的,它们遵循的教条从根本上说就有缺陷。当今研究经济周期理论的学生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到那场叫作‘凯恩斯主义革命’的宏大智力事件的残骸中分捡一下,看看哪些东西尚可被打捞上来废物利用,其他的只能被丢弃了。”

卢卡斯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夹带着对那派学者的冷嘲热讽。这让双方彻底伤了和气。1980年代,对方的许多学者逐渐接受了卢卡斯的理论,但仅仅是理论的融合。他们对卢卡斯个人,仍然充满了怨气。

卢卡斯是理性预期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宏觀经济学的研究。在“理性预期”理论诞生之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静态的、经验主义的;在那之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就是动态的、前瞻性的。是卢卡斯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注入了动力。他的影响力还将长久存在下去,因为以后要想准确预测经济变动,就不能只回顾历史经验,而要结合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关于人的学问,在这方面经济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卢卡斯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卢卡斯新解
创意“入侵”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论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
军事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