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

2023-09-09邵如蓉盘劲呈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实体消费

邵如蓉,盘劲呈,罗 赣

(1.贵阳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财经大学新体育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3.贵州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引言

体育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提升基础制造能力、改善产业效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正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目标,体育产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释放出了新发展活力。“十三五”期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发办〔2019〕43号)明确了体育产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其产业规模从2015年末的1.71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末近2.73万亿元,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的动力越发充足[1]。目前,我国体育消费需求旺盛,供给侧动力强劲。 “十四五”期间的体育产业正在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对于促进各项产业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改善实体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速远高于GDP增速,这表明体育产业正逐渐成为影响实体经济供需变化、竞争平衡和规制管制的重要力量。因此,重点关注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的内涵、关系,有利于优化体育产业自身结构,更有利于夯实体育产业在实体经济中的基础,厚植实体经济根基。本文聚焦于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的内涵维度,探索体育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途径与策略,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一、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的内涵与维度

(一)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的内涵

1.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体育产业的科技创新将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尤其在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作用。体育产业技术的革新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进化,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体育行业制造水平。(1)体育产业扩充制造业储备,促进国家工业增加值与总产值增加。如今,全国体育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份额中占比达65%,中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制造第一大国,体育制造业资产运营、技术革新等途径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坚实力量[3]。(2)体育产业催生新业态,倒逼制造业研发机制创新。体育场馆、建筑等发展需求催生了新型体育设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立方”场馆利用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冰水转化,成为全球首家“双奥”场馆;奥运火炬采用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确保了火炬的持续燃烧。(3)体育改善制造业结构,促进布局合理化。体育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的重要组成,技术创新将促进企业绩效与国际竞争力提升,以自主知识产权、科技运营为主的体育研发体系发挥重大支撑作用[4],以数字锻造、智能管控为手段的新技术驱动体育用品新材料升级,以福建、浙江为代表的用品主导型企业集聚区正面临转型升级。体育引领科技创新,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业态转型升级提供契机。

2.产业吸附力强,促进实体经济基础性产业链延伸

体育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其经济效应表现在体育生产、体育销售、体育消费等各个环节,覆盖了体育用品、体育培训、数字体育等前沿产业。2021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11万亿元,与实体经济相关的产业增加值约为9000亿,体育产业带动培训、经纪、表演、住宿等服务性行业就业岗位及规模提升[5]。一方面,体育产业对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体系带动作用最强。《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明确指出:“我国将新建或改建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新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北京冬奥会共计使用39个场馆,充分带动建筑业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另一方面,体育产业波及的服务性产业广泛。2020年体育带动教育产业增加值为1612亿元,同比增长5.7%,体育直接拉动传媒、信息服务业的增速为18.9%[6],2021年我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达1843.3亿元,体育产业对电子器械、网络技术、虚拟运营等行业的波及性较强[7]。体育产业不仅能够促进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体系的更新,同时对教育、健康等基础性产业链的延伸具有积极影响。

3.产业融合度高,赋能实体经济服务业的高效协同

体育产业融合有效驱动服务业的研发创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康养、旅游等产业为融合方向,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能够加快跨界市场的有效供给,高标准的产业融合措施对增促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体育政策提出新要求,利用不同产业属性的研发功能,将极大地增强体育产业辐射空间,深化“体育产业+”的服务业协同创新效率[8];此外,高效协同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将推动体育市场的裂变革新。数字经济、区块链等新技术能够改善文体旅等传统产业融合的方向[9],重塑体育消费市场生态系统,带动体育传统业态转型与新兴产业的萌发,构建由体育服务部门提供的物质、精神产品体系,改善研发、流动和消费等体育经济行为,对于积累体育资本市场、改善体育消费环境及增强人民综合素质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体育产业协同主要表现为以创新驱动产业集聚、构建以体育为主体的全产业链和强化体育贸易流通等方面,尤其是体育高新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高效协同,将有利于体育产业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二)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维度

体育产业为实体经济积累财富并改善生产供给能力,尤其是工业化后期的体育产业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大国建设的新兴力量。其构成维度有:(1)体育制造业创新升级,完善工业经济供给体系。体育新基建、智慧化等创新将促进工业效率和科学水平提升,体育制造业进入中高端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释放活力的新阶段,增加制造业产出效率、驱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体育服务业创新,将支撑新工业经济体系发展。(2)体育产业改善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及其他生产性劳动部门的内部关系。充分发挥体育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等的结构优势,通过体育产业进一步巩固农业等基础性产业地位,提升城市承载量、交通负荷量、公共容纳量等基础保障能力。(3)体育产业将加深与教育、文化、交通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随着体育服务业规模、增加值的快速上升,“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体育服务业的多元供给、资源开放及协同共享促进产业结构重塑[10],发挥产业融合溢出效应,为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与约束环境。

二、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理论逻辑

1.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维持经济社会健康生态

“十四五”期间,体育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健康生态成为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这对体育产业生活化、健康化、生态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首先,体育产业加速了全民消费模式的转变,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11];其次,体育产业是具有全民消费基础的生活型产业,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业态代表着了广大人民对生活水平提升的迫切需要,也承载了人口流动、社会福利和资源分配等重要功能。再次,体育产业是“健康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关口,运动健康、绿色体育等新形态将有效助推国内传统产业的良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论述体现了体育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思想内涵,运动干预、科学健身和疾病防治等途径对改善我国慢性病状况具有积极作用。最后,体育产业是改善城市风貌、健全公共服务、创新生态体系的新路径,具有维持经济社会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效用。

2.提升产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优化实体经济结构失衡

产业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是无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传统产业供给质量、效率提升,技术变革、创新生产、组织裂变等行动为产业重新提供契机。从理论上来看,体育产业有效改善了传统产业附加值、增加值,确保了上下游产业链、政策供给、资源配置及协同方式的高效性[12];同时,体育产业的供给侧持续改革与需求侧管理优化为实体经济支撑性产业结构的改善提供原动力;体育中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提升,能够释放市场活力、激发消费潜力,将有效改善扶持性政策、市场主体培育环境,如体育场馆业将推动建筑业逐渐向场馆建造业的过渡,从而实现高附加值主导型产业结构转型;另外,体育产业将加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近年来体育产业增速超过GDP增速的核心原因是产业内部升级转型化解了其他传统产业的效率损失和风险,如羽毛球生产基地充分带动了养殖、屠宰、精加工和物流等十余种产业。据统计,2021年露营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44%,2022年五一假期“天猫”平台的露营相关消费同比增长300%[13]。体育实物消费化解了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外部效率损失,从而促进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变,保障了农业等传统产业及服务业的整体效率。

(二)实践逻辑

1.积累体育消费资料,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体育产业建立完整的实体经济消费链,生产性服务部门提供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促进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其消费资料的积累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综合素质提供保障[14]。主要表现为:(1)强化了体育消费引导,增强区域体育消费政策的引导力。长三角地区通过体育产业一体化协同创新,加快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发挥体育产业空间虹吸、溢出效应,如山东、贵州等省份通过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发放全民健身消费券等举措,释放地方性产业政策红利。(2)推动体育科技革新,提升人民体育消费率。如海南、贵州、广西和重庆等加速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立足于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数字消费场景,带动了人均体育消费率整体上升。(3)精神性体育消费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功能性体育消费向精神体验消费转变,体育产业助推了消费方式、消费场景的革新,显示出高度的专业化消费和个性化消费趋势,这对于丰富老年人等不同层次群体的体育消费需要提供了保障。

2.促进体育产品和服务流通,完善体育供给体系

体育产品与服务流通系统、机构和设施构成体育流通体系,促进体育产品与服务流通效率,能够完善体育供给体系,主要表现为:(1)实现动态效率监管,激发体育生产活力。体育批发市场、零售卖场、仓储园区、数字交易平台等流通系统的动态监管,将有效促进体育制造等综合业态的研发创新,促进公共体育产品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激发市场消费活力。(2)增强体育市场运作灵活度,改善体育供给方式。有效改善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地方补贴和采购销售等环节的灵活度。(3)促进“内外流通”效率完善供给新循环。从创新驱动、消费引领等视角来看,体育产品、服务创新对提升产业内外流通效率具有积极影响。2021年,互联网、大数据等生产方式对体育产业规模的贡献占比达15%,以知识分享、数字科技等途径推动体育产业效益变革[15]。体育产业推动了传统实体企业的对外贸易、消费和投资,为供需平衡体系提供支撑并畅通国内大循环[16]。

三、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导致产能更新迟滞

1.体育制造业创新能力较弱

体育消费带动体育制造业创新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上市。但我国约60%的高端体育装备仍然依靠进口,目前仅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投入能力。我国在创新基础、创新环境、产出转化等方面的基础薄弱,其直接导致了体育制造业产学研集群环境优势、企业协同创新、产值技术溢出等效应未能显现,如高端健身器材数字化技术依靠进口,体育制造业仍处于传统产能过剩而更新迟缓的局面,这就需要从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2.体育服务业产能更新迟滞

体育产业受到自主创新、金融资本、集群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面临着就业困难、专项技术研发受阻、产能无法共享、智能化进程放缓等困境,主要表现在高端制造业面临“卡脖子”技术制约等。体育产业在供需、竞争、管制等决定性资源方面仍需改革产能能力,主要表现为政策引导和监管约束的“底子薄”,如社区体育等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弱等,全民健身与体育消费的强关联仍需建立,社会认可、社会共享和社会共建等功能需要得充分发挥,从而构建更加开放的体育产业发展方式。

(二)开放力度不强导致产业协作受阻

1.体育产业开放程度需提升

加大体育产业的开放力度是促进产业协作的基础。新时代体育产业需要加大开发力度,从多元供给、协同创新等方向寻求型的突破方向,如果技术创新效率、产业化能力、政策环境等开放程度不足,则会直接导致资源共享水平、产权交易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协作水平较低,不利于建立体育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导致体育产业发展受限。

2.体育产业协作化程度较低

体育行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不畅、产业组织联系较弱、基层产业共享度低、产业协作未形成结构化等问题凸显。《“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体育产业将由投资驱动向消费引领变革,而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开发模式尚未形成、资源导向不够清晰、产业转移能力较弱、区域合作意向较弱,政府、企业和社会三大主体的协作过程中依然存在合作意识障碍、信任障碍和利益分配障碍,区域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协作化水平较低。体育产业实现高效运营、改善治理方式和增加消费空间等途径亟待加强。

(三)产业类别分布不均导致新旧动能转换不畅

1.产业类别分布不细化

虽然我国是体育制造大国,但产业质量较低,服务业增加值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体育服务型消费占比和规模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产业类别分布不均衡,2021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2723亿元,而西部地区12省份体育产业总规模仅为4827.42亿元。其中,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占比差距较大,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福建、江苏、浙江等省份形成集聚,较少地分布在西部地区,智能场地设施、体育传媒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行业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子业态结构不均、类别分布不均是限制产业升级的主要瓶颈。

2.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不畅

高质量统揽全局背景下的产业目标、运行效率和评价标准提升,但其增长动力、变革方式和结构价值始终面临新挑战,体育产业对实体经济贡献度处于较低水平,体育制造业质量变革与体育服务业的提质扩容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以体育消费试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内需体系正在建立,其过程面临传统业态过渡为新兴业态的阻碍,如高精尖的山地户外装备研发中心、运动项目产业数据中心建设等。体育消费活力未得到完全释放,去除低端同质供给与现代治理的高效协同需要同时发力,新旧动能转换还需克服体育低碳化、要素合理化和结构高级化等难题。

(四)产业监管与引导偏弱导致政策响应放缓

政策响应是产业监管和引导得到有力实现的表现,需要具备相应的产业规范、产业措施和执行水准。产业监管和引导对政策响应的作用明显,尤其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程中,“体育产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对外开放”等系列政策纷纷落地,而产业监管、引导力度的不足会影响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市场、社会主体对政策的理解。

1.体育产业的监管与引导偏弱

随着现代工、农业体系的成熟,夯实体育产业实体经济力量成为关键。当前,我国体育制造业基础偏弱、服务业转型放缓,虽然各地政府具备较强的发展意愿和能力,但在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国家级体育消费城市、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实际过程中缺乏监管及引导,许多城市提倡建设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集群,但招商、配套和服务等引导力较弱,政策响应速度明显放缓,限制了户外装备制造园、智慧体育科技园等项目的落地。

2.政策响应放缓不利于产业内生动力形成

在国发〔2014〕46号文的指导下,四川、广西、海南等省份纷纷出台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各地对体育产业发展类别有所侧重,但其建设成效不明显。体育强省、强市、强区等政策执行力度不强,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体育科技等途径仍然不能满足全民体育消费,政策响应效果不佳直接导致区域性产业开放层次偏低、内外流通不畅、协调机制僵化等矛盾,体育与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耦合发展缺乏多层级的政策支持,直接导致高附加值的体育产业集聚受阻,体育市场内生动力缺乏。

四、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体育产业换档升级

体育产业的换档升级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产业特殊优势与产业环境规律之间的关系[17]。一是深入推进体育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加大体育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度,推动体育商业模式、技术研发创新,为市场主体提供持续改革动力;二是延展体育消费空间,积极培育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环境,通过群众体育科普、丰富参与形态等途径拓宽产品供给的多元化,进而增强体育产业自主研发的消费“弹性”;三是加大体育产业开放力度,加快构建对外开放的全球产业链,促进精加工、贸易流通等行业发展,围绕山地、水上和航空运动部署乡村运动项目产业;四是加快体育产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体育制造、建筑、加工等实体产业的技术标准,加快研发体育产业内部统一行业标准与创新评价标准。

(二)加强体育产业协同开放的顶层设计与统筹

针对体育产业开放力度不足导致的协作受阻等问题,体育产业发展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18]。一是推动体育制造、建筑、加工等相关工业形态与体育服务业的良性互动,立足于体育产业内部结构,化解体育产业结构失衡、构建体育科技创新协同体系,促进区域产业协作效率、质量提升;二是强化后疫情时代的体育产业市场变革应对能力。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体育产业协作面临政策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及外部竞争结构发生巨大变革,应加强体育产业运行效率、运营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提升,重视培育体育技术密集型企业;三是持续加强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互动,在产能不足或生产成本较高的地区设立体育技术协作中心和产业示范基地,组织专家及领军企业对体育制造业、建筑业等实体业态的结构布局,探索装备制造等技术的应用领域。

(三)拓展体育实物消费市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体育实物消费是扩大体育实体性产业规模、支撑消费能力的基础,完善体育消费体制机制,能够激发全人群体育消费活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19]。一是促进城乡居民体育消费升级,突破消费机制束缚。结合“互联网、物联网”等方式叠加体育实体消费,如可穿戴运动设备等,促进体育装备制造业与不同层次的服务深度结合;二是促进实物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化,培育新兴消费行为。疫情防控下的健身休闲业、体育培训业等方向呈现出居家化、线上学习等特征,以健身产品为主的实物性消费转化为炫耀性、调节性消费,积极培育体育场景、情绪体验等消费领域,能够加速体育制造研发的新旧动能转换[20]。三是调整体育消费结构,拓宽体育实物消费适用场景。利用房车、营地、场馆等实体性经营场所,衍生不同形态的体育消费场景,如泛户外运动产业、高桥极限运动产业等,以改善体育消费结构为目标,推动健身健美、球类、跑步等消费层级的高级化;四是培育新兴体育产业形态,激发社会兴办体育的活力。通过体医融合、体旅融合等新兴产业形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运动健康、健康保险、出行成本等各方面的改革,以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形式,激发社会兴办体育的内在活力。

(四)构建体育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政策法规体系

针对体育产业监管与引导偏弱导致的政策响应放缓问题,应积极构建体育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政策法规体系[21]。一是全面加强体育技术创新与生产质量管理,积极培育和激发体育企业自主创新、承担风险和工艺改良能力;二是完善体育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市场有序的公平竞争,如改善现有IP赛事区域垄断局面,通过各类行业激发体育生产性、投资性服务业的体质机制创新;三是进一步完善现代体育市场的政策,健全体育职业培训体系、夯实全民健身等公共服务体系、体育职业社会保障、薪酬和激励制度等,完善中小微体育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四是出台现代体育产业规制,有效促进体育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建设以现代体育制造业为引领、以体育生产性服务业为内容的产业体系,进而推动体育制造业与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切实提升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有效占比。

五、结论

体育产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导致的产能更新迟滞、开放力度不强导致的产业协作受阻、产业类别分布不均导致的新旧动能转换不畅、产业监管与引导偏弱导致的政策响应放缓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体育产业换档升级、加强体育产业协同开放的顶层设计与统筹、拓展体育实物消费市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构建体育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政策法规体系促成体育产业新发展格局,以此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促进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实体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40年消费流变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