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物我与共同体:纪录片《大河之洲》里的中国生态观
2023-09-09陈思光
陈 默 陈思光
(作者单位:1.北京电影学院思政部;2.北京电影学院人文学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山东东营地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凭借着母亲河带来的丰富滩涂,孕育了多元复杂的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原生性、增长性、脆弱性等显著地域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1]这样的复杂性使得该地区具有河洲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各类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和睦共处。显然对这样的生态环境了解得越多,越有助于我国生态多元性的发展。《大河之洲》以首部全景式展现黄河入海口风貌的大型纪录片姿态,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立足地域特色,深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故事,以生动鲜活的视听语言,向观众呈现万千生灵的共同家园。同时,纪录片也用镜头向世人展现了我国在生态治理上作出的不懈努力。
影片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传统创作理念引导下,创新生态纪录片的表达方式,用拟人化的口吻,分为《生灵》《家园》《和合》3个50分钟左右的视频,从物、人、自然环境三个方面铺陈,在航拍和微距镜头并列的视听语言中,写就了天人和合的壮丽诗篇,让更多观众全面了解我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布局上所付出的努力,为之后治理黄河三角洲提供重要的实例支撑。
1 以小见大:微景观与全视角里的地域蒙太奇
纪录片作为视听的艺术,同大部分影视作品一样,需要遵从媒介特性,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需要指出的是,生态纪录片较之一般的人物纪录片更困难,在于其拍摄的对象一般为动植物,故事性较弱,间接地造成镜头语言较单一,不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纪录片要想取得艺术上的成功,需要建立在鲜明的视听语言上,以富于表现力的艺术语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河之洲》在展现生态的独特之美时,首先立足地域景观奇特性的基础之上,以丰富的小景别镜头来展示地域影像的独特魅力。众所周知,典型性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必要的条件,“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纪录片也应秉持这一理念,立足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具有典型性的地域景观,进而详细地以最能表现当地特色的最佳镜头去组织影片。特写镜头是电影镜头中最能展现事物特征的镜头语言。著名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贝拉认为:“好的特写能在逼视那些隐蔽的事物时给人一种体察入微的感觉,它们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宣的渴望、对生活中一切细微末节的亲切关怀和火热的感情。”[2]
《大河之洲》纪录片剧组全面把握小景别的美学特点,并恰当地使用了这一镜头语言。比如在《生灵》一集中,分别使用特写镜头拍摄了中华攀雀拔杂草、嵌树枝、镶泥土等一组小景别的并置,将鸟类独有的通过筑巢求爱的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荧幕之上;再如,在《家园》一集中,在展现东方白鹳鸟爸鸟妈喂养鸟宝宝的生活场景里,特写镜头饱满的构图、细致的镜头无不传达出鸟类特有的父母之爱;在《和合》一集中,用一组芦苇、潮水、丹顶鹤巢穴的特写镜头,展现出黄河三角洲独特的地域环境,说明这个地方十分适宜丹顶鹤野外繁殖。这些微景观一同构成了《大河之洲》独特的质地和地域影像,它们带来了语言上的活泼性,减少了长镜头的缓慢感和大景别的宽泛性,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传统自然纪录片单调的不足,从而让观众在镜头的组接、信息的层层递进中体验到生态纪录片带来的视听享受。
同时,微景观隔离了现实中视觉上较多的干扰元素,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集中在最为重要的画面信息上,有助于观众与珍稀动物产生共情。《大河之洲》拍摄的大部分对象为行踪不定的鸟类,拍摄特写镜头比一般的纪录片难度要大,也因为如此,可以看出《大河之洲》根据题材在镜头语言选择上的匠心独运,并收到了较好的观看反馈。
其次,《大河之洲》里富有节奏感的蒙太奇组合,赋予了影片生动活泼的视听体验。蒙太奇作为一种媒介表现手段,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固然,对于纪录片使用蒙太奇这一手段的伦理辩论,目前没有唯一的令人公认的结论。但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所有影视作品都无法置之不理的创作方式。可以看出,《大河之洲》全片的景别切换流畅、剪辑节奏明快,符合当下主流观众的审美。“此外,纪录片的旁白也恰到好处,解说画面之余,其诗意化的语言令观众领略到文化的底蕴与厚度,如禽鸟迁徙篇章中的旁白‘迁徙,是一场伟大的生命旅途,数万公里的奔流,越过物种的浩劫,到一块梦想之地,为生存和延续’。”[3]这样的旁白与本片的整体气质相符,在内容的表现上既简洁凝练,又富有诗意之美。
再次,《大河之洲》十分注意地域民族元素的恰当使用,从而增添了独特的东方神韵。比如,一些山水画卷般的构图、剪影式的水墨画,以及民族乐器古筝、二胡的背景音,形成了黄河三角洲地域特有的影像,从而烘托出本片更为深层次的美学意境,即在拟人化叙事的文本里,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环境最大的和谐共生之乐、之美。
航拍是近些年自然纪录片中较受欢迎,也是重要的拍摄手法之一。自《航拍中国》上映以来,其俯瞰大地的全景视角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这一镜头语言也成为诸多纪录片纷纷效仿的表现手法。《大河之洲》中对于航拍镜头的使用,也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黄河三角洲的全貌,是展现黄河三角洲独特之美的必要方式。譬如,在《生灵》一集里,大量的航拍将鸟类迁徙规模之大、之盛,通过镜头的捕捉,全面地淋漓尽致而又充满诗意地展现出来。
最后,《大河之洲》也十分注意地域民族元素的恰当使用,从而增添了本片独特的东方神韵。比如一些山水画卷般构图,剪影式的水墨画,以及民族乐器古筝、二胡的背景音,形成了黄河三角洲地域特有的影像,在视觉与听觉上烘托出本片更为深层次的美学意境,即在拟人化叙事的文本里,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环境最大的和谐共生之乐、之美。
2 天人合一:拟人化叙事里物我共存的生态理想
物我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主客体间的哲学观念,而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一直都在寻求天人感应、万物与我共生的天人一体的审美诉求,它是一种中国传统哲学上的天人之恋。这样的一种价值和情感诉求,一方面能够间接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使生态纪录片观众产生共情,同时将自然物当作人来写,提供了哲学和理论上的依据来源。《大河之洲》正是以拟人化的叙事方式,将动物当作人来写,进而在内容和意义上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生态理想。
拟人化即把人的感情赋予其他事物,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中,早已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如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诗句。《大河之洲》将亲情、爱情、友情的叙事伦理,运用视听语言的创作方式,将人的情感特征同样套用在三角洲的动物身上,以此激发观众对于珍稀动物的同理心,进而产生强烈的艺术共振、共鸣、共情。
以下几个叙事序列是《大河之洲》里最具代表性的拟人化创作手法,其背后的人文内涵则体现了纪录片对于自然界的换位思考:
第一组叙事序列是关于鸟类的亲情故事。在《生灵》一集中,重点讲述了小黑嘴鸥“雪岩”与母亲的患难亲情,通过对一只走失了的黑嘴鸥几经波折又回到了站在原地苦苦叫唤着孩子的母亲身边的描写,传达出母子情深的人伦价值观念。同样在《生灵》里,生动表现了鸟类抚育孩子的艰难过程。东方白鹳初为父母时,为了照顾刚出生的三只幼鸟而耗尽精力,体重暴瘦,展现了为人父母不容易的抚育过程,用自然界中相通的母爱、父爱去感动与感染观众,使得观众对于这些有别于自身的生物多了更多的同理心,进而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参与到保护生态的事业中来。
第二组叙事序列表现了鸟类之间的爱情故事。譬如,为了得到异性青睐而努力建造漂亮房子的;再如长腿跳舞的,无数次的求爱才能修成正果,多次被拒还是一如既往地执着追求,终于收获爱情。凡此种种,正如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为了博得心仪对象的爱情而不懈奋斗。把人类的伦理、情感转移到动物身上,使得动物拥有了人类的共同点,让观众更为深刻地体验到动物世界的可爱之处,最后达到号召大众关爱自然环境的人文目的。
众所周知,艺术作品意义难免带有民族身份的基因密码,《大河之洲》的人文内核正是中国传统文艺观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这一意境所抒发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的生态理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内容有了新的实现路径,它不再是传统上主观的“天人之恋”,而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通过政策上的治理干预,进而找到人与自然可持续性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达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理想。而这正是《大河之洲》拟人化叙事里最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3 守望相助:影像赋能里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以来,生态危机时有发生,如何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是治理人类社会最为紧要的议题。“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无法离开自然界发展自己的历史。另一方面,自然界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还兼具经济、科学价值等等于一体,更重要的是,缺失了人的意义的自然界也是‘无’。”[4]也就是说,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用作为人的力量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更好地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资源开发。虽然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时代,但依旧面临诸多生态问题。无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现代化的生态治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大国方案,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态治理智慧。
发挥影像作品的社会功用,更好地观察、理解自然环境,并思考如何才能与自然、动植物相处,是每一部生态纪录片在创作时都要思考的问题,从而以实际内容触发观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显然,《大河之洲》里所展现的“和合”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诸多共同之处,这对当下思考如何与自然相处,将中国生态方案运用到自然生态治理中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考证。
《大河之洲》纪录片里的“和合”理念出自中国传统的禅道文化,其认为凡是事物都包含阴、阳两个相反的方面,和谐就是由这相反的阴、阳产生的,以此观点来看,人类是能够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这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更是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它们共同为治理当下生态的问题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框架。“包含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等理念被提出和高度重视,得到了国内外日益广泛的传播、认同和实践。”[5]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模式转变,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大河之洲》以影像赋能人与生态和谐相处模式的重大现实意义。
比如说在《家园》一集中,一只名叫“周小纵”的猫头鹰无意闯进居民小区里,由于居民担心猫头鹰具有攻击性,“周小纵”遭到误解并受到“驱赶”,但在经过观鸟协会成员的集体劝说,众人内心的担忧得以消解,接受了这只无家可归的小生灵。这只受过伤的猫头鹰得到了大家的保护,找到了归宿。再如,东营市电力公司在搭建高压电网时面临东方白鹳往电网外排泄粪便的安全问题。工作人员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在高压电缆上铺架巨型鸟巢,从而避免了粪便带来的断电危险,东方白鹳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族群数量越来越多,从不到2 700只到现在的1万多只。城市因为东方白鹳增添了魅力,进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以上案例都可以直观地看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模式是互利互惠的,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比如说《和合》一集里,国家为了治理黄河入海口的盐碱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派出多名专家、博士进行多次考察,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研发出了适宜改造土壤的野生大豆,这些都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案例。可以说,在《大河之洲》生动的人与自然和谐守望的影像中,既看到了民胞物与、和谐共生的大国治理智慧,也感受到了自然生态的独特魅力。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为人类更好地参与生态环境的开发保护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实际佐证和治理参考。
4 结语
“文章合为时而著。”纪录片特别是生态纪录片,作为一种担负着科普与教育功能的视听媒介,理应从时代发展的需求着眼,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功效,在秉持育人以义、教人以理的原则上,引导公众重视生态、保护生态,为推进我国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奉献力量。《大河之洲》摄制组用时一年多,在饱受严寒酷暑的艰难条件下,深入挖掘黄河三角洲的动人故事,以响应国家保护生态的号召,用优秀的影视作品,为建设美好新时代家园递上了一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