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意脉,深阅读

2023-09-09孔叶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孔叶红

摘要:写人叙事类散文通常会有一条情感脉络,即意脉,贯穿全文,承载情感。教师应该围绕意脉组织写人叙事类散文的教学,引领学生深层阅读。《老王》这篇写人叙事类散文的教学,统观全文,引导学生抓住意脉,感受文章的深层意蕴。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人叙事类散文;意脉;《老王》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老王》是一篇写人叙事类散文。写人叙事类散文通常会有一條情感脉络,即意脉,贯穿全文,承载情感。《老王》第二课时的教学,抓住写人叙事类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琐碎的事件中理清脉络,发掘事件背后的情感变化,也就是抓住写人叙事类散文的意脉进行探究,深入品读,感受文章的深层意蕴。

一、 教学过程

(一)通过生活常理,引出意脉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一课时已经梳理了文章的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内容组织到一起的?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生作者从认识老王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他死后,我想这应该是时间顺序。

师是的,零碎的事件看上去很散乱,其实有一条时间线串联着它们。那本文是不是只有一种写作顺序呢?

生我认为作者在第一部分用了逻辑顺序,她先介绍老王的职业,再介绍老王的生理缺陷,最后介绍他的居住条件,这是很有逻辑性的。

师是的,这个感觉像是作者一家和老王越走越近,所以知道的也越来越多。生活中,我们只有和一个人很熟悉了,才会知道他更多的事情。毫无疑问,作者按照与老王交往这一条线索,交代了老王与“我”之间发生的事。这篇散文之所以经久不衰,仅仅因为交代了这些内容吗?我们从“意脉”这条线出发,看看能不能对这篇文章的意蕴有更深的理解。

通过生活常理唤醒学生的探究欲,引导他们跳出常规的角度理解这篇写人叙事类散文,转而从意脉的角度走进文本,为深层理解做铺垫。既然选择从意脉的角度进行教学,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而不是从其他人物入手。

(二) 抓住事件对比,梳理意脉

师同学们,我们再浏览一下全文,当年老王为“我”做了哪些事?“我”又为他做了什么?

(学生默读、浏览全文后,总结出老王为杨绛一家做了4件事: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他们放入冰箱;老王帮忙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开始几个月他还能伏病到家里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临终前到家里送香油、鸡蛋。而杨绛一家主动做的事情就是女儿送了一瓶鱼肝油给老王。)

师从这些信息中你能梳理出老王对杨绛一家的情感是如何发展的吗?

生我觉得是逐渐在加深。一开始就是简单的乘客与车主的关系。慢慢地,老王感受到杨绛一家对他的关心,就开始把他们一家当成朋友,临终的时候还要来送香油和鸡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朋友关系,而像亲人了。

师你说得很完整,你已经看到了整篇文章中,老王对杨绛一家的付出随着他情感的加深而慢慢增多。那么,从杨绛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关系也在不断加深呢?

生并不是。我感觉杨绛一开始乘坐三轮车的时候,对老王是比较亲切和善的,经常会跟他聊天。老王每次帮助杨绛一家,杨绛都给他钱。当老王生病不能经常来的时候,杨绛反而没有去看望他,感觉不是发自内心地关心老王的身体。老王临终前来看她的时候,她不能理解老王的心意,还是给了他钱,却没我们主动询问他的身体如何。最后老王死了,她也没有做什么事情。感觉杨绛与老王的关系没有什么发展,反而在不断地疏远。

师我们总结一下她对老王的情感变化脉络是怎样的。

生应该是先同情、感激,后来慢慢地冷漠。

师我们由这些事件可以看出当年的杨绛对老王的情感变化,那现在的杨绛对当年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文章结尾提到:“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如此,作者完整的情感变化脉络就出来了:同情—感激—冷漠—愧怍。如果我们只关注老王的苦和善,那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还比较肤浅。通过挖掘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我们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老王对杨绛一家的情感变化,折射出了杨绛的情感变化,这些都可以形成不同的线索,而多种线索的交织,又使文章的内在情感更加丰富,推动了文章情感变化,不知不觉中也把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更深处。可以看一下对散文这种文体的一段评论性文字——

(教师PPT出示评论性文字:“散文无论是写景、叙事、记人,一般来说,目的总是在于抒发作者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总是在表达作者内心由这景、事、人引发的那一缕情思、情韵……好的散文,总是那种能以其坦诚而平易自然的交谈将我们带入到作者内心去的一类。作者毫无遮拦地向读者展开他的心灵的门户,让读者走入,去听取他抒发对社会、人生、自然等等的见解,去分享他的欢乐,去感受他的苦闷,去和他一道思索。——摘自王耀辉的《文学文本解读》”)

情感的起伏变化,增加了文章内涵的张力。意脉就是文章情感的起伏变化脉络,是文章组织材料的暗线,让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通过梳理意脉,教学避免了内容的单一性和层次的扁平化,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学生开始理解作者内敛又丰富的情感,能够与“我”共情。

(三) 着眼意脉转折,深层理解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写过题为《二三事》的作文,当时我们写的就是写人叙事类散文。大多数同学作文里表达的情感都比较单一,没有变化,这样的文章读来千篇一律。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们认为怎么安排事件才能让文章意蕴深刻呢?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大家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PPT出示文字:

“但这不是普通读者容易忽略的,就是专家也每每视而不见。《背影》的动人之处,叶圣陶只看到了父亲把已是大学生的儿子‘当小孩子看待,关怀无微不至,却忽略了这种关怀在文章的前半部分遭到儿子厌烦,甚至是公然拒绝;文章的高潮是,作者看着父亲为自己艰难地爬上月台买橘子,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从公然拒绝到偷偷地被感动,构成了完整的‘意脉。其特点是:第一,连续性中的曲折性;第二,情志的深化。显然,有了转折,文章才深刻。只抓住前面父亲的言行,虽然有连续性,但还构不成完整的‘意脉。因为转折是精神焦点,朱自清笔下的亲子之爱和冰心的不同,冰心的亲子之爱是心心相印的,而朱自清的亲子之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朱自清比冰心更为深刻。没有这个转折,就没有人性的深度。——摘自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的《解读语文》” )

生如果一篇文章能按照一条线索写完整,就是连续性的体现,但是没有波澜,文章就太平淡了。

生《背影》里如果只是单方面写父亲为我做的事情,那我们可能感觉不到文章有多感人。

生如果文章的情感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那文章的中心就不够深刻。

生朱自清正是因为月台上买橘子这件事,对父亲的情感有了转变,使文章的中心一下子明确了。

師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铺直叙的文章,情感多半是平直的,这样的文章中心不够深刻。所以写人叙事类散文除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组织好各种事件,还要按照情感的发展变化,安排引起情感发生转折的事件。由此,你想到了哪篇文章?

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我”的情感由原先的厌烦、讨厌逐渐转变为感动、尊敬。

师你认为《老王》这篇文章里作者的哪种情感是转折点?是因为什么事情而发生的?

生我认为是“冷漠”。我觉得杨绛对老王的情感从第6自然段开始变冷漠。之前她经常坐他的三轮车,还会主动关心他。但是从这一段开始,她说“烦老王”送钱锺书去医院。按理说,他们之前关系很好,为什么要说“烦”,她只要一开口,老王肯定会答应的。第7自然段提到老王生了病,杨绛也没去主动探望或者托人回话给老王。感觉特别冷漠,和之前的行为对比太强烈。

生我认为是“愧怍”。“愧怍”的意思是感到惭愧,之前的内容都没流露出这样的情感,也是这种情感,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可能就是这种情感使这篇文章情感最深刻。

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只是关注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当年杨绛和老王交往时,杨绛与老王的关系来谈的;一个是从杨绛多年后回忆这段往事的情感角度来谈的,有了时空的变化。这两种情感都让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复杂、更引人深思……我们来看一些背景介绍,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背后作者的心酸,以及杨绛面对善良的老王,为什么会有这些情感的变化。

(教师出示背景资料《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具体内容略。)

师谁能联系文本具体来谈一谈?

生“我自己不敢乘三轮。”坐在三轮车上让劳动人民出汗,随时随地都可能被认为招摇嚣张而被拉下车。

生“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如果说害怕老王的外形,那一开始刚认识他的时候就会感觉害怕,但是那时并没有。这里有对他外形的吃惊,也有一些害怕,怕他的死和“我”发生关系,“我”甚至都没有让他进屋喝口水,也没有去关心他是否正常回到了家。“我”对老王的情感也一直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并没有变成和老王一样的那种情感。

师杨绛一家慢慢地在主观上与老王保持了距离。甚至在他身体那么差的情况下,杨绛都没亲自去看过老王。从当年事件的回忆中,我们是读不出愧怍的,但是从写作时的视角反观前文,我们读出了愧怍之情,这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因为在当时的特殊形势下,杨绛以近乎逃避的态度来面对一个底层百姓的真挚善良。杨绛的“愧怍”折射出了对自己、他人以及整个时代的思索,让文章增加了厚重的底蕴。所以“愧怍”是杨绛情感转变中最深刻的部分,也是把文章意蕴推向深处的重要情感。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在展示他人的不幸与光芒,也在袒露自己的内心,更在如实地呈现自己对社会、时代的感受和思考。各种琐事中含有促使意脉发生转折的重要事件,从这个转折之处进行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平淡的文字中蕴含的情思,从而更加贴近作者的内心,理解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冷静呈现社会现实以及对自我和时代的深刻反思。

二、 教学反思

教学写人叙事类散文,我们都知道要带领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体悟情感。但又往往流于表面,只在文章的主题上下功夫,或者归纳出材料组织的浅层逻辑后戛然而止,又或者因为这是写人的散文,就陷入人物形象分析的漩涡中,从而忽略了散文的特质。

思路的梳理基于对文章的分析。作者统筹安排材料的思路就是文章的结构,而结构又往往基于意脉的发展而变化。文章的结构与意脉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专注于文章结构分析容易造成教学的浅层化,不能指向文本深层次的思辨性阅读。

引起意脉发生转折的事件,会关联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时的心理机制。抓住转折,有利于挖掘潜藏在表象之下的写作目的。

《老王》这篇文章看似在写一个底层“小人物”的苦和善,其实更深层的是表达“我”对当年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时代的一种思考。这便是作者写作时的心理机制。为了达成这样的写作目的,作者运用了两种视角的“我”,一个是当年的“我”,一个是写作时的“我”。以现在的“我”观照当年的“我”,用当年的“我”与老王的交往冷静展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点点滴滴,又用写作时的“我”的愧怍之情营造了时空的转变以及意脉的跌宕,引发读者深思。抓住文章的意脉来品读文章的深层意蕴,可以让学生沉浸式感受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教学时,不难发现学生的关注点会放在老王身上,很容易被关于老王的多件事所吸引,学生也很容易总结出老王的形象特征,却忽略了读懂文中的“我”,导致对“愧怍”一词的理解停留在情感的不对等这一层面上。这样的阅读教学浅尝辄止,思维含量较低。缺乏张力和思维深度的散文教学是难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的,也不容易触及文章的特色。这样的阅读忽略了对意脉的深度犁耕、追踪探源。殊不知,“文章写了什么”容易把握,却不是阅读的重点,而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才是我们需要深究的问题。

抓住写人叙事类散文的意脉,更容易贴近作者内心,最大限度体察作者的所思所想。作为教师,需要有与文本本身,与作者对话的意识。只有沉下心体悟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才可能与作者达成心灵深处的交流,才能把握文章的意脉。文章表面是在写“老王”,其实是为了写“我”。老王其实是作者反思的参照物。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很难想到这一层。所以,把握好文章的意脉,既可以将这类散文的教学引向纵深处,也可以教会学生以全新的视角读透文章。这是散文教学中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地方。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