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路径探析
2023-09-09杜琛飞
杜琛飞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人力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微时代”“微传播”“互联网+”等新概念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信息传播的途径与渠道、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与习惯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融媒体环境下,大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各种信息资源以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同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新闻媒体造成了强烈冲击,使得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对于传统新闻媒体来说,为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将科学的方法与先进的传播理念相融合,借助融媒体力量,融合新媒体优势,通过创新报道手法和传播方式,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1 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统新闻媒体与用户的交互性不足
融媒体环境下,每个受众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传播者。面对热点新闻事件,新媒体在与受众的交互方面,形式得更加丰富,途径也更加多样化,用户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实时跟踪热点事件,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功能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和传播,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媒体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也可以借助手机拍摄视频或照片,经过简单的编辑后上传至社交网络平台或其他短视频平台,参与并影响信息的传递过程。相较于新媒体,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大多是单向输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将新闻传递给受众;与受众的交流沟通方式也较为单一,且具有滞后性,如热线电话、后台留言、记者回访等,缺少与受众便捷沟通的渠道[1],受众参与感不强,无法及时表达、反馈自己的观点,更无法实现实时与其他受众进行信息的交互和沟通。
1.2 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受限
在互联网推动下诞生的新闻聚合类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形成了能够覆盖全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发布体系。该体系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推荐等多种技术手段,将新闻信息垂直地推荐给特定目标用户,使用户可以快捷地获取自己想要的或喜欢的内容。用户随时随地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以轻松获取新闻信息。而传统新闻媒体只能在固定时间、固定频道或版面发布新闻信息,仅仅依靠实体化载体传播信息,运营模式也较为固定,导致传统媒体新闻资讯的传播渠道受限,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用户信息实时获取的需求,因此局限性较强[2]。
1.3 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面临挑战
融媒体环境下,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两微多端”(微博、微信、多种移动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成为新闻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和大众获取新闻信息、表达诉求以及与他人交流的重要路径。由于信息来源与信息数量众多,网络舆论的引导难度也加大。例如,部分用户会将热点新闻事件掐头去尾再配上文案重新编辑后,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碎片式”传播。这些不完整的新闻片段一旦在网络上裂变传播,新闻事件将失去原本面貌,严重的甚至引发网络舆情。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种情况使得传统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压力变大。另外,传统新闻媒体发布的内容审核严格,因此更新速度相对而言比较慢,部分用户在不了解事件真相的情况下在评论区评论时盲目臆测,增加了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压力。
1.4 传统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受到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人都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拍摄短视频,编辑短视频,随时随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作品,“社交媒体带来的‘参与文化’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新闻生产过程开始对用户开放。这有可能将传统媒体的专业失范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并降低新闻从业者在民众认知中的神秘感,影响媒体的权威性”[3]。对于传统新闻媒体来说,必须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让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与自媒体相比,甄别信息真伪的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使得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但如果缺少甄别环节,可能导致不实信息的产生,无法做到准确、全面、客观和公正,也会降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
2 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路径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许多挑战,要想促进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对新闻传播的全过程进行创新,将科学的方法与先进的传播理念相融合。
2.1 转变理念,实现转型升级
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发展,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强化互联网思维,全面推动融媒体建设,更好地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因此,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成为第一要务。
第一,加强编辑理念创新。融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生活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媒体内容运行的核心力量,需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从各个方面加强理念创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闻传播。第二,把握新闻导向,明确选题标准。在新闻选题过程中,既要重视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挖掘有价值的内容,也要贴近现实、贴近用户,把好新闻讲成好故事,不仅让文字有力度,更要让文字有温度、“接地气”。
2.2 加强沟通,与受众多元互动
传统新闻媒体通过采集新闻素材、跟踪事件发展情况、制作新闻内容,最终实现对新闻的报道发布。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依然可以采用这一新闻生产模式,但是需要融入“用户思维”,了解用户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融媒体时代,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元,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想让新闻报道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就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特点,关注受众关心的问题,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增强受众黏性。
首先,可以借助各个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多方与受众建立互动关系。一方面,能够通过用户的评论反馈了解用户的心理状态,对于用户观看的后台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用户画像等方法了解用户的构成、喜好等,再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新闻选题、调整表达方式、确定传播渠道,构建与用户相适配的生产传播链条。另一方面,对于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可以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其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包括在线留言、弹幕互动、转发评论等方式,使得受众不仅仅是新闻的接受者,也能够参与到新闻互动和传播中来,这样既能够丰富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渠道,也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还能够增强与受众的多元互动。再次,将新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中。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等技术给受众带来全新的体验[4],使受众能够“进入”新闻现场,成为新闻事件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增强受众的沉浸感[5]。
2.3 构建平台,增加新闻传播渠道
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就需要构建融媒体传播平台,增加新闻传播渠道。一方面能够使新闻较快地传播出去,极大地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分发,让受众群体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了解新闻资讯。因此,传统新闻媒体应注重搭建融媒体平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融合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对传播渠道不断进行创新优化。
首先,可以借鉴新媒体优势,以技术为支撑,打造传播矩阵。例如,河南广播电视台开发的“大象新闻”客户端,融合了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的所有栏目和咨询,为受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新闻信息。同时,受众可以将身边发生的事情拍摄成短视频,随时随地上传至“大象新闻”,经过平台审核后在页面发布,被其他受众看到;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形式寻求媒体帮助或者提供新闻线索。平台设置了相应的奖励机制,求助信息或新闻线索一旦被媒体采用,便会给予受众相应的奖励。例如:2022年11月,“大象新闻”客户端的“大象帮”平台联手河南广电各民生栏目,开通“大象帮助农通道”,帮助有需要的农户和助农对象搭建对接平台,打通农产品销路,解决菜农燃眉之急,真正实现纾民困、解民忧。搭建融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增加新闻传播的渠道,也能够发动广大受众成为新闻内容的提供者,扩大新闻的素材,在良性循环中生产群众满意的新闻产品。其次,借助渠道优势,实现跨屏联动,增加受众的关注度。例如,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顺利“出圈”后,该节目的内容及片段通过电视、移动终端等不同的传播渠道,全方位地传播给受众,有效扩大了传播覆盖面,迅速发展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话题,实现裂变传播。
2.4 完善制度,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传统新闻媒体人才流失严重,要想实现快速转型融合,就需要挖掘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同时,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也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团队的支撑。此外,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更需要能写简明扼要新闻、能深入浅出讲故事、客观冷静的专业人才。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周期较长,人才队伍相对固定,人员流动性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但是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采编、制作和传播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只有通过加大培养力度、完善内部制度等途径,提高从业者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使其适应融媒体环境、符合新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好地推进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
第一,招贤纳新,建设全媒体队伍。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必须依靠专业能力强的全媒体团队,包括扎根一线调查事件真相的全媒体记者、能够熟练使用多种编辑软件的新闻编辑等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因此,应完善招聘机制,严格选拔人才。第二,定期组织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各种培训,建立综合人才培养系统,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融媒体的新闻采集、剪辑制作、新闻发布等方方面面,促使传统新闻媒体从业者树立融媒体思维,掌握全新的传播理念,切实提高自身业务能力[6-7]。第三,完善考核机制。逐步完善传统新闻媒体工作的考核标准,通过考核促进从业人员工作方法的转变。目前,有相当多的媒体单位在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中将点击量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一方面有助于工作人员增强受众意识,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媒体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从业人员的融媒体思维,加速人才队伍的转型升级。但是一味追求点击量也可能会导致传统新闻媒体的形象下滑,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因此,应全面优化考核机制,融合“作品时长、稿件字数、点击量、转发量、评论量”等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考核机制对于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作用。
2.5 优化内容,保证公信力与权威性
优质的内容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基础,缺少优质的新闻内容,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无法促进新闻媒体的发展。传统新闻媒体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生产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新闻产品,就必须在内容的选择上多加思考。只有真实的、有深度的、有意义的内容才能在多样化的媒体形态中,保证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首先,要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全球各地的新闻资讯,也可以随时发布信息,信息传播的效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部分媒体在竞争中为吸引流量,出现虚假报道和歪曲事实的报道,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随之不断下降。传统新闻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受众的信任,就必须对内容严格把关,按照三级审核制的规范流程发布新闻,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其次,做有深度的内容。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新闻发布效率而忽视了新闻内容的质量。传统新闻媒体拥有丰富的新闻线索和信息渠道,因此可以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闻事件,找寻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对社会化的问题进行深入报道,让受众在新闻报道中获得更大的启发。再次,做有意义的内容。新闻报道内容如果一味严肃、刻板,会使受众失去阅读兴趣,长此以往便无法产生共情与共鸣。新闻从业者要不断改进文风,撰写有意思、有意义的新闻故事,与用户产生情感联系,通过有意义的内容促进新闻的有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