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师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3-09-08彭小琴
彭小琴
摘要:国际中文教师担负着中文国际传播的重任,同时也有“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其在跨文化传播中要秉承多元共生、命运与共的跨文化传播理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正视文化多样性,增强世界获得感,以文化共性吸引学生,重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和深刻内涵,形成师生共生传播主体,课内外多场景传播、线上线下双向对话的传播模式,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师 跨文化传播 多元共生 双向对话
国际中文教师是全球范围内从事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人员,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开拓者。国际中文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也要具有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与此同时选择切合相关国家文化背景的、务实而有效的传播路径至关重要。国际中文教师要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创新跨文化传播理念,重塑新时代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和模式,从语言入手,用文化交融,促民心相通,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世界影响力。
一、秉承命运与共、多元共生的跨文化传播理念
第二语言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国际中文教师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方,在跨文化传播中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基点,传递“文明共生、文化多元”的理念。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逐步获得国际共识,并被写入联大决议。国际中文教育以中文为媒,用文化交融,理应主动服务这一“中国方案”的国际传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在促进民心相通上发挥重要作用。国际中文教育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讲好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的故事,传递“礼之用和为贵”“睦邻友好”“和而不同”“天下太平”等已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刻进中国人民基因的和平理念;要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故事,讲好中国对世界发展历史和现实的认知故事,借由国际热点事件与争端,讲清人类同处地球村,休戚与共、利益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的关系,让留学生理解这一为人类社会避免灾祸、增进福祉的“中国方案”。
2.正视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差异。未来不存在普世文明,而是多元化文明的世界,每种文化都必须学会与其他文明共存。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自然演进的结果,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能够适应不同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际规约以及行为方式,有效解决跨文化传播障碍。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这就是“和”;56个民族各有特点,相互之间存在民族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差异,这是“不同”。“和而不同”作为中华民族之根已经植入56个民族的生命基因,也适宜于国际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观念。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发展程度高低,其生存和发展权都理应得到尊重。文化是多样的,因其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化是平等的,因其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此,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美美与共、交流互鉴,才能推动人类进步,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
3.增强世界获得感,共享文明成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正致力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与改革,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中文教育要在教学中传递共享价值观,增强世界获得感。比如,被“一带一路”沿线国青年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的“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实际上这些概念、商业模式及相关科技并非都起源于中国,但中国的创业者在全球率先结合这些科技元素开发的文明成果改善了旅行者、消费者和民众的体验。这些发明的向外传播,正是中国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世界舞台彰显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中文教育理应与时俱进,全面、深刻领悟新时代党的执政理念和外交政策,用中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构建世界能够理解的、愿意接受的中国话语体系,阐释中华文化,塑造具有亲和力的中国形象,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
二、打造生动活泼、独具特色的跨文化传播内容
重塑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内容,就要克服过往“重古轻今”的倾向;在展示表层文化符号的同时,还要解读文化内涵;以文化差异激发兴趣,更以文化共性实现跨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交流。
1.求活:融合当代智慧,重构中华文化的时代表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也主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层面,对文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感知度不够,对中華文化中的积极理念如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转化为内在驱动力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这就难免使留学生感慨“中国和我们想象中太不一样了”。对此,我们要摒弃“厚古薄今”的传统,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同时,树立当代意识,立足当代视角,介绍、阐释当代中国及文化,弘扬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这就要求我国文化传播主体必须面向当代,挖掘、甄别那些被现代人重新肯定的中华传统价值,融入当代智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展示,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探索和传播其人文精神与人性价值。
不同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集京剧、舞剑、绸舞、太极、灯笼等中国元素与体育项目于一体的“北京8分钟”,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选取了贴近百姓视角展示现代中国图景,以乘务员、出租车司机、厨师、快递员等一线普通劳动者为叙事主体,将北京地标性建筑、特色美食、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以及便捷物流等中国元素与新时代炫酷科技相结合,上演了一场融合科技和文化的视觉盛宴,将令国人引以为傲的科技和发展成果带给了整个世界,令BBC解说员直呼这8分钟是“Stunning Presentation”(惊人的表现)。
2.求深:挖掘文化内涵,解读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意义、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等文化观念居于深层核心地位,文化价值极高,也是跨文化传播必须重视的方面。这些需要大量学习和深度理解的内容,因其特殊性特别是文化内涵的深度,不易产生共鸣与理解,教学实践中若流于符号展示,诸如“龙的传人”龙图腾,祝福长寿的猫、蝶,寓意福?的蝙蝠、鹿,锦鲤等传统文化吉祥图等文化表层符号的传播,显然实现不了让受众理解深层文化内涵的目的。国际中文教师在展示文化符号的同时,更应挖掘其深层内涵,展示文化内核,只有在深度解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才能理解符号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所折射出的中华文化的民族特征。民族间文化符号看似相异,但在对其深层解读后,可以发现追求真善美是不同文化间的共性,这也正是跨文化沟通对话的桥梁。如学习亲属称谓词,不能只教不同人物关系应如何称呼,还要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文化,以及新时代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中亲属称谓的创新表达。
3.求同:运用文化共性,促进中华文化的强烈吸引。现行国际中文教材多是从国人视角看中国,跨文化传播中也往往偏重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差异,诸如书法、武术、传统服饰与民俗等。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差异性确实能够激发受众的猎奇心理,引发外国人的兴趣,但仅靠差异性很难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和认同。文化因差异而吸引,因不同而精彩,但共性大于差异,文化更因共性而共情,通过文化共情加深对彼此的理解,是跨文化传播与交际的基础,是促进文明对话与互鉴的最好方式。跨文化传播的目的正是形成从他者出发,达到相互理解的文化主体间性。差异的存在使彼此在参照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借鉴中培植革新的动力和创造的力量。因此,跨文化传播中既要正视差异性的存在,又不能认为差异难以逾越,而要以具有文化共性的思想观念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实现人类的交际之道和终极目标。
三、形成多元分层、对话交流的跨文化传播模式
重构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格局,要摒弃自说自话的单向表达和传统说服式传授,形成自我与他者共生传播主体,课内课外多场景传播、线上线下双向对话的跨文化传播样态。
1.自我与他者,形成多元传播主体。国际中文教育面向国外受众讲授中文,传播中华文化,构建自我形象并积极向外传播。其话语背后是思想、是“道”。教师应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汉语学习者和“中国故事”受众,引导他们采用他者视角讲述自身经历,这种第三人认同法更能获得国外受众的认同,继而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
如泰国公主诗琳通留学北大并撰写《我当留学生》,以他者视角讲述留学中的中国故事,受到泰国人的欢迎,为中泰交流做出了贡献;以色列小伙高佑思和3位中国朋友创办“歪果仁研究协会”,在抖音以短视频方式介绍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同时通过Facebook、Youtube、TikTok和Musicla. ly等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变化,粉丝超过800万,视频获赞达1.3亿。他们通过采访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讲述外国人眼中的真实中国。“我在中国挺好的”,既是公道话,更是真心话。
2.课内与课外,创设多元传播途径。美国很早就开始对留学生实施教育传播,以提升其国家认同,其中规模较大、声誉较高的一些国际交流计划,如富布赖特教育交流项目,就是美国极具意识形态色彩的外交策略之一。对于来华留学生來说,除了在自身生活实践中直观观察和感受外,其国际中文教育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以增强留学生对中国的深度认知,特别是要在认识中华文化发展逻辑和内在基因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人的言行,从而修正其已形成的认知偏差。如公开场所说话声音较大这种行为,要结合中国悠久的农耕社会去理解彼时生活情境中,大声说话是农民群体信息交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如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并遵从公众场所“禁止大声喧哗”,不以个别的特殊现象否定社会整体方向的积极向前,因为现代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就具体途径而言,除了作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外,还可开展文化体验、互动研讨、主题讲座、文艺汇演、诵读比赛等课外拓展作为有益补充。中外语言交流中心、孔子学院等共同承担国际中文教育的机构、管理者、服务者等,通过汉语桥、语言项目、唱歌学中文、云课堂等活动建立多元路径,于潜移默化中推进留学生心理和情感上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接纳,从而形成稳定的理性认同。
3.线上与线下,实现双向对话传播。21世纪的今天,国际中文教育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中文学习者,必须关注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对话。文化是对话,是交流思想和经验,是对其他价值观念的传统的鉴赏,否则,文化将在孤立中消亡。特别是从自我角度介绍中华文化,片面、过度地夸大本国文化的优越性,容易引起反感。因此,国际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文化的对话与交融。2023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联盟合作,以“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为主题举办“国际中文日”活动,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专题文化展和论坛、搭建线上专题主页、“云体验”多彩中华文化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通过这些国际中文学习者的讲述和展演,用他们的口、笔、墨、镜头以及作品,形成中国声音的“本土化”表达。中文联盟“中外青年云对话”“以话题引领交流,用开放拥抱世界”,每期邀请行业有非凡故事的中外青年作为访谈嘉宾,围绕人类未来的交通——超级高铁、动物保护——守护大熊猫、传统技艺的创新——非遗传承等三期主题对话,为全球学习中文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真实有趣、具有互动性的中文学习材料,同时增进了世界青年的相互了解。
四、结语
文化软实力包含传播力、影响力两方面。前者指大众传媒将信息向全球扩散的能力,后者指落地信息能否被当地受众理解和接受,进而影响其认知、情感与态度、行为的能力,是国际传播软实力的体现和落脚点。国际中文教师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主体力量,在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已经建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在跨文化交际中铸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力、阐释力和传播力,但要认识到,个体与文化群体间如果相互排斥,则难以达成有意义的信息交流,必然影响传播的效能。因此,国际中文教育要积极寻求文化共同点,善于打造生动活泼、独具特色的传播内容,采取多种传播方式,实现由“推”到“引”、由“说服”到“对话”的转变,达成跨文化传播的理想效果。
作者系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河南省2023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国际中文教师全球胜任力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JSJYZD-013)、河南科技大学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智慧教育时代新文科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BK03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谢进川.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彰显大国风范[J].人民论坛,2021(31).
[2]李宝贵,李辉.中文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要素及提升策略[J].语言文字应用,2021(02).
[3]李宝贵,李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白俄罗斯孔子学院为个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4][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M].戴侃,辛未,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2006(12).
[6]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