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3-09-08钱美红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钱美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素养。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2022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颁布,核心素养培养已经逐渐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改善当下的教学现状。从实际情形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最主要的着力点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中,学生的心智得到激活,能够更加自觉地将知识学习与素质提升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具体来说,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教材,从而设计出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内容;教师还要依据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具有指向性的问题,要通过贴合生活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的思维灵动,所以,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开展符合初中生思维特点的教学。教师要认识到如今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以使学生能够拥有解决问题的敏锐度与问题解决能力。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

以往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学习,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状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生活方式与性格特点,创设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内容,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将学生带入课堂中,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享受学习。

2.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认真地讲,学生单纯地听。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必须改变这一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例如,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框“诚实守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身边有关诚信的事例,最后由小组代表对收集的素材进行讲解。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站在客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3.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知。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進行改编,以使其更加适合初中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案例,然后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来解读案例。事实证明,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4.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就会导致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教师要将教学的视角转向学生的情感领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就是基于学生情感而出发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踊跃说出自己跟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趣事或爸爸妈妈为“我”做过的令人感动的事情。这样,学生就更加容易切实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明白父母的辛苦。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情感。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也逐渐深入。对于教学来说,核心素养所强调的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所以,不能只将其视作一个抽象的概念。

总之,教师要站在全面育人的角度对日常教学进行规划与设计,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