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对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的效果
2023-09-08颜婉如邱美蓉卓龙彩
颜婉如 邱美蓉 卓龙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已经成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源头。多重耐药菌的增加使医院内感染成为严重问题,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该类感染往往发生在机械通气的患者身上,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多重耐药菌的特点,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预防的必要性十分重要[1]。临床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成本。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是在患者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预防可以有效减轻医疗负担,节约医疗资源,使医疗机构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其次,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预防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病痛,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医院的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此外,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预防可以降低医院内的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医院的信誉度和公信力[3]。为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实施呼吸机治疗的8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的效果进行研究,此文的研究结果为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预防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实施呼吸机治疗的8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重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2)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无精神障碍[2]。
排除标准:(1)患者依从性低下。(2)患者中途死亡。(3)患者机械通气时已经发生了肺部感染。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重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1)加强手卫生: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的手消毒剂,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2)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和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3)患者隔离:将患者隔离在单独的房间或隔离区域,减少病原体在患者间的传播。(4)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减少病原体的接触和传播。(5)用药管理: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以减少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和传播。(6)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1.3.2 观察组
观察组重症患者采用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1)首先是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圈徽,选取10名圈员,其中包含1名圈长(由主管护师担任,职责包括规划品管圈活动,活动组织协调、信息调查和分析、人员管理和培训等工作)和1名辅导员(护士长担任,协助圈长开展工作),另外8名小组成员执行活动步骤。(2)选题,收集整理实际护理期间的风险因素、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潜在的待解决问题等,圈长负责应用脑力激荡法总结和分析所挖掘的问题,评估各项问题的危害性、可行性、迫切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素,从而进行分级管理,分类统计圈员的投票结果,评估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并将其当作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上报给护理部审核。(3)活动安排,每周开展1次例会,讨论护理活动落实情况,每次1 h左右,讲解品管圈活动的方法和存在的不足,结合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管理。(4)把握现场状况,在对重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导管很容易弯折或被坏死组织、脓痂、血凝块堵塞,应该对机械通气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同时对流程图进行规划,明确院内感染的具体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5)护理落实措施:①规范化呼吸机使用流程,首先,医护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型号,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其次,医护人员应该确保呼吸机的使用流程标准化,包括呼吸机的安装、调节、监测等。此外,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定期检查和调整呼吸机参数,确保患者的通气和氧合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②选择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呼吸机,如有些呼吸机配有自动化清洗系统,可以减少呼吸机内积液的数量,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此外,一些新型呼吸机具有降低无效腔容积和控制呼吸机吸氧浓度等特点,可以帮助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③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气管损伤和细菌感染。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时间。在使用呼吸机前,可以尝试其他非侵入性通气方式,如面罩通气、鼻导管通气等,从而避免气管插管的不良影响。④定期清洁和更换呼吸机配件,呼吸机的配件包括呼吸管、气囊、呼吸器面罩等。这些配件与患者的呼吸道直接接触,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因此,定期对呼吸机配件进行清洁和更换非常必要。清洁时应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后应彻底漂洗干净,避免残留消毒剂对患者的危害。同时,还需要对呼吸机配件进行定期更换,避免老化和污染导致细菌繁殖。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要求医护人员定期检查呼吸机配件的状况,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⑤及时清除呼吸机内积液呼吸机内积液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呼吸机内积液的产生是由于患者在呼吸机通气时,口腔和咽喉中的分泌物、食物等被吸入到呼吸机内,在呼吸机内形成积液。积液不仅容易滋生细菌,还可能堵塞呼吸机导致患者呼吸不畅。⑥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应该了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掌握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清洁维护技巧,提高预防感染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工作,使其了解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合作意识,减少呼吸机使用中的错误操作和不当行为,进一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⑦加强口腔护理:口腔内可能滋生大量细菌,如不及时清洁,将有利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常规口腔护理包括每日漱口、刷牙和口腔清洁等。⑧吸痰护理:重症患者需要进行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细菌滋生。在吸痰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发生率。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症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遵循规范的使用指南。对于需要进行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气道管理。包括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及时清洗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等操作。⑩加强洗手和隔离衣的管理,所有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洗手,如在每次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更换呼吸机管道、接触呼吸机和其他器械的时候都要洗手。洗手的时候应使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每次至少洗手时间至少20 s,洗手的时候注意彻底清洗手腕和指间缝隙等位置;其次是加强隔离衣的管理,使用的隔离衣必须确保防护性能达到标准,能够有效地阻隔病原体。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正确佩戴、脱下和处置隔离衣,如定期更换和清洗。
1.4 观察指标
1.4.1 比较两组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检出率
MDRO检出率=MDRO的检出菌株数/同期该病原菌检出菌株总数×100%。
1.4.2 比较两组重症患者恢复时间
包括平均住院时间、人工气道平均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重症患者MDRO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重症患者MDRO检出率为4.76%,对照组MDRO检出率为11.90%,观察组MDRO检出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重症患者MDRO检出率比较[例(%)]
2.2 两组重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人工气道平均时间比较
观察组重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人工气道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人工气道平均时间比较(d, )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人工气道平均时间比较(d, )
组别例数人工气道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4211.27±2.0616.74±2.88对照组4214.30±2.1921.79±3.28 t值-6.5317.498 P值-<0.001<0.001
3 讨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难题,在医院内感染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面临的重大威胁[4-5]。临床表明,多重耐药患者往往因患有原发病而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长、气管插管时间长、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年龄大、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因素会增加患者的易感性,导致呼吸机相关感染的发生[6-7]。同时,医院内存在多重耐药菌株,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接触机会增多,加之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细菌易在医院内传播,进而会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如果机械通气管理不规范,如插管操作不规范、呼吸机管路和呼吸机配件不及时更换清洗、人工撤机不规范等,也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8-9]。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感染后会加重原发病情,从而导致治疗难度增大,甚至死亡。发生感染后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开销,同时也会给患者和家属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和挑战。因此,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呼吸机相关感染,临床医护人员务必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0]。
大量的案例表明,常规护理在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11]。首先,常规护理注重的是患者的基本护理,如清洁、喂食、床位翻身等,而对于呼吸机患者,对其呼吸机的管理和护理往往被忽视。这导致呼吸机的使用不规范,配件清洁不彻底,呼吸机管路、呼吸面罩等容易被细菌污染,从而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其次,常规护理对于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有所欠缺。常规护理往往只注重手部卫生和病房的环境卫生,而忽略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和防控[12]。此外,对于多重耐药菌的筛查、隔离和消毒等方面的管理也不够规范,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最后,常规护理缺乏全员参与的理念。常规护理往往只由护理人员和医生完成,而没有将患者和家属纳入到护理和管理的过程中。这导致患者缺乏主动参与,难以自我管理,容易造成护理质量下降[13]。因此,虽然常规护理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基础措施,但在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方面存在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DRO检出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和人工气道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对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具有显著的效果,分析其原因,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通过制订合理的呼吸机护理方案、加强规范化管理、开展相关教育培训等措施,全方位监测和管理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以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是充分强调规范化管理: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通过制订呼吸机使用流程和规范化操作,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呼吸机,降低使用错误率,从而减少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其次,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以预防为主要目的,通过定期清洁和更换呼吸机配件、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时间等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感染的风险。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中,强调全员参与,每个医护人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可以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品管圈气道模型护理管理对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感染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促进患者炎性因子改善,缩短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