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文化挪用背景下的对外翻译目的及策略探究
2023-09-08蒋成侠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不断壮大,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力依然还有待努力实现同步大幅发展。在英语对外翻译层面,文化推广的需求以及种种文化挪用现象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对外翻译的目的及策略,采用更为科学适宜的英语语言翻译,警惕和避免被文化挪用,这在当前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而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与中心内容。希望借此可以为对外文化传播和翻译提供一些新思考。
关键词:文化挪用;对外宣传;英语翻译;翻译策略与方法;中国社会与文化
近年来,文化挪用现象在国内外经常引起各方广泛讨论。国家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不仅是凝聚国人、给予大家共同身份认同的重要存在,还是对外软实力的体现,对国家增强政治经济军事等国际影响力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文化5 000年来源远流长,以磅礴、大气、海纳百川又不吝分享交流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瑰宝,对各个国家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文化交流与相互借鉴融合本是件好事,学界有不少观点认为文化挪用是个中性词,是世界文化传播与大融合的必然,但有部分人扭曲或者直接抹掉源文化的起源身份和贡献,模糊概念,企图将别国社会文化符号占为己用,却不给予源文化相应的肯定和承认,这种行为备受争议。因此,文化挪用现象需要得到更科学和全面的认识,一些恶意的文化挪用行为更是需要得到警惕。立足于警惕和避免恶意的文化挪用现象,在充分讨论并认识其核心与内容的背景下,本研究将探索和研究对外翻译的目的及策略的调整,并对翻译内容及其科学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希望能让文化挪用现象得到更为广泛和正确的认识,为对外翻译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理论支撑
(一)文化挪用
文化挪用 (cultural appropriation)是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 (事物、主题、习俗、风格等)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这是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常见现象,涉事对象通常被分为挪用者和被挪用者。文化挪用不单纯表现在文化层面上,它深受政治、经济、历史、心理及伦理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挪用的特征是冲突性,其核心是话语权的不对等,多发于强势文化中 (徐冠群,2019)。[1]在许多的研究中文化挪用这一概念并不负面,因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可避免地会有相互影响和借鉴,长期发展后要追溯某个文化符号的源头会有困难,或者在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会被当作不必要。一定程度上,文化挪用也是文化欣赏和传播的承载。
然而,在不了解或不尊重他国文化的前提下无意或有意扭曲并传播他国文化元素、直接抹掉或模糊文化元素来源身份及贡献,宣称原创,将特定社会文化符号占为己有,没有给予源文化相应肯定的行为正是如今绝大多数文化挪用现象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原因。因此,清楚文化挪用的中性身份并学会区分恶意文化挪用的企图和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二)文化挪用现象及例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多样化与独特性造就了自身的魅力。但在传播过程中因不了解或者为了满足文化猎奇心理,不时会发生一些负面文化挪用现象,长时间下来甚至形成了一些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比较典型的就是国外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穿着颜色鲜艳、超紧身且高开衩旗袍的中国女性形象。这些影视作品对中华文化中的传统服饰文化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但实际上这并不能代表我们国家真正的旗袍服饰文化,因其传播影响力太强让国外不少的人以为中国的传统服饰就只有旗袍。对此,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改善他们的认识,将真正的中国服饰文化传播出去。
最近的一起引起海内外广泛讨论与关注的文化挪用事件就是 “春节”。“春节”,也称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民俗大节。受到中华文化和全球华人力量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全世界华人群体也会在世界各地邀请大家一起进行各类传统庆祝活动。多年来,中国春节的影响已经十分的广大,其英语翻译大都是 “Chinese New Year”,也会被翻为 “Lunar New Year”或者 “Spring Festival”。但在近几年,“Happy Chinese New Year”的祝福语引起了一些争议和讨论。有不少投诉表示 “Happy Chinese New Year”不够有包容性,忽略了庆祝农历新年的非中国国家,祝福语应使用 “Happy Lunar New Year”。与此同时,网上还出现了不少以明显中国年元素宣传非中国国家的农历新年的材料。事实上,全世界人民都可以慶祝中国春节,一些国家有自己的庆祝习俗也是值得尊重的事,但不允许源文化国家人民延续正常庆祝词,同时又错误地甚至故意将典型中国年文化元素当作他国文化来宣传就是典型的会引起争议的文化挪用行为。若不警惕,可能一些文化符号就会 “温水煮青蛙”式地失去自己本有的身份。而语言翻译因其自身强烈符号性特征,可以在避免恶意文化挪用现象中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如今新媒体传播影响迅速且广泛的背景下,对外翻译的目的及策略需要得到新的认识和探索。
二、对外翻译目的及策略探究现状与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对外翻译的目的和出发点都是最大化最高效地向外界传播中国社会与文化,对应的翻译策略也多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在关联理论中,翻译过程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认知和交际结合的过程。“翻译需要寻求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提供充分的语境且译文不需要让读者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而产生预期的理解。”因此,许多的翻译前提都是译者主动向读者靠拢,尽量扫除一切可能会给他们理解造成困扰和障碍的因素。“我们宁可认为他们可能不了解,而不要认为他们不可能不了解” (沈苏儒,2004) [2]就成为对外翻译中的一项基本准则。大量的对外翻译选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主要采用了以下翻译方法。
(一)借用他国语言文化中类似概念翻译
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中也一定会有共通性,因此借用不同语言中类似概念直接翻译是跨文化翻译中十分常见的方法。此类翻译常见于一些文化概念翻译、习语翻译等。比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对应中文中也有可直接借译的 “趁热打铁”;“the black sheep in the house”在对应中文中有 “害群之马”可直接借用。借译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可以说是能最高效实现译者和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的方式之一。但此方法下对外翻译中也会出现备受争议的例子,一个典型的争议性借译例子就是将中国的 “包子”和 “饺子”等众多的馅类面食都翻译为 “dumpling”。这种借译确实有一定可类比性,但并不能很好地传达我们文化中的区别特性,长久以往,就会在文化交流传播中丢失让别人了解我们自己特性的机会,为文化挪用造就空间与可能。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翻译在修正此类情况。
(二)直译或类比直译
直译或类比直译在跨文化翻译,特别是对外翻译中也是十分常用的,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借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类似概念,直译或类比直译。直译的例子非常多,比如 “火锅”被译为 “hotpot”;类比直译典型的例子有 “京剧”被译为 “Peking opera”、“象棋”被译为 “Chinese chess”、“春节”被译为 “Chinese new year”等。直译相对类比直译而言,无法让读者有正确的联想,比如 “hotpot”,若是没有吃火锅的经历,外国友人很难将这个词与食物直接联系起来,由此在最开始肯定会有不理解的情况,也没有在名称上烙上中国印记,无法让人直接将其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联。而在类比直译中,尽管中国的戏剧、象棋和春节与西方社会的歌剧、国际象棋以及公历纪元新年有一定的可类比性,这种翻译方法也可以让读者比较容易理解,但其对我们自己的具体文化信息和特性的传播帮助十分有限,有时甚至会给产生负面影响提供可能。因此,如今直译或类比直译翻译方式也逐渐越来越多地在被修正。
(三)释译
释译,就是舍弃原文中的具体表达形式和比喻形象,采取解释性的方法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标注)。通常释译的使用都是因为没有借译的可能,或者直译情况下会产生各种费解或荒谬的表达效果等。比如在中国菜名的英译上,就由于直译产生过不少的笑话,甚至负面加剧中国人什么都吃的刻板印象。“红烧狮子头”“夫妻肺片”和 “口水鸡”这些菜肴在不少英文菜单上被直译成 “braised lion head”“Lung pieces by the couple”以及 “saliva chicken”,让外国顾客感到毛骨悚然,这种直译多年来在社会各界努力下正在逐渐改善。如今大部分的中国菜对外翻译都是采用释译的方法,通过对食材或者烹饪方法的描述来进行翻译。如 “回锅肉”被译为 “twice cooked pork”、“元宵”被译为 “rice glue ball”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对外宣传事件表明,这种能让读者很快了解食材和烹饪方法的读者友好型的翻译方法由于文化符号标记性不够强烈,也很容易遭受恶意的文化挪用,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呼吁要修正此类翻译。
(四)直译或“音译+释义”
“译+释”这种翻译方法在对外翻译特别是政治概念翻译以及深奥的传统文化概念翻译中得到极其广泛的使用,并且一直以来受到许多专业人士的推崇。因为这种方法既可以很清楚地表达含义,还能保持自身社会文化特点。比如,“干杯”除了之前常用的 “bottoms up”这类直接的借译以外,如今不少的译者会处理为 “Gan Bei,which means to raise up ones glasses and drink it all the way to the last drop”。这种先音译再辅助解释就属于典型的 “译+释”,音译保留了源语言的特色,可以让读者或观众有学习和了解汉语,在翻译中实现了文化推广的可能,但是其内容容易显冗长不够精练。同上述所有翻译方法一样,一直以来此类翻译方法的基本出发点还是译者主动尽量向读者靠拢,尽量让读者花费最少的精力来获取认知的互明。因此,很多的 “译+释”就都意味着一个简单的词最后用了很长的句子来翻译。由于这种翻译方法的精简性受到限制,导致它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没有成为翻译首选。
三、结束语
对外翻译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基本都是以尽量为目标语者创造最佳信息关联语境为基本原则,其常用的借译、直译或类比直译还有释译等方法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很多情况下却因为没有准确或者足够清晰地传达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征,沒能为对应的文化符号和元素烙上中国印记,由此在文化传播中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产生的可能,如被文化挪用。而 “译+释”翻译方法又因其不够精简,没有成为人们翻译方法的首选。
新时代社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急速传播的情况下,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能为树立国家形象以及争夺国际话语权形成强有力的助力。外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宣传并维护我们自己社会文化的独特性是对外翻译工作的新要务。由此我们的对外翻译目的或者出发点可以也必须有一定的调整。原来的 “为了更好的传播而以目标语者为中心”的理念应该转为 “为了更好的传播而以自身认同与特征为中心并给目标语者以必要的辅助”为基本理念,据此进行对外翻译工作。因此,对于有着强烈中国文化符号特色的事物和概念,如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国菜名、经典文学作品里的重要角色如 《山海经》里的神兽名称等,还有传统文化符号中的传统乐器、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等,我们要大胆地采用以音译为主或者以音译为首、在必要的情况下辅以解释等翻译方法,有意识地不用或者少用借译、直译或释译,毕竟一个文化和语言中自己的发音才是谁也挪不走偷不了的身份。而对读者的照顾和翻译效果的达成,除了需要更加有文化自信以及更加相信目标语者对我们的了解渴望以外,音译辅以必要的解释已经足够了。在警惕恶意文化挪用的背景下,外宣翻译最终需要遵从 “解释不麻烦,但你要先知道我是谁”这个基本准则。
参考文献:
[1] 徐冠群.当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J].东南传播,2019(11):57-60.
[2] 沈苏儒.对外报道教程[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蒋成侠,女,汉族,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