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农业:一条千亿级蓝海新赛道

2023-09-08

求学·理科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农学赛道智慧

盛夏酷暑,正是中稻夏管时节,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无人机转动旋翼喷洒农药,人们看着长势喜人的中稻,憧憬着今秋的好收成。田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地里有“医生”,数字技术让农民“慧”耕“慧”种,成就了别样的“夏耕图”。

2014年,我国提出“智慧农业”这一概念。2016年,“智慧农业”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此后中央一直有出台新的政策规划鼓励智慧农业的发展。到了2021年,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我国的现代农业正在走向以信息为生产要素,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大趋势

智慧农业是一种以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它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器件和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M2M、多媒体、3S、生物识别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個性化服务,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

简单来说,智慧农业主要整合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三大生产力要素,具体表现为:在种植、养殖生产环节,摆脱人力依赖,实现环境、对象的信息全面实时监测与精准智慧管控;在生产管理环节,实现测土配方、茬口作业以及农场生产资料配置管理的智慧化;等等。

而从广泛意义上讲,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信息化、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溯源、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的智慧农业受技术不成熟、土地分散、农民意识不强等因素制约,发展相对缓慢,但其相关技术在很多农业生产场景和环节中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可以说,我国智慧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

智慧农业热门赛道及热招职位

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如何碰撞出“最优解”,需要科技与农民的“双向奔赴”,更离不开农技人员发挥“中间人”的作用。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智慧农业中的育种和优质化肥制造赛道相对热门,尤其是育种赛道,其人才需求逐年提升。

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作物育种领域的应用,相对于传统育种周期的8—10年,基因编辑育种可将育种周期缩短至3年左右,并可快速精准地创制出新的种质资源,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抗病虫害特性及品质性状等。2022年,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加快基因编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业基因编辑赛道人才招聘已然全面启动,代表性职位有基因编辑工程师、育种师、基因测序工程师。

上述三个职位通常招收具有生物、医学、化学等相关领域知识背景的人,具体包括植物科学、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相关知识,对应的专业有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科学、医学检验技术等。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指出,从近三年发布的种业职位来看,种业赛道对于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在2022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这些企业对于博士研究生的需求较为稳定,中高端种业人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的存在。

而粮食安全的前提是化肥安全,所以化肥虽然看起来稀松平常,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优质化肥制造赛道的代表性职位有研发工程师(氮肥、磷肥、钾肥类)、研发工程师(固废资源再利用类)、研发经理。

化肥研发岗位通常招收具有农学、化学等相关领域知识背景的人,具体包括微生物学、土壤学、植物栽培、化学工程等的相关知识,对应的专业有农学、农药化肥、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另外,猎聘大数据显示:智慧农业相关新发职位中,研发岗位占比较高,其中实验室研究员、科研人员、研发人员占TOP10热招职位的3个席位。

智慧农业领域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为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紧缺的农林人才,教育部组织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制定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这五大领域,设置了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其中,智慧农业领域的对应专业为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有意愿投身智慧农业的同学不妨了解下这两个专业。

1.智慧农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农业智慧生产、作物信息学、智能装备、农业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等知识能力的训练,培养具有“三农”情怀、良好的理学基础和人文素养,能够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管理知识与农学有机融合,胜任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主干学科:作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3)核心课程:作物生产学、作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

(4)学位授予门类:农学。

2.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1)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战略,聚焦农业工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融合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农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知识体系,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善于从农业装备工程专业角度发现和解决工程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拥有系统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农业装备工程科学研究与应用工作,具有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2)主干学科: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农学。

(3)核心课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农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无线传感与物联网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学、动力机械与农机智能装备、农业机器人与作业系统。

(4)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智慧农业被视为继植物育种和遗传学革命之后出现的又一次新技术革命,它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政策支持、土地流转加速、农民工返乡,多年后,智慧农业或将成为中国农业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农学赛道智慧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自制冰墩墩不能滑出“法律赛道”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无人驾驶,先上赛道如何?
农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