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社工介入抗战老兵精神慰藉研究

2023-09-08朱道君李爱芹

国际公关 2023年14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

朱道君 李爱芹

摘要:抗战老兵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层因素的影响,抗战老兵精神慰藉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以X市G区12名抗战老兵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入访谈法、观察法,总结该区抗战老兵在精神慰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系统分析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问题的成因。针对问题,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从抗战老兵个体、家庭及朋辈、社区及社会层面提出社工介入的多元服务路径,以期改善抗战老兵精神慰藉服务,增强抗战老兵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关键词:抗战老兵;精神慰藉;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

退役军人是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群体之一。2018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北京挂牌成立,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持续推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发展。[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2019年,退役军人事务部、民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 《关于加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的意见》,帮助退役军人摆脱困境。[2]2021年12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制定出台了 《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管理办法 (试行)》,该办法规定向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发放优待证,提升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3]但是,抗战老兵作为退役军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所享受的服务局限于节日慰问等,对于他们的心理支持、精神慰藉、社会交往等则较少关注。精神关爱在抗战老兵的晚年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抗战老兵由于各种因素未能与其生存环境中的系统相互适应,往往导致精神慰藉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服务人、帮助人的专业和职业,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专业服务,在抗战老兵精神慰藉服务上具有积极作用。2021年,退役军人事务部与民政部联合印发了 《关于做好新时代民政领域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积极做好民政领域退役军人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保障工作,推动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扩展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鼓励、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为退役军人提供专业服务。[4]由此可见,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持与认可社会工作在抗战老兵精神慰藉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本文以抗战老兵精神慰藉为切入点,对X市G区12名抗战老兵进行深入访谈,探究G區抗战老兵精神慰藉存在的问题,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析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社工介入抗战老兵精神慰藉的多元服务路径,以期改善抗战老兵精神慰藉服务,帮助抗战老兵度过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同时为社工介入退役军人服务提供实务经验。

一、G区抗战老兵精神层面慰藉问题

(一)自我效能感较低

随着国家对于退役军人照顾政策的不断优化,抗战老兵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有效保障。[5]但是,他们大多患有老年人基础疾病。他们时常回忆年轻时期的峥嵘岁月,认为现在的自己会给国家带来负担,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消极心理和较低的自我价值感。

(二)情感支持缺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老龄化的影响,抗战老兵与子女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大,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导致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问题突出,目前的居家养老更多偏向于物质层面赡养而忽略精神层面赡养,抗战老兵缺乏来自家庭层面的情感支持。此外,由于部分亲友的离世,抗战老兵的社会关系网络在逐渐缩小,抗战老兵来自他人情感支持力度也在弱化。

“我的儿子一家四口都在外地生活,他们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就没时间来看望我,我也不怎么跟他们联系。” (L3)

“我的老朋友没几个了,以前能聊天谈心的也没剩下几个了,朋友越来越少了。” (L7)

“他们逢年过节都会给我送些慰问品,像面粉、豆油这些日常用品,其他的就没什么了。” (L4)

(三)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抗战老兵随着亲友的离世,人际网络和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加上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设施老化,更加限制了他们参加娱乐活动的机会,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以居家看电视、听广播为主,他们时常回忆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涯和工作经历,现在单调的精神文化生活容易导致抗战老兵内心孤独、精神空虚。

“我平时只是看看电视、听听广播,偶尔出去聊聊天,跟部队时候的生活不一样了。” (L9)

“我们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成好多年了,现在里面的设施老化了,我们也就不怎么去了。” (L1)

二、G区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问题的成因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重视 “人在情境中”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进行。生态系统理论代表人物之一查尔斯·扎斯特罗将人类的生态系统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微观层面,指生态系统中的个体,本文中指抗战老兵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第二,中观层面,指与个体产生关联的小规模群体,本文中指抗战老兵的家庭、朋辈等;第三,宏观层面,指更大规模的社会群体,本文中指抗战老兵生活的社区、街道及社会组织等。人的生存环境的三个系统总是处于相互影响的情境中,共同对个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个人也会对宏观系统产生影响,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问题的形成与三个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运用该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问题的成因,有利于厘清抗战老兵个人与其生存环境中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微观层面:个体因生理老化导致消极心理

抗战老兵由于生理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器官功能衰退,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感觉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这些人体系统的老化是无法规避的自然现象,共同导致了抗战老兵对自身人体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下。有些抗战老兵在服役期间受过伤,因此而留下后遗症。身体机能的退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战老兵的日常生活能力,使得他们需要家人的照顾,生活的无力感与日俱增,产生心理落差、自我封闭,导致抗战老兵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消极的生活态度,产生精神慰藉问题。

(二)中观层面:家庭、朋辈情感支持缺乏

家庭也像人一样有成长、发展的自然变化过程,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員,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扮演相应的角色、面临相应的任务。抗战老兵不能学习与子女沟通的技能以及学习如何应对机能老化带来的种种困难,就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子女普遍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在日常生活上虽然能提供基本的物质支持,但很少给予抗战老兵情感上的支持。此外,亲友的离世,不仅给抗战老兵带来精神上的冲击,还会缩小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影响他们社会化交往,长此以往会陷入抑郁和焦虑的状态之中,抗战老兵的精神世界常常被负面情绪覆盖甚至吞噬。

(三)宏观层面:政府、社区精神文化服务不足

抗战老兵身份比较特殊,他们既属于普通老年人范畴,又属于退役军人范畴,正因如此,造成了角色上的尴尬。

G区是X市主城区,老旧小区居多,老年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重近25%,居X市首位。辖区内虽然有老年活动中心,但大多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年久失修、设施老化,已满足不了抗战老兵娱乐休闲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抗战老兵的社交活动意愿及社区归属感。

退役军人服务部门没有专门针对抗战老兵的精神文化服务,顶多在逢年过节走访时给予口头上的慰问;社区虽有退役军人服务站点,但工作人员的职责偏向于事务性;退役军人优待证是国家对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肯定,该证能为抗战老兵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抚慰,但抗战老兵由于年老,远没有年轻退役军人的社会融入感、获得感多。

近年来,社会工作因为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和问题的复杂化得到快速发展。为适应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培养了不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但由于无编制、薪酬缺乏吸引力等原因,导致高校毕业生不愿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造成大量人才流失,进而导致街道社会工作站及社区社会工作室的专职人员供给不足,无法及时有效地为抗战老兵提供专业服务。

三、社工介入抗战老兵精神慰藉的路径

(一)个体干预:社工介入抗战老兵精神慰藉的微观路径

社会工作者可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对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问题进行干预。第一,社会工作者与抗战老兵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分析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问题及成因,挖掘抗战老兵的非理性信念,帮助其树立理性信念,让其认识到人体老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第二,社会工作者可运用真诚、温暖的技巧引导抗战老兵回忆人生经历,发掘自身优势并肯定自我价值,与其共同感受积极的老年生活并做出合理规划,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抗战老兵制作生命故事手册,为其提供一个挖掘自我价值的载体,巩固干预效果。

(二)家庭与朋辈群体干预:社工介入抗战老兵精神慰藉的中观路径

社会工作者帮助家庭成员认识人体老化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问题,教授家庭成员与老人正确沟通的知识和技巧,帮助抗战老兵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模式,进而强化家庭成员对抗战老兵的情感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中开展支持性小组工作,强化抗战老兵的社会支持网络。小组成员的选择应以具有相似精神慰藉问题的年长者且以抗战老兵为主,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要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通过“破冰”游戏拉近组员之间的距离,通过“优点轰炸”等小组活动增进彼此间的互动,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提升自我认同感;社会工作者还要为组员创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机会,促进抗战老兵与朋辈、邻里之间相互关心与帮助,为抗战老兵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社区与社会服务项目干预:社工介入抗战老兵精神慰藉的宏观路径

社会工作者可以整合社区、政府和社会的多方资源,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和解决社区问题。从宏观层面上讲,G区老旧小区居多,对老年活动中心进行升级改造、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是整个社区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鼓励抗战老兵与居民共同参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改造,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促进相互关怀社区的形成。一方面,能够提升抗战老兵社会参与的能力,促进抗战老兵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减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另一方面,能让抗战老兵感到自己是被社区重视的,是有价值的,进而提升其社区归属感。

社会工作者可以依托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或社会服务机构,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委托的社会服务项目,社会工作者作为项目负责人,有效链接各方资源开展服务项目。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工作者要遵循自决原则与抗战老兵共同制订服务计划,秉承赋权的理念,充分发挥抗战老兵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倾听、认真聆听、鼓励及回应的技巧,让抗战老兵真切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与认可。社会工作者可以邀请抗战老兵参加以 “情暖老兵”为主题的公益活动,通过开展缅怀小组活动,按照生命历程,将抗战老兵的 “小我”镶嵌于时代大背景之中,引领他们讨论和分享时代变迁中的个人努力与成长,帮助他们找回对军旅岁月的记忆,树立生活自信,以新的心态看待岁月故事。在 “退役军人口述史”项目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链接退役军人服务部门、招募周边高校志愿者、引导青年学生聆听抗战老兵的分享,促进抗战老兵与青年学生之间的 “跨代互动”,通过口述史服务,社会工作者将抗战老兵自身的内在资源与周围高校青年学生、退役军人服务部门及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源有机整合,促进抗战老兵资源的 “社会化”,从而在社会层面上极大提升抗战老兵的自我效能感。

四、结束语

抗战老兵精神慰藉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服务提供者、资源链接者的角色,整合多方资源,为抗战老兵精神慰藉提供专业服务,既要关注抗战老兵个人,又要关注抗战老兵所处的社会环境,促进抗战老兵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适应,增强其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廉颖婷.退役军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N].法治日报,2023-04-19(007).

[2] 岳鑫,李瑛琳.浅谈退役军人安置与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才智,2021(01):97-9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印发《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21-11-15].http://www.mva.gov.cn/gongkai/zfxxgkpt/zhengce/gfxwj/202209/t20220902_65209.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 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做好新时代民政领域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EB/OL].[2021-5-31].https://www.mca.gov.cn/article/xw/tzgg/202109/ 20210900036647.shtml.

[5] 高梦迪.个案工作介入退役老兵的精神慰藉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22.

基金项目: 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P县‘微心愿服务项目为例” (2022XKT0276) 成果。

作者简介: 朱道君,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李爱芹,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
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小学教育内容设计及其教育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