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新型大国关系研究

2023-09-08颜青刘婧媛

国际公关 2023年14期
关键词:范式一带一路

颜青 刘婧媛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社会重要的合作路径的建构,是国际体系层面国际行为体互动的丰富和发展,为国际体系中的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选择,建构国际体系中各行为体的战略互信,以经济互动带动政治乃至其他领域的互动,加速新型国际规范的形成,维护和谐稳定的国际社会。“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杰出成果,对于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大国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与挑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新型大国关系发展路径和对策选择。

关键词:“一带一路”;范式;多边主义;战略互信;大国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当前国际秩序体系、以传统丝绸之路为载体的新型国际发展范式新路径,是我国基于具体国情而提出的一项国际发展战略。以传统的丝绸之路为起点开展新时代背景下的 “一带一路”建设,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以多边主义范式、借助既有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发展责任共同体,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格局。通过 “一带一路”实现新的国际机制并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型大国关系

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对后续王朝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提供了一种以外交模式来处理与国外关系的新视角,摒弃了以武力征服的模式,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文化的仁和思想。丝绸之路促进了西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地中海各国的国家间关系,增进各个领域的交流与沟通,但是囿于时代发展的桎梏,当时的丝绸之路所体現的主要方面是经济贸易范畴,对其他领域涉及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丝绸之路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丝绸之路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丝绸之路在国际层面发挥的作用也在逐步提升,为国际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建构了多边主义合作发展体系,打破了国际间的发展壁垒。在国际无政府状态背景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与互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接触与互动将会变得日益频繁,地球村正在快速形成。[1]相对于之前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式的单一化模式而言,新时代背景下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内容以及互动形式已然出现了新的元素特征,而作为全球化浪潮一部分的 “一带一路”是新型国际交往的一种新模式,丰富了多元化国际互动的形式,“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地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世界各国的经济互动,以政治互动的方式推动经济互动。随着我国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国际影响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国际社会的 “朋友圈”也越来越大,“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我国拓宽对外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当前,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日益密切,彼此之间的接触频率变得频繁,国际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2]“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国际体系发展现状以及中国自身的发展特色而提出的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发展举措,“一带一路”倡议给国际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共建 “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 “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一带一路”是我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我国在国际社会 “朋友圈”的有效路径,也是我国实现海洋战略的不二之选。海洋战略即 “坚持走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海洋战略的实现需要 “一带一路”的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意味着未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会变得越来越密切,经济领域的交流客观上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战略对话与战略互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各国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猜忌。“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国际社会互利互惠的重要平台,基于海洋这一流动性国土充分发挥海洋战略的优势,把世界各国联系到一起,加强彼此的互动与融合合作,充分将地区合作融合到全球范畴当中去,通过海洋这一纽带促进各领域之间的合作,共同确保维持国际秩序的稳定。在未来的进程当中海洋所发挥的作用将会日益突出,对于充分发挥海洋战略会起到规范性的战略作用。

(二)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3]2012年5月,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将构建中美 “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新型大国关系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在国际体系中大国关系一直是维持体系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国际权力分配是21世纪影响国际格局稳定的关键因素,新型大国关系更多的是关注国际关系进程和国际相互依赖的发展理念,坚持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关系原则,大国之间始终秉承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发展思想而不是对抗的发展,和则多利,斗则俱伤。中国的和平崛起给国际社会注入了强有力的稳定因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正在走入国际体系,为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为国际社会提出的有利于建设和谐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现 “和合思想”下的发展路径、为建构和谐稳定共赢的现代化国际体系而做出的努力。

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互动强化了互利互惠的基本理念,打破了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霍布斯式的国际关系的交往范式,进而使洛克式的国际关系得到广泛的发展并有可能向康德式国际关系的方向前进。[4]当前的国际关系处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主题,但并不意味着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下合作成为被抛弃的对象,相反合作应该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范式,“一带一路”建设即是在合作中竞争的典范,国际社会不应该只是秉承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下的丛林法则。“一带一路”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消除国际无政府状态特征下的无序状态的一种路径选择,能够对有效维护国际机制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从文化维度来看,“一带一路”能够促进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为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融合交流提供了平台,使不同地域文明得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和借鉴,对世界优秀文明和文化的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经济范畴来看,“一带一路”使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变得日益便利,有效降低了由于经济贸易壁垒而导致的高昂交易成本,促进彼此经济互动。“一带一路”强调各国的平等参与、包容普惠,主张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共同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与理念,“一带一路”倡议针对各国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治理体系的短板,创立了亚投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新型国际机制,构建了多形式、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平台,这既能缓解当今全球治理机制代表性、有效性、及时性难以适应现实需求的困境,又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变革全球治理机制的现实要求,大大增强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大突破。从政治维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更加深入到国际体系中去,使各国的政治交往与政治互信达到新的高度,从而实现人类合作共赢的局面,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新型大国关系建构与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国际社会合作路径的建构,是国际体系层面国际行为体互动的丰富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为丰富国际体系中的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提供一种新的路径选择,拓展国际社会的互动形式,以经济互动带动政治乃至其他领域的互动,促进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利益的和谐与互惠的进程,同时加速新型国际规范的形成,建构和谐稳定的国际社会。

(一)建构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

当前,由于资源的稀缺,国际社会面临激烈竞争机制的桎梏,鉴于资源的稀缺性容易导致霍布斯式的丛林法则的再现,在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前提下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常态化模式,在进攻性現实主义看来国家会最大限度地追求权力、利益。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洛克式的国际范式成为当前的主流国际互动模式。[5]“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际竞争的烈度,减少了国际间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恶性竞争的发生频率。“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平等的维度来诠释国际行为的基本原则,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各国际行为体能够通过充分的信息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掣肘,从而消除由于各行为体之间意图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抵制对抗。竞争已成为当前国际体系中的基本形态,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国际竞争都是趋向霍布斯式的丛林法则所支配,竞争的烈度取决于国际体系的国际结构下的权力分配模式,与此同时资源的分配对于竞争的模式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效的机制能够在一定维度降低由于资源分配所产生的负面作用,通过国际规范作用促进各成员的国际行为的趋同化。

竞争的根本在于各行为体对利益的追求,同时注重对相对收益的追求而不仅是绝对收益的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共享原则削弱了各行为体之间竞争的烈度,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机制,讲究的是平等的合作博弈和发展理念,摒弃的是无序化的恶性竞争模式。[6]“一带一路”倡议对消除高烈度的竞争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诠释基于合作共赢的国际规范的践行原则。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也有效把握竞争的烈度,既是经济的互动也是政治的沟通,既是基于地缘因素也是开放包容的交往体系,既东西交往也有南南互动,“一带一路”倡议是有利于国际体系互动的大平台,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彰显。

(二)全球化进程以及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已成为国际行为体互动的强有力的推动引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 《权力与相互依赖》中将全球化、国际机制与相互依赖整合到一起,同时将相互依赖与多边主义紧密联系到一起,相互依赖与全球化已然成为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范式的核心要素。对于新自由制度主义而言国际机制成为其核心概念,而对于相互依赖与全球化而言则是国际进程的重要表现形式。[7]“一带一路”倡议丰富了全球化的内涵和路径选择,从辐射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一定区域范围而进行的跨区域合作,从影响力范畴来看则是实现全球化的有力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而非排他性、封闭性的中国 “小圈子”。“一带一路”倡议是积极践行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促进了区域性、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战略互动,使各国之间经济与文化深度融合与发展,促进实现区域文化经济互动的常态化。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频率越来越高,没有哪个国际行为体能够完全脱离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也没有哪个国际行为体能够真正意义上完全做到独立于国际社会,全球化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一带一路”倡议是建构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亚洲、欧洲、非洲的融合以及共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融合式发展将会成为各国发展的基本目标,全球化有利于建构合作化的国际体系,能够促进国际秩序的稳定,也必将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并积极加入到全球化的浪潮当中来,“一带一路”倡议于全球化而言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被实践证明能够有效促进国际行为体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充分彰显出中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对外战略的发展内涵,始终秉承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广交世界各国的朋友,同时在国际事务中积极贡献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智慧。

三、新型大国关系发展路径和对策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关系互动的新内涵,同时也是在面临新挑战国际形势下提出的促进国际体系稳定与互动的新路径,促进了各国际行为体之间互动的频率以及提供了一条以战略对话的机制来解决冲突的路径。当前,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在多级体系下大国关系既面临难以避免的激烈竞争,也需要一个契机来平衡各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一)塑造大国多边互动体系

冷战之后两极体系崩塌,国际体系进入多极体系。多极体系意味着国际行为体之间的竞争将会成为主流态势,同时由于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缺乏统一的中央权威,不确定性因素将会呈现上升的趋势,在这种状态下国际体系面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思·华尔兹认为多极体系的稳定性要逊于两极体系,因此对于多极体系来说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意味着需要通过一定的路径来消除国际体系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毋庸置疑,多边主义体系将是最优的选择路径。多边主义能够在一定维度上维护体系的稳定,建构战略对话的常态化机制对于有效解决国际冲突和对抗具有非凡的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基于多边主义的国际关系的实践范畴,对于强化新的国际形势下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无论是从历史维度还是未来模式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对国际体系多边主义产生重要影响的发展理念,作为多边主义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表明我国在国际事务当中发挥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捍卫国际多边主义和国际和平与发展方面一直尽心尽力,为建构和谐稳定的国际体系而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坚持践行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发展原则,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经济,体现的是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彰显的是积极践行多边主义的决心和态度,更加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思想,充分发挥在联合国体系中的大国作用,以实际行动来诠释 “行胜于言”的多边主义机制,塑造以合作共赢谋发展的多边主义体系,通过加强各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各国之间各领域的交流与沟通。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平等互助的基本原则,合作共赢始终是对外关系的思维逻辑,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广交世界朋友,同时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多边互动。

(二)建构大国战略互信体系

从经济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促进国际各行为体之间的经济贸易的互动,把亚欧非各国之间的经贸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维护国际经济整体稳定的同时营造平等互利的贸易往来氛围,从而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够在经济维度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够通过经济互动的形式来强化大国之间的战略互信,以经济作为互动的媒介,实现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经济和政治的互动性俨然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以经济互动促进各国之间的战略互信是塑造良好的国际关系稳定的有效路径。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在一定维度降低由于各国之间意图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安全困境問题;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使互动的各国能够及时了解双方的战略发展方向而增强彼此的透明度,同时也是一种降低国际冲突的手段。

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战略互信能够减少国际体系发生冲突甚至是战争的可能性,总体来说当前国际体系仍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虽然存在部分的局部冲突,但是对于整体国际环境来说影响还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区域一体化的作用下冲突的可能性日益弱化,但发生大规模国际冲突甚至战争的风险仍然不能忽视,应该时刻警惕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的对抗冲突甚至是战争。战略互信是有效降低各行为体之间发生冲突甚至是战争的有效路径,确保意图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透明,建构双方的共识,降低由于对对方意图的不确定性和不透明性而发生的冲突和对抗。[8]“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层面能够有效建构各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同时对维持国际体系的基本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供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新型国家关系的发展模式,同时以战略互信作为国际体系的国际行为体的基本出发点,从而建构和谐稳定共赢的国际体系。[9,10]

四、结束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基于历史维度的丝绸之路而衍生出来的有利于发展与世界各国之间友好国际关系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是解决发展问题以及维护国际体系稳定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中国与国际社会成员实现共同发展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的体现。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进入多极体系,面临诸多挑战,国际竞争日益深化,国际环境面临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状态,一方面,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已然呈现一定程度的衰退,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是促进国际经济复苏的一剂良药,对于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建构各国际行为体之间的战略互信,有效降低了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国际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国际性的影响力,同时 “一带一路”倡议也有效促进了大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建构了新型的大国关系的蓝图,提升了大国之间的战略互信与文化交流,加快经济互惠的多边主义的推广,营造了和谐稳定共赢的新的国际体系。“一带一路”倡议是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路径选择,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的发展战略形式。

参考文献:

[1] 诺林·里普斯曼,杰弗里·托利弗,斯蒂芬·洛贝尔.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 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3] 卡伦·明斯特,伊万·阿雷奎恩.国际关系精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4]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

[5] 肯尼思·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6]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4.

[8]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0]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作者简介: 颜青,男,汉族,湖南武冈人,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政治学国际关系方向的基本理论研究;

刘婧媛,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国际关系方向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范式一带一路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转换的范式:反思知识产权理论
“祖”文化之于“地方感”与“超越性”的表达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