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2023-09-08侯登坤
侯登坤 单 霞
(1 永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南 永城 476600; 2 商丘市动物检疫和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 商丘 476000)
1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
1.1 猪流行性腹泻临床症状。猪流行性腹泻疾病发病率高,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群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不同年龄的生猪患病后的症状有所不同、死亡率也存在很大差异。哺乳期仔猪发病严重,发病初期粪便呈黄色或黄褐色的黏稠状,发病中后期粪便呈水样,偶尔夹杂未消化的凝乳块,患病仔猪精神严重萎靡,脱水严重,采食量下降,部分食欲废绝。日龄较大的猪群,患流行性腹泻的症状较轻,发病初期排出呈粥样黄白色粪便,有些粪便中夹杂未消化的饲料。哺乳期母猪患流行性腹泻后,初期出现严重腹泻、呕吐等症状,后期泌乳量下降,严重的停止泌乳。
1.2 猪流行性腹泻病理学变化。解剖流行性腹泻病死猪的尸体,发现病死猪存在严重的脱水问题,其体表苍白、无光泽,皮下脂肪大部分溶解消失。胃肠道消化系统病变严重,肠道黏膜组织有严重的卡他性炎症病变,小肠出现扩张性肿胀,有充血与出血的现象,其黏膜组织变薄呈透明状,小肠内有黄白色液体,气味腥臭,日龄小的仔猪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对病变组织采样检查,发现小肠绒毛萎缩变短,部分肠绒毛脱落,细胞形状变形,特别是小肠上皮组织细胞,有严重的强嗜酸性病变和破裂现象。
1.3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方法。为提高猪流行性腹泻诊断的准确率,必须采用实验室诊断方法。首先,采集患病猪的肠道内容物以及肠道黏膜组织,粉碎处理后在培养基中培养2 d,经显微镜观察未发现致病性细菌,将采集的病变组织做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同样未发现致病源的存在。实验室荧光染色诊断法,是判断猪流行性腹泻疫病的有效方法。采集病死猪的小肠黏膜组织,清洗灭菌处理后,放置在载玻片中,使用猪流行性腹泻荧光抗体、猪传染性胃肠炎荧光抗体、猪轮状病毒荧光抗体分别对载玻片中黏膜组织进行染色,放置一段时间,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只有猪流行性腹泻荧光抗体的载玻片发生特异性的绿荧光,其他几种病毒载玻片没有发生荧光变化,从而可以准确判断该疾病为猪流行性腹泻。
2 猪流行性腹泻的有效防治措施
2.1 猪流行性腹泻药物治疗措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针对猪流行性腹泻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临床上只能对症下药,发病猪出现严重脱水时,在日常饮水中加入葡萄糖25 g、氯化钠3.6 g、碳酸氢钠2.7 g 以及氯化钾1.3 g,或者在饮水中加入适量浓度98%黄芪多糖可溶性粉,都可以起到缓解机体缺水的问题。对症状轻微的患病猪,也可以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使用剂量为0.01 ml/kg,1 次/d,连续用药4 d 后,病情可基本控制。另外,采用中草药治疗猪流行性腹泻具有一定的效果,一般服药4 d 左右症状逐渐减轻。配方为:马齿苋25 g、白头翁35 g、藿香16 g、车前草12 g、秦皮14 g、白芍18 g、黄柏14 g、陈皮15 g、云苓25 g、泽泻20 g、银花炭25 g、三颗针20 g、大黄炭10 g、、甘草12g,各味药材的用量可根据猪群的体重适当调整,此配方用量适合50kg 左右的猪群。
2.2 猪流行性腹泻隔离措施。养猪场一旦发现猪流行性腹泻,要立即封锁猪场,一切人员、物资不得向外流出,防止细菌、病毒向外部蔓延。封锁期间,猪群产生的粪便、污水和剩余饲料,进行统一深埋、发酵和消毒,彻底杀灭病毒。每日对猪场所有角落喷洒聚维酮碘或过氧乙酸消毒液,还可以采用兑水白醋加热熏蒸的方式消毒。
2.3 加强疫苗接种措施。接种疫苗是防治猪流行性腹泻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存在很多漏洞,使得猪流行性腹泻疫病仍然存在。因此,需规范疫苗接种工作,避免猪流行性腹泻传播流行。养殖户要定期给猪群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以及猪传染性肠胃炎三联灭活疫苗,对预产期还剩30 d 左右的妊娠母猪,注射疫苗加强针。对体重在15 ~50 kg 的新生仔猪进行首次接种。
2.4 加强消毒防控措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因此,养殖场必须制定完善的消毒措施,严格按照消毒流程操作,定期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降低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率,同时也减少其他疾病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