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红枣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09-08张智英
张智英
(河北省黄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 河北 黄骅 061100)
枣树是原产于中国的特色果树,系鼠李科枣属植物。其果实称红枣,又曰枣、华枣。据记载,中国枣树栽培具有4 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而河北省沧州市的枣种植已有3 000 多年历史,产区遍于沧州市沧县、献县、泊头、黄骅、盐山、河间等多个县市,犹以黄骅的冬枣以及沧县金丝小枣最为盛名。红枣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一定滋补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1 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红枣产业是沧州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全沧州市红枣种植面积已高达200 多万亩,产量超过5 亿公斤,促进了果农增收。但近年来随着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果树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等影响,红枣市场收到很大冲击,红枣产业到了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此外,受土壤质量、自然气候、果树管理、产品加工贮藏等方面影响,红枣品质及产量急剧下降,枣农收益降低,出现了大量砍伐枣树现象,红枣产业日渐萎缩。
2 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目标定位不准确。目标定位主要存在栽培层次、产品质量和市场目标定位界限模糊问题。栽培层次应该向绿色和有机枣业方向发展,产品质量向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方向推进,市场目标定位需要盯好国内外高端市场。定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枣区群众习惯于传统的枣业生产,不易接受新兴事物,同时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栽培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加之近年红枣业经济下滑,对高层次栽培和科学管理、高成本生产销售缺乏信心;其次,分散经营现象普遍,生产组织化的格局尚未形成。
2.2 自然灾害频发。阴雨天、冰雹和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自然灾害。在红枣成熟期若遇连续阴雨天,会给红枣生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果农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另外,病虫害对枣树产生造成严重威胁,在枣树生产过程中,有桃小食心虫、红蜘蛛、枣锈病、浆烂果病等诸多病虫害。病虫害防治中存在化学防治的单一性、不注重综合防治、用药不当等问题,不但没起到应有的防治效果,反而造成枣果农药残留,果品品质下降,果树抵抗病虫害的抗性降低,病虫害抗性增强,病虫害大发生等。
2.3 市场竞争不规范,无序竞争严重。市场不规范造成市场竞争不择手段,不正当竞争行为增多,例如经销商相互贬低产品,使得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度和好感度降低;再者,商标侵权,虚假广告等使得市场无序竞争更激烈。
2.4 深加工产品少,不注重产品包装。沧州红枣大多以传统的原枣销售,深加工产品很少,用金丝小枣加工的脆枣清脆爽口,可泡茶,补血益脾,近年市场上却很难见到,枣茶和枣汁等加工产品更是难觅踪迹。目前最常见的枣果深加工产品有金丝蜜枣、脆冬枣和阿胶枣,深加工产品种类寥寥无几,造成消费者没有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销往国内外高端市场的更是少之又少。此外,沧州红枣市场产品包装简陋,金丝蜜枣是红枣的深加工产品,口味甚佳,品相高端,但产品包装极其简陋,有些产品甚至堆放在地上,卖相难看,使客户对沧州红枣产生心理落差,造成产品口碑下滑。
2.5 服务体系不健全。首先,服务能力一般,科技含量不高,包括技术传统化,新型技术力量薄弱,新型技术人员接续不上,造成红枣生产科技含量低,管理手段落后。其次,服务意识不强,生产上只强调任务,不注重质量;只注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缺乏为枣农服务意识。最后是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闭塞,阻碍了红枣产业的发展;经营盲目,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此外,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服务发展中,摒弃或破坏了红枣的文化内涵。
3 建议及对策
3.1 加强品种改良,优化栽培管理,全面推行红枣标准化管理
3.1.1 红枣园选育优良品种,优栽优种。老果园采用高接换头的方法,改劣换优;新植枣园,选择优良品种栽植,适地适树,实行优种优栽,选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良品种,为红枣品种提供良种基础。
3.1.2 加强无公害红枣生产及质量检测。首先,引入枣园放蜂、引水灌溉、枣园养鸡等生物防治病虫害措施,有机化肥取代化肥等管理方式,提高红枣果品质产量。其次,扩大有机红枣生产基地,按国际标准规范红枣质量检测手段和规程,实行无公害市场准入制度,地区内建立无公害红枣批发市场,达到此标准,方可以无公害或有机红枣销售。
3.2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枣农科技培训。一方面要积极办好沧州红枣网站,扩大对外宣传窗口,搞好与外界纽带的衔接,充分利用新闻媒介、招商引资等形式将沧州的红枣宣传出去,创优创质的同时创名牌创品牌,使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红枣生产企业、加工企业、红枣代理人积极参加各类红枣博览会、会展等,积极推销产品,提高沧州红枣的市场知名度。另外,开展枣农科技培训班,强化枣农科学管理培训。邀请本土红枣专家和科技人员,围绕水、草、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科学管理措施;围绕提升红枣品质、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等关键技术进行细致的讲解。通过培训,达到提升枣农田间技术科学管理水平,为红枣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3 强化组织领导 加大政府扶持政策和惠农政策
3.3.1 沿袭传统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结合本地文化特色,采用举办红枣节、美食节、趣味知识比赛等活动形式,提高红枣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美誉度,扩大企业营销的影响力。另外,政府要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加大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机构的参与度,设立专门用于红枣深加工的项目基金,促使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利用科技手段加强新品种的培育,使沧州红枣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3.3.2 大力实施税费减免政策,减少红枣企业税费负担。按国家相关政策,只有自产自销的果农才享有免税政策,如果鼓励果农市场直销,便会形成市场无序竞争的不和谐局面,就长期来看,实施减免红枣企业的税费惠农政策,给企业一个宽松自由的营销环境,杜绝枣农以个人身份面对市场,是保障地方红枣业长久稳定发展的措施。
3.4 重视红枣采收采后工作。枣农不能过早进行枣果采收工作,杜绝采青问题的出现。传统的采收方式是利用工具杆进行打枣,该采收方式会严重破坏枣果的品质,因此枣农要摒弃传统采收方式并适时采收。另外,在生产鲜食枣的过程中,枣农应该根据枣果的成熟度和市场对鲜枣的需求度,采用人力进行枣果的采收工作,满足枣果外在美观、内在品质合格的市场需求特性。红枣采收后,推广烘干法进行干制枣烘干,确保干制枣的商品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再者,采后红枣的贮藏保鲜工作对于提高鲜食枣的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当地政府可以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贮藏方式:比如冰温贮藏和湿冷贮藏等,有效延长红枣鲜食枣的市场供应期。此外,枣果分级包装能够显著提高枣农的经济收益,倡导枣农根据枣果的果品质量进行分级,按市场需求可进行小袋包装、真空包装或礼品包装等。
3.5 创新红枣延伸产业思维。产业延伸可以提高一个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和深加工层次,最大程度的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并可从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当地产业构成和发展的多元化,大大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在红枣产品的延伸加工方面,有多个方面值得创新发展:比如复合饮料,即将红枣汁与其他果品混合生产饮用;或考虑往食品、化妆品应用等方向发展;或者对其进行深加工,与中草药结合,研发生产在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疗效的药品,向药品、保健品行业延伸发展。未来市场多变,只有应用创新的思维和态度去做好红枣产业的延伸建设,才能随时迎合市场的竞争,不惧挑战新生产业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