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验法”策略探究

2023-09-08甘肃省金昌市第四小学李积莲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实验法光影色彩

甘肃省金昌市第四小学 李积莲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很多,如观察法、比较法、欣赏法、情境法等。 如何实现美术教学中综合性与探索性的统一? 如何凸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与实践性? 如何提升学生的愉悦性与成就感? 通过“跨界”,将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法巧妙地融合到美术教学中,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所谓“实验法”,就是利用一定的美术媒介,通过变量控制进行实验操作, 从中发现美术知识和规律的内在机理,获取新知识的实验方法。 与科学教学中必须注重“严谨”的实验不同,美术教学中的实验侧重于自主探究,指向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与创造,而非严丝合缝的实验结论,实验结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发散的、多维的。由此带来的美术学习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度与获得感,而这,恰恰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美术鉴赏及创作。从“做中学”的角度出发,实验法融于美术教学,让学生的美术学习逐渐从“眼高手低”迈向“知行合一”[1]。

一、激发兴趣,教学导入的“酵母”

实验法应用于教学中既应该因课制宜,又应该因时而异。 在课初导入时引入实验法,使之成为教学导入的“酵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促使课堂渐渐升温。 新课伊始的实验不宜过长,不宜复杂,应以短小为主,具有强烈的趣味性,促进美术课堂朝着有滋有味的方向迈进。

例如,教学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纸品乐陶陶”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纸团、纸绳、纸条等,设计并创作出简单而美丽的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搓纸绳、团纸团”的小实验。看似是一个关系到“搓、揉、团”等动作环节的小实验,但考验着学生的耐心与思维反应:学生能否通过实验快速总结出不同材质的特性,从而为创意作品所需材料的选择奠定基础。实验前,教师事先准备各种不同的纸张,如硬卡纸、蜡光纸、皱纹纸卷等。 实验开始时,教师规定实验时间:用三分钟揉成团,让学生产生紧迫感,激发实验兴趣及积极性。 实验开始后,每一个学生都通过折、压、揉、扭、捏、团等方式完成了实验。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反馈:什么样的材料最容易揉成团? 如何做能使搓成的纸团不易松散? 从平面纸张到“立体的团”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是如何解决的? 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大量纸质素材的介入,考验着他们的分辨及动手能力。 这样的先期认知与实验,达成了激趣的效果,学生乐于动手,勇于实践,为后期纸团装饰画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突破难点,教学深入的“补氧”

美术教学应该由知识化向智慧化转变,“智慧化”是巧妙突破学习重难点,轻松地化“晦涩”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2]。课堂或学习过程呈现出高效、轻松、师生畅通、教学相长等特点,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美术教材内容由局部性到概括性、由形象性到抽象式的过渡逐渐增多。 此类知识需要自主探究和深度学习,需要细致而真实的体验环境。 实验法的介入可解决上述问题。

例如,教学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色彩取样”时,何为自然色? 需引导学生理解何为移植色? 何为情感色? 如果教师只是通过讲解法阐述关于色彩的知识,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有难度。 设计并组织学生进行“百变色彩”的实验,有助于难点突破,有助于智慧化课堂的打造。

课前,教师提醒学生自带苹果;课堂上,引领学生在自然光中观察苹果的固有色或自然色。 通过细微的观察,学生理解到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效果事半功倍。 接着,教师可以拉上窗帘或创造一个较暗的环境,让学生把一束彩光照射到苹果上,学生惊喜地发现苹果原有的自然色竟然变得多姿多彩。 教师抛出问题:“苹果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 当学生意识到光源色对物体色彩有一定的影响时,实验及学习的兴趣会变得更浓厚。 教师趁机组织学生把苹果放在不同颜色的蜡光纸上进一步观察,再次发现新的色彩。 学生意识到,不仅是光源色,环境色同样能够影响到苹果的颜色,由此,学生理解到不同色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对比观察部分名画,在学生观察到新的色彩的前提上进行追问:“除了客观存在的色彩, 还有哪些我们的眼睛所无法观察到的色彩? ”至此,情感色彩的概念呼之欲出。

“百变色彩”实验前后的几个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为学生突破重难点助力。这给我们一个启发:相对于讲述法等单向的教学态势而言, 实验法中师生的双向互动,视觉经验的积累,眼、手、脑共同的配合,发展感知能力的提升,色彩概念的高效理解,无疑是美术实验教学中更为重要的目标。

三、层层推进,教学生成的“沉淀”

美术教学中的综合与探索课型,涉及多个领域,关联多个因子,其中的多个维度常常让师生头疼。 如何在有限时间里完成自主探索,层层推进,进入到探索的更深处,找到更为轻松且高效的突围路径?这是综合与探索课型中教师需要深思的地方。教师不妨重构课型,提供支架,尝试利用块面化的小实验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教学湘教版六年级下册“光影变换”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影变换的特点及光与美术的关系,提升学生运用低成本材料设计制作创意作品的能力,大面积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彼此关联、相互印证、层层推进的小实验,提炼出“色、形、影”的知识体系。

第一环节:“光色初体验”。教学之初,教师设问:“阳光是白色的吗? ”让学生回顾科学课上通过三棱镜折射白光的实验,总结出“阳光是七彩的”。 教师提供手电筒(白色的),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玻璃纸,再次进行“光分解”的实验。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把一张圆形纸分为三部分,涂上三种不同颜色,对光进行“调色”。上述实验是一个“互逆”的过程:既有分解色光的过程,又有合成(调色)的过程。 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制作彩色轮,在课堂上通过高速运转得出彩色渐渐趋向(接近)白光的结论。

第二环节:“光形定定定”。 在发现光既能分解又能合成的基础上, 教师抛出问题:“光如此的丰富而又奇妙,那么,你如何用美术手段表现光的精彩呢? ”可以先自己尝试,再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与发现。“以光画形”看似比较简单,但深入进去则有不少难度。最终,通过不断尝试与改进,大家形成共识:基于光的折射原理与发散之美,运用镂空剪纸后打光的方式能够描绘光的精彩。

第三环节:“光影变变变”。 这个实验从“光”本身过渡到“影子”,从科学过渡到美术,从原理的理解过渡到视觉的形象性。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边操作边观察,发现手电筒的光和物体相互配合后的新影子。 为了丰富视觉体验,教师鼓励小组长变换手电筒照射物体的角度与亮度,从而投射出丰富多彩的光影。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创意填画,产生形式多样而富有新意的作品。

以上三个小实验由“光色”到“光形”再到“光影”,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为学生欣赏光影之美与创作光影之佳作提供了支架。

将实验法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融合与跨界教学——科学实验精神与美工实践创作的融合。 学习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学习过程由“灌输”变为“体验”,学习指向由技能掌握变为实践素养的提升[3]。这样的转变中,美术教学的节奏感比较明快,趣味感更加十足,效度与深度得到了保证。 由此,美术教学的目的、价值、过程、环境发生了倾斜,这样的倾斜有利于学生创新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美术高效课堂的打造。

猜你喜欢

实验法光影色彩
光影
光影
一种碱激发混凝土的实验法配合比设计和性能研究
光影之下
神奇的色彩(上)
在我校护理学生中开展病例追踪式见习的思考
用“实验法”导入物理课堂上的几点应用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