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山水田园诗词寻和谐美好画卷
2023-09-08汪小琪
汪小琪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一小,甘肃陇南 746400)
山水田园诗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国风》中所表现的劳动生产的内容,比如《国风·豳风·七月》中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1]。晋宋时期,山水田园诗词出现一个文学流派,其中陶渊明站在山水田园诗词的新高度,突出了此类诗词的审美。 他的代表作品《桃花源记》更是广为人知,具有深远影响。山水田园诗词的出现和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和隐逸思想、 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社会环境、 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情趣等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 山水田园诗词描绘了当时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 描绘了赏心悦目的山水画卷,描绘了闲适悠然的生活情趣,寄托了远离是非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 山水田园诗词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在不同历史阶段出现了众多的代表人物,其中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以及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柳宗元都是广为人知的田园诗词代表人物。
1 山水田园诗词兴起的原因
1.1 经济与社会生活因素
山水田园诗词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常被认为形成于东晋时期, 文学流派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古代文人自己的文学和精神追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不断碰撞的结果。 当时庄园经济与庄园生活成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理想, 这一生活追求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 同时,东晋以后, 中国的政治重心和文化重心逐渐向南方迁移, 南方的山川风光和地理因素成为影响文学创作和诗词发展的重要因素, 细腻柔软的南方山水田园生活,逐渐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重要描述对象。东晋时期, 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士大夫阶层为了自身利益,开始各种趋利避害的“朝隐”之风,以此来实现功名追求和自我保护,寄情山水或者隐居山林之类超然世事的文学创作正好表达了这一思潮, 成为当时士大夫阶层领略山水之美,将人格追求、品行修养与自然审美观点相结合的情趣动向的一种文学表达[2]。 另外,当时“玄学”的兴起发展也是这一诗派流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成为当时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理想,山水田园诗词的兴起,不过是这一动向在文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1.2 精神追求与哲学思想
中国诗词与隐逸文化密不可分, 隐逸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诗词则是隐逸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它强调追求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3]。 隐逸者通过诗歌、词曲等形式,表达对自然、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感悟和追求。 山水田园诗词自兴起以来就一直颇受欢迎并得到了持续发展, 因为山水田园诗词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所体现出来的隐逸文化深入结合,古代的儒家和道家思想都集中体现了隐逸文化[4]。比如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 旨在追求人们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引导人们放下过度的个人追求,尊重自然规律,隐藏锋芒与贪欲,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 追求人类的幸福生活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而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从思想认识和道德层面引导人们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做好平衡,做到克己奉公。这种隐逸思潮和隐逸文化, 强调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社会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而这正与山水田园诗词中描写的自然环境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平和宁静相契合,由此成为中华文化中一种重要的哲学思考方式,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表现形式。
2 山水田园诗词的历史发展
山水田园诗词自晋代成为一种文学流派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晋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陶渊明,其作品《桃花源记》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历史上山水田园诗词和隐逸思想结合的典型代表,《桃花源记》 表达了人们对于和谐美好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描绘了和谐闲适的农村生活画卷,陶渊明也因此被认为是山水田园诗词的主要开创者[5]。
唐代,山水田园诗词发展达到一个新高潮,主要代表作品有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柳宗元的《江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等,这些作品主要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在诗歌中重点描述了山河美景和恬淡的田园生活,读来心境闲适,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宋代,山水田园诗词的发展进入黄金期,主要作品有苏舜钦的《过苏州》、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梅尧臣的《川上田家》、杨万里的《插秧歌》、苏轼的《过大庾岭》等。 宋代的山水田园诗词以“闲居乐事”“山水游赏”“田园生活” 的描绘和记述为主要特征,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垂爱, 诗词中饱含作者对自然风光的深情。 杨万里《插秧歌》中的“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描绘的是田间地头一家人相互配合插秧务农的美好生活。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描绘的是和谐美好和无人打扰的农村生活, 让人俨然看到在夏日午后阳光下农家屋前屋后菜花地里自由翻飞的蝴蝶;而“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则又描绘了美好的乡村生活与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6];这些诗句无不表达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宋代我国农业发达,商业也有了明显发展,“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正是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
元代, 山水田园诗词在艺术形式上出现了重大发展。明清以来,山水田园诗词主要表现为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强调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高度。清代诗词既关注传统文化也注重现实映照, 西洋元素在清代诗词中也有体现。
总而言之,山水田园诗词发展的各历史阶段,都有当时的文人对于社会生活的描述, 体现了当时的思想和社会认识的变迁。山水田园诗词自成一体,成为中华文化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瑰宝, 对中华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将继续影响着未来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3 典型山水田园诗词及其文学价值
3.1 《桃花源记》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自幼熟读经典,爱娴静,不同流俗。 他作为山水田园诗词的开创者,创作的《桃花源记》《归田园居》《读山海经》等作品广为人知,其中《桃花源记》影响最大,也完美地描述了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写成于晋宋交替时期,当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刘裕代晋,毒杀晋恭帝,这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深感厌恶,笔下的《桃花源记》就是当时一个社会动荡时期猛志难酬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面对动荡无序的社会现实无力改变,便在笔下创造了一个美好娴静的世外桃源, 寄托了作者对于虚伪黑暗、战乱杀伐、民不聊生现实生活的不满。诗词开头以一渔人误入桃花源,看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将渔人和读者引入一个自然质朴、引发好奇的美好去处, 读者的阅读欲望随着作者的笔锋流动、延展,跟着作者的笔锋和渔人的探索来到一个没有黑暗欺诈、没有背叛和战乱、没有赋税和贫穷的去处,这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有“美池”,有“桑竹”等可以依托的生产资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也异常完美,“男女”“黄发”“垂髫”,和谐相处“怡然自乐”[7]。寥寥数语,构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 并将其展示在读者面前,这里的人们友好平和,好客热情,“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招待渔人,自云“避秦时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这里的祥和美好正是少了那些自私自利、任意杀伐和黑暗昏聩的统治集团。 作者笔下“世外桃源” 中的和谐美好和娴静自然对于处于战乱不断、虚伪黑暗和无序中的人民来说,自然是极其美好和令人向往的。 作者在诗词开头对于渔人的籍贯和生存年代都有详细的描述, 让人感觉故事是真实的记述,然而故事中桃花源居民要求桃花源的故事“不足为外人道也”,归途中,渔人“处处志之”,乃至后来人寻“桃花源”,“迷”,不“得路”,诗词最后又提到一个有名有姓有籍贯的“高尚士”刘子骥,欣然规往,也不能够找到桃花源,乃至“寻病终”,最后至有关事宜“无问津者”。故事讲得玄幻而真实,就连“无问津者”的原因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陶渊明在社会动荡的东晋时期,曾入仕为官,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其自身理想存在冲突, 因此他本人退隐归田,“种豆南山下”。 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陶渊明并不能算作“失意文人”,他曾受到当时众多名流的重视和赏识,多次出任仕途,但是陶渊明厌倦当时的社会黑暗,深爱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后来在其决心归田隐居时,也有不少名流关注和邀约他, 其中有江州刺史王弘、 始安太守颜延之等,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但名声在外,只因其心怀“猛志”而不得舒,自愿归养隐山中[8]。陶渊明的诗词被后世推崇,“贵其真也”,陶渊明入仕还是隐世,其志未变,其心真挚,可谓“垢尘不污玉”,陶渊明或仕或隐,都不曾带其个人情绪,也未曾产生文人孤傲,“欲仕则仕, 不以求之为嫌; 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其文学造诣及其寄情山水且借物言志的美好诗句, 成为后来文人身处逆境不忘宏志、 官场失意坚持初心的良好精神向导。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及《归园田居》等山水田园诗词将寄情山水、托物言志的表达形式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后世田园文学的灵感源泉[9]。
3.2 《山居秋暝》
唐代的山水田园诗词主要关注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读唐代诗人的田园诗词,可以看到诗中的美好画卷,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幅幅变动的画卷,诗中有动、有静,关注宏大的画面,也关注细节之处,既有诗歌的节奏和美感,也有画面的层次与色彩;诗中还有着热闹的活动和各种美妙的声音, 清泉石上流,在月光的照映下闪闪有光,也似乎能听到其涓涓流淌的声响,竹喧归浣女,似乎能听到竹子互相碰撞的声音,也似乎听到了爱美女子之间的私语与嬉笑。王维用40 个字记录下来的画卷, 读诗如闲游山间,细细品来,诗中的画面让人神往,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真诚热爱[10]。
3.3 《过故人庄》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流畅的、恬静的田园生活,全文没有雕琢渲染,用词和表达显得平淡,但感情深厚,读来极易受到感染,有着独特的美学情趣[11]。
3.4 《四时田园杂兴》
比起唐代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深情赞美和美好画卷的描绘, 宋代诗人在描绘山水田园美景的同时增加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比如著名的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系列诗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2]描绘的是当时百姓的劳作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体现了当时百姓生活的不易。 “日斜扶得醉翁回”“知是儿孙斗草来”都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和理解。
4 山水田园诗词背后的文化信息及启示
山水田园诗词及其背后的隐逸思想和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中国人爱乡爱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山水田园诗词之所以兴盛并被传承, 就是因为其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愿望。隐逸文化中的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内涵,涵盖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存哲学和精神调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田园诗词则是以诗词和生活画卷描绘的方式,对中华文化中这一重要思想的文学表现。 在现代高度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状态下,出现了一些工业病和城市病,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逸文化和哲学思想, 也许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2017 年,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正是乡村美好生活建设的前瞻性战略工程, 在文学欣赏和文学教育等方面结合今日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挖掘和分析山水田园诗词背后乡村生活的美好画卷和中华文化中和谐美好生活的隐逸文化和哲学思想, 是文学欣赏和文学教育在乡村振兴中重要的贡献之一。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山水田园诗词是中华诗词、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及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都与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紧密联系, 也与中华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逸文化密不可分。 隐逸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华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各种表现形式,山水田园诗词只是众多表现形式中较为突出的形式之一, 欣赏田园诗词,开展文学教育,挖掘中华智慧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做好自我发展与认识、自我调适等,是山水田园诗词阅读、欣赏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