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理念的幼儿审美教育策略
2023-09-07朱静
朱静
【摘要】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是遵循自然与天性的过程,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融入自然、释放天性,强化心灵的发展,这是自然教育的本质。基于此理念,幼儿的审美教育就应当尊重自然天性,融入自然环境,让幼儿依托大自然,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开启探索美、创造美的历程。
【关键词】自然理念;幼儿教育;审美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教育已然成为人才教育的基础之一,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的正确理解。因此,基于自然理念的审美教育就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路径。教师应当立足幼儿本真,放眼自然领域,借助大自然之美,推动幼儿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创设自然环境,引导幼儿感受美,发展审美心理
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发展和提升的。在幼儿时期,审美能力尚处于浅表层次,幼儿往往将具有童趣的、形象生动的、直观可视的元素视为美的代表,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亲近这类元素。自然理念下,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遵循天性的,他们天性追求生动形象、色彩丰富的元素,但是在传统教育中,美育容易被弱化,由此幼儿的生活环境就处于单一、枯燥,甚至千篇一律的方式下,无法激发幼儿内心寻找美、探索美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天性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审美特点,创设具有童真童趣、直观形象、色彩丰富的自然化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发展有效的审美心理。
环境具有具体可感的作用,幼儿在美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就能自由地欣赏美的事物,形成主体美感,这也是幼儿发展良好审美能力的前提。那么到底要如何融入自然理念,创设符合幼儿需求的自然环境呢?教师可以从幼儿的日常生活着手,利用具有自然表征的色彩、照片以及物品来装点幼儿的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然体验,使他们时时刻刻感受自然界中的美的力量、美的构造,从而发展良好的审美心理。例如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进行环境创设:在门厅、走廊、楼梯、教室内外布置表现自然的绘画,用真实的自然写照丰富幼儿的视觉体验;在教室的创意角布置幼儿喜爱的自然作品,如泥塑、根雕等,让幼儿感受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在幼儿学习生活中,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有虫鸣、鸟叫声,有风声、雨声等,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祥和而靜谧的声音,从中体会自然的深邃。
创设自然环境的渠道还有很多,教师要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主体特点灵活地安排。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多种感官的刺激,幼儿在这样丰富且充满意蕴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游戏,就会有效地感受到自然之美,体会到自然的韵味,继而就能形成主体美感,在生活中有效地发现美。
二、利用自然绘本,引导幼儿认识美,传播审美理念
幼儿年龄与阅历尚浅,对美没有形象化的认知,更多的是依据内心的天性使然,或者受到外界人文环境的影响,其审美理念往往呈现出片面化、碎片化的特点。而认识自然、认识生命是引导幼儿理解美的最佳方式,让幼儿从生命角度去感受自然的神奇,体会自然的意蕴,就能从微观角度激发幼儿的审美理念。在幼儿教育中,自然绘本就是展现自然之美的独特载体,也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审美教育素材,它通过细致的言语与生动的画面,向幼儿诠释美。由此,教师可以利用自然绘本元素,将自然之美通过幼儿喜爱的故事、图画方式渗透,引导幼儿通过绘本逐步认识自然中的美,从而有效地传播健全的审美理念,促进幼儿审美思想的发展。
绘本是独特的儿童文学,从儿童视角展示出丰富的生活,体现出对美的追求。在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绘本都体现了丰富的自然主题,绘本中的动植物能以独特的亲近感步入幼儿的内心,形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可以在日常幼儿教育中,充分发挥自然绘本的主题价值,利用绘本来引导幼儿认识美,感受自然之趣。例如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绘本《我想看星星》,鼓励幼儿深入阅读,并进行引导:来自莫咪莫啰星球的小莫里安想要去看星星,你们知道星星在哪里吗?幼儿纷纷回答,在天上!那么小莫里安去了哪里看星星呢?幼儿通过阅读,答:它去森林里了!它在露营的地方看星星……它好像找到了好多星星呢!你们能发现吗,它都是在什么地方找到星星的呢?幼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读了小莫里安的故事,你们发现什么呀?幼儿纷纷表示森林中好漂亮,也存在很多“星星”。
在这样的绘本阅读中,幼儿不仅能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还能从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与小莫里安一样,从某个角度去发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大自然中的“星星”,这正是大自然的闪耀之处,由此,幼儿就能感受到森林的灼灼其华,在他们内心埋下自然之美的种子。
三、投放自然材料,引导幼儿接触美,体验美的元素
幼儿发现美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从视觉、听觉角度去体验,还可以从触觉的角度去感受。大自然拥有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形色各异的材质,使其充满生机与魅力。因此,大自然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通过触觉去发现大自然独特的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教育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由此可见,让幼儿真正地去“接触美”,才能让幼儿获得美的能力,在体验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美。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要依托大自然,灵活地投放不同的自然材料,使幼儿时刻能感受自然材料的灵活性、丰富性与可塑性,从而在充分地接触与互动中真切地感受自然的魅力。
幼儿一日生活中能接触到很多游戏材料,其中以自然材料最受幼儿欢迎。如植物、山石、水等都是自然原始的材料,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体现着自然的勃勃生机。而将这些自然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成为一种推动幼儿多元审美体验的事物—盆景,它不仅完美地诠释了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之美,也体现了艺术形式下的文化之美,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载体,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欣赏盆景,通过触摸、构造等感受美的融合。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由哪些东西做成的呢?你们觉得它像什么?幼儿积极踊跃地表达见解,说出构成盆景的不同元素,如树、泥土、流水、假山等;你能做出漂亮的盆景吗?你想做成什么样子?用这些材料做一做吧!教师投放自然材料,并引导幼儿动手制作。
在盆景的近距离接触中,幼儿不仅能感受盆景中体现的自然风光,欣赏景色之美,还能在动手操作中切身地接触自然材料,感受自然材料的可塑性,体会灵动的自然力量,由此就能感受不一樣的自然之美,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角度感受丰富的美的元素。
四、丰富区域游戏,引导幼儿沉浸美,实现审美熏陶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发展各项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美育而言,亦然如此。幼儿只有通过丰富的游戏体验,沉浸于游戏之中,才能不断地接受美的熏陶,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思想,并逐步发展出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区域游戏是最主要的游戏方式,它由角色区域、沙水区域、美工区域、科学区域等多种区域组合而成,幼儿可以在游戏体验中释放天性,沉浸式探索游戏的乐趣。由此,教师应当利用自然场景、自然素材或自然主题来丰富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让他们如若身处自然之中,有效地投入精力去自主探索、自主感受,从而不断实现美的熏陶,发展美的情感。
区域游戏中有很多可以设置自然主题的环节,例如美工区域,可以创作体现自然事物的画作,也可以利用自然材料制作不同的造型;建构区域,可以让幼儿身处自然之中,利用丰富的自然素材进行建构创造;而沙水区,则可以利用天然的沙、水做伴,进行趣味性游戏……这些都是近距离接触自然的契机,可以成为引导幼儿熏陶自然审美理念的途径,教师要灵活加以利用。例如在美工区,教师可以以“神奇的自然”为主题,组织幼儿开展创意游戏:走进大自然,闭上眼睛感受,你发现自然是什么样的?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园区附近的树林、草地、河边等自然领域,亲身体验与感受;搜集大自然中的神奇事物,你能用它来做什么呢?幼儿有的收集石子,有的捡拾树叶,还有的带回了花瓣、瓢虫、泥土……分享一下你带回来的事物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发挥你的想象,创造一幅画来表现你认为的“神奇大自然”吧!
在这样的趣味游戏中,幼儿不仅真切地体会了自然风光,感受了自然的气息,还能仔细地观察自然中的元素,如石子、树叶等,并经过思考和分享,深化这些自然事物的独特之处,随后经过创意画作,就能充分展现幼儿在自然游戏中所收获的对美的认知,诠释他们内心此时此刻对美的感受,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受到良好的美的熏陶,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观念。
五、走向自然实践,引导幼儿体验美,促进审美创造
大自然的美是与生俱来的,审美教育不仅要引导幼儿感受美、理解美、接触美,还要引导幼儿真实地走进大自然,通过实践去体验美、创造美,这样幼儿才能生出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能于自然中发现美的事物,于生活中感受美的行为,继而使一颗爱美之心迅速成长。大自然为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平台,所以教师要尝试引导幼儿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开展实践探索,让幼儿真正融入自然,体验大自然的事物之美、生命之美、环境之美、动态之美,解放他们的思想、双手,让他们用灵动的小手创造出独特的美学作品,由此促进自身创造能力的提升。
自然实践通常与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依托自然开展活动,所以生活中也具有极强的自然气息。由此,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走进自然界,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走进生活,放眼生活,在生活中开展自然实践,以领悟自然的趣味,体会自然的创造。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如下实践活动:和家长一起寻访当地的自然景观,看一看自然的恢宏,体会自然造物的神奇;与教师一起走进自然博物馆,看一看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它们与现在的动植物有什么不同?幼儿能自主地进行观察、分析,并思考其中的差异。
这样综合性的自然实践活动,幼儿能从自然角度身临其境地体会,还能从人文角度去追寻发现自然奥秘的步伐,通过博物馆的参观,他们了解了更广阔的时空观念下的自然界,了解了时代的变迁和生命的变化,由此在最后的思考和交流分享环节,幼儿就能表现出新的创意,在开展主题游戏中就能创造出独特的美学作品,诠释自己对美的理解。
六、依托综合评价,引导幼儿反思美,拓展审美认知
思考是审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大自然丰富广阔,幼儿所接触的事物琳琅满目。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幼儿无法有效汲取自然中的美学理念,更难以实现有意义的审美创造。因此,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过程中,还要引导幼儿积极地反思什么是美,思考如何创造美,让幼儿通过思考推动审美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落实综合评价,利用鼓励和激励的方式让幼儿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创造的乐趣,继而就能有效地拓展他们的审美认知,促使审美理念和思想更好地深入幼儿内心,形成独特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美工区域自然主题游戏过程中,对于幼儿收集的自然素材,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用积极的言语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积极地表达自己认为神奇的特点。同时,在创意环节,对于幼儿的不同画作,教师不能对幼儿的不同画作评头论足,而应从幼儿的视角欣赏他们的作品,给予充分的支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评价中引导幼儿去思考为什么他们觉得这样是美的?这样的美给他们什么样的感受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相互评价,找出其他幼儿作品中美的事物或元素,由此就能促进幼儿主动地思考,在品味和鉴赏中不断拓展审美认知,形成良好的对待美的行为和情感。
七、结束语
对于幼儿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美育课堂,是引导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主要平台。如果脱离自然、脱离生活,那么幼儿就无法真正感知美的存在,无法练就美的素养,由此就无法形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美好品德。所以,依托自然的审美教育必须从幼儿时期抓起,将美育与自然充分结合,通过自然环境感受美,借助自然绘本理解美,依托自然材料接触美,融入自然游戏熏陶美,结合自然实践创造美,让幼儿全身心地沉浸在美的环境和美的创造中,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的天性,接纳幼儿发展与自然理念的联系。教师应从日常生活出发,积极地融入自然元素和自然事件,让幼儿生动趣味地欣赏美、体验美,最终学会自然观察和思考,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丽霞.幼儿园自然美育实践探析[J].教育观察,2020(08).
[2]宋逸凌.源于自然之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美育活动探究[J].品味·经典,2021(07).
[3]安静芸.儿童文学中“自然”主题的美育价值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1(03).
[4]廖丽莉,冯琪,李文馨.园本自然美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蓝花楹自然课程为例[J].环境教育,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