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微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3-09-07吴普云邵红万赵婷婷

英语教师 2023年12期

吴普云 邵红万 赵婷婷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孙有中 2019),这明确了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原则和指导思想。英语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课程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实施英语课程思政,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成为外语人热议和思考的问题。

一、英语课程思政微观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纲要》要求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各个角落,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外语教学自身直面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宗教、生活方式等内容,文化的碰撞、思维的差异会对英语学习者的认知和思想带来影响,甚至使英语学习者迷失自我。孙有中(2019)指出外语类专业教学内容大量涉及中外社会制度、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如何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有效塑造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尤为重要,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或中国元素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度强调引入,忽视了中国元素的输出,造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等双向交流失衡。因此,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英语学习者,深度认知外语教学的根本宗旨尤为迫切。蔡基刚(2021)认为课程思政应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契合了《纲要》的精神,为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依据,是英语课程思政微观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及评价的标准,是挖掘教学内容思政元素点、构建思政主题的实现内核。

二、“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科学设置课程思政体系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思政元素碎片化融入的模式,强调课程顶层设计,系统提炼思政元素(刘清生 2018)。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不是天马行空,不是碎片化、散落式的堆砌呈现,必须给予一定的主线和体系,以思政主线和主题统领思政元素点。下面,以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Unit 3 Get the Most out of College的“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教学设计为例,予以阐述。

(一)思政元素点挖掘与“思政—教学”双主题相结合

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散落在文章的很多地方,没有主线的散落的思政元素点会冲淡主题,且会增加教学主体双方的认知负担,降低学习效果。黄国文(2022)认为思政元素点的挖掘应坚持价值取向、问题导向、语言为本的原则。基于前述的三原则,立足课文题目、关键词和关键句,挖掘思政元素点,确定思政主题和教学主题。

题目:Get the Most Out of College

关键词:liberal education

关键句:Most important,they didn’t define themselves in terms of the profession they pursued,or the contraption they invented,but instead as compassionate,concerned,and caring human beings,citizens of the world.

思政主题:I+college+liberal education+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教学主题:Why to get the most out of college?How to get the most out of college?

从价值取向的原则看,大学是学生成为合格的国家和社会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的学习阶段,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问题导向的原则看,从课文题目引申出的2个教学主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何通过大学学习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从语言为本的角度看,liberal、pursue、compassionate、concerned、caring human being、citizens of the world等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探索学习。教学主题和思政主题高度契合,双主题合一,有利于思政英语有机融合。

(二)课前自主学习探究与“思政—教学”双主题相结合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重点查阅并掌握college、liberal、compassionate、concerned、caring human beings、citizens of the world的词义、用法和常用搭配,深度挖掘内涵、外延及其思政含义,旨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设置3个基于双主题的启发性问题,旨在以灵感启迪灵感,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兴趣。问题如下:

Q1:What do you expect most from college?

Q2:Are you satisfied with yourself now?

Q3:What are your plans for your college life?

课程思政内涵建设要从角度、深度和温度三个维度出发,把握中国视角,加强批判思考能力,提高情感认同,让知识变得更加有温度和深度,从而实现价值引领(王欣、陈凡 2021)。课前部分的任务及问题设置需要教师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更高的视角、更深的层次进行积极思考,提升教学的温度,提高其参与感和认同感,使其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思政内容进课堂、进学生大脑的目的。同时,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的检验。

(三)课中分享升华与“思政—教学”双主题相结合

学生对课前任务的有效准备,既能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和检索信息的能力,又能为课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课中教学活动是对课前准备的检验,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准备有的放矢,实施“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教学活动。

1.以关键词拓展为切入点,践行“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英语课程思政理念

围绕题目和关键词实施课堂教学和英语课程思政,以liberal为切入点,立足原文,拓展词汇liberate→liberation→liberty,丰富英语词汇知识,并就liberate切入思政内容,进一步拓展和升华。

如图1所示,立足原文思政元素点liberal,拓展到liberate,通过对关键词汇的拓展,丰富了词汇知识;结合课前3个问题与学生讨论分享,通过启发性问题的交流、分享,搭建口语表达的平台,使教学超越原文,升华到解放自我,追求liberal education,充分利用大学学习,成就未来。纵向探究,适时引入宋代赵恒的《劝学篇》,有机融入古典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助力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石志华 2013),契合了《纲要》对中国情怀和中国元素的指向性要求;引入典型人物,分享他们的成长之路及取得的成就,贴近学生的认知领域,易于激发其共鸣感和认同感,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实现了思政和教学“双主题”融合,兼顾了隐性与显性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典型人物相结合、立德树人和语言技能知识相结合。

图1

2.以翻译等语言技能为手段,践行“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英语课程思政理念

英语课程思政的宗旨不是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等专业领域的排斥,而是通过融入思政主题教育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没有思政主题教育引领,英语人才培养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方向;没有外语知识和技能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人才培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失去建设中华强国的本领。成矫林(2020)指出语言学习要与时政内容相融合,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塑造,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其在新的语境中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围绕“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关键句,以翻译为手段,要求学生翻译关键句“Most important,they didn’t define themselves in terms of the profession they pursued,or the contraption they invented,but instead as compassionate,concerned,and caring human beings,citizens of the world.”并围绕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头脑风暴”和发散思维,深层次解读并延伸关键词的翻译,力图实现从Read within the line到Read beyond the line的过渡(见图2),从而培养其深度思维的能力。

图2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结合语境,突出重点,就地取材,因势利导,横向比较,探究汉英语言的交汇点,将隐性思政元素显性化呈现,适时引入双语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自然地延伸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梦想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同时,要求学生读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语表达,做到思政元素入课堂、入脑、入心。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融入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基于课文的特定语境,基于对原文的深度解读,对原文基于思政视角的理解,从语言学的角度实施话语分析,顺其自然地将上述重要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任何话语(包括课堂话语)都有价值取向,话语分析可从思政思维角度(think ideologically-politically)进行思考和阐释,虽然它是挖掘非思政语篇中思政成分的一种好方法,但是不要对整个语篇穷尽分析,而是要注重突出、有分析意义的语言成分,然后从思政视角思考和解释,引领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考虑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黄国文 2020)。

可以看出,基于思政思维角度,结合特定语境,借助话语分析,立足重点(也就是主题、主线和关键词句等),以阅读、翻译、背诵等教学手段对实施“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3.课后巩固与延伸,放大“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英语课程思政理念的效应

基于微观视角的“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遵循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布置两项课后任务,其一是基于在线平台以小组形式进行话题讨论;其二是在线阅读王毅的“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英对照)”,具体如下:

(1)What can we contribute to creat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语版)http://www.kekenet.com/kouyi/201607/453563.shtml。

两个任务基于思政—教学承载点citizens of the world,也基于课文题目Get the Most out of the College,更契合了 I+college+liberal education+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的思政主题和Why to get the most out of college?How to get the most out of college?的教学主题。

从思政思维的角度看,课后任务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个人大学学习现状,制订学习计划,充实大学学习,树立远大志向,引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课后任务为锻炼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提供平台,通过以写促学、以写促思,在写作过程中将写作技能和思政内容有机融合;通过以读促学、以读促思,在阅读过程中将阅读技能和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就其本身而言,写作、阅读、翻译等语言技能学习任务是学生和学习内容、学习任务进行意义协商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协商合作的过程。完成任务往往需要互动和合作,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培养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等高阶思维能力。

三、“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的效果反馈

为了了解“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的效果,学期结束后,对所任教班级共计93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反馈,为后期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共设计10道题目,分别是双主题式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通过中西方文化比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文化互鉴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引入中国古典文化知识,激发课程学习兴趣,传承古典文化;

探究重大活动和典型事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爱国情怀;

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

引入典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有助于有效信息检索,提升信息检索能力;

展示检索成果,提升归纳、概括及展示能力;

有助于增强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深化语言知识学习和思维能力;

有助于对文章结构的理解,深化语篇知识学习和思维能力;

有助于融合英语学习与所见所闻,提升自我认知与思维能力。

调查问卷统计表

上表数据显示,认为双主题融合式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有很大帮助的占87.09%以上,有一定帮助的占6.45%—11.83%,仅有1人表示效果一般,总体来看认可度较高。通过与学生交谈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英语课堂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是对传统英语学习内容的有效补充和极大丰富,降低了纯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学习的单一性弊端;其二,双主题融合式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促使深度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协商达成任务,做到“心里有准备,上课心不慌”;其三,双主题融合式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使口语表达、写作训练等交际活动更加言之有物;其四,双主题融合式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深度思维的能力。

以聚焦一次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为例,从微观层面探索如何通过思政元素挖掘→思政主题确定→教学主题契合→“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教学设计→“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教学实践的模式,探索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路径。通过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典型人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政内容,运用课前学生自主查阅学习,课中口语、翻译、朗读背诵等学习手段,课后在线阅读和写作的形式,有机融合了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政内容,以课前、课中、课后、线上与线下、自主学习与课堂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丰富了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内涵和外延,有效助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