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分析和改进策略

2023-09-07张宇峰

英语教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文章

张宇峰 徐 鑫

引言

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对符号知识的占有并不是目的,促进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才是宗旨(郭元祥 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教育部 2020),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正处于改革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问题的交织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长期受到“语言第一、应试第一”价值取向的影响(葛炳芳 2012),导致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等固化的阅读教学形式仍然存在。同时,随着《课程标准》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自主阅读。但是,很多研究将课外阅读视为焦点,于是,新的问题相继出现。比如,有的教师将“满堂灌”的阅读课堂变成“满堂问”;有的教师盲目套用所谓开放性问题的模板;有的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追问,没有深化思维训练。此外,学生似乎更习惯被动的知识“灌输”,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于阅读策略的掌握也不熟练。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进行剖析与思考。

(一)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解读不对称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常常被分解成孤立的片段,解读多聚焦文本的字面意思、文章结构和语句衔接等,不太关注深层信息,尤其是作者写作意图、情感态度和育人价值等信息的解读。文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解读的不对称,会导致教学目标的设定不精准,从而对后续的教学活动产生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这种情况虽然在人教社2019版高中《英语》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有所改善,但是仍未得到根治。

(二)教师对自主阅读能力的认识不充分

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自主阅读即自己阅读,意图片面地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自主提升阅读能力。事实上,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是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和提升独立思维品质相结合。总体来看,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放任学生自己阅读,而是要求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自主规划、自主阅读、自主监控和自主思考的过程,是教师创设符合其学习心理的教学环境,指导其主动构建意义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张金秀 2020)。

(三)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不系统

课堂提问是阅读课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抓手。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是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师疏于对其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少让其分析、推断甚至评价作者观点和写作意图等,无法帮助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叶译 2020)。有的课堂没有充分考虑学情,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片面追求对其高阶思维的训练,造成课堂提问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导致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初衷成了“空中楼阁”。

(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不平衡

很多学生长期接受“灌输式”的阅读教学,在阅读课堂上基本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很少有自主阅读的机会。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英语以工具性动机为主,往往比较关注文本中的词法与句法。在学生的听课笔记中,词法和句法出现的频率往往远超其他信息,关于文本深层解读的笔记却难觅踪迹。另外,教师引导的缺位导致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确立合理的阅读目标,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不懂得如何进行自我监控与反馈,从而无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二、指向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推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改革转型。新旧问题的交织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下面,结合实例,探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落实综合视野下的语篇分析

教学文本的解读是确定教学目标及设计教学过程的前提。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理论的核心是“为内容而读,为思维而教,为语言而学”和“体验阅读过程,感受策略运用”,强调了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是一个既综合又有侧重的过程(葛炳芳2015)。综合视野理论指导下的阅读课堂有助于学生形成综合的阅读观,掌握更科学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为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主要内容、文本类型、文本结构、主题意义、观点态度、写作目的、语言特点、衔接手段和词汇模式等方面综合解读文本。例如,对于人教社2019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2 Reading and Thinking的文章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教师可进行以下分析。

在内容方面,文本是一篇人物小传。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林巧稚的一生,其中第二段到第六段着重列举了她一生经历的五次不同的人生抉择。文章第一段揭示了林巧稚作出这些艰难的人生抉择背后先人后己的人生信条和高尚品格。

在语言方面,文中呈现了较多关于作选择的表达,如 instead of...,chose to...,I’d rather...等。此外,文章多处引用了林巧稚原话的英译,直观呈现了她作选择时的决心,正面体现她高度的责任感和广博的爱心。

在价值取向方面,文章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角度,启发年轻人反思自我,思考如何面对人生抉择,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二)设置“以生为本”的课堂系列活动

课堂活动是阅读教学重要的实现途径。“以生为本”的课堂活动强调了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一系列子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阅读目标的设立、文本内容的梳理、文本内涵的挖掘、阅读过程的自我监控和阅读成果的评价,掌握自主阅读的科学范式。例如,对于人教社2019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的文章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教师设计了以下课堂系列活动。

1.认知启动型课堂活动

该活动有助于学生调动与主题有关的既有图式,建立既有认知与新知识的联系,调动其参与阅读体验的积极性。教师可设计与主题相关的讨论活动、经验分享活动、背景信息呈现活动和内容预测活动。在内容预测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图片、相关文字说明,就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确立合理的阅读目标,从而开始搭建自主阅读的框架。

【教学活动】

在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前,教师呈现下页图1,告诉其图中神庙所在区域即将开发,并提问:“What will you do to protect this ancient Egyptian temple?”待学生分享观点后,教师展示文本的插图(见下页图2)和标题,并布置活动:Ask 2—3 questions based on the title and pictures。随后,教师通过板书整理并呈现学生的提问,如“What are the problems?What caused the problems?What are the solutions?Who solved the problems?”等。

图2

【设计说明】

第一个活动通过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其关于文物保护的已有知识。第二个活动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读前关注标题和文本的插图,指导其通过提问预测文本内容,设定阅读目标。

2.自主阅读探究型课堂活动

该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活动。学生基于自己设定的阅读目标,自主进行字面阅读、解释性阅读和评判性阅读,自主构建对文本的认知,形成主动探究、勤于评析和善于思考的阅读习惯。

【教学活动】

该活动分为两个子活动。活动一,学生拥有无干扰的时间阅读文本,查找在预测文本阶段所提出的问题,并在表单上做好记录(见图3)。活动二,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查找和归纳关键信息,自主完成时间轴的绘制(见图4)。

图3

图4

【设计说明】

这两个活动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初步解读,梳理文本的关键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时间轴形成对文本结构化的认知,为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打好基础。

3.互评讨论型课堂活动

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同为课堂评价的主体。一方面,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及时追问,引导其深入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融入阅读策略和语言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同伴互补和同伴互评,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阅读课堂的合作性和探究性,为其提供自我调适和评价的依据,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应玲 2022)。

【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邀请学生进行分享和互补,共同修改和完善时间轴,并引导其思考阅读过程中制作时间轴的好处。其次,教师追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hole project?Why do you think so?”(见下页图5)。教师先让学生与小组内同伴进行互评交流,再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导其思考文中所列数字的意图。最后,教师提问:“Why did so many countries contribute funds and offer help to the Egyptian project?”(见图6),让学生就这一问题继续进行分享和互评。

图5

图6

【设计说明】

该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其逐步深入探究文本的主题意义,提高其协作能力,使其深刻感受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为保护文化遗产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4.迁移创新型课堂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在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其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设计出紧扣文本和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开放性话题,引导其展开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

【教学活动】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为校报写一篇专栏文章,介绍自己所在城市是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的(见图7)。

图7

【设计说明】

本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文物保护这一主题的认识。通过课堂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学生不仅有机会使用所学词汇表达和写作技巧,还能提高对文物保护相关信息的关注,增强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文物的意识。

(三)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链

问题链的设计是阅读课堂教学的核心一环。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不可能一蹴而就,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发展应基于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充分训练(林燕 2020)。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理清文本的主线,依据主线搭建具有层次性和梯度的问题链,设置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梁美珍 2011),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解读文本,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例如,对于人教社2019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 的文章 What’s In A Name?教师进行以下课堂提问:

Q1:What’s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Q2:How did the name come into being?

Q3:What do you learn from paragraph 4—5?

Q4:What’s the writer’s purpose?

Q5:What details show the writer’s purpose?

Q6:Is the title a good one?Why or why not?

Q7:How do you think the text can help you in your life?

【设计说明】

以上问题能够引导学生逐步从文章表层信息的梳理走向深层信息的挖掘。其中,Q1—Q3属于展示型问题,难度不大。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在相对开放的氛围中,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熟悉文章的基本架构,整理文章的细节信息。Q4—Q5属于参阅型问题,难度加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者的写作目的,并掌握相应的分析技巧。Q6—Q7属于评估型问题,对学生最具有挑战性,旨在训练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其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结语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离不开教师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生本课堂”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坚守,也离不开教师从内容、语言和思维三个维度理解文本和进行阅读课堂教学。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加深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最终让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文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