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式诗歌教学理念的初中英语诗歌教学设计和实施
——以Unit 8 Pets Reading 1 Poems about pets为例

2023-09-07杨轶群

英语教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押韵宠物语篇

杨轶群

文质兼美、丰富多彩的文学语言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真实、鲜活的语言素材(戴军熔 2020)。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诗歌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深邃的内涵脱颖而出。古今中外,诗歌是一种浓缩地抒发人类丰富情感、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不能没有对诗性美的追求与赏析,但诗歌在中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占比极少,且英语教师普遍把诗歌当作一般阅读材料处理,以语言点训练为目标,未能突出诗歌的文体特征,也忽视了诗歌的内涵和意蕴,这影响学生对诗歌这一特殊体裁的审美体验。同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受制于学生的词汇理解、文学修辞、生活经验等因素,诗歌教学尚处于入门阶段。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英语诗歌教学,使学习真正发生,是教师应探索的方向。

一、体验式诗歌教学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建构新知识。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Parkinson、Thomas、帕金森等(2016)提出可运用三个环节鼓励学生学习诗歌。首先是诗歌的意义,包括内容、情感等;其次是语言特征,如押韵与节律等;最后是个人体会,通过研读与分析,发现支撑诗人主观反应的客观理由。体验式诗歌教学摒弃了知识的简单获取与单向传递,成为引领学生亲历诗歌内部世界,用诗歌文本展开对话,建构个人理解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诗歌的体验式学习,基于语言的感悟、赏析和再创造,可以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谢萍 2021)。

下面,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Pets Reading 1 Poems about pets的第一课时为例,探究初中英语诗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路径。

二、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活动设计实例探究

(一)语篇分析

1.文本内容(What)

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Pets属于“人与自然”的主题范畴,子主题是“常见的动物,动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Reading 1 Poems about pets围绕dog和goldfish的特性,提供了许多描写动物习性的词汇,如 bark、bite、fight、bubble等,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同时,在鉴赏诗歌中,学生能品味到作者对dog和goldfish的深厚情感。

2.文本特点(How)

文本由两首英语小诗构成,配有宠物狗和金鱼的插图,诗歌篇幅较短,内容结构清晰,生词不多。诗歌具有独特的文本特征,如押韵、重复等。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特殊的文本特征,有利于其发展语篇意识。

3.文本意图(Why)

本堂课意在通过诗歌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诗歌的特点,在感受诗歌的过程中体会到诗歌的魅力,喜爱诗歌。在“人与自然”主题学习中,学生能够在鉴赏诗歌中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明白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授课班级学生英语基础良好、学习热情高、有较强的求知欲。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愿意分享和表达。本堂课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诗歌,虽然已有中文诗歌的学习基础,但是深层次赏析诗歌的能力有限。

(三)教学目标

诗歌是感性的,学生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够有自己的体会,这是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徐雅琦 2021)。教师找到一条诗歌赏析的主线,即通过带领学生 appreciate rhymes、understand content、discover feelings、compare cultures、explore themes,使其领略押韵之魅、内容之美、情感之深、文化之妙、意境之远。由此,将总体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由目标指导活动。具体如下:

学生通过反复听和读,掌握诗歌的韵律,能用A rhymes with B说出诗中的押韵处,从而感受诗歌的押韵之美。

通过自读和插图等辅助信息,学生能找到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wonderful和clever,并找出更多信息以证明观点。学生从自身体验和经历出发建构新的内容,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发现诗歌的内容之美。

通过比较分析两首英语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体会诗歌内在的情感之深。

通过比较中英文诗歌,感悟文化异同,感悟文化之妙。

通过带领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联系自身创作一首关于宠物的诗歌,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探究主题意境之远。

(四)教学过程

1.融感官体验,感受押韵之魅

上课伊始,学生观察星空图片,描述图中所见。教师邀请学生欣赏歌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片段,补全歌词每行的最后一空(见图1)。在学生朗读并感受诗歌的美妙后,教师引导其思考诗歌为何美妙。师生齐读后发现“star” rhymes with “are”(同发/ɑː/),“high” rhymeswith “sky”(同发/aɪ/)。学生在诗歌朗读的体验中感受押韵的魅力,第一次步入美妙的英语诗歌世界。

图1

教师播放第一首诗歌My dog的音频,并提问:“What are the rhymes here?”学生边听边圈出诗歌中押韵的词。教师启发学生思考“Why are rhymes used in the poem?”经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明白押韵能让诗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富有美感。在理解诗歌押韵的基础上,学生继续听第二首诗歌My goldfish的音频,圈出并核对其中押韵的词。教师配乐,男、女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两首诗歌的美妙。

【设计说明】学生“看”星空图片,“说”所见所感,“听”熟悉的歌曲,“补”创设的诗歌填空,“思”押韵的魅力,充分调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体验诗歌独特的文本特征。在体验中,学生既感受了诗歌的美妙,又发现了诗歌中押韵的词的存在,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诗歌中押韵的词(What),并思考为什么在诗歌中使用押韵(Why)。在What和Why的问题中,促使学生发现、理解、感受诗歌。教师配以与诗歌节奏近似的背景音乐,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听觉体验,感受押韵独特的魅力。

2.读诗歌新意,发现内容之美

在配乐朗读诗歌后,教师提问:“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the dog/the goldfish?”学生很快找到诗歌My dog中的核心关键词是the cleverest,诗歌My goldfish的诗眼是wonderful。

聚焦第一首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hy is the dog the cleverest animal of all?Can you find the supporting details?”学生从诗歌文本中寻找依据,支持作者的观点。学生每梳理一条依据,教师就借助有趣的图片或肢体动作,融合语境,帮助其理解描述动物习性的词汇,如 hunt、bark、bite、fight等。在寓教于乐中,学生理解了词汇的含义,狗的形象也栩栩如生。教师鼓励学生进一步提炼发现,狗的表现可分为 What does the dog do?和 What doesn’t the dog do?两类。基于狗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两个方面,学生理解了诗歌作者认为My dog is the cleverest animal of all的原因(见图 2)。

图2

从作者视角切换为学生视角,教师顺势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og in the poem?”让学生根据诗歌中狗的表现,从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出发,谈论自己的观点。比如,从文本He does wonderful tricks处,学生认为狗是滑稽的(funny);从He doesn’t like to fight处,学生则认为狗是友好的(kind)等。从学生视角解读诗歌,诗歌有了新的建构,诗歌中的狗不仅the cleverest animal of all,还有多种鲜活的品质,如活泼、滑稽、有创造力等(见图3)。聚焦第二首诗,教师继续提问:“Why is the goldfish a wonderful pet?Can you find the supporting details?”基于金鱼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两个方面,学生能够快速寻找到所有支持作者观点的依据,同样认为“My goldfish isn’t any trouble.”。

图3

【设计说明】提取两首诗的“诗眼”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把握诗歌关键。追问Why,引导学生寻找更多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其熟悉opinion+supporting details的逻辑关系。用“What does the dog do?”和“What doesn’t the dog do?”提炼和概括信息,既梳理了文本内容和架构,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诗歌理解,启发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解读诗歌,谈论对诗歌中狗的不同理解,既发展了其发散性思维能力,又使其对诗歌有了新的内容建构。学生在理解第一首诗歌的基础上,通过Why和What问题的引导,继续分析第二首诗歌,进一步提升了思维品质,发现了诗歌内容之美。

3.赏写作手法,体会情感之深

教师改写了诗歌My goldfish,并提问:“Which one is better,the original one or the revised one?”通过比较和分析,学生选择了未改写的原诗歌。追问原因,学生发现原诗歌中有许多相同的句子和结构,即使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在诗歌中要使用重复的修辞手法?”学生思考、讨论后认为诗歌中的重复是为了起强调作用,表达诗人对金鱼强烈的爱。

教师继续提问“Can we use‘It’to replace‘He’and‘She’in the poem?”学生认为 It不合适,用 He或She才能表达出作者对狗和金鱼深深的爱。基于对两首诗歌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hich one do you like better,the dog or the goldfish?”并提供语言“支架”:I like________better because________.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联系自身体验和经历分享观点。

【设计说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诗歌,发现诗歌使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理解了重复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同样,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用词能表达作者不同的情感。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实际是从关注文本的表层意义过渡到关注文本的深层意义,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能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王君寒 2019)。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比较、分析、质疑、评价,完善自己的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也理解了诗歌内在“爱”的情感之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诗歌,联系生活认知和经验,表达对宠物狗和金鱼的观点,使其学习既基于文本,又不限于文本。

4.跨中英诗歌,感悟文化之妙

教师提供另一幅图,图中有几只白鹅在湖面上游弋,其中一只鹅曲项高歌。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根据本课学习的诗歌押韵和重复的特点,学生快速、正确地完成了半开放式诗歌填空(见图4)。在情感表达方面,学生的表达更丰富,如How beautiful/wonderful/amazing/fantastic等。在教师领读的过程中,学生惊喜地发现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的英文版本。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异口同声地吟诵《咏鹅》这首诗。

图4

教师顺势提问:“Which one do you like better,the English version or the Chinese version?Why?”大部分学生认为中文版诗歌更好,因为言简意赅,传神达意。还有学生表示,自己是中国人,热爱中国文化,更喜欢中文诗的美感。在总结中、英文诗歌的优点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诗歌的象征意义:诗歌像一座桥梁,连接了中西方文化,成为中西方文化沟通的纽带。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了人类用诗歌表达对宠物深深的爱。

【设计说明】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半开放的诗词填空,既夯实了其对诗歌押韵和重复的理解,又引导其因情应境地表达了情感。在参与和体验中,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了诗歌独有的魅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文化知识的学习不限于了解和记忆具体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发现、判断其背后的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部2022)因此,借助中西方诗歌,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在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教师鼓励学生用所学语言描述文化现象与文化差异,丰富文化体验,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其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行为和品格。

5.写主题诗歌,探究意境之远

学生围绕诗歌押韵、内容和情感,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创作关于自己最爱宠物的诗歌(见图5)。学生创作的诗歌情感真挚。在精彩分享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思考“Why do people keep pets and even write poems about them?”学生认为,人类照顾宠物,因此宠物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宠物的陪伴给人类带来了爱,让人类幸福。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人类和宠物的关系是人类和动物关系的一部分。学生意识到人和动物的关系密切,只有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美好世界。

图5

【设计说明】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宠物,写一首关于自己宠物的诗歌。学生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宠物的真挚情感。通过主题探究,促使学生意识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重要性,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建立起语篇与语篇、语篇与个人、语篇与世界的关联,探究和发现语篇的现实意义,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反思

基于体验式诗歌教学理念的初中英语诗歌教学从押韵之魅、内容之美、情感之深、文化之妙、意境之远等五个方面设计并实施,使学生全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现了从读到写,从输入到内化,从体验到提升的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深层次学习。这种深度是“建立在对知识的重新表述、重新体验和重新展示之上的”(潘庆玉 2009);这种高度是学生读者和诗歌拥抱,将其自身经历和体验投射到诗的世界,建构出一个相互融合的新世界;这种温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在的情感和意味,获得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和文化积淀(黄远振 2017)。

猜你喜欢

押韵宠物语篇
押韵押出韵味儿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抬起脚来
我给小鸡起名字
养宠物
Watch Out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