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社群身份认同及交往机制研究

2023-09-07李伟秦林姿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大学生

李伟 秦林姿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社群迅速发展,网络社群成为主要的信息沟通与交际平台,在社交方式改变的同时,出现自我认同危机。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大学生网络社区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大学生的网络社群传播结构呈网状形具有涌现性,网络社交具有扁平性与去中心化等特点。同时,利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网络社群中交往的身份认同及其交际机制等进行研究。大学生的网络社群影响着身份构建,根据对现实社会身份与网络群体身份的分析得出,网络群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群成员属性的相似度、社群的参与度、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程度等。大学生在网络群体中的交际状态特征表现为:在网络群体中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同时伴随着自我冲突和矛盾;大学生对网络社会有很强的依赖性;大学生的社交相对封闭。最后,构建大学生网络社交机制,根据网络社群的社交特征等,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做进一步的把握。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群;社群特征;身份认同;交往機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3-0055-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身份隐匿视角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C0553;2021年湘南学院校级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社群认同及交往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XJ56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提出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14.2%[1],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得外部世界知识与强化内部思维的重要领域,尤其是网络社群的兴起与发展,已经构成“一场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2],网络社群成为当下青年社交的中心场域,社交的习惯与方式被不断重塑,而社交场域由现实到网络的转变,使得应对个人身份认同予以重新解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当下,大学生将网络社群作为信息沟通与交际的重要平台,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重新部落化”[4]的论断在大学生网络社群的交往中逐步得到实现。当前,社交方式发生了改变,自我认同危机也随之出现,因此,探究大学生网络社群的身份认同与交往机制对思政教育尤其是网络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从现实走向虚拟场域的网络社群

网络社群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发展形成,跨越了空间地域、性别身份等限制,使具有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个体借助网络形成群体。同时,“这样的文化把媒介消费的体验变成了新内容,乃至出现新的文化与社群”,并在其中“寻求价值认同”[5]。大学生网络社群是借助各类网络平台,以兴趣、爱好等为基础进行互动交流的集合体[6]。本文认为,大学网络社群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员数量的大学生的社会交互共同体,成员之间有着相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并借助所在的网络平台形成交流关系。

网络的发展使人的交往场域由现实走向虚拟,网络社群为大学生的参与、交流提供了舞台。个体只有投身到公共实践活动中去,才能获得自我的身份认同,以网络为交往纽带的社群,个体可以在其中得到归属感并体验到社群所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7]。大学生网络社群的不断兴起并快速发展,究其心理层面的原因是现实社会中个体身份认同的模糊,而网络社群的传播与交流可以满足个体的表意性需要,通过网络社群获得自我的重塑,在特定群体的传播互动中,以“意见领袖”的身份主动发言,或普通跟随者将自身置于看客状态,从而获得自身的满足,感觉到自身属于社群中有价值的成员,进一步加强社群归属感与认同感。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联系并获得比实际关系更多的社会关系,虚拟空间中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延伸速度极快,个体之间的交往成本低,同时,不同于现实社会交往的限制性,虚拟空间的交往更自由[8]。在交往范围上,大学生更倾向于与现实熟悉的人群交往,并且多以朋友和同学为主,在网络平台中的陌生人交往较少[9]。在网络社交的动机、态度等内在影响因素方面,如果想要与陌生人建立网络关系,将熟人作为交往中介是更多网民的选择,在熟人关系下,双方可以保持充分的信任[10]。

从已有的文献看,与大学生网络社群关联度高的研究较少,多集中于相关网络社群对大学生的影响。当下,大学生群体存在新的特征,相较于传统网络社群中的参与者而言,其思想更为多元、复杂,需要把握研究对象的特点来更新相关网络社群的内涵与特征。

三、大学生网络社群的特征

(一)网络社群传播结构呈网状形,具有涌现性

网络社群是由多个具有共同的认同感的网络用户所构成的基本形态,其通过各种网络应用联结到一起而形成群体,区别于一对多的粉丝模式,传播结构呈现网状型,节点与节点之间表现出不规则分布,不是传统的一对一传播,而是跨级的、跳跃式的传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同时,网络社群与社群成员又可以发生层级的扩散,出现裂变,体现出较强的传播力,具有涌现性。

(二)网络社交具有扁平性与去中心化特点

对于传统的社群而言,血缘和地缘是其形成的基础,以辐射状组织关系为主的家庭形式展现出来,而网络社群则剥离于传统的交往方式与家庭组织,以个体的目标、兴趣和信仰需要出发,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11]。现实社会中的社交活动往往受到身份、职业、地位等影响,社交关系呈不平等的状态,而网络社群的交往以虚拟符号代替个人身份,有选择性地隐匿个人现实特征,消解了现实社会中的层级结构,实现了网络社交中的身份平等,有利于个体在网络交往中充分表达观点意见,打破现实交往中形成的规范、习惯。在网络空间这一公共的话语表达场域,任何成员都没有绝对的“中心”话语权。网络社群使成员之间自主参与、自由表达、共享资源,为互动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体现出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特点。

四、大学生网络社群身份认同及现实社会身份认同

(一)身份认同的内涵

认同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归因、认识和评价,具有一定的情感和价值意义[12]。当个人在思想、心理和情感上对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产生归属感时,他们就会积极追求社群的认同。德沃金认为,“社群是验证个体认同的载体,其中肯定个体的生活是社群生活价值的重要反映”[13]。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为个体提供了虚拟身份,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社交,这使得个人身份认同通过技术手段的塑造后,呈现出虚拟却又现实的数字自我特点。这种情况意味着在网络中,身份认同将抽离现实社会的身份、背景等,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虚构,也使得网络社群独立于现实生活,在现实与虚拟中都呈现身份认同。本文认为,大学生网络社群身份认同是指大学生个体在所处的网络社群中识别出自己的身份、地位等特征,并加强对其的认识。

(二)两类身份认同的差异

个体在网络社群中建构身份认同的互动方式依托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而个体在现实社会的交往中则主要是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在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可以隐藏真实身份,重新塑造自我,参与社群互动并形成固定的網络人际关系,满足自身认同的需要。在现实社会中,个人角色固定,且受制于社会地位、性别、职业等因素,个人情感的表达需要受到交往对象的限制。网络社群的交往由于对话者不在场的特点,剥离了现实的“熟人社会”,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表达。

(三)影响网络社群身份认同的因素

社群成员的属性相似程度。大学生网络社群是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目标等相似特点构成的群体,“我们”的相似性影响着个体的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具有共享属性的价值观念”[14]。换言之,社群成员自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社群本身内外部的认同,尤其是成员间的相似程度影响着身体认同的强弱。

社群发展的参与度。大学生网络社群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大学生构成的网络社交群体,社群成员身份强化了个体的归属感,许多成员将社群的发展视为“分内之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群建设中;而社群外的群体往往认为自身处于边界之外,且与社群没有交集,不参与社群发展是一种应然行为。

社群成员的互动。互动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也存在于大学生网络社群的成员之间。在特定社区中,成员不仅可以展示自己与社区的关系,还可以推荐或评论其他成员的评论。在社群成员交流感情、共同兴趣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群体成员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彼此吸引并进一步展开精神交流,促使这一网络群体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得以强化,进而也加强了身份认同与个体归属感。

五、大学生网络社群交往机制

(一)大学生网络社群交往现状

大学生网络社群是依靠网络虚拟技术和平台,为了某种兴趣而创建的信息交流群体[15],本文通过对全国700余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网络社群中的交往行为,分析得出社群交往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网络社群个体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同时伴随着自我冲突与矛盾。网络社群中可以自主选择加入社群,自由交流,在隐藏现实身份的同时,选择性地表现个体的自我认同。大学生群体已经具备一定的选择能力,对信息的选择与舆论的判断也有一定的个体取向,但也常伴随着自我的冲突与矛盾。个体的多重角色在交往过程中发生较为频繁的转变时,会产生差异和冲突,伴随着心理危机的产生,严重时可能导致多重人格障碍。另外,面对海量信息,个体会产生选择焦虑,最终容易导致价值判断错误,迷失自我。

第二,大学生网络社群交往的依赖性较强。根据统计,大部分学生使用网络上网交流已经超过5年,平均每天在网络社群的时长超过3个小时。网络社群是大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而建立的群体,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在网络社群中获得优质资源来加以解决,通过强、弱关系纽带共享各种信息。

第三,大学生网络社群交往呈现封闭性。网络社群中,大学生的交往对象身份、兴趣爱好具有相似或一致性,交往方式仅从媒介形式上进行改变,显示出一定的封闭性与稳定性。其倾向于与社群内的同伴交流信息,且因网络社群中的个体身份认同,所以对异质的外来信息较为抵触,导致思想与行为的闭塞。

(二)大学生网络社群交往运作机制

网络社群由互联网虚拟空间构成,其意识、行为等具有共性,因此与本社群无关的外来信息之间会产生明显的边界,成员之间的交往均围绕社群内部进行,形成圈层结构。网络社群的圈层结构使社群内所有成员均围绕同一话题开展活动,在四周形成了隔离其他社群的界限,对社群内的成员而言,极大地增强了成员的自我身份认同,有强烈的集体感,外来成员要进入该群体存在难度。除圈层式结构外,还存在由强、弱关系形成的链式交往结构。不同的是,该交往结构较为松散,且大多以人脉构成。链式的网络交往结构可以通过相关的链条,让成员之间形成交互,社群成员之间的强关系、弱关系都可以单独就某话题展开讨论,形成人员结构复杂的链式网络社群。

六、结语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思政教育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也将会产生新的问题。对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围绕网络社群,完善对大学生网络社群交往中的教育、引导、治理等相关研究,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1]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02-02.

[2] 崔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一塌糊涂BBS虚拟社区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1.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4] 庞正,周恒.场域抑或主体:网络社群的理论定位[J].社会科学战线,2017(12):184-191.

[5] 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8.

[6] 徐建军.大学生网络社群思想政治教育探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5):28-29.

[7] 塔杰菲尔.社会群体间的分化:群体间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M].伦敦:学术出版社,1978:159-168.

[8] 田丰,李夏青.网络时代青年社会交往的关系类型演进及表现形式[J].中国青年研究,2021(3):28-37.

[9] 王洪波,胡璇.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75-77.

[10] 田丽,安静.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4):13-19.

[11] 张华.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社会治理意义[J].编辑之友,2017(5):50-54.

[12] 乔治·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霍桂恒,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03.

[13]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7.

[14] 黄冬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J].社会科学研究,2016(5):107-112.

[15] 万文双.网络社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59-60.

作者简介 李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秦林姿,助教,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