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社团活动优化研究

2023-09-07☉张

小学生 2023年2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内容活动

☉张 燕

社团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多姿多彩,更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那么,如何有效开展社团活动?下面就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子,对如何优化社团活动做详细阐述。

一、社团活动开展优化需要“三不”

(一)不是坐在机器前的“机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广泛推行及应用,行业领域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尤其是为了让生活、工作更加舒适高效,机器应用在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病,如,机器的广泛应用让人在生活中不喜欢思考,书写逐渐被电脑设备代替,再加上网络的冲击,造成人们不喜欢交际。长期这样,对于人的动力来讲是存在负面影响的,如同一个机器一样“冷漠、麻木”。当开展社团活动时,学生只懂得如何精准计算,逻辑思考,却不能进行有效的表达,那么学生也如同一个“机器”一样。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时期,更是信息组织及加工的关键时期,此外,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和小组团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活动中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在带领学生参加活动时,应在恰当的节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你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请表述出来”“你能否将自己的活动经验、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呢?”“你认为在此次活动中你的表现怎么样?”等,这些都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社团活动对自己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不将日常教学和社团活动画上“等号”

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它是以重要的概念网络结构形成的,我们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能够通过网络随便的一个点进入。这是布洛非(J.Brophy)研究观点,它对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有着一定的指导性。将社团活动作为课程开展的价值在于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自我发展。社团活动并不是将信息技术课程进行重复教学的过程,不可运用线性方式重复教学。社团活动应该为非线性结构展现的,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三)不将社团活动作为完成“作业”的课堂

有教育家曾经表示,一个人的思维都是从惊讶逐渐深入。所以,在信息技术活动课程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以往都是借助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进而保证课程教学质量,那么何不对这种传统的理念进行革新,让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快乐实践。学生一听到作业的时候,内心是比较抗拒的,而且会感觉学习是一件非常有压力的事情,如果在社团活动中还要学生完成作业,那么不仅会导致学生更有压力,更与“双减”政策要求不相一致。在课程教学中布置作业,社团活动中还需要完成更多的作业,这无疑会增加学生负担,用来处理日常学习和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社团活动中的各项任务,都应该是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驱使下,快乐轻松地完成,它不是单纯的课堂作业。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充分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以此为切入点有效开展社团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活动效果。

二、开展社团活动的意义

(一)能够促进学生形成集体意识

社团活动和其他活动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属于集体性的活动,而且趣味性十足。在社团活动当中,学生会围绕统一的主题,共同协作完成,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逐渐产生社团凝聚力。如在足球社团当中,学生需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在互动、沟通,团队协作中,学生会潜移默化产生集体荣誉感。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乐于思考,而且非常喜欢实践,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而且有很多的“点子”。社团活动能够将有相同爱好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团体当中,让他们互动、沟通,并且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能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有心理学家表示,个性涵盖人的需求、动力、兴趣等。每一个学生生活环境、学习经历、性格等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他们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课程当中,学生都处在同样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中,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具有一定阻碍的。社团活动却不同,它是让学生以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这样更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社团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想要让社团活动能够有序推进,必须要科学设计社团内容。因为设计是社团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社团活动的结果和成效是有直接关联性的。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一)参与者认知能力

在分析参与者认知能力时,主要是掌握学习者相应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所展现出来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是从具体过渡到抽象的过程,而且符号性、逻辑性非常突出,他们的思维活动往往停留在具体的事物当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对游戏类的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筛选研究对象时可以从他们的兴趣入手,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发展联系性。想象是简单分析、了解事物特征、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过程。

(二)参与者认知结构

那么何为认知结构呢?其实主要是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面、组织结构,由学习者的经历、理论等组成。具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能够将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教学内容有效对接,也就是新旧知识互相联系。如在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如果学生未画过云朵,那么他们只能根据教师的操作按部就班地完成,所呈现的作品也是缺乏创新性的;对于画过云朵的学生,他们一些步骤并不是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的,所呈现的作品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作品非常新颖、独特,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大脑中本身存在云朵的形象,他们所表现的想法是不同的。所以,认知结构对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的形成和发展是具有影响的。

(三)参与者知识水平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所以,在计算机操作方面缺乏基础,但是却对信息技术活动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对于更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如果设计的活动内容非常简单,学生在参与时无压力,那么也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学习起点定位有一定高度,任务非常难,那么学生难以完成任务,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会放弃。所以,对于活动内容的设计,必须要难易有度,而且内容要丰富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1]。

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社团活动开展优化

(一)社团活动内容直观具体

在开展社团活动前,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各个阶段的学生的认知特征,活动中设计的案例也要更加直观具体。对于案例的设计,可以和可视化的图形、图像完美结合。如,在开展活动当中,给学生介绍各种渐变色的填充时,教师可以将表格和图像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完成说明并全面展示。由于学生对水平和垂直概念有了相应的了解,那么教师可以将直观的图形和文字介绍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内容。

(二)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在优化社团活动时,需要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将学生现有的经验、生活实际进行完美结合,这样才能保证社团活动的有效性。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融合,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的重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有更高的期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社团活动“阳光下的影子”,主要是以教学“填充效果”后开展的一类社团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对“填充效果”等知识点的运用,进而完成活动主题内容,以此创作出太阳下的影子的作品。活动的开展本身是在学生已经具有相应基础的前提下推进的,而且活动内容不仅强化了知识点内容,更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实际运用,这样,学生的理解才更加深刻。从阳光下的影子本身来讲,它在我们生活中是抽象存在的,将该内容和美术课程有效对接,让学生更有创作空间,学生对活动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其中[2]。

(三)活动内容应与学生水平相适宜

学生本身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所以,他们的认识水平也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教师在设计社团活动时,应该以适宜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方面得到同步发展。例如,设计社团活动“运用word 画天气”,开展此项活动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填充效果”“认识自选图形”的内容后开展的。在活动前,学生可以自行画出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可以运用不同的填充效果对图形进行填充,这也是此次活动的要求之一,此外,还需要增加一些挑战性,如要求学生利用“中心辐射”画出太阳,但是在自选的图形当中没有图形能够画出云朵,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做出引导,让学生利用图形组合完成画云朵的任务。教师先给学生进行示范,将圆形和心形进行组合,最终形成云朵,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利用圆形和三角形画出云朵下方的水滴等。

(四)让学生在活动中既独立又团结协作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本身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成功的结果,都需要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才能实现,并不能一味依靠他人的帮助。但是学生如果能够在独立中进行团结协作,那么更利于学生的同步发展,所产生的力量也是最大的。例如,社团活动“组装电脑”,此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要求学生将电脑的主要外观设备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明白电脑硬件的组成。活动过程内容: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4 个成员,并探讨和推荐小组组长。②掌握小组每个成员的具体状况,明确组内的分工。③组长需要对小组成员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④评选此次活动中的“优秀协作小组”“小组第一名”“优秀个人”。

在此次活动当中,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由于学生本身没有组装过电脑。教师准备好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让学生选择相应的连接线,将设备准确地连接在一起,组装后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电脑打开,这样任务就完成了。由于社团当中的成员都是不同班级的学生,虽然都参加了同样的社团活动,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是不熟悉的。在分组后,学生通过小组互动、沟通,逐渐也熟悉了,情绪也非常高涨。在了解小组成员的过程中,组长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我可以问一下组内其他成员的名字吗?”积极的沟通、互动能够让学生成长,能够让学生找到更有默契的伙伴。在实施活动期间,学生也能够知道指示灯各代表了什么,电脑主机各个连接口都有什么作用等。当有一台电脑无法开机,换其他的主机进行试验,还是不能开机,这时,小组成员说:“可以和能够正常开机的电脑连接试一下。”通过试验显示电脑能够正常开机,那么连接线的故障问题排除了。在整个过程中,成员们既独立,又团结协作,这让活动更有意义。有的学生还在周记中有讲“这次活动趣味性很足,非常喜欢动手的环节,原来我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还有学生写道“我们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连接的好几个机器都是有故障的,我们都进行了逐个的试验,最后终于有一台电脑连接成功,可以正常开机!”[3]。

综上所述,社团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更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形成集体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尤其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开展社团活动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内容活动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