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
2023-09-07文/张磊
文/张 磊
引 言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反复、连续、严肃地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具有质疑倾向、逻辑性严密、自主性批判、相对公正性等特点,能够对深度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能够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不同的切入点。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学情,把握学生的思维及认知发展规律,重点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一、深度学习概述
(一)基本概念
深度学习是一种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联系原有知识与经验,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建构对新事物、新思想的认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能够让学习者成为具备独立性、批判性、创造力的人才。因此,深度学习就是伴随知识迁移、涉及高阶思维的主动学习过程。
(二)重要意义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指导学生高效掌握基础知识,学习实验技能,促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主动学习,掌握新旧知识联系,形成对复杂生物学概念、知识的深层次认知[1]。深度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通过教师的引导,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由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一)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知识
批判性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一种倾向。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能使学生勇于质疑事物和道理,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在批判思考过程中,学生能产生通过学习、研究推翻既有论断的倾向,发展高阶思维,理解重点理论知识。批判性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特点,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将思维聚焦在逻辑的深入发展上,可以实现由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过渡目标。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转变了传统的思维路径,在解决学习问题并获得结论后,积累了丰富的深度学习经验。由此可知,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使之消化所学重难点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倾向性态度、知识、技能是批判性思维三要素。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之保持良好的学习倾向和问题探究态度,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不同难度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带领学生批判地分析问题,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由此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在此基础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高效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
(一)忽视深度学习引导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度学习逐渐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深度学习引导的重要性,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深度学习信心不足。同时,长期的应试教育也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影响,其深度学习欲望也随之减退。
(二)思维培养方式单一
思维培养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开展不同形式的思维培养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但一些教师所采取的思维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没有显著提升,很难脱离教师的帮助来辩证地思考生物学相关问题。单一的思维培养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
四、深度学习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一)利用问题导学,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
利用问题导学,带领学生主动挖掘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由此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2]。高中生物学教师应立足深度学习,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知识学习与问题探究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版本下同)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细胞观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分及细胞学说过程分析。教师应秉持“观察、实证”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深度学习中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使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知。首先,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一样吗”,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细胞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弥补对细胞微观结构认识的不足,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从细胞核入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渗透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巧,让学生加深对原核细胞的认识,同时掌握操作实验器具进行深度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一系列比较,可以建构对细胞多样性的批判性认识。教师此时要利用问题“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有哪些相似之处”,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使之在建立细胞多样性概念的基础上,懂得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等相似,明白细胞的统一性特点。最后,教师可以围绕细胞学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生物科学发展的影响,使之根据自己整理的科学史料,理解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懂得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批判继承的过程,将新知识充分内化,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3]。
(二)深度加工信息,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建构概念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据此有序、系统地整合知识,深度加工相关信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建构生物学概念体系,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
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课围绕孟德尔对“豌豆杂交”的实验探索过程,系统介绍了实验方法和现象。教师可以层层深入地加工信息,带领学生在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根据孟德尔的推理对实验解释、遗传规律进行批判理解。首先,教师要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龙生龙,凤生凤”背后的生物遗传现象,深度加工相关遗传信息,巧妙引出豌豆遗传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思考热情。然后,教师要解释运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更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使学生能够理解豌豆的结构特点,明白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花朵较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具有稳定遗传、易于区分、统计便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设计理念进行加工,利用挂图让学生进行批判思考,建构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待学生能够理解相关概念并自主进行阐述后,教师再解释“分离现象”,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分析“孟德尔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原因,引出“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进行理解,使之能够自主归纳“分离定律”,在推理判断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最后,教师应将耗时较多的概念综述环节转变为学生自主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加工相关实验信息,践行“以生为本”理念,让学生在交流中建构核心生物学概念,助力其核心概念体系的形成。
(三)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
情境教学法能够营造良好的深度学习氛围,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生物学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在学生积极体验的过程中寻找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合适契机,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中的求知欲,让深度学习活动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优质载体[4]。
在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中,“内环境的稳态”一课要求学生理解内环境,懂得人体内环境中的细胞物质交换过程,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意义进行深入了解。教师可以围绕内环境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利用生动图文资料指导学生批判性地进行学习和实验,使之能够积极动手体验,感受做实验的乐趣,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揭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主分析内环境中的“淋巴循环”,利用真实情境的优势,让学生理解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关系。然后,教师可以围绕“稳态”创设情境,利用生产示意图引发学生对“物质交换”的关注,随后介绍与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人体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出示对应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利用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批判建构“稳态”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联系学生的日常饮食,鼓励学生结合饮食感受,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 的稳定”实验,让学生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的pH 值变化,推测生物体维持pH 值稳定的方法。教师则利用实验流程图指导学生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使学生对稳态调节机制有深入的认识。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表扬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态度和批判性思维倾向,让学生感受生物学实验的乐趣,充分理解“稳态”的概念及意义。
(四)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深度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反思,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维意识。高中生物学教师应科学地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深入理解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加深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反思整个学习活动,从而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客观了解,为批判性思维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养成良好的深度学习习惯。
在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四种组分的功能及关系,需要学生掌握区分不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技巧,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提高思维能力与想象力。首先,教师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由此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思考,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提供切入点。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列举不同成分,引导学生从功能的角度对上述成分进行区分,使之能够自行反思学习过程,建构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认知,形成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用图解的形式介绍生态系统中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的联系,展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相关图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介绍对应的生态系统,加深对“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种组分联系的认识,掌握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方法,助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最后,教师向学生提供深度学习反思表,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反思等相关信息填入表中,使之了解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认识到学习反思的重要性。
结 语
综上所述,学生可以借助批判性思维建构核心概念,在独立自主思考中形成高阶思维,积极主动进行实验,获得良好的批判性探究情感体验,形成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在不断反思中促进思维品质提升。由此可见,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对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深度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活动,助力学生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中,从而具备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