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环相扣 步步为“赢”
——谈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构建

2023-09-07韩丽明

名师在线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活动目标

文/韩丽明

引 言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标准方面指出,各学科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与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的“学”,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的建构和感悟,而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和再现,从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依据课程核心素养,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活动过程,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将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结合,让教学评价指向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推进教学活动过程,凸显教学效果。本文以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并重点就“教—学—评”一体化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构建展开积极的讨论[1]。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有效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导员要知道目标,战士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战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快取得胜利。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过程时,应以《课程标准》倡导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精准解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评的预期效果,然后确定最佳的评估证据,设计评价方案及评价体系,最后围绕“怎样才能达成所需要教学结果”这一问题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依据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和消化。将教学活动放在评价设计之后,才能保证课标学习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2]。

(二)“教—学—评”一体化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明确方向,促进认知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设置更明确细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在积极的教学目标完成、能动的教学实践中,有效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在“教—学—评”一体化构建的基础上,学生的目标意识得以有效建构,能够积极主动地跟着目标的导向,进入学习活动。教师由目标导向引出结果导向,即精细化的评价导向,积极地对比、展示学习活动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增强自主性,提升效率

学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对“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的程度更高。因三者一体化的构建,将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将教育、学习、评价三个教学活动过程融为一起。在“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目标的导向性作用更突出,学生在认识目标和开展学习实践方面更积极,他们能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多元的教学评价,形成对学习的能动认识和主动体验,学习效率也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二、高中政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确定学习目标,锚定评价基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了教育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所学所得。因此,学习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是教学评价的关键指标。在目标导向性的教学模式引领下,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设计合适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本课的教学内容,提炼出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其次,依据本班学生学情划定对应的素养水平范围,然后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设定如下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原始社会的特点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了解私有制、奴隶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2)在了解并明确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过程中形成政治认同;(3)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和研究,理解社会形态变革更替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4)认识到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社会矛盾表现形式也会不同,形成对社会矛盾的正确认识,提高辩证思考能力。

通过学习目标的设立,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与学习任务。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探索关键概念与核心观点[3]。

(二)明确评估证据,探索评价方式

有了学习目标的支持,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评价目标,以特定的框架条目形式将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对应,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同时,教师可在过程导学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精细化的学习活动过程以及精确化的教学评价标准设置的基础上,展开多元教学评价[4]。

仍然以“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为例,教师设置了自主学习目标,同时在对四种社会形态的认识活动中设置了相应的细化评价条目,具体如下:

第一,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点——低生产力,共同占有;

第二,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点——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私人占有;

第三,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点——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农民有一定的自由;

第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点——生产力飞跃,自由、平等、个性等意识成为社会的主流。

本节课的评估难度在于判断学生是否提高了政治认同素养和辩证思考能力。对此,教师创造了具体的情境任务,让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具体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形成能动的历史学习体验,在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在积极的评价导向驱动下,引领学生的学习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力、政治认同度等。

除了文字表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形象的思维导图基础上,展开对学习活动的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认识活动过程以形象直观的可视化形式展现,将抽象的思维过程以形象直观的导图形式展开,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评价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建构形象的认识体验。

例如,在“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以目标为统摄,以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梳理为脉络,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标准,构建立体、形象的思维形态特征图式。通过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分析不难发现,教师结合思维导图,融合精细化的目标导向和生动的教学环节设置,充分利用融合了过程和结果评价导向的相关知识信息,可以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创设了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积极的环境和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设计教学活动,增强学习体验

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核心,是导向,教学过程是方法,是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设计,改变了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局面。教师在目标导向的基础上,设置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让教学活动过程更加高效。例如,在引领学生认识“公天下——家天下——小部分的民主——更广意义上的民主——全人类的民主”这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演绎法,对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趋势等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趣味活动展示体验中,学生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比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自由程度等。但是,在趣味活动中,学生无法了解自己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

在新的教育技术媒体驱动下,教师可结合智慧平台,将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评价体系融合,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学习主题的引领下,以评价标准为导向,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体验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科学思维[5]。

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例,教师可结合智慧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实践中,了解市场调节的优势和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对学习重点的分析和交流活动中,围绕房价的起伏变动,对市场导向作用下资源配置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概括。智慧教学系统能通过对学生分析问题的程度和回答效果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与引导,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展,促进学习效率在积极的“教—学—评”一体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升。

(四)结合问题任务,强化评价效果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智慧教学情境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程度、频率、领域等越来越广泛,智慧教学情境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开展更多元。形象生动的智慧学习情境,能让教、学、评无缝衔接,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强化。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设计与评价一致的教学预习、导学、检测、评价、反馈教学模式,能够结合智慧教学情境,融合多元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认识理解的深化拓展,让学生的学习紧张、有序,这就是“教—学—评”一体化发展模式[6]。

以“分析与综合的含义”为例,教师可以“导学+检测+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为基础,结合问题任务群设计,展开对分析与综合的含义、方法、问题解决、优缺点等的分析和研究。学生可针对导学目标,结合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分析与综合的具体案例,增强认识体验。为了达到相关要求,教师可结合评价标准导向,进一步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关练习题,形成对学习效果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同时,学生也能在评价反馈学习活动中领悟知识,在反复的知识巩固、拓展和强化的学习实践中提升“教—学—评”一体化的效果。

结 语

总之,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体验学习环境,高效开展学习活动,由此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教学活动目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