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留白”之探析
2023-09-07黄冰冰
文/黄冰冰
引 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30 分钟左右。教学实践证明,“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趋势。在实施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微微打开一个“窗口”,让学生有时间充分体验参与理论知识和实验探究活动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充分利用这“空白”时间开动脑筋,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这个微小的“窗口”,其实与中国画创作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效。近年来,笔者借鉴这一手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本文就初中化学课堂如何正确“留白”展开论述。
一、初中化学课堂的“无隙”现状
当前,部分教师还没有转变教学观念,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课堂上“讲够、讲满”,使课堂呈现出“无隙”的状态。课堂“无隙”使得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却昏昏沉沉,一脸茫然,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满堂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严重不足,没有自己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隙”,“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初中化学课堂“留白”之把握
(一)明确“留白”之目的
“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即创作者并未把所有要表达的内容都呈现出来,而是在画面上故意留下一定的空白,让欣赏者根据画面的主旨,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体验思考,做到“画”已尽而“意”未了,这样可收到“无声”而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运用了这一手法:在讲授与点拨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学习体验,进行充分想象、拓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这种“留白”的手法对于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并重的化学学科尤其重要。
在化学课堂上,恰当的“留白”对于每个学生思维的拓宽、知识的生发、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及联系生活和知识的体验等非常重要。
化学课堂的“留白”,就是把学生能够“自悟自明”的内容留给学生,把一些问题的解决、实验探究留下“空白”,进而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联想、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留白”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悟”达到“自明”,通过主观的感知和实际操作感受到求知的乐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求索、实践求知的能力。
(二)初中化学课堂“留白”的方式
“留白”是一种需要精准把握的课堂教学手法,既不是简单的把时间空出来,也不是单纯的把问题留下来,更不是随意性和无目的的“放羊”式教学。“留白”需要教师高屋建瓴,准确把握整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步骤方法等,在课前准确地设置“留白”的时间点,让课堂充满奇思妙想,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课堂“留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导入“留白”——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堂好的化学课,需要巧妙地导入。如果在课前就能做好导入,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美妙情境,有意让学生在“留白”的时间里聚焦本节重点,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好“留白”,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快速进入促进思维高速运转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先展示一个空的集气瓶,结合本节知识点设置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进行“留白”,让学生思考集气瓶中都会有哪些气体,如何将氧气从中进行分离,并测定它的含量。学生根据问题主动发散思维,展开思考,联想到集气瓶中的各种气体的特性,再依据气体的特性想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引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分析变化和成因,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2.探究“留白”——适度参与出真知
实验及操作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动手实验—学会操作—懂得原理—获得结论,这一过程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他们潜在的兴趣、乐趣、情趣、志趣得到迁移,同时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想象力就能得以充分发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探究“留白”,让学生适度参与问题探讨或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常见碱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的知识点时,教师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然后根据实验桌上给出的药品,自行设计实验步骤,而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进行分组实验,由两个同学协作进行,同时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最后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实验结束后,给学生探究“留白”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实验步骤、现象、结论,与同学进行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写出实验设计报告并在课外活动时间到实验室去自行探究。
以上是“留白”的一种常见方法,即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实践操作,自己得出结论,再请同学间相互交流评价,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3.板书“留白”——填补空白促概括
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更是概念的知识导图,体现出一节课的中心内容,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重点,拓展知识,进而通过分析、联想、综合、概括等方法综合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可用板书留白,引入有知的境界,让学生学会按图索骥,学会自己“喂饱”自己。
例如,“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这一课的板书可设计为“元素之义、元素之形、元素之律、元素之用,________。”板书的最后,给学生留下一个空,让学生讨论后各抒己见。学生答案丰富多彩,有元素之类、元素之始、元素之量、元素之魂等。这样提纲挈领式的“留白”,从总体到个体,能在多元化的空间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问题“留白”——言已尽而意无穷
课堂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于肤浅,又不能过于深奥。提出的问题要深浅适中,有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层次性、生成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长时间深入地思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问题设置需要技巧,而教师应将技巧用在如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上,给学生留出更多思考的时间,要适当“留白”,让学生细细咀嚼,慢慢体味,深入思考,自我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
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开放性的问题进行留白,让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论证、原理、应用,归纳出关键词。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学习后迅速将所学知识在大脑中进行汇总转化,总结出化学反应、密闭容器、总质量相等、冲塞、差量计算、原子不变等相关知识的关键词。教师再针对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学生在“留白”时间展开思索,会联想到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也会想到直接测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等问题。
言已尽而意无穷,这样的“留白”,不仅教给了学生学科知识,还教会学生认知世界、探求自然奥秘的方法,使其未来的发展更具多元性。
5.讲评留白——曲径徐行渐有成
练习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认知中,经历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过程,从而完成了从感知到内化这一认知结构的建构。在课堂教学中,人们常用“懂了”“会了”“对了”这三个通俗的词语表示认知的程度。要真正达到“对了”的层次,还必须进行练习和反馈。作业评讲对于提高学生的掌握度尤为重要,教师在评讲时应“曲径徐行渐有成”,讲评时也应有一定的“留白”。讲评时含而不露,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先前的表象储备及情感体验,自然地融入对问题的解答之中,从而活跃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形象思维,使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对每个问题都有深刻的理解[1]。
以评讲作业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改正作业上的错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重读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再请一些学生说一说对题目的理解和解题方法,并进行指导。
作业讲评中的“留白”,意在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懂得错在哪里,并能独立解决问题,这也是“自悟”和“自明”的过程。
三、初中化学课堂“留白”之反思
课堂“留白”,重在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一是立足于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留下适当的余地,让学生拓展;二是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三是准确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四是创造合适的机遇,让学生把握;五是提出一个难点,促使学生解决[2]。课堂留白,要使教学结构疏密合理,让学生的思维张弛相济。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随心所欲,无病呻吟。课前教师应备好“留什么”“如何留”“留多少”这三个关键问题,准确把握“留白”的“度”。
通过反复的实践,笔者认为“留白”有三忌:
一忌“无度”。“留白”并不是“放羊”,一味地留出时间,片面追求学生的“主导”。有时往往因教师没有掌握好尺度,学生的学习探究看似热闹,实则一盘散沙,没有一个中心作支撑,达不到学习的预期目的。另外,课堂“留白”时,教师必须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与点拨,做到“留而不流”。
二忌“太虚”。“留白”要根据教学需要,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要流于形式,将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生交流和探究的主题。在设计“留白”时,教师需充分考虑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基础水平,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流程,努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与习惯,真正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三忌“太多”。“留白”要能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张弛有度,相得益彰。“留白”太多,往往会让教学内容变得支离破碎,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留白”太长,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反而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结 语
课堂“留白”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并非仅仅是教学方法。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教师更要敢于走自己的路,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之目的,在课堂上巧妙引来这一渠的“源头活水”,借“留白”来设疑、引思和入境探究,让化学课堂清新活跃,朝气蓬勃。教师要让学生在“留白”中品味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引发联系思考,勇于探索求新,进而消化吸收,提高综合素质,真正达到着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之目的,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