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利用课文实施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2023-09-07吴金寿

名师在线 2023年18期
关键词:阿长写作方法写作技巧

文/吴金寿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倡读写结合教学,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课文是读写结合教学的文本素材支撑。所谓的教读课文策略,是指学生应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预期阅读目标[1]。课文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教学的依托。课文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如语言材料、语法知识、思想情感、写作技巧等。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可以品味课文语言,顺其自然地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文奠定基础;会剖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建构对课文的认知,同时学习多样方法,为写作文做好准备;会迁移阅读所得,灵活运用语言,潜移默化地积累写作文的经验。但是,目前,还有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割裂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忽视课文的价值,单纯地为了读而教读,致使学生缺少写作素材,缺乏写作技巧,写作效果不佳。针对此情况,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应立足读写结合教学价值,探索多样策略,充分利用课文实施作文教学。

一、利用课文,储备写作素材

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2]。统编语文教材涵盖大量的写作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材作用,以课文为基础,应用多样方式引导学生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

(一)摘抄

摘抄是储备写作素材的方式之一。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不断摘抄,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记忆,还可以获取写作素材,在写作文时调动记忆库,选取适宜内容,做到“下笔如有神”。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以《老王》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老王的形象。比如,在描写老王外貌时,作者写道:“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他在遭受病痛折磨时,仍“好心”地为作者家送香油、鸡蛋。如此外貌描写凸显了老王的美好品质。这一点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中外貌描写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内容摘抄到积累本上。在摘抄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能够自主回忆文章内容,继续感知老王的美好品质,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轻松获取写作素材。

(二)背诵

背诵是储备写作素材的直接方式。有效背诵可以使学生在记忆库中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传统教学实践证明,机械背诵效果不尽如人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明了情境之于有意义学习的重要性。对此,在利用课文时,教师应立足课文内容,采用多样方式创设情境,驱动学生边体验边背诵,增强记忆效果。

以《背影》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以父亲不那么潇洒的背影为线索,用动人的语言诉说了爱之艰难与生之痛苦。在整篇文章中,父亲翻越铁路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画面,最令人感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此画面为基础,利用文本细读法,引导学生从父亲的穿着、动作入手,细细剖析,感受父爱。然后,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播放微课。此微课以筷子兄弟的《父亲》为背景音乐,以动画形象展现父亲翻越月台买橘子的场景。在观看微课时,学生进入具体场景中。教师可把握时机,鼓励学生背诵相关段落。此时,学生发挥多种感官作用,认真背诵,将文字语言与具体场景印刻到脑海中,增强背诵效果,同时顺其自然地储备写作素材。

二、利用课文,学习写作技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要着眼于作者的积蓄及其表达积蓄的方法[3]。这表明阅读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途径。写作技巧是作者在写作时应用的各种写作方法。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写作技巧,如承上启下、动静结合等。因此,在利用课文时,教师要挖掘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一)学习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之一。学生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自然而然地获取写作技巧,为今后自主地塑造人物形象做好准备。部分农村初中生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缺乏细节描写意识,往往将外貌描写作为重点,导致人物形象塑造不成功。立足于此,教师可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

以《故乡》为例,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细节描写法描绘了二十年后的“豆腐西施”的形象,如外貌描写:“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正像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动作描写:“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出去了。”这些细节描写虽然篇幅较少,但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子的尖酸、刻薄、市侩。基于此,在课堂上,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批注阅读,勾画描写杨二嫂形象的语句,思考杨二嫂的性格特点。在批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做到读思结合,透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表述,使学生了解杨二嫂的性格特点,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同时,不少学生因此学会细节描写,便于今后自主地塑造人物形象。

(二)学习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可以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提高可读性。部分农村初中生写出的作文如同流水账一般,缺乏可读性。为帮助他们解决此问题,教师可利用课文,挖掘其中欲扬先抑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掌握写作技巧。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比如,在文章前半部分,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阿长的种种缺点,如饶舌多事、愚昧迷信等。但是,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话锋一转,用形象的语言写出阿长的热情善良。如此欲扬先抑,表明阿长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正是因为种种不完美,成就了阿长的真善美。同时,作者也因此表达了对阿长的敬佩与怀念之情。鉴于此,在课堂上,教师可将整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引导学生逐步阅读,找寻凸显阿长特点的语句,感受阿长的缺点和优点,感知欲扬先抑这一写法。有了学生的感知,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使学生切实掌握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写好作文作好准备。

(三)学习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写作技巧之一,是依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具体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在写作文时,因不了解象征手法,往往机械地堆积语言,描述抽象的精神品质,出现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使用象征手法的课文,借此引导学生学习象征手法。

以《白杨礼赞》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用西北黄土高原的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保卫家乡的哨兵。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诵读描写白杨树的语句,总结归纳白杨树的美好品质。在此过程中,学生边诵读边思考,勾画具体语句,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内容,在脑海中塑造白杨树形象,感受其美好品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移情”,探寻北方农民、保卫家乡的哨兵与白杨树之间的共同之处。此过程正是学生学习象征手法的过程。学生通过发现共同之处,能切实感受北方农民和保卫家乡的哨兵的坚韧不拔、勤劳果敢,由此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再次诵读文本,体会象征手法的使用方法及效果,增强对象征手法的认知,掌握写作技巧。

三、利用课文,积累写作经验

传统的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以单元写作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写作文的机会很少,不利于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教读课是语文日常教学活动的构成。以课文为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储备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顺其自然地积累写作经验。

(一)仿写

仿写是以课文为基础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初中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进行仿写时,学生会参照课文的相关内容,发挥自主性,就文本素材、文本结构、写作方法等进行模仿,同时积累写作经验[4]。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国的石拱桥,凸显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说明顺序为重点,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建构认知。然后,教师以校园环境为入手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校园。在仿写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兴趣高涨,能够自觉迁移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教师可组织生生互评,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介绍校园的顺序,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帮助学生掌握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仿写课文,不仅增强了对说明文写作基本条件的认知,还积累了写作经验,有利于提高写说明文的水平。

(二)扩写

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扩写并不陌生,他们早已体验了多样的扩写活动,如扩写字词、扩写句子、扩写段落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立足学生现有经验,在利用课文时,教师可选择简略内容,引导学生扩写。

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在这首元曲中,作者描述了大量意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等,营造了凄清悲苦的意境。在课堂上,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之后,教师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布置扩写任务,让学生迁移已有认知,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每个意象。在扩写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发挥想象力,想象具体画面,生动地展开描述。在学生扩写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毛遂自荐,读出写作内容。此时,教师和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让他们查漏补缺。通过仿写,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还切实地积累了写作经验,锻炼了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改写

改写是在不改变原作内容的基础上,改变文体、语体、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的活动。部分农村初中生在写作文时,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问题。有效改写可以使学生在紧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创作能力,解决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问题。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我们”避免与于勒再见面而改乘圣玛洛船作为结局。读完整篇文章后,很多学生感受到了“我”的家人的虚伪。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尝试改写结局。在改写时,大部分学生兴致高涨,依据“我”家人的特点,用各种语言凸显家人的虚伪。如此改写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积累了写作经验。

结 语

综上所述,有效利用课文,可以使学生储备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经验,有利于农村初中生写好作文。所以,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把握好读与写的关系,采用适当的策略,引导学生储备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经验,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达到读写能力相长的目的,增强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阿长写作方法写作技巧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高铁阿长过生日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阿长买《山海经》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英语写作方法浅谈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