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特征与运行机制

2023-09-06陈良华何帅李宛

江苏社会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本质特征运行机制

陈良华 何帅 李宛

内容提要 新型科研机构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体制新颖、机制灵活的创新研发组织形式,全面系统地研究其本质特征与运行机制对指导其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新型科研机构的演变发展过程与运行特点,从学理层面辨识新型科研机构补充观、机制观与融合观等三种本质观点,提出其本质是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下的创新联合体。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分析工具,从现实过程和特点中映射出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的知识输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三个子系统,厘清各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构建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系统的动力学流图;从静态视角分析得出人才集聚机制、协同创新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和保障与激励机制四种运行反馈机制。最后,从动态视角对新型科研机构的运行系统模型进行仿真演化分析,揭示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多元化研发资金、科技成果产出与创新收益的动态演化规律。通过探索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运行机制,为科学推进新型科研机构高质量创新、引领战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科研机构 本质特征 运行机制 产学研深度融合 创新联合体

陈良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何帅,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李宛,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发展格局下江苏省新型科研机构成长机制与对策研究”(21GLA005)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背景

新型科研机构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研发组织形式,是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与传统科研机构不同的研发组织。在机制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引进创新人才方面与传统科研机构形成了鲜明对比,有着区别于传统科研机构的特点[1],被称为“新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连接市场经济与科技研发之间的桥梁,新型科研机构以其投资主体多元化、科研管理自主化、发展机制国际化与市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与资本化等鲜明特征,正在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1]。截至2021年,科技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共建有新型科研机构超过2400家,研发支出总规模达650亿元,开展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超过2万个,实现总收入1807.4亿元,年累计投资和孵化的企业23000余家[2]。新型科研机构发展态势迅猛,创新绩效显著,它们基于企业化管理和市场机制运作,发展形成了“民办官助”“国有新制”“企业内生”“园区结合”等多种模式,已成为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

目前已有对新型科研机构的研究存在两方面不足:第一,本质仍需明确。新型科研机构是一种新兴事物,学界对其本质特征存在争议,已形成了机制观、补充观、融合观等观点。机制观认为新型科研机构最突出的特点是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与去行政化的治理模式,这是区别于传统科研机构最显著的特征;补充观认为新型科研机构并不是对传统科研机构的否定,而是以灵活性好、适应性强、成果转化快、市场需求近等优势,成为现有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补充;融合观则认为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是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3],通过建立全新的组织形式很好地解決了传统产学研各个主体间的合作协调与功能衔接问题。当前对新型科研机构本质的研究观点颇多,且外延宽泛模糊,学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有必要从学理层面对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进行剖析。第二,运行机制的动态性和多因素联合作用分析不足。新型科研机构有效运行会受到多重因素扰动和多方因素组合协同互动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尽管一些文献从投入机制、用人机制、治理结构以及激励机制等不同方面研究了影响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发展及其运行机理的关键要素[4],但更多是集中于单一要素对新型科研机构影响的线性分析,进行多因素联合互动分析和动态性的研究不多。借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分析工具,可以揭示组织系统内部的微观结构及变化规律。该方法有效结合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从整体分析组织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间的多因素交互关系,以及组织系统中的动态信息反馈行为[5],有助于全面、科学地厘清新型科研机构运行机制的本质规律。

基于此,本文将全面系统地研究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特征与运行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①梳理新型科研机构的演变发展过程与运行特点,对其本质为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进行论证分析;②为了弥补现有研究单一因素、线性思维的不足,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与理论方法,确定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的系统结构与子系统组成变量,构建新型科研机构运行过程中各个变量间交互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并分析四种重要的系统运行机制;③建立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系统中各个变量间关系的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演化分析,总结新型科研机构的动态演化规律。此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新型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现状与本质特征

1.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现状

新型科研机构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摸索初创时期、形成特色时期,现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深圳市和清华大学联合创办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清院),这是国内最早出现的新型科研机构。随后,借鉴深清院的市场运作模式,经济发达地区率先效仿并探索培育了各具特色的新型科研机构。以深圳光启、华大基因、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新型科研机构脱颖而出,发挥了推动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自2016年起,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等政策文件,明确支持推动新型科研机构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已有26个省份相继出台了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或支持政策,新型科研机构已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正在全国全面铺开。与传统科研机构相比,新型科研机构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①多主体投资,兼具开放性与合作性。突破传统的单一组织边界,通常由多个主体以不同形式合作共建,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服务中介的优势于一体,在体制上是完全不同于上述单一主体的独立新型组织。②功能定位多元化。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与资本化为核心,兼具技术创新与服务、培育新兴产业、集聚资本与人才培养等功能,服务区域经济。③运营机制市场化与灵活化。采用现代管理制度与企业化运作方式,体制创新去行政化,对外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表1列示了新型科研机构与传统科研机构的区别[1]。

北京、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开展新型科研机构创新,探索出一系列面向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成为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领头羊”。由于新型科研机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本文从市场机制、网络关系、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对比考察,发现各地区的新型科研机构呈现出不同特征[2](表2)。

2.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特征

目前学界对新型科研机构本质的理解存在机制观、补充观和融合观等三种不同观点,笔者认为融合观最为贴切。新型科研机构本质是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通过建立全新的组织形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产学研各个主体间的合作协调与功能衔接问题。较融合观而言,机制观和补充观对新型科研机构本质的理解存在各种不足,补充观认为新型科研机构是对传统科研机构的补充,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新型科研机构的功能与作用;而机制观虽然看到了新型科研机构的市场化与灵活化机制,但这种创新机制实际上是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的。为什么融合观最为贴切,下面本文将系统性论证新型科研机构产学研融合的机理。

当前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已经处在酝酿爆发时期,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业版图和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然而,我国传统科研机构由于路径依赖与历史因素的惯性,与高校和企业的融合仍然存在阻力,各地产学研合作整体上面临创新效能不足、成果转化率不高、企业参与度不高、政府协调不足等问题[1]。由于体制机制、文化取向等差异,产学研各方具有不同的利益导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仅靠三者自身很难完成。因此,新型科研机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组织体系,可以满足创新主体及支持机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的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描述了政府、大学和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2],认为产学研各主体间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技术创新。该理论被认为是产学研领域的经典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实践。然而,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实践仍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需要对三螺旋创新理论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改进与创新:①同一组织下创新联合体的协同效应。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只是技术提供方(如大学和传统科研院所)向技术需求方(企业)的创新技术转移关系,而是需要各个主体共同建立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3],企业家与科学家需要在同一个组织下“交流与合作”实现交互,形成协同效应。②同一组织下创新联合体的融合效应。科技创新过程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三个环节,大学、传统科研院所和企业各主体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然而,“环节分工观”有待突破,产学研合作各方需要跨越各自边界,各方的创新活动彼此延伸与交融,在同一个组织下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培养”的全過程创新链,形成融合效应。③同一组织下创新联合体的利益效应。三螺旋创新理论隐含着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不考虑产学研各主体的收益分配公允问题。在现实情况下,产学研各主体相互分工和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着责权利对等、收益分配公允等问题。因此,要在同一组织的创新联合体下,建立成果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形成各合作主体之间多层次、多形态、多重互动的利益效应。由此可见,同一组织体下的创新联合体的出现,可以有效保障产学研的三种效应得以实现,而新型科研机构则是这种同一组织体下的创新联合体的有益尝试,其本质是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

学者们分别从新型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协同效应和“三主体”合作模式方面对融合观作出了论证。如黄广鹏等[1]从新型科研机构的多元主体合作投资、多种创新资源融合、创新功能协同等方面,阐述了新型科研机构可以促进“产—学—研”3个主体协同发展;章芬[2]等认为新型科研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而本文拟从新型科研机构的产学研本质、同一组织下的“三主体”融合、同一组织下协同效应的质变等方面对融合观作出全面系统论述,进一步论证新型科研机构是产学研实践中同一组织体下的创新联合体,拓展三螺旋理论的创新范式。

三、新型科研机构运行机制与演化分析

1.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的系统模型构建

新型科研机构不是传统科研机构的替代,而是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体。那么,这种联合创新体的运行机制与规律如何?由于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分析工具,来厘清新型科研机构这种联合创新体中各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循环反馈,揭示其内在运行机理与动态变化规律。

系统动力学是从组织系统内部的微观结构入手,以组织系统内部结构、参数及总体功能为基础,以组织系统的动态变化与因果关系为关注点,分析并把握组织系统特性与行为,是一种适用于认识、分析动态复杂系统的跨学科研究方法[3]。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①将研究对象解构成若干个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子系统,根据各个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建立起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图或系统动力学流图;②根据动力学流图,从静态视角分析组织系统中的信息反馈机制;③根据动力学流图建立变量间的方程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动态揭示组织系统运行的变化规律。

(1)新型科研机构的子系统合理划分

新型科研机构始终与外界保持知识、技术和信息的交换,致力于开展技术创新,并在政府支持和产业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与产业化。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体现在知识和技术的流动、转移、创造和转化的动态过程中[4]。基于此,本文根据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集聚、流动过程与形态变化规律,分析和归纳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的现实过程和特点,映射出知识输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三个子系统,构建起各个子系统相互关联,能够涵盖整个新型科研机构运行过程的系统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新型科研机构运行过程的3个子系统通过项目合作流动、创新资源流动等途径构成相关要素间的循环关联,而政府支持、产业需求、协同管理能力、组织结构以及激励机制等这些系统内外部影响因素支撑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运转。

知识输入子系统,主要反映新型科研机构的知识集聚与知识创造活动,是新型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创新的资源基础。作为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主体,科技研发人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资源的输入和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为研发人员集聚创造条件,研发人员投入、创新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网络关系可以增加新型科研机构有效知识的输入并促进知识的流动,丰富了“知识存量池”[5]。新型科研机构的知识资源在集聚与整合的过程中会创造出新知识,进而形成知识创新增量,这进一步增加新型科研机构的知识存量,是完成知识积累的动态过程[1]。其中,知识创造能力是新型科研机构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主要取决于研发人员的知识势差、网络关系水平以及激励机制等。

技术创新子系统,主要反映新型科研機构对各项资源综合运用与创新的结果,是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型科研机构获取外部有效资源的根本动机在于实现技术创新,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产业技术升级。知识资源是新型科研机构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基础,在研发资金持续投入和科研基础设施共享的情况下,新型科研机构致力于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推动技术水平增长,进而提高专利等科研成果产出数量。另外,随着技术水平的累计增长,新型科研机构在产业与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不断突破与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通过产品或工艺的更新与升级,间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此外,影响新型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要素还包括组织结构和协同管理水平。

成果转化子系统,主要反映新型科研机构技术创新成果的延伸与应用,是新型科研机构创新成效表现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型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开发与转让、技术服务与咨询、投资与创业孵化等方式实现对科技成果的转移与产业化,可以满足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市场需求,进而实现创新效益与社会效益。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主要是技术水平、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匹配度、产业与市场需求、产业基金等[2]。技术水平决定了科技成果的产出数量,而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匹配度和市场需求则是新型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产业资本通过投资与孵化市场化前景明确具有商业价值的优质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此外,新型科研机构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还会受到政府支持、成果转化激励等方面的影响。

(2)新型科研机构的动力学流图建立

新型科研机构的运行系统是由知识输入、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这三大子系统动态互动、有机耦合而构成的整体系统。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新型科研机构的子系统通过各自的交叉变量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因果关系。根据上述各个子系统变量间相互作用关系与动态变化特征,本文运用VENSIM软件构建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如图2所示。

本文参考相关研究[1],运用表函数、函数拟合、专家打分赋权等方法确定各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并经多次调整后形成系统仿真方程。主要变量的方程如表3所示。

2.新型科研机构的机制分析

根据上述系统动力学流图,可以整体和静态地分析出新型科研机构的人才集聚机制、协同创新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等运行特点。

(1)人才集聚机制:科学家与企业家交互、知识与技术循环迭代

新型科研机构的人才集聚体现在同一组织下对创新知识资源的集聚、整合与创造。人才集聚所引起的知识溢出效应不仅是影响新型科研机构持续创新的主导因素,也是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壮大与升级的主要源动力。首先,政府大力支持新型科研机构的建设,提供的引才留才优惠政策与公共设施服务,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创造了条件。同时,新型科研机构的多主体投资优势和人才培养功能也会促使科技人才集聚与流动,这体现了创新知识存量的积累。其次,在新型科研机构的运行过程中,频繁、互惠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会促使创新知识流动、传递与反馈,为新型科研机构的现有知识系统引入新知识。在新型科研机构的协同管理机制和科研自主化等激励作用下,科学研究者与企业技术专家可以在同一组织体内对技术攻关方向、关键核心技术等问题深入展开讨论;识别科技人才并挖掘具有价值含量的知识;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创造,推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实现知识和技术的迭代升级。新型科研机构的人才集聚与技术创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循环往复的良性互动。新型科研机构会为适应产业技术的需求变化调整科技人才结构,而科技人才拥有的各种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随着科技人才交互、流动及时间的累积会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人才自身的知识创新思维不断形成并趋于完善,从而加强了科技人才的持续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加快了创新技术的改进与升级。综上,在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功能、网络关系水平和协同管理与激励机制共同作用下,同一组织体系下科学家与企业家的交互融合推动新型科研机构的“知识存量—知识创新量—技术水平—知识存量”循环与迭代升级。这种良性互动和循环促进了科技人才在新型科研机构的持续流动与集聚,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

(2)协同创新机制:同组织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培养”融合

新型科研机构为产学研各个主体搭建了一个资源要素集聚与流动的动态创新网络平台,将知识、资金、技术、信息和基础设施平台等创新要素相互关联、组合与协整,打通技术成果转化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信息壁垒并搭建服务桥梁,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合作和沟通的价值增值通道[1]。新型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机制具体表现为:第一,重视与市场的紧密联系,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交互沟通、调研和对外交流活动掌握市场信息与动态变化,将掌握的信息作为技术研发方向的参考,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做出调整,适应性强。第二,通过不断整合与重组知识、技术、市场、资本等科技资源要素,修正自身机制,实现快速对接产业、市场需求变化的创新资源集聚与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移与转化,实现价值的创造与延展。这一过程会推动知识资源、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在同一组织内的双向流动,有助于协同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第三,新型科研机构的成果转移与产业化效果可以用来检验和校准市场化的研发导向,其技术成果与市场预期的差距会促使研发人员不断调整与修正现有技术研发体系,以此形成科技成果产出的市场信息反馈渠道,强化市场机制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内在潜力。新型科研机构的“联合创新体”从本质上推动创新链上的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从简单的线性模式过渡到深度融合模式;同步研发、逆向创新和交叉融合成为主流;研发方向贴近市场需求,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反哺科学发现,再次推动科学发现深化拓展,促使新型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综上,新型科研机构以学、企牵头,将政、产、学、研、资各方集聚在同一个组织体内进行优质资源与功能的交互与融合,协作创新技术攻关,共同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相互融合的创新链与产业链。

(3)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同组织下创新联合体利益机制的设计

新型科研机构将科学发现、研发投入、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与产业发展环节集成在同一组织体内,通过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将政、产、学、研、资等各投入方构建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创新链、资金链与产业链相融合的资源配置链。一方面,政府在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中发挥引导作用,通过研发补贴、引导基金与科研项目等资金资助,引才、税收与设备购置等优惠政策扶持,支持新型科研机构的投入运行。当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与孵化后,特别是能够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对服务当地企业、引领当地产业发展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时,新型科研机构能够从政府获得更多的支持。同时,在政府支持的作用下,新型科研机构突出的成果转化表现也会吸引更多的产业基金与社会资金,形成获取外部资金的正循环反馈。另一方面,新型科研机构自身研发经费的投入可以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与创新能力,进而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总收益,为新型科研机构增加盈利的同时也增加研发经费,实现基于自我“造血”式的正反馈循环。在市场化产业链的拉动和利益驱动作用下,对市场匹配度高且具有商业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投资、转让与孵化等,可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并提升利益相关者的盈利能力。这种获利信息反馈既可以推动技术创新的潜能,同时又会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使得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孵化和产出稳固向前发展。此外,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创新知识投入与科技成果投入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也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知识升级与利益分配等目标,这也会增加学、研双方的创新动力。综上,资金使用的成果产业化导向与再投入是新型科研机构运行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促成“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收益—利益分配—创新投入”这一循环的重要前提是将创新资源投入及资金的运用效果与投资方的利益进行捆绑。

(4)保障与激励机制:同组织下市场化机制与企业化管理的实施

新型科研机构内部的激励机制主要是對科技人才的激励,具体表现为项目的自主研发、用人自主权、资金自主使用权、利润分享激励、股权激励等方式。科技人才在受到激励后会尽量扩大对知识的开放度并增强学习力,通过提升知识创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技术成果产出。新型科研机构的激励循环反馈核心在于“合作互利共赢”,这是新型科研机构为确保最终盈利及完成利益分配的促成型动力。成果转化的创新收益是最终驱动力,通过将创新收益或者孵化企业产值以股权激励或利润分享的方式与科技人才薪酬挂钩,将科技人才与新型科研机构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种激励方式不仅有利于创新技术的改进和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型科研机构的资源投入。更重要的是,科技人才参与新型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激励机制,催生并保障了科技人员长期专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耐力,是新型科研机构实现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的内驱推力。此外,政府的扶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考核评价与奖励等机制是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的重要保障。综上,新型科研机构的激励方式更加灵活,从短期激励拓展到参与成果收益分配、赋予科研自主权等长期激励。灵活的激励方式更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内驱力,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实现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目标,构成了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系统“激励机制—知识创造能力—技术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激励机制”的循环反馈机制。

3.模型仿真动态演化趋势

根据动力学流图和上文建立的方程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可动态揭示组织系统运行的变化规律。本文运用Vensim PLE软件对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系统作用过程,本文选择建设发展较好、创新成效显著的江苏省南京市新型科研机构作为仿真对象,数据主要来自南京市科技局2018—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和调查报告。将仿真模型的时间范围设置为2018—2028年,周期为10年,时间步长为1(DT=1),其中,以2018—2020年的数据作为检验依据。仿真模型中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初始值设为0.02,科技成果产出的初始值设为4200,创新收益的初始值设为191018。此外,本文通过历史数据检验法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选择科技成果产出和创新收益这2个输出变量,比较系统仿真输出的模拟值与实际数据的相对误差(结果见表4)。表4结果显示真实数据与模拟值的误差均在10%以内,表明仿真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有效的。

本文对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研发资金投入、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科技成果产出量和创新收益这4个关键变量的演化趋势(图3)。根据图3仿真结果可以看出:①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呈现一种“前缓后陡”上升趋势,其边际效应逐渐增大,形成一种“」”形走势。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新型科研机构的多主体投资和柔性引才模式集聚了高端科技研发人才,开放、自主、流动、市场化导向的协同管理与激励机制促使科技研发人才的知识不断聚集、整合、转移与创造,推动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科技型人才与企业家聚集且交互,促进新知识、新思想的产生,通过整合螺旋上升又形成知识创造,从而使得新型科研机构的人才知识集聚水平持续上升。②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产出逐年递增。随着科技人才知识集聚水平的提高,不同来源的资金投入增多,科研基础设施平台开放共享,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使得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产出呈现线性上升趋势。③新型科研机构多元化研发资金衔接合理且利用效率高,原始资本和政府资金的前期引导效应、社会资金投入和自有资金积累再投入的后期追加效应显著,呈现一种平“K”形走势。在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初期,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较大,起到了资金的催化与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作用。随着科技成果的转移与产业化,新型科研机构自我造血能力及吸引外部资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得自有资金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快速增加,实现由最初财政扶持到自负盈亏的市场发展的过渡。④新型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的模式和渠道多,技术服务收入逐年递增、成果转化收入和孵化企业收入的滞后效应呈初期增长缓慢、后期增长快速的趋势,呈现一种“W”形态势。在市场与政府需求拉动、产业基金扶持,以及成果转化激励的共同作用下,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产出实现转移转化,使得创新收益增加。创新收益的增加促进研发资金投入的提高,且科技成果产出转移转化的情况也会经反馈调整后改进技术研发方向,这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产出及转移转化。仿真结果呈现出的新型科研机构的良好发展态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型科研机构运行系统的变化规律。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新型科研机构的演化发展过程与现状进行追溯,并对新型科研机构补充观、机制观与融合观的三种本质观点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新型科研机构运行机制的系统模型,厘清了各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运行反馈机制,并对新型科研机构的运行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演化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新型科研机构本质是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体,在同一组织体下,通过协同效应、融合效应和利益效应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②利用系统动力学流图,分析出新型科研机构的人才集聚机制、协同创新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和保障与激励机制四方面的特有运行机制;③利用动力学模型的动态演化仿真,发现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呈现“前缓后陡”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研发资金衔接合理,自有资金与社会资金后期追加效应显著,科技成果产出持续线性增长和技术服务收入逐年递增与成果转化收入、孵化企业收入的滞后效应等规律。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①应倡导大力发展各层级、各类型的新型科研机构。新型科研机构并不是传统科研机构的增量补充,而是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以在中央或省市县各层级大力发展,特别是引导科技资源匮乏地区通过建立新型科研机构缓解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的空间错配问题。②新型科研机构的建设重点应聚焦于产学研融合问题。根据融合观,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方向要重点围绕产学研的紧密融合,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探索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通产学研融合堵点。③新型科研机构的有效运行应倡导引入市场化机制。根据系统动力学演化结论,新型科研机构的人才集聚效应和創新收益的提升离不开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从人员交互与流动、创新资源与创新功能融合、创新投入与收益共享捆绑、全过程与全方位的人才激励与保障方面打造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联合体”。④新型科研机构的前期发展需要政府助力。系统动力学演化规律中的“前缓后陡”与滞后效应,显现出新型科研机构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特征,会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新型科研机构的有效运行需要政府在前期进行资助,结合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使新型科研机构实现由政府扶持到自负盈亏的市场发展过渡。

〔责任编辑:吴玲〕

[1]张玉磊、邓晓峰、刘艳、许泽浩、张光宇:《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9年第12期。

[1]丁红燕、李冰玉、宋姣:《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机制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2]科技部火炬中心:《2022年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93278624/70d923a00200 13x7c。

[3]章芬、原长弘、郭建路:《新型研发机构中产学研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的密码》,《科研管理》2021年第11期。

[4]毛义华、曹家栋、方燕翎:《基于ISM的新型研发机构影响因素分析》,《科研管理》2021年第10期。

[5]相较于其他多因素、动态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以整体观替代传统的元素观,可以分析多个因素之间交叉影响、互为因果的动态反馈关系,适用于处理多因素交织的复杂社会经济问题,有效回避了计量回归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

[1][2]何帅、陈良华:《新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科学学研究》2019年第7期。

[1]宋高旭:《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我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研究》,《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20年。

[2]H. Etzkowitz, L. Leydesdorff, "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 Industry- Government Relations: 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Easst Review, 1995, pp.14-19.

[3]洪银兴:《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2014年第1期。

[1]黄广鹏、刘贻新、梁霄:《基于“一轴双核三螺旋”模型的新型研发机构运作机理及其治理策略》,《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20年第4期。

[2]章芬、原长弘、郭建路:《新型研发机构中产学研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的密码》,《科研管理》2021年第11期。

[3]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4][5]马文静、胡贝贝、王胜光:《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知识转移逻辑》,《科学学研究》2021年第4期。

[1]任志宽:《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机制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9年第10期。

[2]米银俊、刁嘉程、罗嘉文:《多主体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开放式创新研究:战略生态位管理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9年第8期。

[1]高振、陈红喜、陈晓歌、宋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变动效应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1期;卫洁、牛冲槐、陈怀超、芮雪琴:《基于科技型人才聚集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系统建模与仿真》,《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7期。

[1]周君璧、汪明月、胡贝贝:《平台生态系统下新型研发机构价值创造研究》,《科学学研究》2022年第5期。

猜你喜欢

本质特征运行机制
挖掘本质特征 建构核心素养
盯住诗的本质特征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什么——读《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有感
论文化自信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检察机关业务运行机制面临的难题及解决之道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