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23-09-06
提升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目标,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对标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提升整机装备可靠性水平,壮大可靠性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批产品可靠性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制造业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经过多年探索发展,我国制造业可靠性取得了显著成效,可靠性工程技术体系基本建立,应用领域持续拓宽,部分产品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可靠性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产业基础存在诸多短板弱项。
该负责人表示,《意见》提出了“两步走”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聚焦补短板、强弱项,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明显提升,形成100 个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第二阶段到2030年,聚焦锻长板、促成效,推动10 类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此外,《意见》明确了提升制造业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水平、加快可靠性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等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
(来源:光明日报)
在地面构建微重力环境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启动试运行
空间探索需要充分有效的地面实验研究及验证。近日,我国新增一个地面微重力实验装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制建设的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4 s)启动试运行。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研究员张永康介绍,这一装置采用电磁抛射的方式在地面构建微重力实验环境,即采用电磁弹射系统将实验舱垂直加速到预定速度后释放,实验舱在上抛和下落阶段为科学载荷提供微重力环境,目前该装置达到了4 s 微重力时间、10 μg(十万分之一重力加速度)微重力水平、过载加速度不超过5 g(5 个重力加速度)、实验间隔不大于10 min 的国际先进水平。
“与传统单程落塔、抛物线飞机等相比,装置在实验效率、实验载荷强度要求、运行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张永康介绍。
▲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4 s)。
在实验效率方面,传统落塔平均每天可以做2~3 次实验,抛物线飞机每次可以飞行30 架次以上,但实验准备周期约2~3 个月。张永康说:“我们的装置可以达到每天近百次实验的频率,准备时间只需要一两天,将极大提高科学实验的效率。”
在实验载荷力学强度要求方面,传统落塔在降落回收阶段,试验舱和实验载荷要承受20 g(20 个重力加速度)左右的冲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常规科学仪器的使用。张永康说:“在本装置中,实验舱所受的电磁驱动力是全程可控的,无论是微重力、月球重力还是火星重力模拟实验,实验舱的回收加速度都可控制在3 g(3 个重力加速度)左右,因此常规科学仪器都可以用于实验。”
在运行成本方面,装置采用储能和电磁驱动技术,装置运行仅消耗电能,单次实验消耗电能1 度左右,运行成本较低,便于开展大规模的科学实验。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正在规划建设更长时间的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力争实现微重力时间20 s、载荷500 kg 的国际领先指标,构建国际微/低重力实验中心,为空间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提供高效便捷的地基微/低重力研究平台,并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相关技术验证条件。”
(来源:新京网)
我国成功发射首款柔性太阳翼平板式通信卫星
7月23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四象01 ~03 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共4 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四象01 ~03 星主要用于获取遥感观测数据,提供商业遥感服务;银河航天灵犀03 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技术验证。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9 次飞行。
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升空
从银河航天获悉,银河航天灵犀03 星配置了数十吉比特每秒容量的毫米波多波束数字载荷,用于验证下一代低轨宽带卫星通信以及超大能源、主动热控、工业一体化成型结构、多星堆叠压紧释放等技术,这也是我国首次在轨对多星堆叠发射技术进行验证,将为我国巨型低轨通信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这颗卫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柔性的翅膀”非常薄,单层柔性太阳板厚度仅1 ㎜左右,它可以像古代的“奏折”一样折叠,装在火箭里时,为折叠状态,主体厚度仅为不到5 cm;在轨工作时,“翅膀”拉开长度约9 m,宽度超过2.5 m。这种“柔性翅膀”具有包络小、重量轻、模块化等特点,更易于收纳,同样质量下面积更大,可以吸收更多太阳能,适合卫星大批量堆叠发射,对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这颗卫星的主要功能为低轨道宽带通信,卫星配备的“数字载荷”可以通俗理解为卫星安装了智能“大脑”,可以使卫星灵活调配自身的通信资源,根据业务需求,自动进行运算并进行波束的调配。
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组织“白大褂”授予仪式,由学院德高望重的教授授予每人一件白大褂并宣誓,誓词可以参考以下内容:从今日起我将开启药学的学习,为崇高的药学事业努力拼搏,求实创新,严于律己,尊师守纪,团结协作,为推动人类医药事业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从外形来看,卫星的构型犹如汽车的底盘,它也是我国首款卫星主体结构采用一体化成型的卫星,采用整体铸造技术,更容易后续批量生产。卫星采用开放式结构,单机设备直接暴露在太空环境中,没有“外壳”包裹,这对于卫星电子产品的空间环境防护、温度控制等有较高要求。
因此,该卫星配置了主动热控流体回路,相当于为卫星配置了“空调”能主动调节,让它在舒适的温度下工作。卫星依据在轨所感知的外部热环境,并结合自身温度状态,通过循环泵驱动管道内的液体流动,维持单机温度稳定。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建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批准依托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筹建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相关领域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解决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计量测试难题。
据市场监管总局介绍,目前,我国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计量测试基础薄弱,现有计量测试技术能力满足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产业计量未与产品研发制造深度融合,存在“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如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伺服电机存在加速疲劳测试、装配公差在线检测技术以及综合性能“参数壁垒”分析等计量测试难题。
常州是我国智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集聚地,机器人销量占全国1/4,产业链相对完善。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已建成全国第一家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及CMA(中国计量认证)资质认定的机器人检测实验室。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依托该研究院建设的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根据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研发和应用需求,梳理全产业链的计量测试需求,开展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补齐计量测试短板,解决产业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计量测试难题,建成“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具有前瞻性”的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体系,保障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助推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竣工发运
“玲龙一号”反应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核能先进堆型示范工程之一,是继“华龙一号”后又一国内自主创新重大成果。“玲龙一号”具备小型化、模块化、一体化、非能动等先进革新型技术,具有制造周期短、安全性高、用途广泛、部署灵活、设备成熟度高、工程可实施性好等突出优势。作为清洁的分布式能源,其在供电的同时可满足海水淡化、城市区域供热和工业供热、偏远地区和矿区、海岛、高耗能企业自备能源等多应用场景的能源需求。
中国一重突破了主泵接管狭小空间内隔板焊接、蒸汽腔接管全位置焊接、筒体组件最终精加工、蒸汽发生器高精度安装、全拘束镍基合金与不锈钢全位置焊接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工程化应用。
随着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的竣工发运,我国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此举将带动我国核能相关产业群高水平发展,形成又一重要堆型的“中国品牌”,对于开拓国际小型堆市场、加快“走出去”的发展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科技日报)
国外研发半导体和超导体混合材料
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参与的一项国际研究开发出一种半导体和超导体量子比特的混合架构材料,为首次使用量子点系统以可控方式实现此类设计。这项成果被认为是量子计算发展的关键一步。
为解决量子计算机的退相干问题(由于量子比特的亚原子粒子的机械振动、温度波动或电磁扰动引起),研究人员结合超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优点,设计出这项名为超导自旋量子位的新设计。该设计使用纳米结构,将半导体量子点耦合到两个超导体中。这种混合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包含半导体量子位的电路中修改超电流的通道,从而实现系统精确控制。
(来源:科技部合作司)
工信部: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提前一天完成首次试航
7月24日,国产首艘13.5 万总吨大型邮轮提前一天顺利完成首次试航。试航结果表明,邮轮船用系统基本通过验证,性能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标志着国产大型邮轮工程取得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
据相关部门介绍,首次试航历时8 天时间,全程航行超过1 000 海里,共有1 200 多名中外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主要对航行工况下的各系统开展单独和联合调试,成功完成了电力管理及全回转推进、各类辅机、通导辅助航行、安全系统等关键船用系统调试,按计划完成航行试验及船级社规范取证相关项目,共完成36 项调试程序和60 多类测试项目,各项试验结果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来源:人民网)
中国科学家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
7月12日,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其他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
王猛教授团队耗时三年半,依托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公共科研平台,通过不断努力成功生长了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随后在中山大学高压实验研究平台以及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实验研究,很快在实验上确定了此单晶材料能够在压力下实现超导,转变温度达到液氮温区,高达80 K。据悉,这是继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后,另一个完全不同体系的高温超导体。
据悉,这是由中国科学家首次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从0 到1”的重要突破,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技术、超导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