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粮食安全贡献度的分析与思考
2023-09-06贾力铭上官彩霞滕永忠
王 瑛,贾力铭,景 丽,上官彩霞,李 柯,杜 涛,滕永忠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2.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的核心是粮食的可持续性供给保障。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我国粮食生产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很好地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逆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和挑战。2020年,国家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重塑国际合作新优势的战略举措,也为构建“粮食产业双循环”打下坚实的现实基础。国家粮食安全分为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安全,只有地区层面粮食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国家层面粮食安全才能得以有效保障。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的核心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左右着粮食安全的大局。河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主产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导力量。因此,基于河南粮食生产情况,聚焦区域粮食安全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加强区域粮食安全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粮食生产概况
(一)粮食播种面积波动增长,种植结构逐步调优
2000年以来,河南粮食播种面积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由2000年的9029万hm2增加到2020年的10738万hm2,从占全国的8.32%增加至9.2%(见表1)。小麦是河南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比重略有降低,由2000年的54.51%降至2020年的52.84%,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由18.47%提升至24.27%。
(二)粮食单产显著提高,总产稳中有升
2000年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河南省粮食单产稳步提高,由2000年的4542kg/hm2提高到2020年的6356kg/hm2。其中,小麦单产由2003年的4771.50kg/hm2增长到2019年的6556.90kg/hm2(见图1)。
二、河南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分析
(一)研究方法
“粮食安全贡献度”是反映区域粮食生产与国家粮食安全关系的一种计算方法,是指区域粮食总产量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还能有效满足国内其他地区的粮食需求,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保障。当前,我国学者对粮食供需的研究主要从数量安全、影响因素、区域格局、预测和粮食自给率等方面展开。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将区域粮食安全贡献度(FSP)定义为区域年度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粮食调出地区同期粮食调出总量的比重。粮食安全贡献度取值范围为-100~100,数值越大,说明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越大。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相关数据来源于2001—202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和《河南农村统计年鉴》。
(三)区域粮食安全贡献度的计算方法
为了方便数据的引用与计算,在保留区域粮食总产量(food yield)的前提下,忽略了对计算结果影响极小的全国年度粮食进出口数额,并假设全国当年生产的粮食扣除种子、工业用粮和战略储备粮后,当年全部消费完毕,即以“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作为“人均粮食消费量”来计算“粮食消费量”(food consumption)和“粮食调出量”(food output)。计算公式分别为:
其中,i为不同地区,j为年份,t为总和。
其中,i为全国能调出粮食省市自治区,i=1,2,3,…,n;j为年份,t为总和。
其中,i为不同地区,j为年份,t为总和。
公式中FY(tj)为j年度全国粮食总产量,FY(ij)为 i地区j年度粮食产量,P(tj)为j年度末全国人口总量,P(ij)为i地区j年度末人口数量,FC(ij)为i地区j年度粮食消费量,FO(tj)为j年度全国各省市粮食调出总量,FSP(ij)为i地区j年度粮食安全贡献度。
(四)结果与分析
总体来看,河南粮食整体供需呈现供大于求的发展趋势,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河南粮食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15年突破6000万吨,之后持续上升,2020年达6825.8万吨;粮食消费量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2013年之后消费量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整体增幅明显高于粮食产量的增幅,相比于2000年增加了148.46%;粮食调出量总体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调出量由2000年的656.24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1361.28万吨,增幅达207.44%(见表2)。河南粮食安全贡献度与总调出量总体持平,说明河南粮食调出水平和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水平持续稳定。
表2 2000—2020年河南省粮食安全贡献情况
2000—2009年,河南粮食安全贡献度为正值,呈现年际间波动趋势,对全国粮食安全仍有很大的贡献。在此期间,全省粮食安全贡献度由12%下降至10%,其中,2007年粮食安全贡献度达到峰值。粮食外调量由656.24万吨增加到1360.31万吨,增幅达207.29%,说明河南粮食安全虽然处于安全的范围,但整体粮食供需逐渐由略有盈余向供需紧平衡转变,粮食供给能力在逐步下降,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略有降低。主要原因是农民非农收入增长、成本增加、农业基础设施不足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等。
2010—2020年,河南粮食安全贡献度呈现波动态势,粮食产量由5542.5万吨增加到6825.8万吨,涨幅达126%,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保持平稳。主要原因是河南在2010—2020年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并支持农民种粮,并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该区域2000—2020年的农业生产状况和其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度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农业生产状况来看,2000—2020年河南粮食播种面积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总产量稳中略升,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全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202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升至10.2%。从粮食安全贡献度来看,2000—2020年河南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呈现持续波动变化的趋势,说明河南在维护国内粮食供需平衡方面依然是国家粮仓,全省粮食供需形势呈现供过于求特征。
(二)对策建议
区域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部分。在新发展格局下,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全球粮食产业供应链风险加大,河南要持续保证粮食生产稳定,提高粮食产出效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基于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藏粮于地”。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小麦产业带布局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等。提高种植效率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市场管理,确保粮食生产和质量,坚守农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
强化科技支撑,确保“藏粮于技”。加大科技投入和良种选育推广力度,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绿色丰产技术和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建立现代化粮食生产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加强农情监测预警和大数据的应用,深入开展防灾、减灾、避灾技术和产后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减少因自然灾害和保存不当造成的粮食损失。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粮食生产的效益,采取政策支持、优惠贷款等手段支持粮食生产,建立健全稳定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加大生产投入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贷款渠道,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重点鼓励支持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规模基地、配置粮食烘干收储设备、开展粮食精深加工等。
总之,要注重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通过科技支持和财政资金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河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