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2023-09-06郭婧婧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文化,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优质资源之一。红色文化蕴藏着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地域文化,把这些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目标。但是,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育人系统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教育载体、教育课程、教育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时代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融合,需要通过多种有效方式,为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红色文化 高校思政教育 融合育人
引 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对他们更好地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具有指导性作用。红色文化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期间创造的宝贵财富。红色文化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为依托,用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着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为此,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努力挖掘红色文化,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促进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打好坚实基础。
红色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
1.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文化本身就相当于一部教育史,众多的革命事迹为思政教学提供着丰富的案例支撑。在思政教学中引用此类案例,能够让学生切实感悟红色文化带来的思想冲击。在意识形态领域硝烟弥漫的今天,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必须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精神品质,而红色文化则是这方面最好的教育资源,不仅能让学生受到崇高的洗礼,更能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思想冲击,从而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2.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所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通过网络接触到的某些不当言论或者不符合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和观点,会严重干扰学生的认知。为此,高校要将独属于我国的红色文化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这样不仅增加了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增强了青年学生对国家的了解,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越扎越深。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传播红色文化可以增強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使其自觉成长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3.有利于探索教学多样化
红色文化蕴含着深刻的育人哲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是非常优质的教育资源,红色文化的革命性、先进性和传承性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但在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可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仅限于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如果要使学生感同身受必须以生动的形式讲授思政,以实际教学强化理论课程。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多样化的探索,如运用VR实景教学、移动课堂教学、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和手段使学生通过生动鲜活的情景模拟、实景体验等方式,深切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内涵。保证思政教育资源优化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高校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跳出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动从多角度、多层面尝试推动思政教育的信息化、时代化,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
4.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
红色是党和国家最鲜亮的底色,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更要挖掘和发挥好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为广大青年学生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拼搏奋进的人文环境。高校应充分将红色故事、红色影视作品、红色音乐作品、英雄事迹等文化融入校园,培养坚守真理、坚守理想的政治品格,完成铸魂育人的使命任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1.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
红色文化通过其先进性、教育性和革命性,丰富了思政教育,强化了政治教育体系,增强了政治说服力。红色文化为学校提供了有效的文化推动力,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更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永续发展,其文化意义和革命精神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延续。高校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因此,红色文化作为育人铸魂的基本基础和重要载体,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育新人的伟大目标。
2.高校思政教育促进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基础。高校思政教育在推进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以榆林市的红色资源为例,榆林红色文化的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4年,以李子洲为代表成立的陕北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绥德党小组,开始大力在陕北发展党、团组织,点燃了陕北革命的火种,从此拉开了陕北革命的序幕。党中央在转战陕北的1年多时间里,进行了有名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为党中央立足陕北并进一步发展壮大、最后走向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红色资源正是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入挖掘并将其运用于思政教育中的。因此,只有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势,并且结合红色文化自身特点,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赋予其新时代的思想,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并且学习红色文化的内涵。学校作为红色文化传播领域的主阵地,为红色文化注入源头活水,让红色基因发扬光大,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职责所在。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育人体系的建设途径
1.巩固思政课程教育阵地
(1)通过课程引入丰富红色文化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尝试将红色元素(红色故事、英雄事迹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品质、精神品格、价值追求、崇高信仰等)融入思政课程中作为补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红色课程选修课,通过校内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建设VR实验室,让学生在实景教学中亲身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触动,让思政课程以灵活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出校園,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也将红色文化牢牢地根植于学生内心,成为学生精神品质的一部分。
(2)扩展学习红色文化的形式
现如今,高校思政教育在学理性、普遍性和实践性方面不断摸索和创新。在融合了红色文化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翻转课堂,让学生讲述红色文化,每堂课用一个红色小故事导入,通过分组讨论、问题分析、总结凝练等方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性。例如榆林市的红色文化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期间凝练而成的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精髓,作为传承革命精神品质和红色正能量的承载体,传承榆林红色文化不仅要通过红色电影、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等一系列传统手段,还要运用新媒体、研学活动等形式。如果能将榆林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通过以上方式会增加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亲切感和代入感,这可以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鲜活、印象更加深刻。这样的教育形式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融合的关键。
2.拓展思政课程教育模式
第一,宣传红色文化。校园是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学生通过校园内宣传的红色文化,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高校应当抓住一切重大节庆、传统节日等契机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校园文化起到红色文化领头羊的作用,红色文化做好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支撑,努力将广大青年学生塑造成为坚不可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第二,激活红色文化。高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或当地老兵到学校讲授红色故事,详细分享自己的革命事迹,并回答学生的问题,解开学生的困惑,使红色文化成为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文化。此外,还可以举办红色文化方面的相关竞赛和研学活动,如唱红歌、红色知识竞赛、红色体育竞赛等,让学生在教育框架内获得亲自身参与的机会,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知识,拓宽其知识渠道,有更深切的红色文化体验。还可以组织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团队,如榆林学院每年组织的“重走转战路”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让学生们主动感受、亲身体验,将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完美结合,不仅拓宽了思政育人的模式,更使学生在红色氛围中接受精神洗礼,让文化浸润心灵,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3.发挥思政教师主导作用
思政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的日常学习和研究,更要探索创新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从简单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交流讨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政教师在选择具体的教育方法时,应当与具体的条件相结合,包括教育对象、育人目标、教学内容等,为了思政教育能够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思政教师应认真摸索每种教育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并将其妥当运用于教学之中。例如,讲授讲解法,教师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运用优秀的口才,把红色文化用自己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宣传教育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多种媒介和多媒体技术,声、光、图、文并用,寓教于乐,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另外,还可以安排参观、访谈、研学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领悟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在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其独特的育人作用。
4.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平台
互联网是年轻人喜爱的生活和学习的媒介。学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交流手段,及时更新红色文化学习资源,传播和学习红色文化。在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互联网平台+红色人文教育(互联网+红色)等方式,使用微信和微博、相关网站等传播有关红色文化的电影和其他内容。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总结
1.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育人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基因被提到历史新高度,同时国家又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广大青年承载着国家的期许和人民的希望,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必须实现高度融合,通过红色文化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通过高校思政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有效提高思政课程育人效果。
(1)育人过程更为生动
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设计中,为了确保红色文化资源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被学生接受并能内化于心,教师需要花大功夫整理各方面资料,这意味着思政教师不仅要关注传授给学生的内容,还必须理解红色文化的广度和深度。思政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设计一系列教育活动,以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播放当地的红色故事、红色歌曲,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等让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和实物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这样一是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二是让育人过程更为生动,从而提高思政育人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
(2)育人目标更为明确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之一,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培养一代又一代爱国、明德之人更是延续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明确目标。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使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崇高价值得以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我们党的伟大智慧,思政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结合详实的案例分析、热烈的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仅要使广大青年对祖国的过去、现在了然于心,更要对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未来信心满怀,“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以强壮身躯投身于强国建设中。
(3)育人环节更为务实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是高校自身需要重视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够做成的事。例如家庭教育中对红色文化的普及、红色文化产业链的打造、红色文化衍生的文创产品的设计和研发、红色话剧的排演等具体且务实的活动。情境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优化过程中的应用也应当得到重視,尤其是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更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多维一体红色资源优势开展思政教育,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传承红色精神。只有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各环节相互串联,才能够保证育人环节更为务实,才能够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运用。
2.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
高校实践教学是哲学政治学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政治思想的重要手段。为此,在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展现实践教育的优势,将红色文化和实践教学相融合,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优势。办法如下:
(1)成立红色学生志愿者组织
作为以学生为基础的志愿组织,红色学生志愿组织在开展思政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负责志愿者活动的学生组织应当将宣传红色文化思想、践行红色文化精神作为根本任务,主动积极地策划各类红色文化活动,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学校也可设立红色社区,由专门的领导和教师管理,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当地的博物馆、养老院、公园等单位,积极组织红色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以便让学生从社会活动中切实感悟到红色精神的真谛。
(2)开展红色基地研学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多次前往革命老区,参观英模人物、革命文物的展览,为全党同志解读“中国奇迹”背后的必然逻辑。各地红色研学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建立。开展红色基地研学活动不仅能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完美融合,还能让学生走出传统的学习方式,亲身感受鲜活的思政课堂。鉴往事,知来者,加强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红色基地的研学在加强青年道德品质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着一批批确保党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接力者。
结 语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更需要将红色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支撑,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应莺.高校思政教育中茶文化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的融合策略探析[J].福建茶叶,2021,43(8):259-260.
[2]余永梅.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与茶文化教育融合探讨[J].福建茶叶,2021,43(8):261-262.
[3]吕甜甜.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评《新时代红色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231.
[4]吴若云,李旭亮.依托地方红色文化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1(6):33-34.
[5]吕德才,许俊伟.文化自信的时代审思——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探赜[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1):103-106.
[6]范小青,王国斌.精准供给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1):34-38.
[7]王艳丽,王洪刚,蔡德武.区域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及提升路径——以安徽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6):30-32.
[8]沈树永.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研究——评《用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赣南师范学院为视角》[J].语文建设,2018(12):81.
(郭婧婧:榆林学院)